主题:大家看没方舟子和韩寒的笔战?老方想倒神啊 -- 南云北望
06年他自己说的~~~~
针对这些事例,所有反应都是正常的。一条一条批驳,怎么说都可以。但是哪怕他说了做了以上所有的事,也不意味着他用代笔了。一码归一码。不代笔,他也一样可以被批驳。说他代笔,就得有凭据。
那篇论文的合作者Papadimitriou是计算机理论界的大牛,本科就能和这样的大牛一起发文章,盖茨的学术潜质非常好。
不过,枪打出头鸟,他出头了,就得挨打了。而且这也是他愿意的,他不是赚得盆满钵满的吗?挨打就是代价。
话又说回来了,出头鸟打一个少一个,不出头的也不好打不是?
说自从北京小升初开始素质教育改革以后,孩子又得学英语,又得学数学,又得学钢琴。。。而且各个学校间招生标准不一样,每年招生标准也不一样,搞得大家无所适从,啥都得学。采访到的孩子和家长几乎异口同声的表示:教育局的大爷们饶了我们吧,咱还是恢复统考吧。娃哈哈。。。
HH爱改博文,铁手也是一天不改浑身难受,跟“改”有关都感兴趣,“最后于2012-02-05 21:53:55改,共N次”,这功能多牛啊,人家新浪都没有, “一直在改”真不是吹的,结论,铁手是潜伏的韩粉,那一棵棵的“挺韩草”就是铁手新增加的自动投草功能。
0%和100%,这情况肯定不存在,问题是,0%和100%之间多少算作假?不知道文学专业上有没有标准。有些专业的标准是只要没人反对,都可以算自己的,按行规顶多说一句谢谢谁谁什么就可以了。文学作品有个读者的问题,也许这是比较特殊的地方。
林林总总有限几个,所以韩寒的读,即便是真的,充其量也就是一目十行而已。
梁实秋的事情,你是不是记错了?梁的儿子声称,他的父亲晚年,“像《二十四史》这样的重磅巨著,也通读无遗。”-----或者说,又一个子女回忆无法取信的例子。
有更牛的存在。
记得黄仁宇曾很自豪地声明,自己通读了《明实录》。做到这个的人数比通读24史的小一个数量级。
记忆力是不行了,确实有些偏差。
梁实秋的原文是这样:
出自《梁实秋散文》第四卷.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89
百衲本的廿四史,应该是出自他的另外一篇文章,原文没查到,估计是记混了。
要说高考全是垃圾,这的确不公平,毕竟中国的人才仍然主要是靠这个途径选拔的。但是说人才靠高考来选拔,这个笑话在中国开放三十年之后的现在已经没人发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