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从张灵甫死因说开去 -- 猫元帅

共:💬96 🌺488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7
下页 末页
家园 六纵那儿一致了?

六纵政委江渭清说张灵甫被六纵特务团俘虏后打死,偏偏特务团的何凤山就说是战斗中打死的。

家园 看记录江渭清也是听报告。

最靠前的纵队领导是皮定均。

家园 江和何不一致

既然江渭清和何凤山观点不一致,不管皮定均是什么观点,六纵的意见总是不一致的。

家园 【整理】转一个大陆这边比较近的权威的说法

《百年潮》2007年第七期

《孟良崮战役中张灵甫亡命之谜》作者:冷玉健

节录:

“1947年5月,国民党军五大主力之第一的整编七十四师被我歼灭于孟良崮。关于蒋介石最为钟爱的心腹将领张灵甫如何致死,几十年来,一直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死后张灵甫又葬于何处?更是鲜为人知。近年来,笔者采访了现任中共临沂市委党史研究室主任、原全程参与张灵甫死亡调查及遗骨考证的崔维志等同志,对相关资料进行考订后,终于解开了这一谜底。。。。”

“张灵甫之死的各种版本。。(略)”

“死亡真相 ”

“1.活捉张灵甫。关于张灵甫的下落,军事档案资料表明:时任华东野战军司令员兼政委陈毅、副司令员粟裕、副政委谭震林、参谋长陈士榘曾两次电报中央军委和毛泽东主席。一是5月17日上报战果时,说张灵甫自戕。二是5月30日的电报,称“张灵甫于5月16日14时解决战斗时,被六纵特务团副团长何凤山击毙”。

  真的是这样吗?1997年3月27日,离休在天津的何凤山回忆说:“打死张(灵甫)的是我团一营三连,一营教导员叫胡玉隆,三连指导员叫邵至汉(与邵志汉为同一人,下同一笔者注),邵至汉在这次战斗中牺牲了。”可见,何凤山不认电报之说。但据了解,当时行文常有把部队首长指代部队的习惯。所以,也可以这样认定,电报所指的六纵特务团和张灵甫的生死有直接关系。 调查人员在国防大学资料室,找到了时任华东野战军第六纵队司令员、后任军事科学院副院长的王必成撰写的回忆文章《飞兵激战孟良崮》,如是说:“下午2点钟,总攻开始了。……我特务团首先突破孟良崮西侧,直取敌师指挥所所在的山洞。绝望的张灵甫急令他的参谋长魏振钺率1000多名匪徒冲到山腰,拼命阻止我特务团前进。我特务团指战员奋勇迎战,猛扑过去与顽抗之敌展开激战,冲上去,被压下来,又冲上去,又被压下来,经过反复拼杀,将敌一部歼灭在山坡上,俘虏其大部,生擒敌参谋长,并乘势向敌指挥所的山洞逼进。一营三连指导员邵至汉冲在最前面。他身上多次负伤,仍然坚持战斗,率领部分战士首先攻至洞口,恰遇张灵甫指挥其卫队100多名亡命之徒,从洞中冲出,占据洞穴、石岩、山缝,作困兽之斗。邵至汉不幸身中数弹,英勇牺牲。我三连干部战士怒火满腔,奋不顾身,用抵近射击和白刃战消灭了敌人,击毙了敌卫队长,活捉了张灵甫,控制了洞口。后续部队赶到后,立即集中火力向洞内猛烈射击,子弹像雨点一样向洞内倾泻,手榴弹如冰雹似的砸向洞中,洞内鬼哭狼嚎。战士们一拥冲进了敌指挥所内,只见洞内尸体狼藉,血污满地。”此文先后刊登于1988年由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第二十四集团军军史编写办公室编辑出版的《劲旅雄风》和解放军出版社1992年出版的《虎将王必成》两书中。在采访的老干部中,大部分都赞同王必成关于张灵甫被俘的说法。用时任华东野战军供应总站副总站长、后任上海市政协秘书长的范征夫的话说:“王必成的文章以及我和当年许多老同志的记忆是一致的。”

  除王必成等回忆说张灵甫在山洞外被俘外,还有一些知情人说其在洞内举手投降的。如时任华东野战军司令部参谋处科长的金子谷说:“战役接近尾声时,我六纵穿插部队一个排,冲进张灵甫躲藏的山洞,张灵甫举手投降。”还有的说:“我军从洞外射进一阵子弹,又扔进十几颗手榴弹。顿时,洞内硝烟弥漫,死伤枕藉。稍倾,六纵特务团副团长何凤山和5名战士冲进洞内,其实洞内中只死了6个人,张灵甫还活着。他们见解放军冲进来,吓得举起手。何风山当即命令张灵甫一行往洞外走。”关于张灵甫洞外还是洞内被俘的两种说法,尽管事情发生的地点不同,但其性质是一样的,都是被我军活着俘虏的。 ”

“2.枪击张灵甫。关于张灵甫被俘后又遭枪亡之事,王必成将军回忆道:“胜利了,我们的老冤家、死对头,终于被彻底歼灭了。但在庆贺大捷之余,也有点遗憾,那个双手沾满人民鲜血、死心塌地效忠蒋介石的‘御林军’师长张灵甫,在被我纵特务团活捉之后,又被一名对他怀有刻骨仇恨的干部给打死了!”另据金子谷回忆“张灵甫在洞内举手投降后,冲进洞内的六纵那个穿插排的排长恨敌心切,端起冲锋枪将其击毙了”。1994年夏,调查组在上海访问时任华东野战军《前锋报》记者鲁山时,他说:“孟良崮战役后,陈毅司令员有一次讲话中,在揭露国民党报刊宣传张灵甫是‘自杀’的欺骗宣传的同时,还批评了当时用枪打死张(灵甫)的我军一排长。”鲁山还补充说:“当年打死张灵甫的排长姓司,曾在解放军上海部队××公司任过顾问。此人早已病故了。凡是听过陈毅司令员批评那位排长会议的人员及听过传达这次会议精神的人员都会知道此事。六纵队还遵照陈毅的指示,将违反俘虏政策擅自击毙张灵甫的那个排长关了禁闭。”可见,对我军排长枪杀张灵甫一事,华东野战军的首长并不隐瞒、忌讳,而且对违反军规者严肃处理,绝不姑息迁就。

  同时,调查还得知:孟良崮大战刚刚结束尚未打扫完战场,国民党增援的重兵就围攻上来,我军为争取主动,实施了迅速撤离战术,华东野战军第六纵队特务团官兵抬着张灵甫随之向北转移,次日(17日)抵达孟良崮以北约15公里的原沂水县野竹旺村。调查人员在野竹旺村的自然村董家庄(即今沂南县马牧池乡董家庄,当时的董家庄、野.竹旺、拔麻村为一个行政村,统称野竹旺)实地取证时,老村民谈到一个非常重要的新情况:张灵甫受枪击后并未当即死亡,我军将其抬至董家庄时尚有气息。据说张灵甫当时仅被打成重伤,战士受令急忙送其至位于董家庄以北之北大山的六纵野战医院进行抢救,不料行至董家庄村的汶河边时咽了气,因而就地埋葬在那里。这一个信息,曾任山东省沂南县史志办主任的张建国前往调查时也获得证实。因为上述的董家庄与野竹旺,是自然村与行政村的关系,为统一起见规范使用行政村名,即张灵甫死于野竹旺。”

 3.厚葬张灵甫。调查人员获悉:六纵副司令员皮定均曾对张灵甫善后事宜作出过指示,要求时任纵队政治部宣传部长吴强(小说《红日》的作者)负责厚葬张灵甫等。吴强用1000万元北海币购买了一口4寸厚的楸木(当地生长的一种落叶乔木称楸树)棺材,用购买的新白布裹着张灵甫的尸体,就地安葬于一村民的地瓜窖内,并筑起了大坟丘,立有一块上书“国军整编第七十四师师长张灵甫将军之墓”的木牌。埋葬前,我军参与转移人员和部分张灵甫部被俘人员,还举行了简单的安葬仪式。我军一负责同志还发表了对其较为公正评价的讲话:“张灵甫在抗日战争时期打过日本,负过伤,立过战功。但后来跟着蒋介石进攻解放区,与共产党为敌,说要在45天之内把我军消灭在沂蒙山区。在这次孟良崮战役中,我们牺牲了成千上万人,他也死在这里!”同时,当时新华社曾播发过张灵甫死亡及收尸的相关消息。

  岁月流逝,当年的坟丘、木牌已不复存在,张灵甫埋葬的地点先是人民公社生产队的牛圈,后山岗建起村庄,其墓穴又被村民圈入宅院内。“文化大革命”中,本地和外地的一些学生造反派曾试图掘开张灵甫的墓。但由于种种原因,其“革命行动”未能实现。由此,张灵甫的遗骨在沂蒙腹地的偏山僻壤无声息地得以保存下来。正因为如此,临沂市政协通过艰辛的调查考证,才找到了张灵甫的埋葬地点与遗骨,并将此信息通过统战部门转告当时旅美的王玉玲女士

家园 还是教头凶猛

俺对自己不熟悉的地方还是要慎重啊

家园 这就是持被俘后被杀的观点

这就是一位持被俘后被杀的观点的,资料来源正如我说的是华野的人员。

家园 先花!我还惦着您那个坑呢
家园 记得在《世界军事》上看到过一篇关于皮定钧的文章

上写张灵甫被国军迁葬南京了啊

家园 转贴网上的一篇文章(作者:吃米老虎我)

(一) 考证的动机和方法

国军五大主力之首的74军(整编74师)军长张灵甫一生有两个谜团至今众说纷纭: 其一是为何杀妻?其二是如何死在孟良崮上?长于大陆,现居新加坡的钟子麟女士在大陆出版了一本销路颇畅的书<蒋介石的王牌悍将张灵甫传>(以下简称<张传>), 认为张灵甫杀妻子是杀了一个共谍,张灵甫死于宁死不屈的自尽.

如果知道张灵甫的原名是张钟麟,那对笔名是钟子麟的作品观点就会有所预期(猜想作者也是一个国军后代吧?).然而,<张传>并不是仅限于给出答案.该书之所以有影响和欺骗性,是因为著者对张灵甫的一些亲友进行了访谈,并引用了相当部分的档案资料(特别是台湾方面的档案),从而给读者以资料和证据详尽,因而结论可信的感觉.

可惜作者从资料到结论的过程充满了证据的混乱,考证的轻率,以及逻辑上的诡辩.运用她的资料可以推出完全不同的结论.吃米老虎我在上篇<国军名将张灵甫杀妻之谜新考>中运用钟女士的部分资料并加上其它资料已解了第一个谜,即被杀的张妻吴海兰既没有出轨也不是共谍,她被张灵甫所杀是另有原因.本篇再来探考第二个谜,即张灵甫的身死之谜.

本来张灵甫在孟良崮无论是被乱枪打死(共军主流的阵杀说),饮弹自尽或被手下开枪打死(国军以及<张传>的自杀说),还是放下武器被俘后被共军军官泄愤杀死(共军内部的俘杀说),都无大区别,可以说都是实现了张军长生前”汉贼不两立,国共不并存”的誓言.但对一件历史事件,有如此多的相互矛盾的说法,不仅激起探索真相的兴趣.张的身死之谜比杀妻之谜更扑朔迷离,因为杀妻只涉及十来个人的事,而身死孟良崮是双方十几万人的大会战,参与者众多,各人回忆又各说各话,带有个人感情色彩.因此,证据的一致性和推理的逻辑性就更为重要.

在考证张的身死之谜时, .吃米老虎我对证据的判断原则是: 1)档案和物证重于口述;2)亲历者亲述重于转述;3)离发生时间近的叙述重于事情发生几十年后的叙述.

关于上面第三点,要特别举例说明.

老年人在回忆几十年前的经历时,往往出现和事实的偏差,除故意之外,还有非故意性的原因.这种偏差来自回忆人潜意识中会加强自己在历史事件中的角色和作用,具体表现为将听说的事当作亲历的,将其他地方遇到过的事会当作某特定事件中的事.

在张案中,有一个证明阵杀说的亲历者亲述就属此类.当时华野四纵司令部医生盛政权在几十年后回忆道:在孟良崮大战结束当晚,四纵司令陶勇带他连夜摸黑上山为张灵甫验尸,结果证实张为远距离射杀而非自杀.此文虽广为转载,作者也可算是亲历者,但明显缺乏证据的一致性和事件的逻辑性.因为其他证据都表明张的尸体是被华野六纵抬走的,并非扔在荒山上.陶司令在严重的战斗环境中也不可能为看个尸体而脱离指挥位置4-5小时.吃米老虎我对此类几十年后亲历者亲述,但又缺乏证据一致性和逻辑性的证据,在本文中统称为”陶勇医生证据”,此类亲述证据,以后还会看到.

(二) 74师师部的最后一天

要搞清张灵甫身死之谜,就先回到在1947年5月16日最后一天的战斗的时间,地点,人物和过程..

5月15日晚,张灵甫将74师的师指挥所移到600高地近山顶的一个天然岩洞中.洞可容20多人,三面石壁,一面通道.

5月16日晨,在师指挥所中的主要军官有师级军官四位,六位正副旅长中的三位,分别是:

张灵甫,师长;蔡仁杰,副师长;魏振钺,师参谋长;李运良,师副参谋长;57旅旅长陈嘘云;58旅旅长卢醒,已头部重伤;57旅副旅长明灿.

其他军官和随从20人左右,其中三位出现在自杀派的证据中,他们是:

57旅171团团长周少宾,已重伤,被担架抬进洞休息;刘立梓,副参谋处长;杨占春,张灵甫随从副官(或参谋).

以上军官中,第一个阵亡的是明灿.

为什么要先讲57旅副旅长的阵亡?因为他在某些自杀派的证据中后来又活过来了,然后再自杀的.

陈嘘云的回忆是这样的:明灿进入指挥所,张灵甫微笑着说”又来了一员大将”.明灿后来出洞巡视阵地.没一会,明灿的卫士进来报告他的长官阵亡了.指挥所内军官们相对无言..

为何大家都相对无言?一个原因是明灿是张多年的老部下,另一个原因是大家都感到了灭顶之灾的来临.从张灵甫1937年到51师(旅),后到58师(旅),再到掌74军(师),在10年的抗战和内战中,明灿是张灵甫身边第一个阵亡的团以上干部.

上午十点,74师组织了最后一次突围被打回.

上午十一点,74师指挥所和各旅团有线电话基本中断,已控制不了部队。

魏参谋长和25师黄百韬的参谋长进行的无线通话被华野一纵侦听并记录,其中电影<南征北战>中那句著名台词”请看在党国份上,伸出手来拉兄弟一把吧!’就出自这次通话。

随后,张灵甫发电愤怒指责汤恩伯,黄百韬,李天霞,并要求轰炸600高地周围山头。

下午两点,师指挥所被华野占领。张,蔡,卢,周,刘等五人亡;魏,李,陈,杨等四人被俘。

下午四时半,孟良崮全部战斗结束。张灵甫遗体被抬着随华野6纵行军,并于两天后下葬。

在战役结束不到两周的5月29日,蒋委员长发出告全军官兵书,其中钦定张,蔡,卢,周等二十余高级军官为自杀,明灿等一万余人为阵亡,并号召全体官兵向他们学习,努力作战云云。

随后国军官方报道蜂拥而出,记者如身临其境,引用无名消息来源指张等在共军逼近洞口时,张下令手下用卡宾枪将张等人当胸打死。

为何当时报道是部下用长枪把长官当胸打死,而不是长官用手枪自尽呢?

吃米老虎我想了半天才想明白,笨啊,没办法.

原来战后张灵甫的尸体是被华野带走了,而蔡副师长和卢旅长的尸体被国军寻着并还给了家属.可以肯定,在他们两人的遗体上并无手枪弹孔,只有当胸冲锋枪弹孔.因此,记者们和他们的消息来源推定蔡副师长和卢旅长是被手下而不是共军当胸打死,张师长肯定也是胸部中弹而死.

可偏偏张师长遗体验尸是脑后中枪而死(见后).

5月16日上午11点到下午两点,在74师指挥所到底发生了什么呢?

(三) 74师师部军官如是说

在前面提到的七名高级军官和三名中低级军官中,除六人亡外,被俘四人,其中高级军官三人,这些军官都是留下记录的.

先得说一说华野对74师的俘虏政策.

共军将领虽出身工农,没读过书的居多,但个个都是聪明人.聪明人的特点就是能学习,特别是向敌人学习.如共军将领都像新版<红日>电视剧中那个沈军长那样粗鲁搞笑的话,如何能打得过张灵甫?

华野对74师战俘是提高一级待遇,班长以上一个不放.待遇上将班长当尉官,尉官当校官,6700多士官以上俘虏编成27个中队,组织专人和俘虏谈话和研究,话题涵盖74师各方面.作为成果,华野竟写出了一本十多万字的<蒋军74师的调查研究>(够上一篇专著了).该书分九个方面,其中之一就是”参加战役经过和检讨”。可见每个军官的战役经过都是要过堂的,更别说高级军官了。

师部的军官的:战役经过”怎样?可惜公开的只有一麟半爪,其他的还在内部档案中.

第一位是魏振钺参谋长.

魏参谋长是在华野打到74师师部前国军最后一次反冲击时被6纵特务团俘虏.他在6纵司令部告诉王必成司令,江渭清政委,皮定钧副司令”俘虏我的那个部队已活捉了张灵甫”.为此6纵首长特地派参谋陈亮上山向特务团要人.

魏的陈述包含两个要点:1)张被俘;2)被“这个”部队俘。

“自杀”派不能否认魏的陈述,但断定魏的被俘说不是亲眼所见而是推断,推断的原因是魏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自己不敢自杀,就推断别人不敢自杀.

魏活的时候没人对他质疑,反正现在他也不能答疑了.就算”自杀”派说的对,魏是推理,但魏的推理为什么是张被俘而不是张逃离?而且是被“这个”部队俘?

魏向共军高级首长作上述陈述肯定不是信口开河,是有自己的根据.也来合理地推理一下魏的依据:1)亲见张被俘;或2)师部已被“这支”部队包围攻击,判断张逃不脱了。

既然“自杀”派否定了第一种情况,那就只有第二种了。

请记住这第二种情况,因为所谓的自杀派的证人描述的都和这种情况不同.

第二位是李运良副参谋长。

李运良也是张灵甫提上来的老部下。张任58师师长时,李是属下174团团长。

按“自杀”派所说,李是在张等人自杀现场的,他在最后时刻用短剑划破自己的脸以逃避自杀。不像魏参谋长最后一刻冲出指挥所所在山洞,李一直到最后时刻没有离开过师指挥所,因此李的陈述最有说服力。可惜李对张灵甫等最后时刻的陈述同样未被公开。

公开的只有一条,李运良回忆,张灵甫死前曾拟一电报准备发给委员长以指责上级指挥不当,但此电仅来得及发给王耀武。

张灵甫战役中至死也没有和蒋通过话,发过报。这和蒋于1947年6月5日在南京军官训练团第三期研究班上的讲话是一致的。蒋的讲话大意为他看了张灵甫在5月初写给他的意见书很感动,回复张一个电报,但电报未达,张已殉职。可见,所谓张向蒋表自杀决心和报准备自杀的干部名单是一派胡言。委员长都说没有,谁还否定委员长?

第三位是57旅旅长陈嘘云。

陈旅长也是黄埔四期,常德守城战时是57师师长余万成的参谋长。陈对张在当74军军长后的一些人事安排不满,本在南京不愿参加此次山东重点进攻,但经不住白崇禧拿新三军军长之职当胡萝卜,来到了死地。本次开战后,陈是坚定的突围派,又和张意见相左。当时,手下周团长已重伤躺在洞内,副旅长明灿和170团冯团长进得指挥所内又直接向张汇报,陈旅长心中无趣,就离开山洞上了山头,最后在那里负伤被俘。因此,陈的回忆文章对整个战役的研究很有意义,对张的死因判断却无用处。

指挥所内活下来的三位高级军官,一位说张被俘而被“自杀”派否定,一位回忆未公开,一位承认对最后情况未知,于是轮到一个小军官登场了。

第四位:随从参谋(一说随从副官)杨占春,自杀派的王牌。

杨占春这个人很有意思,他本人因为官职很低,在已公开的文献上没留下直接记载,倒是通过两个人的转述留下两种截然相反的描述.由于是转述,本身的历史价值就不足,何况还有两种相反的.

第一个转述的是罗文浪.

罗文浪时任83师19旅57团团长,就是李天霞派来保护74师右后侧安全的那个团.在华野进攻时,57团没有随83师一起南撤,而是和74师一起上了孟良崮.罗的决定自然有怕被战后追责的因素,但其中肯定含有他对张灵甫的感情因素.原来罗文浪本是74军的老人,在张任58师师长时,罗是师参谋主任.

罗为老上级两肋插刀的代价是:被俘.

罗在战俘营(华东解放军官训练团)中遇到了杨占春,自然私下向杨打听老上司的死因.

罗文浪在1961年发表的回忆文章中转述:杨私下告诉他,张灵甫,蔡仁杰,卢醒等高级军官是在指挥所攻击中被乱枪打死.

罗的文章并非湮没在文海中,他的转述被广泛引用,包括李敖的<蒋介石评传>.

第二位转述的是张灵甫的遗孀王玉龄,时间在2003年12月,在罗文浪发表回忆文章42年后.

按王女士所述,杨占春于1947年秋冬时被华野释放,到南京找到她,做了两件事:

1) 交给她张的遗书,就是那封著名的以”十余万之匪向我扑来”为开头的遗书;

2) 告诉她张是自杀.细节为张命令手下先打死自己,再打死卢醒;蔡仁杰自己倒提长枪,枪托抵在墙壁上,枪口对自己扣了扳机.

蔡副师长的自杀法倒是很有特色的,想必指挥所里没手枪了.但不这样自杀行吗?要和交还给家属的遗体上的弹孔保持一致呵..

自杀派说这就是张灵甫自杀的铁证.至于杨在俘虏营中私下告诉罗文浪的”乱枪打死”的说法是被共军统一了口径.

不知共军为何要统一这些小啰罗的口径.自杀派有没有想过,在张灵甫等已被蒋总统在1947年5月29日树为全军,全党和全国的兵败不屈自杀典型,已将蒙阴县改为灵甫县,已在南京开工建造纪念塔后,杨占春在见王女士前有没有被蒋总统的手下统一过口径?

再来说说那封遗书吧.

先不论杨占春如何在做了半年左右的俘虏后还完好保存那封遗书.乍一看,遗书用红墨水写在一张折叠的便纸上,好像在紧急关头随意而成.细看就不对了.

那里不对?

全遗书共九十二字,写得毕工毕正,没一字涂改,没一划写错.让你用钢笔快抄九十二字,你能做到这样吗?反正吃米老虎我做不到,何况还是在生死存亡之时伴随着周围的枪炮声呢.

该遗书是在被围攻的山洞里写的还是在书房中临摹的?

果然是在书房中的作品.

王耀武的长期幕僚,74军老人吴鸢在回忆文章中已明确说明,张灵甫给蒋和家属的两份遗书为王耀武伪造.参与伪造的人士有王耀武以及王身边的罗幸理(副参谋长),吴鸢(一处处长),郑雍若(第四兵站副总监),钟晓林(秘书主任),抄写者为译电科科长李啸梓.为何找译电科长来抄?因李科长平日爱好书法,特别喜欢模仿张灵甫的毛笔字(张的字可是得过于右任老先生夸奖的哟).

虽然自杀派也不能否认吴鸢的证明,但他们宁愿相信杨占春被共军释放后,没有经过组织审查,单位(74师)同意,而偷偷地找到了王女士,递交了遗书.而王女士随后将遗书交给组织存档.结果发现和王耀武伪造的遗书是一模一样的.真是心有灵犀啊.

即便如此,还是请大家记住王女士转述杨描述的自杀细节吧,可以和后面其他自杀证据来对应验证.

(四) 进攻部队当事人如是说

华野六纵特务团是最后时刻”刀丛扑去争山顶”的.16日9点开始,74师在空军掩护下向一纵叶飞,六纵王必成方向组织了最后一次疯狂突围.当王必成告诉粟裕还有一个完整的主力建制团没使用时,粟命令立即用上去.特团现场指挥:副团长何凤山.何在朝鲜时已担任24军(六纵)主力师师长,开国大校.

何对最后的战斗回忆全文如下:

“张灵甫作了最后的垂死挣扎,又组织所有的残部及警卫部队,随从人员千余人,向我们反扑过来.我们以轻重机枪组成的火力向敌猛射,掩护3连向孟良崮主峰北侧山洞张灵甫指挥所冲击.3连先头部队在指导员邵志汉率领下,冲到山洞口,与敌警卫队长相遇,杀伤了冲出洞口之敌二十余人,我亦伤亡十余人,邵志汉同志也英勇牺牲.

攻占洞口之后,我军以机枪,汤姆枪,手榴弹向洞内猛投,然后喊话命令投降.敌报话台长回话:’你们不要打了,张师长刚才向蒋委员长喊话求救时,被手榴弹炸死了.’当我们进洞后,果然发现张灵甫的尸体倒在报话机桌前,副师长蔡仁杰,58旅旅长卢醒,副旅长明灿,57旅团长周义安也被我击毙。”

何的回忆要点如下:1)在攻占74师指挥所时遇到两波反扑。第一波是离山洞较远处,规模较大,参加者已包括警卫部队和随从;第二波就在洞口,反扑人员全来自山洞里面;2)张等人死在山洞里。并未确定死因。所谓张被手榴弹炸死,只是洞内人员混乱中的判断,并不是何认同此判断,自杀派以此来质疑何的回忆毫无道理;3)进洞后还有活的俘虏(电台台长)。俘虏应该知道洞内的事。

对张灵甫遗体的初步检查有三人,一个是六纵司令部参谋陈亮(即是派上山要活的张灵甫的),一个是保卫部长(未知名),还有一个是六纵政治部宣传部长,大名鼎鼎的《红日》作者吴强。他们三人的验尸初步结果是,张被汤姆式冲锋枪子弹从后脑射入而死,不是当胸射杀。

(五) 自杀说的其他四个人证和一个物证

除杨占春的传述外,<张传>汇总了其他四个张灵甫的自杀人证和一个物证.

第一个人证: 李怀胜.

自杀说的第二张王牌是74军辎重团一连连长李怀胜在八十年代的回忆.要点如下.

辎重团在丢失垛庄后,残部退上山归58旅指挥守山头.李连长在最后两天中每天都到山洞向张灵甫直接报告情况.在最后时刻,李连长从阵地上退下来向师部跑去 (他倒不怕被枪毙),在洞口听到里面一阵枪声,进去看见张,蔡,卢三人胸部洞开,并头倒在手拿卡宾枪的刘立梓脚下.周围还有李副参谋长等十几个军官.刘告诉他,师长等三人不愿意做俘虏,令刘把他们打死.

这种胡言乱语的所谓”回忆”还被作为王牌证据到处宣扬,可见自杀派实在也是无牌可打,抓到篮里都是菜.

还记得前面提到的”陶勇医生”式的回忆吗?李怀胜的回忆是自我重要型的又一典型,不同的只是陶勇医生证明是阵杀,而李怀胜证明的是自杀。

74师指挥所是什么时候移到600高地的山洞的?15日夜里。张使用该山洞到死都只有约15个小时,哪来“最后两天中每天到山洞向张直接报告”?一个后勤连长有没有权利知道师部在哪里都令人怀疑。

一个被快打没的辎重团的一个连长,整个团的残部只剩几百人,都被58旅收容,他的团长都没资格去见张灵甫,只自称接受了张的一次电话指示,要团的残部留在58旅作旅的预备队,还有什么要一个连长每天去向张灵甫直接汇报?他上面的营长,团长,旅长呢?张灵甫每天去听一个败退回来的后勤连长唠叨是不是太闲了?李怀胜是不是自我重要得厉害?

在最后几个小时内,只有看到张灵甫将通讯营,警卫部队,参谋随从不断地送到阵地上,哪里还容许阵地上的人退回师部来?连长直接退到师部,是辎重团的连长还是师警卫连的连长?

李的回忆中把刘立梓,李运良的名字都搞错,记为刘立智,李灿良,说明李和他们根本不熟。最后时刻哪能允许一个不熟的低级军官随便混进师部?

再进一步,李怀胜是不是连长都令人生疑。74师从南京出发时,所有连长,除个别十年军龄以上的,全是军校毕业生.李的回忆中从没说过自己从哪里毕业的.李是安徽蚌埠人.74军在抗战中的兵源补充地是贵州,只是在两淮战后才分两批补充了数千名安徽新兵以及补了一批当地的俘虏和壮丁.而这批安徽籍的俘虏兵和抓来的壮丁,基本上是补在非战斗部队辎重团的.在李的回忆中满是士兵生活,如“我们当兵的和年轻妇女说话,如何如何处罚”,“士兵每天发香烟四支,罐头一听”等细节记很清楚,他可从没回忆过连长是怎样当的,连的编制是如何的,连长的待遇是如何的。要知道,就算他是战中提起来的,也绝对是74师里的一个小小角色,哪有如此多和高级军官的亲密接触?

那李怀胜的师长自杀故事从哪里来的?可能是从他的团长那里听来的。

第二个人证: 黄政

自杀派的第三张王牌就是李怀胜的上级,辎重团团长黄政。

黄团长的回忆思路比较清晰.

辎重团败上山后,黄和张灵甫通了电话,张问明情况后令辎重团残部作为58旅的预备队,归58旅指挥.

黄自称对自杀情况的了解来自陈左狐营长,陈营长的情况来源于一个无名的师部勤务兵;黄对最后电报的了解来自一位张姓报务员.黄团长对无名小卒的转述加转述的描述要点如下:

下午两点左右,张灵甫对下属说要集体自杀;拟了给蒋的最后电文并由张姓报务员发出;李运良自伤装死;魏参谋长逃出山洞;刘立梓用卡宾枪将张,蔡,卢,明灿,周等五人打死,然后自杀;死前六人呼口号;死后师指活着的二十余人跑到300米外的58旅旅指;58旅军官和黄听到后军心涣散,不再抵抗,

且不说这种转述+转述,且原始证人无名的回忆,在史学考证上几乎没任何意义.所述事实也多有矛盾.

首先明灿早就被炸阵亡,陈嘘云旅长已证明,人死不能复生;

师部门口无战斗,无包围,余人才能自由离去;和魏参谋长的叙说不一致.也不符合张灵甫的坚持到底的性格.其他人都能安然跑到58旅,为何张不去?

记住这个译最后电文的姓张,是逃到58旅来的,和后面第四个证据矛盾.

最后,还要问一下:黄团长的证据是否还是”陶勇医生式”的证据?

因为有两个独立的证据表明黄团长早在5月16日之前就被共军俘虏!

黄根本不是当事人!

在华野6纵的记载,6纵18师于5月14日午夜攻占垛庄时俘74师辎重团团长,6纵司令员王必成的回忆录中记为俘运输团团长(74师团级单位除战斗部队外就一个辎重团,此处运输团应就是辎重团).虽然没写具体姓名,74师只有一个辎重团长吧?

陈嘘云旅长可在回忆文章中明确指出,垛庄失守时,”团长黄政被俘”.

黄团长那能在张灵甫死后还在58旅指挥所?恐怕是在俘虏营里听到的自杀传言吧?

还有两个自杀派的证据就更牵强了.

第三个人证: 74军后任军长,当时的副师长邱维达的战后调查报告.

邱维达时在南京未参战.战后担负收容和调查总结工作.

邱的回忆要点包括:1)在74军首任军长俞济时处看到过张的两封遗书;2)5月16日下午一点左右,芦山等周围主要阵地已失守,张灵甫命令参谋和警卫人员一律参加死守600高地指挥所;3)张和主要亲信开会;4)据张的随从参谋杨国志(<张传>作者指即为杨占春)后来逃出所述,张要大家一起自杀,毁掉手表,钢笔,望远镜等,下令部下向他开枪。

可见,邱也是根据遗书和杨参谋的叙述认为张等自杀,并不构成独立证据.何况邱的报告在后,蒋委员长树立自杀典型在前。

最后一个人证: 少尉译电员钟世炎.

据<张传>作者说钟世炎当时在指挥部并随后在洞外被俘.该作者虽然将杨占春,李怀胜,黄政,邱维达等提到的自杀说告诉他(已经属于诱导性提问了),但钟老先生的回答还是:”我对这个事情的态度是沉默”,”看过他的最后电文,就知道他(张灵甫)会怎么做了”。

很显然,钟老先生讲不出张灵甫等人的死法,他不是目击者,但他认为张会自杀。

但钟老先生另外的说法很有意思:1)给总统的最后电文是他亲手译发的;2)山洞没发生战斗,师部人员是自己跑散的。

《张传》作者为什么就不问一下钟老先生那个逃到58旅的张姓报务员怎么向黄政讲最后电是他发出的?而李副参谋长和蒋委员长都说没有这个电报?师部人员是自己跑散的,他怎么在洞外被俘的?

自杀派的一个物证就是张灵甫的遗书了,认为这反映了他的必死决心.

且不说该遗书已被证伪,也不说多少个叫着喊着自杀的国军将领最后被共军俘虏了,还是引用蒋委员长在1948年10月2日在沈阳召开军事会议时对手下高级将领说的话吧.蒋提到了1944年衡阳守城战时十军军长方先觉发给他的电文:”此恐最后一电,来生再见”.方最后还是向日本人举了白旗.蒋对他的高级将领们说,抗战以来,来生再见的话说得还少吗?此战失败,我和诸位怕亦要来生再见了.

可见校长也不相信他的学生们的”来生再见”八股套话.

(六) 俘杀说

俘杀说并没在场的当时人回忆,见于当时占领74师指挥部的六纵司令员王必成和政委江渭清的回忆录。

俘杀说最有力的证据是一次讲话和一封电文,该两份文件直到差不多五十年后才公开。

一次讲话是陈毅在华野团以上干部会议上的讲话,时间在1947年的5月29日,即蒋总统宣布张灵甫等人自杀的同一天.陈在会议上严厉批评:”此次对俘虏政策的破坏达到相当严重的程度,…张灵甫是我们杀的,报告说是自杀的.我们便欺骗了党中央,毛主席,朱总司令”.

一封电文是华野陈毅司令员,粟裕副司令员,谭震林副政委,陈士榘参谋长共同署名于1947年5月30日给中央军委的正式报告。内称:“据最后调查证实:74师师长张灵甫,副师长蔡仁杰,58旅旅长卢醒,确于16日下午2时解决战斗时,被我6纵特务团副团长何凤山当场所击毙。当特团何副团长走近张灵甫等藏身之石洞,据师部副官出面介绍为张灵甫等人。现尚在俘官处可证。”

自杀派对俘杀说的质疑是何凤山从未承认过亲手击毙张灵甫.

但何凤山从未提过或否认战后他受到了关禁闭的处分.

陈,粟,谭,陈电文中所说的调查的细节尚未公开,我们不得而知,但根据如此多的公开资料,吃米老虎我稍动脑筋也能推断出来当时战场场景.

(七) 场景还原

5月16日中午十一点,魏参谋长向25师黄百韬的参谋长呼叫”请看在党国份上,伸出手来拉兄弟一把吧!’事急矣!

下午一点,芦山等主要山头被华野夺取,共军向600高地蜂拥而来.事危矣!

张灵甫向师部人员发出最后命令,号召不战死,就自杀(鼓舞士气啊).师部战斗和非战斗人员千余人最后一次反扑(魏参谋长就在其中).

在师部人员战斗时,张向王耀武发出最后一份电报,申述上级指挥不当.张是心中有怨气,不服!

接近下午两点,共军已逼近洞口.张灵甫的警卫队长率洞中二十多人出洞拼死战斗,打死进攻的六纵特务团三连的指挥军官及其部下十多人.说明此时张灵甫还活着,否则他的警卫队长不会如此拼命.同时,由于山洞只能容纳二,三十人,警卫队长带出了洞中几乎所有低级军官参加战斗.这就是为什么师部的低级军官只听到过张灵甫说要自杀而没人亲见他的死亡过程.

张灵甫自杀的说法应该就是这些被俘的师部低级军官传出来的.

短暂的战斗后,警卫队长战死(一说重伤后死),余者或死或被俘,共军已到了洞口.

这时,张灵甫的副官显身了,要求停火,告诉共军张师长就在洞内.这就是陈粟谭陈报告中所说的” 据师部副官出面介绍为张灵甫等人”。该副官”现尚在俘官处可证”,是不是杨占春?

看过74师指挥所所在山洞就知道,该洞口是口小肚大,里面可以容二三十人,洞口就一人多高,两三人宽.站在洞口绝对看不清,看不全洞内情况.

就在一分钟前,在眼前,被出洞的敌方打倒了十几个生死与共的弟兄,何凤山的心情是什么?他的士兵的想法是什么?

何况洞里是什么情况根本不清楚.

何凤山是否亲自下了命令?这不重要.反正士兵们没有理会副官的停火的要求,不管三七二十一,向洞里一阵猛打.

于是有了两种不同的说法.

状况一:张灵甫被乱枪打死.这个结果和何凤山的回忆一致,但回避了乱枪前张的副官已出面要求停火.

状况二:乱枪仅打死蔡仁杰,卢醒.共军进洞活捉张灵甫.张被他的副官指认后被何凤山或何的部下一个排长打死.

状况一是张有投降意向时被打死,状况二是张有被俘事实后被打死.

(八) 人在做,天在看

上面只是从细节上分析证据的一致性和推理的逻辑性.

事实上不用这么复杂.就是从大的逻辑看一下就知道张灵甫是如何死的.

当时能判定张死因的直接人证(74师部在场被俘人员和共军进攻人员)和直接物证(张灵甫的尸体)均在华野手中。直接人证除了提到的副参谋长李运良,随从参谋杨占春等人外还有被俘的张灵甫侍从秘书张光第中校,师部电台台长等人,可惜我们今天不能看到他们的供述,自杀派和<张传>作者也从不提现场还有其他目击俘虏.

但是我们看不到不说明陈粟看不到. 张灵甫的”俘杀”是在陈,粟,谭,陈给中央的正式电文中。并且俘杀说一直没公开,不具有任何宣传目的.

要否定俘杀说,就首先要说明几个野战军首长为何在人证和物证俱全的情况下连张的死因都搞不清楚?(就别当野战军首长,下去做侦察排长算了);或者是搞清了故意欺骗中央,欺骗毛泽东?

华野对自杀的国军将领并无遮掩的理由和传统。仅华东战场上,自杀的国军将领就前有戴子奇,后有黄伯韬,戴,黄两人地位都高于张。戴自杀在孟良崮战前半年的宿北战役,时任整编69师中将师长(张灵甫的中将是死后追授),是蒋经国嫡系;黄在孟良崮战役时就是张灵甫的直接上司,后在淮海大战时以兵团司令之职自杀。华野对他们的自杀都大方地承认和尊重。倒是戴,黄两人的自杀都是清清楚楚地给太阳穴一枪,没有什么自己下不了手让手下开枪的。看三年内战中,叫囔着要自杀而被部下收走武器或不予理睬的国军高级被俘将领比比皆是,从没有任何一位国军将领的自杀是被随从打死的。

张灵甫死后, 张的死对头共军6纵花了400大洋(当时可是一笔巨款呵)买了一副上好楠木棺材把他下葬,被陈粟赞为”具有模范军人的风度”.

张灵甫倒霉啊.三年内战中放下武器后而被击毙的国军高级将领也只有他了.为何小概率事件就轮到他呢?想不明白啊.

直到有一天,看到了<张传>作者不愿意写的一段往事:

1947年2月15日(正好张灵甫死前整3月),74师在占领共军山东首府临沂后,国军将共军名将,新四军副军长罗炳辉的尸体从坟中挖出,吊在树上给士兵当靶打.

罗炳辉,前辈军人,参加了讨袁护国战争,东征,北伐.抗战时先后任八路副参谋长,新四军2师师长,和第二副军长,有大功于国家民族.罗于1946年6月病逝.

人在做,天在看.

人放过,天不放过.

(全文完)

通宝推:njyd,跳舞的剑,johny,
家园 汗,这是两年前俺看过的东西

现在如果放百度一搜,很多啊。。

而且当时张灵甫死的山洞里还有一个国军通讯兵在啊。。事实的真相还是扑朔迷离啊。。呵呵,

家园 哈哈哈。。

最近太忙,太忙了。。谢谢桥上兄。

家园 咋让我想起九品芝麻官呢
家园 钟子麟不是老先生,是河里的大和尚MM。。。。

文章不错

家园 好文章,讲的很清楚了,肯定是俘杀的

俘杀对国共双方来讲都不光彩,所以都含糊其辞,看起来就扑朔迷离了。

家园 为什么说这个说法权威?

我记得后来在张灵甫的墓上面修了一座房子。九十年代拍一个什么纪录片的时候有过镜头。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7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