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花剌子模帝国简史 -- 赫克托尔

共:💬1076 🌺6538 🌵2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72
下页 末页
家园 在大陆写的历史书里,对他评价还不错哩

说他承诺废除可憎的奴隶制,但毫无疑问他并没有这样执行

但当时的巴士拉居民眼中他就是个地地道道的魔鬼

另外,他的手下利用两河流域南部的沼泽地形大打游击战,一度让哈里发的正规军(当时的主力已经很多是突厥人了)头痛不已,这也是大陆史学家喜欢他的原因之一,如果不是引用的史料实在没什么好话,大约也就和斯巴达克一起成为古代无产阶级的先进代表了(除了奴隶,古代还真少有接近无产阶级的

家园 你还别说,中世纪掌权的几个什叶派政权还都是比较极端的

最著名的法蒂玛王朝就是伊斯玛仪派的

一般而言,穆斯林君主须遵守教法的约束,但法蒂玛朝有个最神经的哈里发叫哈基木的,公开自诩为真主的化身(他的先祖们再发疯也没到这个地步),还组织了一批人神化自己,神的就是这派人最后还留下了传人,就是叙利亚残留的德鲁兹派,这德鲁兹派连伊斯兰最基本的五功——信,拜,斋,天课和朝觐都不执行的,当然其他穆斯林也不把他们当成同教

这个哈基木最后是失踪了,人们只找到了他的驴子的尸体;死前几年,他派人拆掉了耶路撒冷的圣墓教堂,从而形成了十字军东征的远因。但德鲁兹派至今还在等待这位救主的复临

倒是什叶派中主流的温和派十二伊玛目派,直到伊尔汗国时期才借着蒙古人的帮助上位,但你能理解的蒙古人对伊斯兰教的隔阂程度,据说按照什叶派的家伙忽悠蒙古人的说法,什叶派主张伊玛目只能从圣裔中来,就如同大汗只能出自黄金家族,要是按逊尼派的讲法就哪个部落的人都能当大汗了,于是蒙古人就支持最后归信了什叶派。但最终直到萨菲王朝统治伊朗,什叶派才最终取得了真正的统治地位。萨菲王朝之后的历代沙阿,大都礼敬什叶派的高级教士,伊朗的社会生活,其实一直是在高级教士团体(这帮子阿亚图拉们大概有几十人,通过他们的徒子徒孙控制这全国近10万座清真寺)的监督之下的,这也是为什么手无寸铁的霍梅尼能一呼百应,掀起革命的

家园 【原创】第15章 阿塞拜疆

高加索山以南、里海西岸,有一片叫阿塞拜疆(Azerbaijan)的土地,分为2大块4小块。北方的一大块现在叫阿塞拜疆共和国(Republic of Azerbaijan),笔者也称之为北阿塞拜疆或北阿。北阿下面分为2块,东北部是以首都巴库为核心的本土,西南部有一块飞地—纳希切万(Nakhchivan)共和国,北阿和纳希切万飞地之间是面积不大的亚美尼亚共和国。北阿和亚美尼亚在苏联时代都是加盟共和国,彼此的关系还算不错,苏联解体外高加索三国独立之后,北阿和亚美尼亚的关系急剧恶化,并大打出手。另一大块是南阿塞拜疆,属于伊朗伊斯兰共和国,笔者称之为南阿塞拜疆或南阿,下面又分为两大块,东阿塞拜疆省和西阿塞拜疆省。如果把南北阿塞拜疆视为一个整体,不难发现纳希切万不再是飞地,而是连接在一起的的一大片。鉴于近来的伊朗核危机中,阿塞拜疆共和国的态度很积极和微妙,本章说说阿塞拜疆的历史。

上古的阿塞拜疆历史,本文不予讨论。第一波斯帝国崛起后,阿塞拜疆在波斯帝国统治下。波斯人信仰祆教,特征是崇拜火和火坛,这种崇拜方式与波斯湾沿岸、里海沿岸和中亚地区盛产天然气有关,在自然科学不发达的古代,很难相信这些取之不尽用之不竭、高热量、无黑烟、不需添加柴炭的气井不是神迹,无论是北阿还是南阿,都盛产天然气,火坛遍地都是,自然成了祆教的重镇。

公元前330年代,亚历山大征服波斯帝国,他死后帝国瓦解,帝国的亚洲部分的大部分落入他的部将塞琉古建立的塞琉古帝国手中。阿塞拜疆地区归属前波斯帝国的米底总督阿卓佩特(Atropates),此人建立起以自己的名字命名的阿卓佩蒂尼王国(Atropatene),不久后这个小王国拒绝向塞琉古帝国称臣纳贡,赢得了独立。帕提亚人的安息帝国崛起,阿卓佩蒂尼转而向安息称臣,做安息的藩属国。220年代,中央集权很强的萨珊波斯帝国崛起,彻底消灭了这个独立数百年的小国。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 阿塞拜疆的2大块4小块。A是大不里士,中文典籍叫桃里寺;C是马腊格,中文典籍做蔑剌哈 =====

安息和萨珊波斯帝国时期(200BC—600AD),阿塞拜疆地区最重要的民族是阿尔巴尼亚(Albania),也叫阿栾(Arran),与高加索山北方的游牧民阿兰(Alan)似乎有些关系。为了与巴尔干的同名民族区分,这个阿尔巴尼亚也叫高加索阿尔巴尼亚。当时外高加索地区有3大民族,最强大的是亚美尼亚,其次是后来融入格鲁吉亚的高加索伊比利亚,阿尔巴尼亚最弱。这3大民族或国家的王室都是安息帝国的分支,信仰祆教。随着基督教在外高加索的传播,到5世纪时,3大民族都已经基本基督化了,安息系国王被废黜,由萨珊帝国直辖。

7世纪初,阿拉伯人在穆圣的组织下强势崛起,四出扩张,征服了整个阿塞拜疆,称该地为阿栾,将当地逐渐伊斯兰化。11世纪是对现代阿塞拜疆国家和民族发展最重要的时期,1040年塞尔柱算端突格里勒一世在呼罗珊的木鹿附近的丹丹坎大破伽兹尼王朝,并迅速向西扩张,席卷了几乎整个西亚。与之前的西亚强国不同,塞尔柱帝国的首都不在巴比伦-泰西封-巴格达等两河城市,而是设在伊朗高原西部的哈马丹和伊斯法罕,对阿塞拜疆和外高加索地区的控制力度大为加强。

在对地方管理方面,塞尔柱帝国实行阿塔贝格(Atabeg)制度,与本文关系最大的有2个阿塔贝格王朝,一个是占据大不里士、马腊格等地的艾哈迈迪里王朝(Ahmadilis),该王朝的奥格孙忽儿(Aq-Sonqur, 1122~1134)—意为白鹰,做过塞尔柱算端达乌德和马苏德的阿塔贝格,艾哈迈迪里朝的另一位著名阿塔贝格是阿劳乌丁卡勒巴阿尔斯兰(Korp Arsalan, 'Ala al-Din, 1188~1208),他的宫廷中有一位著名的诗人,来自今阿塞拜疆共和国刚加城(Ganja)的尼扎米刚加维(Nizami Ganjavi, 1141—1209),这位诗人用波斯文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其中之一是笔者在《火焰与十字架》中用了很大篇幅讲解过的《七美图》。

另一个阿塔贝格国家是突厥古拉姆舍木苏丁伊尔弟吉兹建立的伊尔弟吉兹王朝,他是算端阿尔斯兰沙的继父和阿塔贝格,他的继承者们与塞尔柱朝廷发生了长达20多年的冲突,最终在1194年联合花剌子模帝国,击杀末代算端突格里勒三世,成了西伊朗最强大的国家。艾哈迈迪里王朝和伊尔弟吉兹王朝为了争夺阿塞拜疆的主宰权,发生过激烈冲突,虽然伊尔弟吉兹王朝处于优势,拿下阿塞拜疆最大城市、今伊朗东阿塞拜疆省省会大不里士,和几乎整个阿塞拜疆,却始终未能彻底消灭艾哈迈迪里王朝。这2个阿塔贝格国家,特别是突厥人的伊尔弟吉兹王朝,在阿塞拜疆发展史上极为重要,在该王朝和塞尔柱帝国的宗主统治下,大量来自中亚的突厥人移居到阿塞拜疆,并逐渐与波斯人融合。伊尔弟吉兹王朝的首都大不里士发展为西伊朗最重要的城市之一,富庶而繁华。

1220年代,花剌子模帝国被蒙古击破,勇猛顽强的扎兰丁王子却不甘心失败,一路西奔跑到外高加索建国,灭掉了伊尔弟吉兹王朝,1231年扎兰丁被追踪而至的蒙古军队击杀,花剌子模帝国彻底灭亡。然而蒙古人却也因此发现阿塞拜疆的木干草原(Mughan)是个好地方,这里在乌米尔湖(Umia)和里海之间,水草丰美,气候宜人,得到了蒙古人的格外偏爱,成了蒙古总督们驻跸的所在。1250年代,蒙哥大汗派弟弟旭烈兀西征,旭烈兀从叙利亚退兵之后,同样驻扎在阿塞拜疆,大不里士、马腊格都做过伊利汗国的首都,随蒙古人西来的中亚突厥人也跟着旭烈兀居住在阿塞拜疆。伊利汗国是第一个将首都设在阿塞拜疆的伊朗或波斯化大国,直到1592年,沙法维王朝的阿拔斯一世大王才迁都到伊朗中部的伊斯法罕。

1335年,最后一位有力的伊利汗不赛因(Abu Said)去世,伊利汗国事实灭亡,阿塞拜疆依然在蒙古诸侯统治下。到1380年代帖木儿征服阿塞拜疆时,一个由突厥或土库曼、波斯、蒙古融合成的阿塞拜疆民族已经基本成型。在阿塞拜疆和附近,还活跃着一些突厥人,名气最大的当属黑羊(Kara Koyunlu)和白羊(Ak Koyunlu)部落,他们俩相继建立黑羊和白羊王朝,都曾经盛极一时,统治了伊朗的大部分,首都都在阿塞拜疆首府大不里士。

白羊王朝(1378--1508)与一个叫沙法维(Safavids)的苏菲教团世代通婚,后者的父系可能是波斯人,也可能是库尔德人,发迹之后还自称是穆圣的后代,真相如何已经无法确定,总之沙法维家族在文化继承性上,属于波斯人的的余绪和复兴,在天才政治和军事家易司马仪一世(Ismail, 1501--1524)的领导下,沙法维人消灭了白羊王朝,建立起萨珊波斯以来第一个真正独立的波斯帝国。易司马仪一世有2大权力基础,一是他的苏菲教团团长身份,二是支持他的7个突厥部落,因为这些人带着红头巾,故而被称为红头军(Qizilbash)。多数史书称红头军为土库曼人(Turkman),这种说法不能说错,但容易与里海东岸的土库曼斯坦人相混淆。土库曼的另一种译法是突厥蛮,从塞尔柱帝国开始,土库曼和突厥两个词可以互换,建立奥斯曼帝国的奥斯曼人、黑羊、白羊、红头军各部族,都可以叫土库曼人,当然也可以叫突厥人,具体到哪个突厥子系统,黑羊、白羊、红头军都可以归为阿塞拜疆人。

沙法维王朝的宫廷、军队中通用阿塞拜疆语,首都在阿塞拜疆境内,这个王朝可以视为阿塞拜疆人和波斯人的结盟,由阿塞拜疆人的武力和波斯人的文化宗教来共同维系。虽然后代的沙法维皇帝一直在致力于削弱红头军各部的影响,乃至阿巴斯大王为排除红头军建立嫡系皇家武装和迁都中部的伊斯法罕,但总体上波斯人和阿塞拜疆人的关系一直很好。在宗教方面,波、阿两族都信仰什叶派,按民族分布来说,阿塞拜疆现在是除了波斯人和阿拉伯人之外的第三大什叶派民族。什叶派作为少数派,受到逊尼派民族的广泛敌意,阿塞拜疆和波斯人只能抱团取暖,波斯人和阿塞拜疆人是伊朗最大的2个民族,他们之间的关系,大概是世界上关系最好的第一第二大民族。

北阿脱离伊朗是很晚近的事情。19世纪初,腐败无能的恺加王朝当政,1804年俄国-伊朗战争爆发,1813年俄伊双方签订了《古利斯坦条约》(Treaty of Gulistan),伊朗割让外高加索山以南、库拉河(Kura)以北的全部土地,涵盖今北阿大部、格鲁吉亚东部。经过另一轮俄伊战争,俄伊签订于1828年签订《土库曼恰伊条约》 (Treaty of Turkmenchay),伊朗失去阿拉斯河以南的大片土地,包括今亚美尼亚大部和北阿南部,值得庆幸的是,俄国在高加索方向的南扩,基本到此为止,确定了俄国-苏联-独立的外高加索三国与伊朗的现代边境,南阿和北阿的分裂局面至此形成。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 俄国与伊朗两次条约产生的边界。红线是战前边界,伊朗北界达到高加索山以北。粗黑线是《古利斯坦条约》的边境线,再往南的细黑线是现代边界 =====

俄国是个东正教国家,之后的苏联信仰共产主义,俄国人对外高加索三国中信仰基督教的格鲁吉亚和亚美尼亚比较好,对信仰伊斯兰的北阿相对压制。特别是苏联时代,斯大林称伊斯兰教是【最反动、最愚昧、最落后的】宗教,多方加以打压。到1990年代初苏联解体,外高加索三国独立时,经过70年的无神论教育,北阿人的宗教观念与伊朗的南阿人相比,已经淡漠的多。

北阿的最大问题,在于西南部有一块土地—纳戈尔诺-卡拉巴赫(Nagorno-Karabakh),简称纳卡,卡拉巴赫是突厥语,意为黑色花园,面积约4400平方公里,占整个阿塞拜疆的5%。早在阿塞拜疆民族形成之前,纳卡地区的民族就以亚美尼亚人为主。随着突厥人移居到外高加索和阿塞拜疆民族的形成,纳卡地区由阿塞拜疆人为君主的卡拉巴赫汗国统治。

纳卡和北阿被俄国吞并之后,纳卡地区的穆斯林和阿塞拜疆人大量向南迁徙,进入伊朗的南阿境内,俄国则招募同为基督徒的亚美尼亚人来纳卡,填补阿人离去造成的真空。1920年前后是外高加索天下大乱的时代,一方面是奥斯曼帝国和俄罗斯帝国解体,一方面是苏俄还没有结束内战统一全国,亚美尼亚和阿塞拜疆都认为纳卡是自己的一部分,在外国干预下,双方为纳卡大打出手。苏俄政府最初答应将亚美尼亚人居多的纳卡划给亚美尼亚,但到了1923年,为了安抚和争取土耳其,急于打破外交孤立的苏俄决定将纳卡划给阿塞拜疆。

对这种土地划分,阿、亚都不能满意,阿塞拜疆人发现他们的土地被亚美尼亚分隔为两块;亚美尼亚人则认为根据民族划分,此地应该是自己的。1988年,随着苏联的日渐式微,各地的民族主义者都活跃起来。2月13日,占纳卡人口80%的亚美尼亚人在纳卡首府斯捷潘纳克特(Stepanakert)举行示威游行,要求并入亚美尼亚,亚美尼亚首都埃里温的市民们也很快行动起来,支持纳卡与亚美尼亚合并。1991年12月10日,纳戈尔诺-卡拉巴赫宣布独立,但除了亚美尼亚以外没有其他国家承认。阿塞拜疆自然不能答应,阿、亚两国的文斗很快就升级为武斗,1992年,阿、亚的战争全面爆发,2年的战争导致3万人丧生,对加在一块人口只有1200万的的两国来说,死亡3万人加上受伤、致残和被迫移居者,绝对是个天文数字。

纳卡战争是苏联解体前后最残酷的战争,没有之一。阿塞拜疆有834万人口(2005年),8.66万平方公里,盛产石油和天然气;亚美尼亚325.05万人口(2011年),2.98万平方公里,缺乏值得一提的资源,从国力对比来看,阿塞拜疆似乎必胜无疑,事实却是相反。虽然当时苏联解体,国势日衰,可俄罗斯人却对同为基督徒的亚美尼亚非常同情,大量俄罗斯军人以志愿军和志愿者身份为亚美尼亚而战,亚美尼亚人在海外也有巨大的影响,号称外高加索的犹太人,从来不缺钱,在多方的支持下,阿亚的纳卡战争以亚美尼亚的胜利告终,纳卡建立起亲亚美尼亚的纳戈尔诺-卡拉巴赫共和国,有自己的政府、国旗、宪法等等,虽然世界上绝大部分国家没有承认她,与德涅斯特左岸共和国相似。不仅如此,亚美尼亚人打出国外,还占据了北阿边境上的一些土地。

除了2个当事国和俄罗斯之外,纳卡战争的另一个积极参与者是土耳其,该国以突厥人的保护着自居,以阿塞拜疆是自己的突厥同胞为名,支持北阿,当然也出于土-亚世仇的考虑,一战期间土耳其政府曾经虐杀了大量亚美尼亚人,土-亚的血仇难以化解,亚美尼亚于1991年独立以来20年,一直没有与土耳其建交。出于敌人的敌人是朋友的考虑,土耳其也要与北阿合作,于1993年关闭了与亚美尼亚的边界。然而土耳其的国力有限,虽然90年代的俄罗斯的国力大幅度衰退,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依然远远强于土耳其,经济不佳的土耳其始终无法为阿塞拜疆提供有力支持,这也让土耳其人的【大图兰斯坦】野心遭到沉重打击,连近在咫尺的阿塞拜疆都支援不了,中亚的土库曼、乌兹别克、吉尔吉斯、哈萨克4个突厥人的斯坦,更不敢把身家性命压在土耳其身上,做什么大图兰迷梦。

伊朗对待独立的北阿态度十分微妙。北阿独立之初,伊朗十分紧张,害怕带动南阿民族情绪高涨而失去南阿。然而伊朗很快就发现,这个担心是多余的。经过70年的无神论教育,北阿人的宗教信念十分淡漠,视神权伊朗治下的虔诚什叶派南阿人为只知道祈祷礼拜的乡巴佬,南阿人则视北阿人为背弃真主的异教徒。伊斯兰国家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宗教认同感的地位高于民族认同感,南北阿人互相看不上,形同陌路,波斯人为主的伊朗当局没必要去帮助北阿,更不会帮助基督徒的亚美尼亚,所以伊朗在纳卡冲突上采取了超脱态度。

在内政方面,阿塞拜疆很不普世,1993年,盖达尔-阿利耶夫(Heydar Alirza ogly Aliyev)就任阿塞拜疆总统,一气干了10年,2003年,盖达尔-阿利耶夫的儿子伊利哈姆-阿利耶夫(Ilham Heydar ogly Aliyev)继任,任职至今。当今世界上父子世袭当政的非君主制国家不多,根据笔者的不完全统计,有6个国家:朝鲜、新加坡、阿塞拜疆、土库曼、刚果金。阿利耶夫父子的非普世统治,让该国在中东和外高加索地区很被动,好在北阿是个内陆国,只要不挑事,【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春夏与秋冬】,搞个小朝廷,依靠油气资源做个富家翁倒也不错。

但是树欲静而风不止,北阿在文化和意识形态选择方面左右为难。苏联时代的共产主义和无神论不能再用了,宿敌亚美尼亚的基督教同样不好用,相比之下,重拾传统的什叶派伊斯兰似乎是不可避免和唯一的选择。然而这又带来了新的问题,经过将近200年的政治和文化上阻隔,北阿在什叶派伊斯兰领域,陷入了巨大空白,要复兴什叶派信仰,只能从什叶派当国的伊朗邀请教士和学者,而这必然导致北阿沦为伊朗的文化殖民地,事实上伊朗一直在利用自己在什叶派领域的主导地位,向全世界输出革命和什叶派,阿人与波斯人的融洽关系、地理的接壤以及北阿曾经是伊朗国土一部分的历史,让北阿的阿利耶夫父子如坐针毡,视伊朗为大敌。

随着俄国和伊朗走近,阿塞拜疆更加难受,她北方是俄国,南方是伊朗,西方是亚美尼亚,都是历史、当下和未来敌人,关系比较好的土耳其与自己不接壤,国力又虚弱,自己成了三面受敌的三明治。为了自保,北阿只能铤而走险,与美国和以色列走近。这样外高加索和西亚就形成了俄国-伊朗-亚美尼亚-叙利亚,与美国-以色列-北阿-土耳其两大敌对的阵营,北阿是其中最弱的,还是个与任何盟友都不接壤的内陆国,一旦两大阵营开打,第一个灭亡的肯定是她,俄、伊、亚瓜分了她,就可以连成一片了。当然北阿的选边,不是主动为之,很大程度上是被迫的,不主动挑边或出击,只能无声无息的灭亡,所谓【不在沉默中暴发就在沉默中灭亡】是也。为此,美国、以色列与阿塞拜疆的关系迅速升温,在百度上搜索【阿塞拜疆+以色列】,能找到一大堆相关消息,比较重要有【以色列媒体:阿塞拜疆允许以色列使用4个空军基地--2012-3-30】等等。

对阿塞拜疆的未来,笔者很不看好,至少他的父子王朝很不普世,很不安全,是外敌入侵的天然借口,北阿随时有亡国的可能。说到这里,关于阿塞拜疆的历史和现状的介绍,就告一段落。

通宝推:五藤高庆,晨池,
家园 都是石油惹的祸

阿塞拜疆的石油储量产量在石油大国苏联,也是数第一的;而且它又是最早开发的,帝俄时期就大量生产了(石油公司的技术和运营,是诺贝尔家族负责的,CEO叫罗伯特诺贝尔,就是出钱发奖的阿尔弗雷德诺贝尔的二哥;那里当然也是工人运动的高发区,斯大林就在那里参与了正经的无产阶级革命)

苏联解体之后,阿塞拜疆本来是很舒服的,现在这些石油利润可以主要归自己支配了,但问题马上就出来了,不走俄罗斯境内的管道,油就卖不出去;所以阿塞拜疆力图找条出路直接卖油,不仅如此,原苏联中亚地区的五个斯坦,如果有油,也想通过里海,走阿塞拜疆卖(这也是美国等西方国家的目标,用石油管线把自己的势力渗透到俄罗斯的腹地去),为此兴建了巴库-第比利斯-杰伊汉(BTC)输油管线,把石油通过格鲁吉亚和土耳其,输送到地中海沿岸的港口(Ceyhan杰伊汉,位于圣保罗家乡塔尔苏斯附近的地中海港口,伊拉克的油走北路的也在此输出),这也是第一个前苏联国家未经过俄罗斯而将石油运送到国际市场的途径。

就是这个石油管,把土耳其-格鲁吉亚-阿塞拜疆,牵在了一条线上。如果没有亚美尼亚的制衡,南高加索就会成为敌对势力扎在俄罗斯腹部的一把尖刀,很可能把中亚五国全部拉拢过去;这也是为什么俄罗斯和格鲁吉亚矛盾那么大的原因

家园 现在祆教徒最多的国家是印度吧

当然是伊斯兰征服后的伊朗移民,叫法尔斯人,也就不到十万人而已。

伊斯兰在印度的攻势也很猛,生生弄出了一个巴基斯坦,另外在印度还有一亿多穆斯林,不过入侵者总是没法征服印度南方,所以总是消灭不了印度教的基地。

另外我觉得伊斯兰(还有其他一神教)在教义上对佛教的战力并不强,中亚被伊斯兰化主要是靠武力,呵呵

家园 挑个纳卡的错

作者似乎把纳卡的位置弄错了'它是在阿国的领土包围内'而你说的被亚国隔开的阿国领土是纳希契万'在亚国和伊朗之间'苏俄时期是个自治共和国'属阿国管

通宝推:赫克托尔,
家园 尊敬的殿下,纠个错,你地图上标纳卡的那个地方不对

那里是阿塞拜疆的 纳希切万 自治共和国,纳希切万的人口以阿塞拜疆人为主,(当初苏联确定边界的时候就是如此,当然现在更厉害了)

纳卡在现在阿塞拜疆的主体部分中部偏西,离亚美尼亚很近,但不连着;纳卡的人口以亚美尼亚为主.可以说,当地居民的民族分布是犬牙交错,如果完全按民族划分,则纳卡是亚美尼亚的飞地,纳希切万是阿塞拜疆的飞地,但当初划边界的时候,照顾了阿塞拜疆,把纳卡划给了阿塞拜疆,酿成了冲突的原因

通宝推:赫克托尔,
家园 格鲁吉亚也是美以、或者说西方阵营啊

通过格鲁吉亚、阿塞拜疆就能和土耳其连成一片了

不过话说回来,土耳其的目的也和美国以色列、以及欧盟,很不一样,尤其土国越来越伊斯兰化的现在,将来也有可能尿不到一个壶里,呵呵

我记得阿塞拜疆前几年靠着卖油卖气,前几年经济增长极为迅猛,又跟土耳其、以色列交好大力扩军备战,再加上亚美尼亚看起来相对弱势(国土跟俄罗斯不相连,而且现在格鲁吉亚也和俄国敌对),总觉得该地还是难免一战啊,呵呵

家园 确实错了,老早之前听说纳卡战争,又从地图上看到阿国的飞地

便一厢情愿的认为纳卡是这块飞地,写本章时没有仔细查找资料,造成了很大错误,对不住大家了

家园 亚美尼亚太惨了,混到如此小国寡民

亚美尼亚325.05万人口(2011年),2.98万平方公里,缺乏值得一提的资源

历史上也挺有名气的嘛。俺玩中世纪二的时候,经常大量雇佣亚美尼亚弓箭手和重骑兵,都很好用。

亚美尼亚国旗上的凡湖,现在都在土耳其境内了。如果亚美尼亚能反攻土耳其东部,把土地扩大个几倍,那对遏制绿教和土鸡的好处大大的。土耳其境内现在还有很多亚美尼亚族裔吧?

家园 说起父子世袭,怎么能把叙利亚忘了呢?

还有海湾的那一堆封建王国。

下面这张照片是米国《国家地理》几年前的一期杂志上的照片,画面上的车牌都是阿塞拜疆人大败亏输后丢下来的,被亚美利亚人弄成一条路,用来炫耀他们的胜利。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家园 奥斯曼后期对亚美尼亚大屠杀过

导致亚美尼亚人口大幅度减少,现在在圣城耶路撒冷还有为逃避那场追杀流亡的亚美尼亚人。

家园 一战期间土耳其对亚美尼亚人进行过种族灭绝性屠杀

似乎是当时俄国人打德国人不行,偏师去打土国还是打的很爽。土国找替罪羊,认为亚族人是内奸。。。(看电视纪录片印象,可能记忆不准确。)

当然土耳其坚决不承认。似乎在土国谈这事是非法的。

家园 忘了叙利亚,改之。我还得加个定语,非君主制国家
家园 现在凡湖一带是另一支少数民族在给火鸡捣乱

库尔德人

亚美尼亚人在历史上是拜占庭军队的重要来源,很多军人出身的皇帝也和亚美尼亚渊源很深,比如马其顿王朝的巴西尔一世,一般认为他是亚美尼亚血统,幼年时迁居到巴尔干,莫名其妙的被人当成马其顿人了

所以在游戏中亚美尼亚军队才会那么厉害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7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