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西亚北非人为什么跟猪过不去? -- fullerene
我翻礼记,写的是“君子不食圂腴”。
《礼记注疏》,(汉)郑玄撰,(唐)孔颖达疏,武英殿本:
上面写的是圂作豢解。查《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9年版
豢:
腴:
那么,这句话明明是说不吃猪狗的肠子。
君子不食“溷豚”,这句话常见于绿网,为何误引,我就不妄加揣测了。
干活的牛是不能幸免的
经书上就说了结果,可是没有解释为什么分叉的反刍的就是干净的问题。感兴趣这个问题是因为,随着时代发展生活方式的改变,经书上没有提及的肉吃还是不吃?比方说澳大利亚的袋鼠肉汉堡包,美国的北美野牛肉汉堡包、肉丸子。
宗教上的禁忌更早的还是源于生存环境的限制。其实就是想弄明白为什么,到底是什么导致了这么多的禁忌。
歪楼一下——有同学父母一方是穆斯林,另外一方不是。这非穆斯林的一边要是馋大肉了,就得自己单起灶用另外一套锅碗盆勺做大肉吃。可办公室茶水间里的微波炉怎么算?前一个热完排骨,后一位轮上穆斯林热羊肉饭,算犯忌么?
第二, 我只引用, 不代表支持
第三, 楼主的这个问题没有任何文化, 宗教歧视或者纷争色彩, 我的回复也没有任何文化, 宗教歧视或纷争目睹, 所以我也希望大家不要把本来一个知识讨论性的帖子变成文化, 宗教歧视或纷争的吵架帖
很明显古埃及人认为猪是邪恶的, 肮脏的, 所以不能吃. 很多东西成了风俗的话, 就没有为什么一说了.
就象中国过年放鞭炮, 我们都知道这一放会严重增加大气污染, 会导致火灾, 会炸伤人, 但是大家还是支持放鞭炮一样.
在文化中, 风俗是高于理性的
至少不比牛羊马丑
看过一段论述,忘记是哪儿来的,略有印象,大意如下:
宗教中的饮食禁忌其实很可能也是自然选择的结果。游牧民族、部落的生存环境影响了他们饮食习惯,未充分加热的某些食物(例如猪肉)携带的寄生虫和病菌在那个年代对于未成年人可能是致命的(为什么特别强调未成年人,没成年就没后代...自然选择对于三四十岁之后发病的遗传病没啥效果,因为足够养育后代了)
如果有一种宗教习惯约束信徒,正好避开了这个问题,那么自然选择的结果将是这个群体将壮大。
无论是明军征伐女真部族,还是努尔哈赤的征战,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存在大量的攻城寨的战斗——城寨的普遍存在是定居生活的标志。
女真是放牧猪群的,但是更准确地说是“散养”——类似今天的土鸡山猪,而不是“游牧”。
伊斯兰教、基督教就是犹太教的变种而已,这点大家都清楚。
所以根子就在犹太教上。
犹太教形成时期,犹太人还处于游牧阶段,可以参看《圣经》最初几篇。猪是不适合沙漠游牧的:第一,猪不耐干旱;第二,猪不耐高温;第三,猪和人类争夺食物,真的,和牛马骆驼相比,猪和人的食性要接近得多,大家看饭店的泔水都是喂猪的,没听说喂牛马羊的。
所以,猪对于游牧民族的生存有损无益,所以就在文化上给它打上肮脏不洁的标签——这是人类社会早期的普遍现象,一个有道理的事情,非要套上一件神秘的外衣,让人们不敢违反。
后来,基督教在以非游牧群体中传播,这种禁忌自然不必也不可能遵守了;伊斯兰教,很巧,他们的早期信徒,也是沙漠游牧群体,所以把习惯继承下来了。
至于现在为什么不改,那就涉及宗教的自我更新了。不懂自我更新的宗教没前途。
托拉、白布尔、古兰三经,通常只训诫,而没有讲原因的。
看你的那句话我也很奇怪,等看了下面的帖子才明白是有人也许是绿教徒成心误导,我不知道这个知识,但我知道汉字的家就是表示屋顶下面有一头猪,说明上古(汉字出现的时候)时期中国人的先祖养猪是普遍的,这就不存在中国人厌烦猪的情况。
信主不在于吃什么不吃什么。而是在信----防止许多人因为自己的食谱和别人不一样而藐视彼此。
大汶口的墓葬中就有猪头陪葬,那时候猪是一个重要财富
腴,肚皮上的肥肉, 大概是指老母猪的奶泡肉。
原意是大概是指:君子不吃低档不洁的东西。
先前没有重组胰岛素的时候,医用的胰岛素都是从猪身上提取的。那信伊斯兰教的人得了糖尿病的时候用还是不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