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虽然现阶段阿尔巴尼亚与中国的关系远远不及6,70年代那 -- 完颜陈和尚
- 共: 💬 8 🌺 25
般亲近,但因为中国热潮影响了全世界,代表了世界发展的新途径。因此,阿尔巴尼亚政府顺应潮流,不久前(上个月吧)宣布把中文作为国内小学第二语言来学习。他们的第二语言很久以前是俄语,后来是英语。
我公司里的阿尔巴尼亚同事们,一天到晚,有事没事,一见到我就说毛泽东,周恩来,烦死我了。当然,如果不是他们,我也不知道他们有关小学教育的事情。不过呢,我想他们大概也就是通过新闻,或国内亲友的联络,才知道个大概而已,具体一些的,我的同事们也不清楚。因为当我询问他们哪来足够的中文教师时候,没一个有答案给我。我想啊,或许他们是一步一步来,分阶段的,今年这部分学校改,明年再加一部份,后年又加多一些。
阿尔巴尼亚跟意大利很近。许多阿尔巴尼亚人去意大利干活。意大利语在阿国相当通行。譬如我的一个阿国同事,并未专门学习过意大利语,可也能大致明白三分之一左右的意大利语。普通中小学校的第二语言课程也没有意大利语。
在阿国首都做生意的中国人很多。不知道西西河这里的网友有没有待在阿尔巴尼亚的,冒个头出来谈谈。如果是从古狗百度得来的信息,而非亲身经历的,就不必了。
我认识一个科索沃来的阿尔巴尼亚族难民。他们是被一些NGO或个人捐助来到加拿大的。先是到了纽芬兰,在那里找不到工作,就和捐助者联系,得到帮助来到了BC省。聊起来全是老早以前中国和阿尔巴尼亚,基本不提前南斯拉夫。阿尔巴尼亚好像被遗忘了,记忆中多年前收留了几个从关塔那摩释放的维族人。
复 顶一下,也想了解
我用的前一台电脑就是 presario .这词有意义吗?
如果从中国招一些中文老师,会不会有人愿意去?阿国有很多小山村,一个外来的中文老师住在那里,可能会很另类?
如果被要求报名去那里教书,一定会上网查一查那里的基本生活状况如何。估计真正有教学水平的,生活安稳的不想去。其他的才会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