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讨论】历史的重复,汉武帝和毛泽东所面临的问题和应对方式 -- 铁手
当然明白你接受了凳子三十年来的“极左”结论——认为毛的三十年实践是极左嘛。
我们的看法本来就是背道而驰,不意外。
优势地位。
匈奴对于汉而言,虽有白登之围,但仍不能算是致命的敌人。毕竟同样的敌人,几十年前还是被秦人死死压制住的,汉时的虚弱,只是历经战乱的一时而已。经济文化以至军事上,中国是本质占优的,始皇帝初铸成的帝国的形态,是一把未开刃或说暂时蒙尘的利剑,而磨刀石早就备好了并且不只一块,刚过去的春秋战国留下的程朱或黄老或孔孟,哪一家其实都是可以拿来治国平天下的,不过汉武本人因时而动选了儒家罢了。历史不容假设,但可能没有匈奴,扩张然后巩固也是必然的。
古中国的帝国体制,如河里有人曾提过的那样其实是个很先进的东西,事实上,历代王朝的结束,可能归根到底大都是人口自然增张带来的压力造成的,而这一点,在没有生育控制的前提下,其实是无解的,惟一稍效的缓解手段就是扩张,于是黄河至长江至珠江以至南洋,住满了中国人,直到禁海。与此同时,统治也越来越严密和恐怖,至清发展到极致。直到此时,至少对皇帝而言,这种统治形态仍然是极成功的。
但这个成功的帝国体制在清朝面临灭亡的时候让中国人惊讶地发现自己遇到了“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看起来是全面落后于人,于是救亡图存。而我们之所以最后能生存下来,很大程度上仍然是旧体制的成功:国士毁家纾难,为了一个“太平”和“大同”的传统理想,换一个立言立德立功,青史留名。我觉得中国以外,很难找出这么大一群人,放着自己本可以有的好日子不过,齐心合力终成伟业。这其实是旧中国的遗产,并且这种遗产,在完成了自己的历史使命后,正在消解。
如有网友所说过的,在我们现在的社会里,识字已经不可以作为“人上人”的身份标志了,知识分子在按照老教科书的要求做完了全部功课后,发现原应出现在自己面前桌子被搬走了。新时代的汉武面对着与刘彻类似的危机,但却没有刘彻的宝剑。新秦皇倒是意识到了这一点,但作为同样是旧中国的人,他只能寄希望于新人,但新人,一直到眼下,都还没有能够给出自己的答案。
而号召我们干脆去找旧桌子回来,应该不是一个好答案。
王海容只不过是没考上大学一年,然后你用这个就选择性的忽视:她D大学毕业只用了七年就当上了外交部副部长的事实吗?当然,这个肯定是王自己的才能,跟先帝的血缘毫无关系的。
我也想像你一样,有这么强大的臆想能力,但在事实面前,我自我麻痹的能力还是比不上阁下。所以,有句英文叫:what are you smoking? can I have some?
以下都是国内网站也可以看到的资料。但是你也可以选择性的把它们都看成伟大领袖的高瞻远瞩,为国为民的苦心。
-------------------------------------------------
王海容毕业后的职业就是中学俄语教师,别无选择。因为这所市属高等师范学院的培养目标就是为北京城乡各中学培养合格的师资。
但是,当毛泽东风闻自己的表侄孙女在北京师院俄语系深造以后,情况就起了微妙的变化。当1964年那个酷热夏季开始之际,北京师院校园里爆出了一个大冷门:上级让刚刚拿到毕业证书的王海容去北京东城外交部街三十三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报到。这让王海容也愣住了。但她甚至连自己的办公室都没进,马上又被派到了孕育了许多当今中国第三代外交官的“摇篮”——北京外国语学院(现为北京外国语大学)进修英语。
在王海容“修炼”的一年多时间里,毛泽东进一步施加了自己的影响。他亲自让秘书找到自己的英语“塾师”、执教于北京外国语学院英国文学系的章含之。毛泽东“屈尊”拜托这位正在给自己业余讲授英语的优秀而年轻的女教员平时对海容姑娘多加关照,辅导辅导,开开“小灶”。于是,按照“最高指示”,章含之每星期给王海容补两次课。
入学之初,王海容就显示了与众不同的“斗士”风采。“文革”期间她的种种标新立异的举动其实在此时已初显端倪。1964年9月28日,在北京外国语学院进修英语的王海容写信给毛泽东,反映对学院教学改革的一些意见。
王海容这样写道:“在改革的某些具体做法上或某些措施上还有不少的偏差,存在一定的问题,我认为如果现在不及时纠正,那么将影响学生全面地掌握知识。”
收到王海容来信,毛泽东十分重视。他老人家当即批转党内分管文教工作的国务院副总理陆定一,明确表示:王函中“有些事值得注意”,“请派人调查一下,及时改正”。毛泽东特别在王函第一页上写下一段赞扬性的批语:“此人叫王海容,是个女孩子,很有些志气,是人民代表王季范的孙女儿,也是我的外孙女儿。你如果想找她谈谈,可叫我的秘书徐业夫送她去。”
看到章含之我就看不下去了。
一不能无欲,二不能无为,三不能无言,想不重蹈覆辙也难。
明主好要,暗主好详,老铁最好事无巨细面面俱到处处存在时时显灵……
的东西,要读懂这一段历史,你必须再去了解这段叙述中出现的作者人名以及他们的历史生平甚至留下来的作品,进行比对分析才能真实地看见所谓稍微接近真相的历史,这种事河里某些大牛可以做到。历史在那里,被很多人陈述,你不去分析那就不是历史
给对手吗。这是一。用人方面,难道不用自己人吗?当然也不是都用自己人。你告诉我现在哪个国家不是领导者有人事权的?难道你生活在另一个平行世界里?
至于文革,凭良心敢说文革对的不会有几个。首先文革是以失败告终的,其次文革其实并没有发动的合适条件。只不过文革没法避免罢了。失败了没啥,四方面军东征,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中国革命不也过来了嘛。经验教训就是这么来的。在历史上,失败的东西说是对的是比较难的。但说失败的东西就一无是处,以后类似事件也会失败就太教条,唯心了。
你还处在贴对错标签的认识上。没头没脑的乱放炮阶段。建议对西西河任何一座史论高楼认真读读每一个贴,必然理解会上台阶。
支持铁手,好不容易有个平台能够开阔视野,但是看的多了,自己分析,总有部分人不以育人为目的,或者是卖书,或者是卖思想,你要是有价值我也认了,就怕是都是yy的东西,看多了有害无益,以前的书或者思想都有作者的人生观价值观,读来总有收益,还是某大说的对,网上帖子有技术含量的不多,那个人真有东西还不如为评个职称或者找个专业期刊发表来得现实,谁往网上写呢,也许我说的有点偏颇,但是这么分析就觉得一篇篇的看帖子是否有益,看多了反而糊涂,不但不能长见识,反而会破坏已有的坚定的心。浅见,说说而已。
除非你不开网站了,或者搞小圈子,玩孤芳自赏。这个其实和社会现实很相关,以前整个社会像钱看的时候,大部分人不会有心思搞这种争论的,现在不能光像钱看了,或者说只像钱看的路走不下了,自然有争论了啊。
河里的大牛们还只是站在理论和强国的高度上,来证明文革的正确性。
你已经站在家天下的角度上,来证明文革的正确性了。
这个思想高度,不管我是生活在第七维,还是第八维空间,都是自愧不如的。
西西河大多数的高楼,很多就像前清的遗老遗少的梦话。看多了,你也会做起留辫子的梦。我就没有兴趣在这里YY穿越了。
不奉陪了。
大屠杀更可怕吗,比TG历次运动更可怕吗,比起侵华战争更可怕吗?
懒得跟你论证太多,不WG就武革走历史周期律。谁怕谁啊。
比如韩非子。
你说的立场,小圈子等等,和法家痛恨的人情关系等是一个范畴。同一个立场,同一个小圈子里的人总是喜欢党同伐异,这是不可避免的。但是,应该用法家的办法来规范,制约这种倾向性。
法律反应的是统治阶级的意志。相应的,河规反应的就是老铁的意志,老铁你想达到什么目的,就要在河规里写明确,不光是一个抽象的远景,而且要包括很多各种细节。 立法之后,不论亲疏远近,不论立场,违反河规者一定处罚,遵守河规者一定奖励。如此,管理者就可以超然于各种小圈子之上,通过河规来引导网站的发展方向。
河规写什么,规定怎么执行,这是两个大问题。高人们已经有很多讨论,不再重复。
胡耀邦,赵紫阳,江朱胡温,哪个不是邓给自己派系人马加官进爵?
哦,还有拨乱反正后平反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李井泉同志。
现在哪个家族的身家下了亿的?
包括他邓家的公子小姐们,和毛家比一下,不看广告看疗效,是谁在选择性读史?
明太祖直接肉体消灭潜在威胁。老毛不会杀人吗?
要建毛家天下,还会留下邓小平?学不来明太祖,还学不来斯大林?实在没那铁腕还有金家父子,蒋家父子做榜样。再不行,学印度尼赫鲁家族还能扛民主大旗呢?老毛都不会?
总之有些人心里肮脏,看什么都是肮脏的,看点小报也不过脑子就信了。
网站的建立给大家提供了一个谈天说地,插嗑打荤,分享经历的一个平台,当然避免不了大家伙发表时政意见的意愿。这里面最最热闹的就是时政板块,矛盾和争议大体也出自时政。我来河里不久,很喜欢这里的环境,发现了很多有独特见解,独立思维的大牛。
我的理解是有不同的声音并不可怕,意见不一可以辩论啊,百花齐放是最好的局面。说句不客气的话,河里气氛整体偏左(恰恰是吸引俺的地方),但如果没有不同意见,会给人造成一种假象以为所有人都抱相同看法。主席也曾经说过,道理越辩越明,也是这个道理。
另外对那些搞人身攻击,出口成脏的人要处理,初犯可以暂时封口,删贴,屡犯者则必须封ID,赶出去。
最后,由于大家伙的理论水平和书面语言能力参差不齐,有人可以洋洋洒洒的下笔千言,说的头头是道,娓娓动听,但更多的人只是参与讨论,你一言,我一语的发表观点看法。这是很正常的,在现实生活里也是这样,更多的人是参与,追随者。如果一味的追求长篇大论的文章,打压沉默寡言观众,,最终只会形成曲高和寡的局面,参与者将越来越少,而大牛们的观点更多的被锁在小圈子里。
俺也是理论水平有限的可怜,语言能力更是惨不忍睹。就说这么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