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讨论】五毛是怎样炼成 -- 暗香疏影月黄昏
最近在准备苏联的材料,阅读之后的感觉就是你这个意思,系统崩溃之后最惨的还是老百姓。
作为个人奋斗,无所谓的,有本事在系统混,这个系统干掉你了,你本事够大,资源够多,你换个系统或者把系统搞飞了自己干都行,就看你牛不牛,或者是作为所谓的世家在系统变换中,占好位子,省时度势,在系统里面总是牛的,所谓天不变道亦不变,就是系统里面的那些世家的道不变。
但是,系统里面底层的老百姓永远是苦的。
地方政府权利是大了好还是小了好,这是个问题。
张五常对中国经济腾飞的分析中指出,地方之间的竞争是要点之一。你要是有不同意见可以先批陈经,呵呵。
中国现在的问题要反过来看。现在提拔干部,普遍都是用外地人管本地人,这种管法有利有弊,利之处在于难以形成庞大的地方势力,弊之处在于没有人真正愿意为地方造福,原因很简单:一每个领导利益都不在当地,与其干实事不如去拍马。二,每个领导都干不长,想搞好也不可能。所以中央要不折腾,地方一定要拼命折腾。
反过头来要给地方更大的权力,就意味着中央权力削弱,这一点是目前这个体制的死穴,改革开放三十年,市场经济是继续搞还是不搞了,国进民退还是反之,根子就在这里。再搞下去tg统治堪忧,不搞了,国内矛盾突出,经济发展难以持续。目前的做法是骑墙混日子,能混到哪天,谁都不知道。
所以批地方政府其实没有批对地方。地方政府为了自己的小团体利益究竟对不对?我认为只要这个利益代表的是当地人民的利益,那就是对的。不允许地方与中央博弈实际上就是牺牲民生维护统治的路子,指望中央出个圣人解决所有问题的思路,基本上就是计划经济那一套,不会有什么前途了。
更加可笑的是,这次日本是自找的,由此也可以看到美国人控制日本程度之深。
日本人被两大流氓联手拱上了祭台,成了待宰的肥猪。然而国朝的角色比较尴尬,国朝在美国人的操作下,按照美国人设好的步子一步步走下去,被迫将美元慢慢挤出本地区的“整合东亚、东南亚经济之计划”暂时搁置,而顺势采取了第二手方案——以民族主义的名义,强力打击日本经济在华势力,这样获得的市场空间可以留给自己(当然同时也要给世界黑老大留出令其满意的份额)。
然而对比两个方案,我们很容易得到结论,中国在这一轮博弈较量中失大于得,就算有所得,也是得到了暂时的短期利益,损失了长期的战略利益。
当然,中美力量对比,决定了中国搞的整合计划不可能那么容易上轨道,而老兄所提的最后一句话“至于整合日本,不打一仗,别妄想了。”让这几天愤愤不平的俺变得心平气和了。
这恐怕就是问题的关键所在。
延缓了这几个进程。
东亚经济一体化”、实施“中日韩+东盟贸易自由化”以及“中日韩货币互换”是早晚的。
我们没有实力的话,等美国自身准备好后,才会形成;我们有实力的话,美国没准备好也将促成。
我实在不好意思拂你兴趣。
好吧!风暴来得更猛烈些吧。
我一直这么觉得的,这个远景挺好,但日本人不配合,我们也没有办法的.
其实感觉这次各国的行为都挺符合逻辑的,结果似乎也是可以预期的.美国占据战略优势,又是先手;中国在局部冲突中也有力量反抗,没有完败.大约就是这样吧.
行为上似乎有预案,大棋不可全不信的.....
瓜子兄弟的看法我基本都同意,这也是我认为欧美资本主义未来5年内就会出现较大危机,而中国必定再度左转的主要逻辑。
因为逻辑上的死循环必然带来系统的崩溃,我至今看不出欧美除了危机爆发,强行改变系统运行还能有什么其他出路。但中国可以好一些,因为文革给我们奠定了不必然通过危机而可以较小痛苦为代价左转的思想基础。
搞死日本利用中国,这个策略说易行难。搞死日本容易,因为基本美国全控,利用中国的先决条件是伪共配合,但难度恰恰在这里,不能保证伪共的领导,就不能保证美国的剥削。
所以,问题的核心又去到十八大了。
钓鱼岛,难道也是冲着十八大去的?
我觉得五年是太乐观了。
我在上贴中留下个小“后门”,说的是那个死循环其实还有一个挽救的办法,这个办法就是新技术革命到来,继而创造巨量的需求出来——如同我上文中讲到的那个电脑发明后创造了无数需求的例子一样。
所以,大家现在热火朝天讨论的3D打印机、页岩气等等新技术,不管其细节如何,这些新技术都有可能扮演这个救命绳子的角色——我是技术盲,根本不了解这些技术。所以,我的选择是继续观察,看这些技术能否真的创造出巨量需求,继而帮助全球经济循环维持下去。
值得注意的是,二战后广泛应用的新技术新产品其实早已在一战期间就出现了,比如汽车,比如各种家用电器,甚至,这些技术和产品也已经在一些“有限”的领域得到了应用。
比如汽车早在1920年代就在美国平民中得到了广泛应用,而因此我们也才能在1929年大危机中看到无数失业者廉价出卖——《光荣与梦想》第一章“最惨的一年”中配了一张照片,一个男性失业者站在一辆小汽车旁边,一个牌子上写着“这辆车卖500美元”。
然而,这时候的所谓“应用”,我们必须在其上加一个“有限”二字来限制。因为,即使在民众收入最高的美国,即使在作为黄金年代的1920年代,跟二战后比起来,汽车的销售量和保有量实在是少得可怜。
原因很简单,当日的全球经济贸易框架,所能允许的来自民众的“有效购买力”所能提供的汽车市场容量仅此而已。这些技术的应用,必然受到刚性的限制。
而只有在破坏旧的全球经济贸易框架的过程中(战争:敌对的轴心国对英国主导的国际秩序的破坏;以及作为盟友的美国人对英国的落井下石、趁火打劫等等等等——别忘了苏联、中国以及全球造反民众的作用)和旧框架倒台、新框架搭起之后的二战后,民众收入得到爆炸式增长——其所提供的购买力,才是真正推动欧美资本主义国家二十年(1950年代——1970年代)黄金增长的真正动力和真正原因。
而当1970年代资本主义体系下工人(尤其是美国工人)的收入增长趋势全面逆转之后,那个黄金二十年也就戛然而止了。
若是没有此后的小布什倡导的美国民众疯狂的寅吃卯粮的信贷消费,现在CCAV新闻联播里天天鼓吹的“十年——科学发展的十年”根本无从谈起。
连自身切身相关的利益都不知道去维护去争取,却乐于被大词忽悠,去维护远在天边虚无缥缈的利益。吾未见其明也
欧洲在闹反紧缩,罗姆尼说奥巴马把赤字搞到了16万亿,下一步,美国扩大赤字也难以为继了。
美国人都有枪,最近杀人的多了,如果福利大幅减少,美国怎么办呢?
欧美人和中国人相比,对苦难的忍耐力恐怕差很远,福利没了,会不乱吗?我很怀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