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三国单名胡考--文士动嘴,武士动手还动嘴 -- 铁手

共:💬25 🌺26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家园 老黄历了吧,现在瘦肉型猪很受欢迎的
家园 三国多单名,这事儿根子在王莽

王莽改制,还爱给人改名,不少犯罪的被逼改双名,单名于是成为潮流,浩浩汤汤...

家园 有意思,这个你得开帖详细说说啊
家园 好像不见得吧,刘邦项羽韩信周勃卫青贾宜

都是王莽之前的,双名的不多,霍去病,司马相如,才疏学浅一下子只能想出两个来。

家园 这贴写不长,就回这儿吧:《王莽爱改名,三国多单名》

先秦的《礼记·曲礼》规定“二名不偏讳”,意思是说:如果两字为名,只讳言其一字,另一字可以不讳。随着避讳制度的渐趋严密,“二字不偏讳”也成非礼了,不如起个单名,大家方便:“一字为名令难言而易讳”。西汉末年,王莽上台之后,将全国土地改称“王田”,奴婢改称“私属”,均不得买卖;还曾屡改币制,更改官制,改了官名改地名,改了地名改人名,他下达了禁止使用二字名字的法令,把礼制落实到法律。——不过,改名法令的原文我没有查到,请河里高人给指点一下。

王莽为了推行法令,还爱给人改名,还改外国人名。《汉书·王莽传·第六十九上》说,“莽念中国已平,唯四夷未有异,乃遣使者赍黄金、币、帛,重赂匈奴单于,使上书言:“闻中国讥二名,故名囊知牙斯今更名知,慕从圣制。””重金贿赂匈奴单于,让人要求改单名为知,嘿嘿。

王莽不仅爱改名,还把单名弄成了荣誉,不老实就不让你起单名。《汉书·王莽传·第六十九下》“皇孙功崇公宗坐自画容貌,被服天子衣冠,刻印三:一曰“维祉冠存己夏处南山臧薄冰”,二曰“肃圣宝继”,三曰“德封昌图”。又宗舅吕宽家前徙合浦,私与宗通,发觉按验,宗自杀。””

王莽的孙子王宗跟王莽一样,也是皇帝瘾大,瘾头上来了,没事在家自己鼓捣,刻点印玺、画个标准像啥的(王洪文原型?),被发现之后赶紧自杀了事。自杀不算完,王莽贬了王宗的官爵、改了他的官号、追悼会档次降级,“谥为功崇缪伯,以诸伯之礼葬于故同谷城郡”,而且把王宗的名字改回为王会宗。《汉书·王莽传·第六十九下》“莽曰:“宗属为皇孙,爵为上公,知宽等叛逆族类,而与交通;刻铜印三,文意甚害,不知厌足,窥欲非望。《春秋》之义,‘君亲毋将,将而诛焉。”迷惑失道,自取此事,乌呼哀哉!宗本名会宗,以制作去二名,今复名会宗。...””可见,王莽时的确有制度,“以制作二名”要求双名改单名,但如果犯了错误,还给改回去以示惩罚。

此后,虽然王莽倒台,但单名风气又绵延三百多年。三国基本就没有双名,三国演义里我就记得有两个:武安国、黄承彦。谁还记得其他的?

家园 还有裴元绍,严白虎等
家园 还有不少呢

吕伯奢,刑道荣,胡车儿(这位是不是少数民族?),崔州平、孟公威、石广元(诸葛的这些朋友为什么都是双名?),曹安民(这个好像是字?被罗老师当名了),傅士仁(这位倒霉,本来叫士仁的,被罗老师把姓给改了)……

家园 不知道王莽那么做有什么特别原因没有?

呵呵,我感觉这是个很奇怪,也很有点意思的人。

家园 王莽为啥这么做呢?他到底是怎么想的?

一言难尽。这是个曲折复杂的悲剧故事。要把王莽的事儿说的比较清楚,得蒸个超大号包子,我得好好想想,先奉上馒头一个吧。

王莽身世显赫,但少孤贫。外戚王家在汉元、成帝时代世代封侯,家凡九侯、五大司马,汉元帝皇后是王莽的大姑。王莽的堂兄弟们“乘时侈靡,以舆马声色佚游相高”,王莽因父兄早逝未及封侯,只能与老母寡嫂相依为命,折节恭俭,拜师学《礼》,勤身博学。这段经历,给王莽烙下了深深的印记。王莽的一生,大概可分为少年求学、出仕直至辅政、第一次政争失败、归隐并东山再起、第二次政争成功并摄政、篡位并改制、最终失败几个阶段。他一直表现出为获取更高的权力而压抑自己的趋向,“匿情求名”,操作舆论来提高美誉度,用阴谋手段扳倒政敌,但更高的权位又使得他内心更为焦虑,用班固的话说就是“处非所据,颠覆之势险于桀、纣”,只能靠更强烈的求名来稳固,最终导致不仅心态崩溃、政治运作也崩溃,干了很多傻事,也就是钱穆说的“书生气的政治”。

王莽在第二次政争前后,政声非常好,“上尊宗庙,增加礼乐;下惠士民鳏寡,恩泽之政无所不施”,改名之制,大概就在此时,让匈奴单于改名也在此时。当时,王莽政声好到什么程度呢?当时人说“自公受策...日新其德,增修雅素以命下国,逡俭隆约以矫世俗,割财损家以帅群下,弥躬执乎以逮公卿,教子尊学以隆国化。僮奴衣布,马不秣谷,食饮之用,不过凡庶。《诗》云“温温恭人,如集于木”,孔子曰:食无求饱,居无求安,”公之谓矣。 ”——看看,介揍是圣人啊!——“吏民以莽不受新野田而上书者前后四十八万七千五百七十二人”,48万多人,估计当时全国认字的人也就这么多了吧,都上书支持给王莽升官封爵,估计当年的各大论坛、著名博客上全是王粉,谁敢说个不字,立刻被人民群众拖出去翻过来打了。

班固在《汉书·王莽传》中评论,“王莽始起外戚,折节力行,以要名誉,宗族称孝,师友归仁。及其居位辅政,成、哀之际,勤劳国家,直道而行,动见称述。”虽然指出王莽是“以要名誉”,即沽名钓誉,但也承认王莽“折节力行”、“直道而行”、“勤劳国家”,对这个时期的王莽,评价还是很高的。

王莽到底是不是装的呢?估计有装的成分,汉书上列举了几条,此人的确比较虚伪。但也没多少黑材料。政治哪有不装B的呢?儒家哪有不装B的呢?王莽能“包其始终,一以贯之”,装一辈子,那真是装出高水平了。王莽同时代的人,即使是他的政敌,也没有说他和公孙弘那样当面一套背后一套。

胡适说,王莽是社会主义者。钱穆说,王莽是书生,书生式的政治家。但确切的说,王莽是个一生压抑焦虑的有周代特色社会主义者,以装B为手段,以权力为目的,投机式的推出一系列改革政策,最终搞垮了自己。他的问题不是虚伪,而是为了表演票房而瞎搞,搞砸了。

班固也是从王莽政治的后果,而不是他是否虚伪,或者其政策的意义来评价其人的。他说“...遂令天下城邑为虚,丘垅发掘,害遍生民,辜及朽骨,自书传所载乱臣贼子无道之人,考其祸败,未有如莽之甚者也。”这个评论,不能算过分啊!

家园 郭攸之

老郭起了个头,几十年以后这“X X 之”字成了起名字的标准格式了。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