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东瀛闪电 -- 晨枫

共:💬91 🌺423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7
下页 末页
家园 这个“别的对手”对于鬼子来说只有中俄了。

六方会谈,真是朝鲜停战谈判后对抗性最强的谈判了。

不管中国怎么和稀泥,掩盖不了其中的对抗性。

家园 晨大,能不能这样理解??

根据公式:F = V﹡m/T,喷气速度提高以后,同时引发了喷气流量的下降,而且下降的更厉害,最终效果是没有增加推力。

为什么引起喷气流量下降??喷气速度提高→ 气体压力大增→ 气体高度膨胀 →相同时间喷出的喷气质量下降 →流量降低同时喷气温度增加。

当然这个推理前提是不改变油耗,即不增加新产生的可喷气体。不知这样理解对不对,因为我的高二水平的物理知识也快全还给老师啦!!

家园 这个人认识比较清晰。

抗住朝鲜一击就行,这是对的。也不用管反击。

要是朝鲜有事,最后还是要靠中美俄收摊。

这点上,日本就是个砧板的命。

家园 因为动能是mv*v/2

推力跟动量相关是mv,所以啊,如果动能为常数,想办法降低v可以获得更大的动量。简单的说,如果m变为原来的4倍,v变为原来的1/2,那么可以保证动能不变,但动量变成原来的两倍。如果m变为原来的1/4,v变为原来的2倍,动能不变,但动量只有1/2。所以嘛,想增加推力就要想办法降低排气速度增大排气质量。。。

家园 这不一定吧

F35是把AIM120挂在舱门上,机动时舱门负担大。F22(J20估计也是)舱门是不挂东西的,舱门的负担未必比起落架舱门大啊。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家园 0。87是F35A的满油状态推重比啊

考虑到F35A超大的内油量比例,这个数值相当不错了。SU27要是把9。4吨内油装满,再挂个2吨导弹,推重比也是这个数值了,0.9。要是这个载油比例(8。382/13。3),推重比也是0。87了。

家园 但是把美国工业打的很惨的也是日本啊

要不是日本,美国的工业衰退会晚很多很多年啊。日本要不工业崛起的话,美帝的日子会很舒服。

家园 哈,这个问题以前争论过了

不用再来一遍了吧?

有意思的是,F-35A的机内燃油系数很高,但航程并不像想象的那么高,还没有达到最低要求,这是怎么回事呢?据说F-35对外挂阻力非常敏感,挂副油箱只增加航程8%,这很奇怪啊。

家园 美国的去工业化是他的经济政策的必然结果

美国金融政策和维持霸权的目的必然导致美国的去工业化,美国的工业不被日本打败,就是被德国打败,甚至是被四小虎打败。就像当年的英国,不是被德国超越就是被美国超越,这是金融立国维持霸权的宿命。

而如果美国的工业转移对象是能够被他牢牢掌握的日本,而不是现在的tg,美国的日子将好过很多。

但是日本居然敢向苏联扩散军工技术,美国就不得不打掉日本了。

家园 不知您这个谈话是哪年的事?

但是日本决策者的头脑里肯定不是这样想的。朝鲜其实还不能算真正的敌人。朝鲜可以把日本打疼,但绝不可能把日本打伤,更不可能打死。

日本想成为正常国家,或者说让老爸放手,能做投名状的国家只有一个,就是中国。如果老爸真放了手,脚能踩在陆地上总比泡在太平洋里强吧,那敌人也还是中国。

日本政党,百万人以下的俺不知道,有影响力的,不管是以前执政的还是现在掌权的,台上台下做为,一看就明白。

家园 这个不同吧

试想没有日本汽车,美国3大过得该多舒服。德国工业显然崛起更早,美国可并没给德国逼得怎么样。

家园 文章似乎对日本选F35很不理解呀

其实您文章里不是写的明明白白的?

有了先进的飞机、学了技术、又赚了钱,而且那架F18其实是Growler,也已经有了。让您自己选,您选哪个?

从时间看也合适。虽然洛马自己说2016是最佳采购年,但是到那时就什么钱都没啦。既然能赚钱,我就不怕价儿高,说不定越高越好呢。

从空军角度可能有些疑问,但从国家大局看这个选择是很明白的。值得注意的是这个采购似乎没有象其它西方民主国家一样吵来吵去,这背后的决策才耐人寻味!

顺便问一句,英国,荷兰,加拿大采购F35好象都有飞行员做试飞,英国的飞行员好象还飞包线,日本已经拍板了的怎么事前没有看到试飞的消息?

家园 猜想一下

F-35这样短粗胖的身材应该是飞不快的,要飞得快发动机推力就得大,是不是加大推力的代价就是耗油量上去了呢?

家园 超过1000公里的内油作战半径

没几个战斗机能超过啊。。。

家园 2012年05月03日,自卫队内部的看法和政客相异很大

日本海自把潜艇的数量从目前的18艘计划增加至22艘,目的就是抵御中国海军的压力。让美国放手,日本自己都不敢想。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7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