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茗谈(75):V2H -- 本嘉明
难道发动机排放改善了?
普通内燃机的汽车,在路口等红绿灯时,发动机不关闭,这时候发动机是空转的,不仅浪费燃料,而且这时候燃料是不完全燃烧,排出的有毒气体很多。
香港前一段时间就规定了,汽车在路口等红灯,超过一定时间发动机就要关闭,这样可以把有害气体的排放减少很多。
那油耗为什么还一样?
发现这个东东停车的时候发动机的声音比行驶的时候还大,偶认为是发电机配置的有问题。行驶的时候可能是发动机直接拖动轮子,发动机的震动和平常的大巴差不多。在停车时发动机拖动发电机,这个发电机的可能不太合适,声音巨大。
找到了这个发动机的一些设计资料,发现这个发动机的燃烧室的直径有400MM,长度也有400MM左右。从PBS给出的这张图上看,如果这个发动机采用的是类似结构的话,那么这个发动机加上电机和气道等加起来大概要1.2米长,直径600MM左右。这个家伙装在小汽车里面的确有些大了
混合动力车因为要配置一个发电机和电池,等于是汽车本身重量增加了一些,完全有可能抵消没有了发动机空转这个好处。
不省油的说法是司机本人说的,具体不了解。
(一)
微型燃气轮机,确实可以用在汽车上。
首先是比赛用车。
其次是进一步缩小,用在“美洲豹”CX-75全电动跑车上。
上图:2010年推出的电动跑车概念车C-X75
由两台安在车座后部的70千瓦燃气轮机,负责向前部电池组提供电力。
燃气轮机的废热排放
这个微小的燃气轮机由英国Bladon公司为美洲豹定制,极为小巧,功率75千瓦,在CX-75上装了两台。
由于“美洲豹-陆虎”公司名花易主,上级领导------印度塔塔集团的阮书记来亲切慰问Bladon公司的同志们。
(二)
中国现有的技术,是100千瓦燃气轮机,体积较大。
我建议,可以考虑这样使用:
借鉴“城市蚂蚁汽车”的设计概念,用一个两厢的底盘(大约是:车总宽1.8米,总长4.3米),上面安装两个互相独立的单元,没有后备箱。前单元是驾驶舱,两座,同CX-75一样,装备有驱动电机,电池组。
后单元是多功能单元,可变化为几个功能:
一, 三座位客舱,座位下为备用电池组。这样,加上前单元,就是一部纯电动市内通勤车,一家三代5口出门走走亲戚也很方便。加上备用电池后,一次充电能走80公里左右。
二, 货舱。把座位收拢贴墙,腾出空间可以装货。这时货舱地板下仍有备用电池,在市内送送货很好用。顶部舱板可以拆卸,尾部舱板可以折半。
三, 动力舱。以我国现有的100千瓦微型燃气轮机为基础,加配发电机,汽油箱,以及其他辅助部件,构成一个紧凑完整的“动力工作站”,工作站的外部尺寸切合后单元的内尺寸(座位收起后)。根据“天天跑路”兄的推算,我们中国自己搞的100千瓦气轮机,加上了发电机和进气道(还没加上油箱),尺寸大约是1.2米长,0.6米直径。由于要进气,所以进气口必须指向正前方,不能打横。这样的尺寸,放在任何汽车的后备箱,都是太笨重了,但放在“后单元”,占用原来坐三个人的后排座位,空间就足够了,还能留出部分空间装货。
这样一来,后舱不加装“动力工作站”时,就是一部纯电动车,市内通勤拉货都够用了。加装了“动力工作站”,就是类似于VOLT的混合动力增程车,虽然只能前舱坐两人,但车辆的性能(比如航程),同汽油车没有分别。
这个构想的要点,是装上或者卸下“动力工作站”,车主自己在家里就可以做到。买车时随送一个可折叠的电动升降台,把“动力工作站”放在台上,升到与后舱地板齐平的高度,“动力工作站”底部有走轮,一推一拉就装进舱里,然后螺栓固定,把电力电缆(向电池组供电)和信号电缆插进现成的插口,再油箱加满油就行了。
这个构思,出于这样几点:
首先,如果考虑“两车可以并一车”,如果俩车独立可行驶,那么前后连上后,会有太多的车轮(一部车4轮,一部车3轮,也要7个轮子);
如果是左右连(吉利在研制中),每部车只有前后两个车轮,等于是部摩托车,安全性就低了。
上图:吉利的“双体车”,两个蓝边白框,是车轮的位置
所以我们仍回到常规思路,考虑用一个坚固完整的两厢底盘。
其次,VOLT最大的问题,是叠床架屋之下,自重较大,系统复杂,而且成本大。单纯讲成本,国家可以补贴。但一般上下班通勤,用电池组就够了,燃油发电系统无用武之地,这“死重”却卸不下来,白白浪费能源。所以,能否灵活拆装“动力工作站”,就变成关键。
第三,英国Bladon公司那么小巧的燃气轮机,我们一时做不到,那么就立足已有的国产化产品来设计,我们的产品虽然体积大一些,仍然能胜任。而且产品要尽早推出市场,占领份额,在实践中改善,这就要牺牲一些东西,来迁就现有的国产微型燃气轮机。这里,我们牺牲的就是载客数。
其实现在的私家车,上下班很少有三人乘坐,顶多是老公先送老婆,然后自己开去单位。一家三代5口出远门,不如坐大巴和高铁,毕竟国道上疲劳驾驶的比较多,犯不着冒险。
那么,可以不可以做成三厢,最多乘7人,加装“动力工作站”后仍可以坐4或5人?这也可以,但不宜成为主流。现在汽车太多,应该鼓励设计短车身,停车不占地。如果大家都是短车身,就等于市区的停车场面积又可以挖潜了。所以我们不设后备箱,如果去超市采购,购物筐就放座位上。
第四,由于后舱有可能改为动力舱,会有气流,噪音,震动,还有油箱在,为安全计,同前舱互相独立,比较合适。
(三)
我们以德国BEETLE车的尺寸为例,看可以不可以改装为“燃气轮机增程车”。
1998年款的甲壳虫,总长约4.13米,总宽1.72米,高1.5米。这里我们借用早期(约60年代)的甲壳虫解剖图,假定此车的总长4.4米,宽1.65米。
此图的上半部分是俯视图,下半部分是侧视图。俯视图里拦腰一道红线,是分隔前舱(驾驶座和副驾驶座)和后舱(可坐二成人一小童)的钢板。后舱如果改为“动力舱”,加装“动力工作站”前,先把后排座椅折起(下面侧视图里后排的黑线部分),然后打开车尾掀背门,把一体化的“动力工作站”整个推入。
从俯视图可见,“动力工作站”的中间(黄线部分)是100千瓦微型燃气轮机,长1.4米,圆直径0.6米。燃气轮机斜向安装,使用后排座右侧(就是副驾驶座后面)的窗口来给燃气轮机进气(窗口加装百叶帘,避免异物吸入)。为了进气顺畅,分隔前后舱的钢板在这里向副驾驶座弯折。这样副驾驶座的乘客头后空间略小,但不影响乘坐。万一进气口百叶帘上吸附了异物,副驾驶只要摇下前排右侧窗,就可以伸手清理。
而从侧视图可见,燃气轮机的姿势,是前高后低,等热废气从燃气轮机尾部喷出时,正好接入常规布局的排气管,从车尾底部排放。
俯视图上看,“动力工作站”还包括两个蓝色部分,这前一个是发电机,燃气轮机的动力在这里转换为电能,充入电池组,驱动汽车;车尾一个则是燃气轮机所用汽油(柴油)的油箱。油箱离驾驶座最远,也便于加油。整个“动力工作站”是一个整体,打开掀背门后,对准预制的钢轨推入,然后用螺栓固定,再把掀背门合上锁死,隔着门就可以多次加油。
由于后舱可能会充满机器,司机无法扭头后视,所以前后舱的隔板也就是整块钢板,不必留出玻璃窗口。司机要倒车泊车,以后视镜,车尾安装的摄像头和倒车雷达为耳目。如果后排坐着乘客,前后排之间有摄像头和车内电话可以对谈,如今置一个600万像素摄像头,才几个大毛?觉得还不爽,可以把隔板的上半部分取下,只保留下半块隔板。
这样改造后,这台普通的甲克虫,实际上就是“美洲豹”CX-75的“猴版”,乌鸡变了凤凰。
其实CX-75目前只是概念车,即便Bladon Jets公司的超微燃气轮机能投入实用,如此“精致美丽”的产品,制作成本必然极为高昂,喝的油也很高档,使用可靠性和大修寿命也堪疑。我们自己的100千瓦燃气轮机,看看笨重一点,如果真能做到用料扎实,经久耐用,皮实扛造,那也是一功。这样整出来的山寨版CX-75,包子有肉不在褶上,童鞋们可要踊跃认购,支持国货啊!
本帖一共被 2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是因为它是设计用来做发电机用的,主要考虑的运行的经济性,换句话说完全可以搞的更小。首先这个东东是有回热装置的,如果取消那么它的热效率会充26%下降到20%左右。这个效率依然高过汽车发动机,而它的直径却可以下降到400左右。其次它的发电机和主机串联工作的,也就是说,1.2米左右的长度中起码400左右是发电机。如果改成并联,用齿轮或者皮带来传动,效率会下降一些,但是长度会缩短到800左右,足够安装在汽车的发动机舱了。
最后,你贴出来的那个图片好像不是国产微型燃气轮机的图片,PBS贴的那个示意图才是。
一般类似QQ这样的小车发动机也就4-5十个马力,75KW几乎是这个的一倍了。从本大给出的图片可以看出,这个小发动机非常小巧,也就是一个大号暖瓶的体积。混合动力车的主要问题就是死重太多,用这个可以极大的减少发动机的重量,提高使用经济性。
另外这类车的电池可以设计的小一些,仅仅够缓冲发动机的运行即可,不必追求行驶里程。可不可以使用超级电容了替代锂电池,来作为蓄能工具。毕竟电容的充放电功能远比电池要好,可以迅速的充满,能够适应燃气轮机的运行节奏。
1)你说到1.2米长,0.6米直径时,已经提到包含发电机,但我不知道如何判定发电机的尺寸,所以没有剥离这一块。
2)英国那个“暖水瓶”,我不是很看好。首先,做到这么精巧,材料科技和加工技术很不一般,中国一时山寨不了;如果这关键部件纯进口,人家就是肯单卖燃汽轮机,这维护费用也耗不起;就算中远期能山寨出来,成本也太大,不值。第二,这样的机器,对耗用原料(燃油,吸进的空气)和工作工况(比如路面平整度)必然要求很高。潘石屹说过句很幽默的话:M2.5面前,人人平等。就首都那空气,你再富也用不起,英国燃汽轮机老爷基本就5分钟内噎死。第三,经济性最重要,因为这也是减少废排的根本保障。如果有回热装置可以提高热效率到26%,那宁可笨重一点。而且车主日常使用也省油钱。
3)如果发电机已经串联了,那么我留出的“并联发电机”空间可以节省出来,用来装货。动力舱和货舱混用。
4)燃气轮机装上汽车,有一个问题就是“位置”,因为要顺畅进气,燃气轮机不能装得太低,也不能打横,还必须在车内,挡风遮雨。CX-75就是遵循这三条的,而且因为小巧玲珑,也顺便解决了美观问题。但我们的技术条件在这儿了,只能大一些,大了也好,容易做到皮实,对脏空气不怕呛,也便于人工维护,你总不能老是靠显微镜去修理那“暖水瓶”吧?如果我假定的尺寸(1.4米长,0.6米直径)对于100千瓦汽轮机是大了点,对于140KW说不定是正好?
我因为做手工具的,所以有个基本概念,机械产品要适合人的极限,尺寸也一样。东西太小了,手指伸不进,眼睛看不清(老法师都是老花眼),那就是丑陋的设计------你又不是做手表!
5)这里我拿甲壳虫为例子,说明一个相对笨重的燃汽轮机,完全可以装在一个经济型小车里,把小车变为“低排放(双人)轿跑”。我在VW的GOLF这类短厢型车上也量过,也装得下。
双座轿跑,在中国很可能会兴起,不一定是宝马啦,其他经济价位的也热销,年轻人喜欢嘛。轿跑的一个特色是敞篷,但在中国,一则MM们怕晒(那个晒起来厉害,GG们也吃不消,半天一定脱皮),二则空气太差,粉尘太多,所以必然会转向“硬顶轿跑”。既然硬顶了,如我建议的“燃汽轮机上小车”,就有可操作性了,后厢一装,窗帘一拉,再有噪音震动也不怕,既环保又符合市场需求,双赢。而且一车二用,把动力舱卸下来,就是一辆纯电动山寨甲壳虫。
Pontiac Solstice 双座轿跑
图片里看不出微型燃机怎么做余热回收的。。
如果是单循环的燃机,照道理热效率比不上柴油机。这也是燃机为什么很少用在汽车,火车上的原因。
燃机最适合固定负载的情况,象汽车,火车,轮船走走停停,其实不那么合适。看来这个是新思路,用燃机发电,然后电池驱动汽车,这个可以很好解决这个负载变化的问题。但是如果热效率上不去的话,我搞不懂这种汽车的优势在哪里?
你所说的图片,就是CX-75的图片吧?
我想大致的比喻就是:
微型燃气轮机输出功率大,类似于不定期爆发的山洪,来势猛但不必持续很久。电池组是一个水库,水库一旦没水了,就“诱发”一次山洪。等水库蓄满了,再细水长流地用掉。
建立这样一个上下游配合的模型,是为了提高燃油效率,也提供使用电网电(给电池组充电)的选项(从而少用燃油)。所以燃气轮机的回热装置是必要的,哪怕因此增大体积也在所不惜。
英国的这对活宝“暖水瓶”,是用于超跑,这类车不在乎燃油效率,跟高级皮草大衣一样,是富二代空虚炫富的工具,也越来越为广大银民所不齿。中国要发展,只能是广大群众喜闻乐见的经济型混合动力“轿跑”,产品能跑量,又大面积增加普通消费者的生活乐趣。
既然跑量,就必须比较粗糙大件,适应全国不同的路况和气候,也适应各地水平参差不齐的维修服务。
塔塔收购美洲豹,本身就是华而不实的买卖,人家当然继续把“暖水瓶拐”忽悠给新科凯子老板。暖水瓶这种“林妹妹”型产品,我们跟不得。
是因为在发动机在高怠速区发电,NVH相对较差。
车上发电的就是电动机,只不过发电时是负扭矩转为发电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