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北京暴雨成灾的根源 -- hwd99

共:💬228 🌺1058 🌵39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6
下页 末页
家园 是说97% 有融化现象

别危言耸听。雪糕表面开始化跟整个化没了还是有很大区别的。这个就是热空气团造成的。过了这阵又冻上了。

家园 北京首善之地

此次丢人如此,希望能变不幸为好事吧

家园 老兄每年1500亿这是一个什么概念啊

估计你说的还是保守数字。每年至少1500亿绝对不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受的了的。真要治理,大家少用含磷洗洁剂比什么都来的强。

家园 等于24万亿元人民币的外汇放在那儿,担心1500亿?
家园 哎,北京不等于中国

中国也不是只有北京一个城市。北京花了1500亿,上海要不要也花1500亿?上海花了,凭啥天津重庆不花。这点钱也就很快见底了。

家园 无语,麻烦您看仔细一点。要不引上全文,我们一起看,如何
家园 对不起,我搞混了。

不过呢。就算是全中国这也是不可承受的。一次性投资过万亿,每年投资1500亿,这绝对不是中国的国力受的了的。按照你的说法,前30年我们攒了二十四万亿的外币,平均每年才8000亿。一旦这笔治理水华的开销成为常态,这绝对是很大的负担。毕竟这这只是一件不那么重要的事。

话说24万亿外币的出处在哪里?我一直记得不是2万亿美元么

家园 谁说一年投资过万亿?另24万亿人民币

写在标题上的,您都看不见,您是否没睡醒?您不能这样浪费别人的时间。

家园 你的一万亿不就是一次性要投资这么多么

原文就是需要投资一万亿,每年再加1500亿的运行费。问题是你打算分多少年建成?如果是几十年,这事一直在做。着文章就成了脱裤子放屁。如果要求是短期,问题就和我说的一样了,没那么多钱。重点不在一次性投入需要多少,而在于年运行费用。

另外,我问您24万亿的出处,不是让您在原文里面一句我国有3万多亿美元的外汇就了解了的。我要知道这是哪里来的数据。

家园 不赚钱的理由并不合适

单纯的从经济角度来说,很多市政基础建设本身都没赚钱的可能。最典型的就是地铁公交垃圾处理这些,全球都在亏,不靠政府补贴几乎维持不下去——拿地铁来说,全球只有香港地铁是赚钱的,但那个票价也是全球最高的。但谁都不能否认,这些基础设施对于提升城市整体价值的重要性。

我觉得北京的排水系统本身虽然有老迈的问题,但并非主因。因为虽然几乎每年雨季二环那些老旧的下沉式立交桥都要淹几台车,但显然是不是年年都会出这么大的灾。排水系统本身是完全被动因应气象灾变的设施,当初设计2年一遇3年一遇,可谁能知道建成后几十年此地的气候雨量变化趋势?也许会变成5年一遇10年一遇,也许就变成3个月一遇6个月一遇了。

根本的问题我觉得是2点,一个是北京本身一直被诟病的城市规划布局,这个是一直存在的,要解决也几乎不可能。所以就这次来说,真正的问题其实应该是北京的相关部门缺乏对相关气候灾变的应急预案。一些大级别的自然灾害被动的防的确得不偿失,但不应该没有主动减损的预案。

家园 如果砍掉中介转包等不相干事宜和中间人

可以做到成本0增加

记得蝙蝠侠里面的一个恶棍就是一直想把整个城市的下水道给炸了重做,人家恶棍都是直接承包,天朝却总是由各种人员来转包,太混蛋了

家园 人家砖家都说了少预报了一级呢

6-7点我在雨里呢,打伞也不管用了,浑身都湿了。

家园 要致富,先修路。

单纯的从经济角度来说,很多市政基础建设本身都没赚钱的可能。单纯基建不赚钱,但好的基建和干净卫生的环境能吸引高质量的商户和住户进入,如新修地铁带动周边房价暴涨,让地能卖高价,整体财政还是赚钱,提升GDP,也是不争的事实。

基建和管理上赔钱,卖地和税收上赚钱,这本来就是经营城市的正常思路。城管也是光花钱不赚钱,政府那么卖力干嘛。

hwd99的观点没有问题。他的论点就是政府是利益驱动,包括基建。“赚钱”的基建,政府很卖力,不赚钱的基建,政府就完全不上心。不幸的是,下水道的建设,就是后一种。

家园 下水道修到2-3年一遇的水平

和八通线早晚高峰挤的像罐头没区别啊

照下水道要百年一遇的标准,北京地铁恐怕得禁止无座乘坐才能达标了。

家园 看到他,就让俺想起了'清流'两个字,想起了明朝哪些为了博

名死谏的言官,真是让人恐怖,人家还是鲜花朵朵,名声鹊起,遥想明朝的皇帝真够可怜的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6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