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从个人经历谈下朱相 -- 五福

共:💬213 🌺1215 🌵22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5
下页 末页
家园 99年朱相第一次工改以后,工人的工资就拿不过技术员了

至于车间领导从工人中提拔,那是80年代的事了。这批从工人提拔上来的车间领导大概都做到90年代末,到了本世纪,基本上全退休了。

家园 一般不能划到股份公司里的老国企,后来日子都不行。

五福 说得是对的,对于工人来说,失业带来的痛苦绝对比买不起肉吃要大。九十年代,深夜到集贸市场捡菜叶的事,起码今天没再听到过。

家园 这是因为现在还能通胀下去

而通胀是不可自我维持的,总有胀破的一天。

如果92年继续通胀一直维持下去,世界也会象现在一样美好的。

家园 不是划到,是拼命拼出来的

我们没有划到任何地方。

家园 按照自然和社会规律的流动,还是人为的划拨,结果可能不一样

就像中国足球,按体育运动自身的规律去发展,还是按其他什么行政/广告事业的规律去发展,结果可能不一样。

家园 过劳、工作环境不好、生存压力大

基层人群有些时候会特别难,如有人拉下就会过去,没人问就完了。

家园 您这句好!!
家园 您说的很对,多谢详解。
家园 说起织布,想起自家的事情

东北地方上的一个织布厂,三千人的企业,不大不小,但也算是老国企了。到90年代中期的时候,在当地一片萧条之中,这家企业的产品居然供不应求。然后,政府和厂领导联合作了个决定,把在市中心的厂址改建成商业城和娱乐中心。工厂全部迁到离原址不远的一个原来的车间去。看上去是个不错的决定。商业城租金收入不菲,加上生产销售的收入,大家普遍看好企业前途。不幸的是,没多久,就有工人开始下岗,买断,留岗的开始发75%工资。三年后,工厂停产。先是三千工人到政府广场静坐,未果。后来徒步到省会情愿,迫使市政府出面,同意从商业城租金收入中为工人按工龄发放补助。

这个厂的工人比较团结,一直争取到后来使每个没有买断的职工在55岁以后都得到了退休待遇。原来的一些销售人员在工厂停产后,成立了几个小厂,吸收了不少老职工,生产同样的产品,一直运转到现在。

家园 拼命——我信。

以前经常每天多干几个小时,分文不得不说,很多时候还要忍受白眼、非议。很怀念那些艰苦的日子——越是艰苦越是人进步最快的时候。

家园 这次私有化的重点应该不会是国企

至少不可能是央企了,最多也就是上一轮私有化残存的那些地方大型国企。而且恐怕就是这些,多数也是央企去摘优质资产,民资参与不过是拿来擦屁股,最多一点残羹冷炙,还得处理一堆麻烦事。

这回私有化的重点,应该会是一部分的基层政权。

谁说只有私有化企业才能来钱呢。

家园 这话说得不错
家园 怪不得房价降不下来

现在大家都等机会屯房了,一看房价调控不下来,立马出手,结果房价不降反升。

家园 展开说说什么是按照自然和社会规律的流动?

和人为的划拨有什么不一样?

比如讲,新中国成立,百废待兴,其中一些人进了工厂成了一名光荣的国企工人,每次回家乡都能让人“羡慕的两眼放光”(楼主语)。这算是按照自然和社会规律的流动,还是人为的划拨?

如果这种状况持续下去,楼主继承家业,在家里务农,仍然是“羡慕的两眼放光”地接待他的进入了工厂的老哥老姐,这是按照自然和社会规律的流动还是人为的划拨?

按照几千甚至几万年来的自然和社会规律,在中国就是“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在西方就是“贵族的血液是天生的继承下来的”,还有“一滴血原则”。这些才是千年不变的古老的自然和社会规律。能够流动的都是少数,需要大书特书,大力树立为典型的。

印度的例子我就不举了,就说民主典范的美国,一个出身于底层黑人家庭的孩子,如果他有幸接受了高等教育成为了某公司的中层管理人员,或者成为了明星运动员,他也绝对会成为美国梦宣传的美好例证,而不会抱怨为啥他的祖上的旧主人家庭,曾经让人羡慕的两眼放光的家庭的第N代子孙如今失业了家里房子被银行收走,然后又得了癌症,面临家破人亡。 - 你可能会说中美这两个例子不一样,但是除了美国的变迁时间更长,中国的例子里血缘关系更近,美国的例子阶层差别更大,中国的例子阶层差别不明显,这两个特点之外,你把时间压缩,把其中的阶层流动的内容提取出来,其实是一样的。

这种小规模的阶层流动,在美国就是“美国梦”的美好例证,是“按照自然和社会规律的流动”。

而像中国这样,大规模的阶层流动,大规模的重新洗牌,人为地大规模打破种种阶层和出身限制,虽然在具体执行上显得很粗暴,但是毫无疑问这让阶层流动成为了一种司空见惯的自然现象,以至于楼主亲身经历而不自知。这难道不能算是新的“按照自然和社会规律的流动”么?

如果连亲身经历这种阶层流动的人,都已经不觉得特殊了,都觉得是自然而然的了,这怎么不算是按照自然和社会规律的流动了?

按照自然和社会规律的流动,还是认为的划拨,结果可能不一样

结果当然不一样,如果没有“人为的划拨”,可能楼主在国企的老哥老姐不会失业,虽然每年企业都亏损,但是员工仍然可以2万块钱买140平米的房子。而楼主,如今就继承家业,在家里务农,继续羡慕的两眼放光的接待国企的老哥老姐。

这就是不一样的结果。

通宝推:海峰,
家园 thumbs up 现在遍地的高利贷跟九十年代的集资其实

history just repeats itself. I lived through that period too and still had vivid memory.

现在遍地的高利贷跟九十年代的集资其实没什么不同--you are too pessimistic. You will piss off many angry youths here who still believe that China is the most dynamic high-growth economy in the world. haha.

BTW, I really like your mentioning of Three One Ltd., in your previous posts. I heard from friends that their sales/new order in 2012 declined more than 40%. Though its quarterly financial statements have already showed a bleak picture for the first half of 2012, I think they are still well-polished.

BTW, the Big 4 accounting firms in China will start a big layoff soon: it is the most truthful and efficient signal of the slowdown of Chinese economy.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5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