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中国人居然不想美黑!” -- 陈小明
下面这张图以前看过,印象很深,刚才找了一下,还真找到了。
美国某家健身俱乐部大门
图片看不到是啥问题?我从微博上链过来的
真够瘆人的。
有报道前几年曾在广西沿海“丰收”过,不过量再大也架不住疯狂捕捞,总体上还是供不应求,价格自然居高不下。
大量未经适当处理的污水排放使近海海水富营养化,加上全球暖化,海水温度升高,导致藻类大量孳生,这为水母提供了充分的食物来源,而鱼虾类的过渡捕捞又使水母的食物竞争性天敌的数量大幅下降,于是近年来水母爆发越来越频繁。
中国近海水母爆发最常见的是三种:海月水母、沙海蜇、霞水母。
中国人餐桌上常见的海蛰属于水母科海蛰属,该属有四个物种,分别是海蛰、黄斑海蛰、棒状海蛰、疣突海蛰,具有经济价值的可食用海蛰仅有海蛰和黄斑海蛰两种,另外可食用的水母还有口冠水母、叶腕水母、拟叶腕水母等三种,也就是说,水母科中可食用的物种仅有五种,而中国海域的已知水母种类达四百余种。
因外形相似的原因,不少人会混淆沙海蛰和口冠水母,后者是可食用水母(有人称之为口冠海蛰,但口冠水母在生物分类上不属于海蛰属),经DNA测定,沙海蛰与海蛰及口冠水母的亲缘关系很远。
杀千刀的,这事我有印象。小时候从来没被海蜇搞过。一直到上高中那时候才陆续多起来。开始还搞点吃一下,后来发现根本不能吃。坑爹的,还每年投放老多幼苗。也是为了治理富营养化。
沙海蛰和海蛰是不同的物种,甚至不是一个属的。
依我看,从水产经济和抑制水母爆发的双重角度讲,投放海蛰苗的做法很值得尝试,如果海蛰的数量可以超越为害水母,在食物竞争上海蛰就会处于优势,自然就会抑制为害水母的数量,同时又为国人的饭桌增添美味,所以不好指责这样的尝试,相反应该鼓励,而且从海蛰的习性上讲,海蛰通常不会富集于工厂采水口和海滨浴场。
很多人产生误解的重要原因是混淆了物种概念,海蛰特指水母科海蛰属中的一个代表物种,是可食用的海鲜,同时也是可食用水母中味道最好、经济价值最高的,而水母爆发中的物种从不包括海蛰。
沙海蛰常与口冠水母混为一谈,二者其实是两个不同物种,亲缘关系很远,口冠水母可食用,但口味和经济性不如海蛰,沙海蛰则不可食用。
用搜索引擎搜了一下,发现混淆水母与海蛰的现象很普遍,很多网站将沙海蛰与海蛰也混为一谈,连水产百科网站都搞混了,口冠水母因可食用被称为“海蛰”或“口冠海蛰”还情有可原,把沙海蛰、霞水母、海月水母等为害种类称为海蛰就不能原谅了。
轻易地就过聊体力的极限...
那时老人家叫青年人到大风大浪里去锻炼...
现在的身体真得益于从小打下的基础...主要是心肺...
前些年游泳极少...
今年夏天...每天上下午...都要在门前的河里游一会儿...
这是一天当中最好的时候...
晒晒...健康...
现在...还对乡下的那些老农的健康皮肤...记忆尤新...
阳光与汗的交替作用...就是最好的皮肤保护...
泳池海滩...都不是好地方...太挤...
人们也没地方去...
最后...锻炼身体就成聊奢事...
这些年...常在城郊乡下路上见到年轻人装备齐全结队的骑乘...真是好事...
小腿...屁股很结实...让人高兴...
也常看见...从轿车里出来的...起个身都很困难...肚子都不小...蜷的不行...哈哈...
俺觉得...慢慢的会走到太祖提倡的这一步的...
估计是为了讽刺懒人故意做的
1:三部电梯这么安装似乎不太可能,此前没见过共用一个扶手皮带的两部电梯
2:这种电梯能装在露天?
3:看电梯上的人的动作 似乎是走上去的?
中间是石阶
你们想想那手扶电梯完全在露天的环境里,连个顶盖都没有。维护频率得多高啊。上山的手扶电梯我见得多,但都有个顶盖,挡挡雨,遮遮太阳。这是最基本的要求了。
这俩都是上海徐家汇附近的天桥电梯,不过我搜索这两个图片,得到的第一个链接就是电梯罢工,看来顶盖是需要
肯定是罢工时间多过开工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