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这些天听到的一个让人高兴的事情 -- 滴语
你一亩地的粮食都卖不了这么多钱的。
黑不黑不知道,关键是有效。工科生常说一个“老工程师修机器”的例子,一台机器经常坏,请个老工程师前后看了一会,划了线,说这里线圈减几圈,就修好啦。账单1000元。厂长嫌贵,说画根线就要1000元啊?老工程师回答说:画根线1元,知道在哪里划那根线999元。
如果本来成本就高,也不能说人家价钱黑。
而且,不需要每亩都测, 一百亩测一个就行了。 问题在于如何把相邻一百亩的农民都组织起来做这事。
还免费赠送土壤质地土壤分类结果~~~~~~~
最近總是有 “ 城鎮化 ” 的消息,也許以後兼職種田的人們會多起來吧
送花成功。感谢:作者获得通宝一枚。
作者,声望:1;铢钱:16。你,乐善:1;铢钱:-1。本帖花:1
看兔兔这次的调门,非常大可能不必白杨差。
不知道这次到没有到白杨M的水平
DF41(不一定叫DF41)的性能是接近或超越白杨MII的水平的。
在这件事情上,政府的确应该有所为,但现实的实际情况是政府在某些方面做得不够或者缺位,甚至于可以说是政府的行为间接的造成的这个结果。
第一,目前各级政府大多都将资源投入在了中心城区(比如首都、省会、市府所在地)的建设上,并且是一而再再而三的在这些地区投入,感觉一个市只有市府所在地、一个省只有省会是其管辖地似得。而在其他的(相对这些城市的)城市、乡镇、农村地区,特别是农村地区多年来的投入低下,发展迟缓,甚至于是没有投入和发展。使得城乡(特别是和中心城市的)差距越来越多。由于人的趋利性(发展前途大、占有资源多)和群居性(热闹、方便)以及前瞻性(后代的教育、发展),就必然使得有技术的人更愿意往中心城区、发达地区去,自然相对贫困的地区是没有太多人去的。这就造成了这些中心地区越来越臃肿以及人才的浪费,而其他地区这是越来越落后和人才的稀缺;
第二、收入的差距,如第一所说,在中心城区的发展前途大,自然人愿意去,即使一时收入较低。而其他地区特别是农村地区,政府的投入少、这类技术人员因为财政原因也好,因为地区差异也好,甚至因为其他原因也罢,收入都不会高(相对中心地区、以及付出来说),自然对人才的吸引力就低。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政府从根本上来说应该优化、改善对各地区资源的投入分配;从治标的方面来说,则是应该对农村地区类似技术人员的福利、收入进行补贴,提高其的收入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