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网站停站换新具体说明
- 按以上说明时间,延期一周至网站时间26-27左右。具体实施前两天会在此提前通知具体实施时间
主题:【原创】初识东南亚:越,老,马,新,印尼,菲律宾两周掠影 -- 顾剑
初识东南亚——越,老,马,新,印尼,菲律宾两周掠影
我在旅游这个圈子里的朋友,如果是国内的,那么绝大多数都从东南亚起步,开始双脚丈量这个世界。国内的自助游发烧友有个说法,讲东南亚的环境最适合自助背包游:地理距离近,货币和语言障碍少,签证相对容易,物价比较便宜。而印度,则被认为是对背包客的终极考验。
我自己起步的方向则相反,因为我住在美国,踏出中美两国之外的第一步,是2007年去伦敦,这里无论地理距离,语言文化距离,对我而言都最容易,从美国申请签证也简单。之后走西欧。再扩展到南欧,埃及以色列约旦。。。东南亚对我来说,距离太远了,每次回国探亲,我连香港都没有顺道去过。这次有一年假期,以上海为基地,觉得游览东南亚的时机已经成熟。在做功课的时候发现,东南亚自助游真的很简单:首先,对于中国护照,东南亚十国之中,只有越南,文莱,新加坡,菲律宾,缅甸需要提前签证,其他都可以落地签,而我凭美国绿卡,新加坡和菲律宾也可以免签。因此,我2011年9月安排的行程,是越南河内和下龙湾--老挝万象--马来西亚吉隆坡--新加坡--印尼婆罗浮屠--菲律宾马尼拉,总共六国两周。
熟悉东南亚的朋友,肯定对这个行程嗤之以鼻:“这也叫玩吗?纯粹是报到去了”。
不错,我这次安排的六个国家,确是探路性质,原本没有什么大的期待,比如马来西亚,有很多岛屿和城市,无论自然风光还是潜水爬山这些活动,都有很多精彩之处,我也完全了解,可我却只在首都吉隆坡呆了一天半,就匆匆赶往新加坡。这次,我只想在东南亚浮光掠影一番,熟悉这里的环境和气候,(东南亚的食物,气候,很少有小费,这些都和我在欧洲,阿拉伯世界,非洲经历的不同,我尤其忌惮东南亚湿热的天气,觉得比阿拉伯的干热更难以忍受,所以安排一个适应期)。因此,这次我的题目是“初识”东南亚,安排的六国中,只有两个亮点,是我多年来特别期待想去的地方:越南的下龙湾“海上桂林”,和印尼的婆罗浮屠塔。你有没有发现,我这次去了越南,老挝,可是却避开了柬埔寨的吴哥窟?我确是有意为之,因为马上在10月底11月份第二次东南亚之行,我集中了一批自己非常期望看见的地方:缅甸蒲甘寺庙群,仰光大金塔,泰国王宫和玉佛寺,吴哥寺庙群,另外再加上南亚的斯里兰卡,印度,尼泊尔之行。那才是重头戏。这次,只是“前戏”而已,就算头台开胃菜吧。
1。河内Hanoi 和下龙湾 Ha Long Bay
“头台”不是大菜,却也可以吃得津津有味。越南就是我这次六国之行中,最喜欢的一个国家。越南的美女很漂亮,我原先以为,越南人和柬埔寨,老挝人一样,身材比较瘦小,黝黑,但事实上越南的种族,京族(或者叫越族)和柬老不同,跟印尼菲律宾的主体民族马来族就更不同,女孩子的身高平均来说并不比中国女孩子矮小,很多都是皮肤白皙,身材凹凸有致。越南的传统女装也是长袍,和中国的旗袍相似,而开衩一直开到腰际----但是旗袍底下穿长裤。其实,我前些年在美国认识几个越南女孩,碰巧都是美女,这回到越南才发现,原来也并非凑巧而已呢。
河内临红河,河水非常浑浊,城市看上去并不发达,有点象80年代初的上海,是个很平民的城市,高层建筑不多,大概十来栋吧,稀稀落落地散布于城市各处。我住在它的老城,还真有点象7,80年代上海老城隍庙附近的样子。我到达河内机场是凌晨1点,机场的出租车都有官方标价,立着很大的牌子,所以倒不担心司机乱开价。从机场到市中心大约40公里,相当远,32万盾,大约16美元。1美元相当于2万盾,这是我迄今为止走过的国家中,货币最不值钱的了:我原来以为1万伊朗里亚尔等于1美元,是最低的币值,原来越南盾比伊朗里亚尔还便宜一倍。----当然,在北朝鲜的时候我没有用过当地货币,而津巴布韦元肯定更不值钱得多----我手里有500亿元一张的津巴布韦票子,最大的钞票是1张2百万亿元(详见拙作《闲庭信步,非洲之巅》)。可是津巴布韦货币体系已经崩溃,目前本币已被废除,只流通美元和南非兰特,所以,我用过的最不值钱的钱,还得数越南盾。可越南纸币还是真漂亮,1万元以上的纸币和新加坡元,澳大利亚元一样,右下角镶嵌塑料薄膜。越南的机场和市内各处都有提款机,我在机场见到的提款机还接受中国的银联卡,所以,用ATM卡提款非常方便。它的电源是两脚扁插头,和中国美国的两脚插头一样。似乎没有三脚插头。
河内老城街上到处都是旅行社,我从旅行社订了2天1夜下龙湾的tour。其实,下龙湾靠近广西边境,附近最大的都市是海防市,从河内北上大约4个小时车程。我在当地跟团,就是为了省心,不需要一路找车找船了。两天一夜75美元,另加25美元的单人房差。
下龙湾Ha Long Bay,典型的喀斯特地貌,溶岩地形,处处奇峰突起,和桂林一样,但桂林阳朔之间,漓江是一条画廊,下龙湾则是成千的岛屿,散布在海湾之中,所以号称“海上桂林”。
传说中,有龙从天上下凡,海中神龙摆尾,造就这片海湾的奇景。我发现越南和中国文化真的非常相似,他们也崇拜龙。河内的庙宇,都是中式建筑,汉字楹联,我完全可以读得出来。除了相似的风景,下龙湾和漓江,都有各自充满风情的文化景观,在漓江是竹排悠悠,在下龙湾,则是红帆楼船。这种船类似香港老明信片里的渔船,船身高大,船帆张开的时候呈长方形,暗红色,与绿色的海水,苍翠的青山,相应成趣,百看不厌。不知道为什么,这种木船在英文里叫做Junk,查维基,说这个词是17世纪葡萄牙人从印尼爪哇语的“船”一词音译而来。现在,这些龙船都是载客的游船,但一般都看不到它们扯起风帆,只有在明信片里,才能一睹其扬帆启航的风采。
游览下龙湾的时候,一定不要只呆一天,至少要在船上住一晚或者两晚,体验一下坐船浮海的风情。这片海湾有多少岛屿和青山?大约3千多大小岛礁,船不会离陆地太远,最多3-4公里,海湾内水平如镜,绝不会有波浪,所以不必担心晕船。我坐的这艘,叫做Halong Dragon Cruise,分三层,最下一层全是住舱,中层有住舱和餐厅,上层散步和晒太阳的甲板。船上总共10个住舱,满载可以容纳23位乘客,我们这次总共11个游客,南美,北美,瑞士,澳大利亚,韩国,哪里来的都有。
住舱很舒适,木制地板,锦缎的窗帘和卧具,每个舱都有很大的卫生间,设施齐备,而且全空调。船上很干净,我们游客在船上都可以光脚到处走。我事先对情况不摸底,所以订了两天一晚的tour,早知如此,其实我该订3天2晚的。
早上9点从河内出发,中巴到达下龙城的码头,坐摆渡船登上停泊在海湾中的大船,这时大约1点。在船上吃午饭。跟坐现代化游轮一样,吃住全包,但是酒水额外记账,下船的时候一起结算。船在我们吃午饭的时候启动,其实也开不了多远,大约1,2海浬的样子,穿过许多从海中独立突起的石山,停在一座山下,这座山上有处著名的岩洞,Hang Sung Sot,溶洞我见过很多,说实话,这洞大则大矣,但并不出奇。这是洞里一处比较奇特的石笋----因为石钟乳和石笋都是滴水中的钙质沉积而成,应该全是垂直生长,这种斜着生长的石笋确实罕见。
至于人们会把它联想成什么,那太明显了吧?很久以来,这个石笋都是当地人生殖崇拜的偶像。
下龙湾各岛上有很多溶洞,一般大船都会带游客去探访那么两三个固定的溶洞:这里是一处,还有一处叫“藏木洞”Hang Dao Go,相传是13世纪蒙古大军征服大理国和中原之后,继续南侵交趾,越南的民族英雄Tran Hung Dao(陈兴道,即兴道王陈国峻,陈朝的军队总司令)令军民削木为尖桩,埋在下龙湾的水下,潮退之时,木桩露出水面,令蒙古舰队搁浅,因此打败了蒙古人的侵略,维护了国家独立。这个洞就是当年储存削好的木桩的地方。另外,据Lonely Planet和DK Eyewitness介绍,位于下龙湾南部的Cat Ba岛上风景更好,溶洞更奇,那里一般是3天2夜的tour会去。
看罢溶洞,大雨稍停,我们上船开到附近另一处水上漂浮的码头,两人一组划皮艇,水上没有波浪,每人套上一件橘黄色的救生衣,即便不会游泳也没有危险。我觉得这是两天下龙湾之行最好玩的项目,因为你可以自己划着小舟,穿插于周围林立的奇峰怪岩间,偶尔钻进水上溶洞探险。只是船里太湿了,又怕翻船,所以游客都不能带相机划艇,因此没有留下照片。
玩好Kayak,我们回到大船上,还有1个多小时才吃饭,这时的游船三三两两泊于水面上,今晚不会再移动了。我们下水游泳,胆子大一点的,从三层甲板上跳水。我?我恐高,老老实实在水里泡着吧。水很暖和,也没什么暗流,不过不能说太干净:水色深绿,在锚泊地这里还好,没有杂物,但是早上从大陆开进海湾的路上,看到海水中有垃圾杂物。看来发展中国家的环境保护,毕竟比发达国家还差得远。所以游泳也就是玩玩水,游上个把小时也该上船回舱好好洗澡了。天色渐暗,海面上渔火点点,四周的青山俱已隐去,在安静的船顶甲板躺椅上,大家买上两瓶红酒聚在一起看星星,聊天,感觉很舒服。
第二天一早,船开到附近的一个水上珍珠养殖场,看看当地怎么养珠母贝壳,怎么做首饰。然后到下龙湾北口附近的水上村落。这个村庄整个建在连成一片的浮动码头上,四周不靠岸,村里不但有住家,商铺,甚至有加油站(给船加油)和学校。我们请村民划着小船,带我们参观附近的岛屿山洞,要穿过这样一座拱门,看起来是个山洞
其实,穿过之后发现,里面是露天的,由垂直的山峰围成一座四合院。这里的回声效果很好,喜欢K歌的朋友,不妨放声来两句。
这次划船游岩洞是自选项目,每个人花上5美元(10万越南盾),钱归水上村庄用于建学校。
第二天中午大船驶回港口,在岸上用午餐,下午大约4点半回到河内。晚饭自己在旧城里面Little Hanoi吃的,这是个很小的餐馆,坐落在很小的Ta Hien巷里头,灯光昏暗,但是菜确实不错,尤其给你一迭透明米纸,还有菜和肉,你自己动手做越南春卷来吃,很好玩的经历,在美国各地的中国城,都有越南餐馆,越南春卷和牛肉粉是他们的主打项目,现在我自己也来包春卷,笨手笨脚的,跟吃墨西哥菜自己卷Fajita Pita一样的手法。其实我还真会动手做中式春卷,只是中式春卷面皮容易成形,再油炸一下,无论如何就定型了,越南春卷的米纸,稍微用力就要破,难做多了。我在河内住在Camel City Hotel,出旅馆的小街第一个路口左转就到。
我总共在河内呆4天,除去下龙湾前后两天,就一直在河内城里闲逛。河内的景点不多,在市中心,老城南面,有座还剑湖Ho Hoan Kiem,沿湖周围的花砖地和绿化带都做得不错,在湖北岸(靠近旧城一侧)的湖心岛上,还有座寺庙,当地传说庙里的神保佑考学很灵的。
这座湖也有个传说:15世纪越南另一个民族英雄叫Le Thai To,就是“黎太祖”,后黎朝的开国皇帝黎利。明朝永乐年间,越南陈朝被权臣篡位灭亡,朱棣派遣大军南征,越南重新成为中国的一部分(说“重新”,因为越南北部在秦汉时代,直到唐朝,都是中央王朝的郡县,越南本身到唐末,公元9百多年才建立独立王朝丁朝,只在名义上是唐朝的郡王)。明朝统治十年,1418年黎利起兵抗明,经过十年战争取得胜利,1428年建立后黎朝,宣德皇帝承认越南独立地位,黎太祖也接受明朝所封的“安南国主”头衔,作为名义上的属国。民间传说,他有一柄得自天上的神剑,战无不胜,凭着这柄神剑,他击退了外国侵略者(呵呵,其实就是咱们国家的大明朝),并成功登上越南王位。战争结束之后,有一天他在湖边休息,突然从湖中爬出一只金光闪闪的神龟,叼走神剑,消失在湖水中。此后,这座湖就以“还剑”为名。
这传说有点意思吧?首先,是故事的内容,你是不是似曾相识?传统评书和话本小说《说岳》里面,岳飞被十二道金牌召回杭州,途经金山寺,也是被从长江里突然出现的怪物,收走了沥泉神枪。传说是什么?一个国家的文化。越南的传统文化,和咱们中国真是很相似的。其次,你注意到没有,越南历史上的民族英雄,基本都是抗击来自中国的侵略,还未建国之初,就抗击汉军,抗击唐军,抗击宋军,明军,中间还打退过蒙古大军。。。。。。长期的历史记忆,造成越南人对北方的强邻,有一种与生俱来的不信任,甚至恐惧的情结。其实,这种情结不仅限于越南,绝大多数东南亚国家,尤其是华侨在经济上占居重要地位的马来西亚,印尼,都有类似情结。二战后的“东南亚国家联盟”怎么来的?“东盟”建立之初,就是东南亚国家联合起来,在美国的帮助下,抵御可能来自于中国侵略的防御组织,它背后的心理基础,除了对共产主义的恐惧,还有这种东南亚国家传统上对中国根深蒂固的疑惧心理。今天的南海问题,并不仅仅是一个经济利益分配的问题,甚至也不仅仅是一个国土纠纷问题。如果仅仅是国土或者经济利益,我们国家和俄罗斯,和印度的边界都已经勘定签约了。南海之所以更难找出一个当事国家都可以接受的妥协方案,这种历史形成的东南亚弱国心态,是个非常重要的因素。我国之所以难办,就在于只要不想打仗,那么你轻了不行,重了亦不可。
-----现在你明白,为什么所谓“凤凰男”,他的成功故事很励志,但是实际生活中很难相处了吧?
(未完待续)
初识东南亚——越,老,马,新,印尼,菲律宾两周掠影
还剑湖南面湖心,现在还保有一座神龟的水上纪念碑。离湖西岸大约200米,一座建于19世纪的法国新哥特式天主教堂,格格不入地矗立在低矮的居民区里。还剑湖西南方向,有座法国殖民地时期建造的旧监狱,今天它的名字叫做Hoa Lo监狱博物馆。但它的另一个绰号更为响亮。----“河内希尔顿”。
“河内希尔顿”是越南战争时期,集中关押在这里的美国飞行员战俘给它起的绰号。当时在押的飞行员中,有时任美国海军作战部长约翰·麦凯恩上将的儿子,今天的亚利桑那州著名共和党参议员,约翰·麦凯恩三世。2008年奥巴马的竞选对手,共和党总统候选人。参议员麦凯恩2000年重访河内希尔顿的照片,现在还陈列在这里。这座监狱早年由法国人建造,关押越南独立运动的领袖,二战时期日军继续使用这座监狱,1980年代以后,监狱撤销,大部分房子已经拆毁,留下沿街的门面房,和紧挨门面房的几进院落,开辟为博物馆。我来这里,是好奇想看看这里关押美军飞行员的陈列,可是事实上,今天这座博物馆里绝大部分陈列,都是法军和日军占领时期,对越南爱国者的关押,虐待,和酷刑的内容,还有越南爱国者的反抗和越狱。
只有在某一进院落的一座小二楼上,才有几个展室,关于越南战争中美军的战俘。首先是美军对越南狂轰滥炸所造成的惨状,然后开始渲染,越南对美军飞行员战俘的待遇多么人道,最后是麦凯恩等美国政要,近二十年来访问此地的照片。
well, propoganda,不也很正常么,你能说什么呢?
以上,还剑湖附近是一个景区。从湖边向西越过火车站,总共步行大约2公里的地方,有河内最大的景点,什么呢?
文庙!
对了,就是供奉孔老夫子的地方,还兼国子监,科举考场。是不是很“中国”?
这座文庙经过精心修葺,前后总共5进院落,规模宏大,里面所有的布置都合乎我们中国的常规,所有的对联,我都能看得懂,象“万事师表”一类的题字,我闭着眼睛都能背出来。其实,河内这边北越的文化,就是很中国的,何止儒家的文庙,几乎所有佛教寺庙,都跟中国的佛寺形制相似,也全都是中文繁体字对联。我走遍河内,这是我在街上看到,唯一一座用越南文写对联的寺庙。
我到达河内的第一天是国内的中秋节,没想到,越南人也过中秋,而且在街上到处都有月饼卖!怎么样,够中国吧?
文庙向正北1公里左右,是第三片景区,有胡志明陵墓,独柱亭,和越南军事博物馆。
在今天的中国和俄国,斯大林的形象在民间基本是负面的,毛的形象,算是毁誉参半吧,毕竟还有怀念那个时代社会秩序的人。----我不愿多做评论----胡志明在越南民间,直至今天还受到社会各界广泛的尊崇,他低调亲民,长者之风的人格魅力绝对是一大原因,
另一个因素,恐怕是他去世较早。
胡志明是个低调的人,他在政治遗嘱中明确要求,死后丧事从简,尸体火化之后,骨灰洒到越南的江河大地。可是胡身后越共中央集体做出决议,违背了他的遗嘱,把胡的尸体做成腊肉,放在水晶棺里供后人崇拜。共产党人说是无神论者,可是伟人身后被做成腊肉这类事情,还就是他们热衷:全世界目前“四块腊肉”,全都是共产党领袖:莫斯科的列宁是始作俑者(也是违背了他本人的生前意愿),还有天安门广场上那位。这两位我都去瞻仰过。胡志明的水晶棺在列宁之后,毛之前。第四位,是平壤的金太阳。据说,很快要有第五位,是金太阳的儿子小金。
----说句题外话,列宁墓当年设计的时候,是个临时建筑,准备日后建造更宏伟的陵墓,但是这座墓的反馈非常好,于是就保留下来了。据设计者本人说,列宁墓的设计原型,来自于伊朗的居鲁士大帝墓。
第六位不是共产党,是咱们国家的中山先生,这主儿,也是个晚年受苏联影响极深的,临终遗嘱要保存遗体,放置水晶棺中,但是最终未能如愿,入葬南京中山陵了。斯大林其实也被腊肉了,一度跟列宁并排躺在列宁墓里,后来反斯大林的时代,被拉出列宁墓,现在埋在克里姆林宫红墙下的苏联领导人墓群中。另外,蒙古的乔巴山,保加利亚的季米特洛夫,这两位死后也做成腊肉,在各自国家首都也有陵墓供人瞻仰,连陵墓的形状,都和列宁墓非常相似。几十年以后国家变了颜色,遗体已经迁出火化,葬进墓穴,广场上的陵墓也被拆除。类似情况还有捷克领导人哥特瓦尔德,他的遗体保存时间很短,几年之后,捷克的政治局自己就作出决定,这样保存遗体“不符合民族传统”,于是灰飞烟灭。
可怜的伟人们,死后还不得安宁,留下腊肉就得担心身后的评价,会不会像斯大林一样再被拉出来打倒一回。
其实,这事儿,伟人们自己肯定是不愿意的(除了金太阳我揣摩不透,孙中山遗嘱明确要求之外)。对于象列宁,胡,毛这个级别的大政治家来说,他们真正在乎的是两件事:一是生前的权力,二是自己死后的历史评价。(有人崇拜他们,总觉得说“权力斗争”就是对他们的侮辱,就是反对他们。其实我觉得,权力斗争只是一个研究大政治家生平的切入点,本身一点错也没有。政治家不是宗教领袖,不关心死后轮回,单纯的口碑没有实际意义。他们需要世俗的权力,有了权力,才能在现世去实现自己的政治路线。因此,他们必须也应该追逐权力,而权力其实也只是一种必要的手段,目的是实现自己为之奋斗的政治路线。戴高乐,丘吉尔,哪个不精于权力斗争呢?大政治家和政客的区别,在于权力本身是一种目的,还是一种手段)。
对于这种人,连生前的物质享受都是浮云,更何况死后风光大葬什么的,看得开的人都知道那是虚的,对于唯物主义者,那就更是浮云。
所以周总理遗嘱把骨灰洒在全国的江河大地,大爱无疆,多少潇洒。
其实胡志明也是一样有大爱,一样潇洒的人,可怜,身后“被腊肉”了。
胡志明陵墓是一座方方正正的大理石建筑,有点象列宁墓,比列宁墓高大。我去的时候,遗体正好被送去俄国,做每年例行的几个月维护,所以陵墓没有开放,这算有点遗憾。全世界“五块腊肉”,目前就是北朝鲜的金太阳,不开放给公众随便参观。
在陵墓背后侧面,有胡志明博物馆,陈列他生前的用品,文件,和故居,我没有去那里参观。在这个陵园区之内,还有一处古迹,独柱亭One Pillar Pagoda,整座庙建立在池塘里一根石柱上面,供奉观世音菩萨。这是越南国王Ly Thai Tporg(李太宗,李朝第二个皇帝)为感谢送子观音而还愿建立的庙,建于1054年,一千多年了,独特的建筑仍然是河内的标志。
因为庙很小,人如果要参拜,是走上岸边那个阶梯,在阶梯顶上对着菩萨像行礼。阶梯独立于庙。整个建筑虽小,但很奇特,给我的印象深刻。
这是胡志明陵墓前的越南总统府
越南的军事博物馆,我也很想去见识见识。现代50年间,这个小国抗法,抗日,抗美,再抗中,仗打了无数,你再不喜欢它,也得承认,“越南虽小,真是顽强啊。”
----什么叫“小强”,这就叫“小强”。
军博坐落在一个传统的法式院落中,大门口有米格21战斗机,和85毫米榴弹炮。展厅分别开设在院里的三座小楼上,所以参观起来不是非常方便,但是他们按照时间顺序,排列得很有章法:第一栋楼主题是历史上的战争,当然,那些胜利的战役,都是从“北方大国的侵略军”身上取得的。第二部分是抗日抗法胜利获得独立,1975年越南战争胜利获得统一,这是重头戏,有不少当时重要政治领导人和将领(比如武元甲)的文物,有第一个冲进西贡(今天的胡志明市)的吉普车和坦克。我最感兴趣的,是看看他们对1979年对越自卫反击战,还有85, 86年前后边界作战的说法是怎样的。
这个展厅在最后的第三栋小楼,主题是“保卫边境的战斗,和军队现代化建设”,79年的边界战争只在展室最开始有那么一两个展柜,其他展览都是1980年代到今天的现代化建设的图片。展出的1979年战争的图片和实物,都是当地军民如何防御边疆,还有他们自己所使用的武器,里面没有一处提到敌人是中国,也没有缴获的中国军队的武器。既然是打仗,无论谁胜谁败,战场上会遗留一些兵器落入敌手,这都很正常,何况我们79年反击战打进越南之后主动撤回,肯定有不少东西落在他们手里,而军博这里全无反应,因为1993年之后中越关系正常化,我觉得他们是因为政治原因,刻意淡化掉了那场冲突。
在室外广场上,越南军博展示了很多缴获的法军装甲车和大炮,有些美军飞机,是1975年最终占领西贡的时候,美军或者南越空军留下的。还有一处美军飞机残骸堆,布置得很有意思
所有这些残骸,全是美军轰炸越南的行动中,被越南军队打下来的飞机。其实,越南的防空作战并非完全由他们自己打的,除了武器援助之外,越军的高射炮,其实很多由中国军队派兵操纵,而苏联则代庖了北越的地对空导弹防御体系。
最后,在河内还有一项演出,应该去看看,富有越南民族特色的民间艺术,水上木偶戏。“升龙水上木偶剧院”坐落在还剑湖东北角,“升龙”本是河内的古称。水上木偶戏院每天演出至少4场,每场差不多3刻钟。
它跟普通的木偶戏区别,是舞台在水上,木偶通过水下的支架来牵线,所以水能遮住牵木偶的线。我一边看,一边一直在纳闷:幕后的人在什么位置呢?舞台上的水,到底是个大水盆,人站在水盆后面;还是个大水塘,人站在齐腰深的水里呢?最后谢幕的时候,演员出来,才发现他们都是穿皮裤,站在水里的。
这木偶戏布景和制作都很精美,很值得去看。
(未完待续)
据说是孙博士的遗体没有保存好,所以最后没法进水晶棺。但是在现场有人设法留下了一副他的肝脏。后来此人好像成为了汉奸,在日本战败之后拿来保命用,就交出来了。这则消息是我90年代初从类似文史资料上看来的。
对了,查了一下,此人叫褚民谊。至于这个被当做“国宝”的东东,据说被火化了。
不知教授有没有这个感觉?或许东南亚语言本身的发声机理之故?
在美国的东南亚人讲英语会不会有特别的嗓音呢?
应该努力争取一下的。这事只能是直系家属出面,别人说任何话来都是很敏感。
其他主义的传统
基督教是爱保存圣人的遗骨,但是从来没有做过木乃伊,这方面,倒是古埃及有这个传统,我没有听说过“圣体传统”这个词。
其实我觉得毛嫡孙也挺可怜的,所有的媒体,摆明了是拿他开涮,其实嫡孙只不过是因为retard还沐猴而冠罢了,想要好吃好喝好女人,这应该算是人之本性中的贪,人人都有,他不知道低调,别人也来架秧子,他哪有这个智力识出好歹来?有时候我看到媒体上他那些笑话,会觉得有些不忍,好像看到别人拿残疾人开涮那种感觉。
我觉得可能和他们的语言有关系,声音放大的时候,不是往高里去的,是往横里去的。国内两广福建的女人在街上大声说话的时候,也是类似的特别扁的嗓子,呱啦呱啦的,你有觉得吗?
小时候还真接触过越南人、越南话。
那时蹭看过许多原版越南电影(从越南驻华大使馆搞来的),有懂越语的翻译现场翻译,感觉电影里越南人说起话来跟鸭子叫似的,嘎嘎的:)
说起来,还真不是越南电影录音技术失真的问题,附近有所学校有帮越南留学生,他们讲起越南话也这德性。
至于两广,原来院里有些老广(广东),他们在家里讲家乡话,院里孩子听着好玩就模仿,模拟归纳为“广哩咣擂~~~”:)
个人感觉,两广话、香港鸟语的发音特点与东南亚话类似。
教授跟太祖莫非是有血海深仇,所以也用这个词表达想食其肉,寝其皮的想法不成?
如果没有,建议改掉腊肉这个词吧。
我承认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个词表达的很准确,但是准确就可以用么?
打个小比方,你去别人家里做客,对着人家家里供着祖宗遗像说:你摆个死人照片在这里干什么?
再打个大比方,你去都灵的约翰大教堂,说:这块脏兮兮的抹布怎么放在这里?
那我估计被赶出去已经是你最好的结果了。
同样的,太祖的遗体放在那里就是一个纪念意义罢了,该怎么处理,是TG的事情。
虽然我不喜欢这种处理方式,但是我不会把人的遗体跟食物联系起来的,这个是身为人类的一个基本原则。
西伯利亚的冰冻荒原上不时出土史前人类的遗骸,难不成教授要把这些遗骸称呼为‘冷冻肉’不成?
我的议论针对这一现象,列宁,胡,毛,金都一视同仁,倒也未必特别就针对毛了,何况我不相信做成腊肉是这几位本人生前的意思。
都灵那块东西,我确实曾在文章里称为破布的,并无不妥,本就是布,而且很破,又没做过碳14,谁知道是真是假?之所以没称为抹布,只是因为比利时布鲁日圣血大教堂里面供着那块擦血的,才真是抹布呢。
我之所以这么写,就是讽刺罗马时代晚期到中世纪,在圣地的圣物造假风气,和欧洲中世纪信之不疑的风气。对于腊肉,讽刺的是什么,文中写得很清楚了。
所以,我写我所想写,腊肉这个词,我绝对不会在文章中修改。
难道教授饿到这种地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