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精”说3D打印 -- 风游精
就拿王的这个技术来说,不牵涉到高精度,这方面中国差距还相当大,本身3D打印成形已经是白菜,大家都能做,难就难在打出大尺寸高强度的零件,这在部分技术(主要是防氧化保护、堆焊材料均匀度、结晶控制、大尺寸防开裂)上有突破就能超,王的视频中基本都提到了。
有此因,方有此果,善哉善哉...
第一块儿“打印”出来的肉已经试验成功,指甲盖大小,25万欧元成本...至于是不是牛肉,目前还不好说,因为还没人敢吃...
我们大项目组前前后后已经花了一亿多人民币了。不过中试线还没有能够大规模的出产品。科研就是烧钱。这点在哪里都是一样的。
但是有些成型部位的设计要求超出了粉末冶金工艺本身所能达到的精度水平,还是需要通过磨铣等后加工来处理。这里的激光打印的原理跟这个应该是类似的,即它能达到一定的精度水平,但不会是特别高的水平,更不可能达到一成型就到处都能用、适合任意要求的水平,很多配合面还是需要继续处理的,这样的话叫毛坯是很正常的。可以说目前还没有任何一种成型工艺能够实现一次性到达各种性能和精度标准,尤其是同时达到高性能、高精度、高表面光洁度等,这么想是不科学的,辅以其他加工处理是很正常的。
如果我们把钛合金的晶粒类比于石块的话。传统的3D打印,虽然打出了现状,但从内部看,就是用树枝+泥巴+石块堆出来的,也就能做个鸡棚狗舍之类的东西,最多造个平房,再大了,自身的重量都是不可承受之重。而王教授的技术,则是把这些石块一点点砌起来,从此,楼房,城堡,长城,赵州桥都不是梦想。
就像你站在3层的钢筋水泥楼房上俯视地主家的大院一样,不管这些院子有多大,多豪华,其结构的本质就是棚户。
小的就是美的,CPU发展到集成电路微处理器的时代以后,从理论和本质上就没啥大的突破,但就是尺寸越来越小,逐步催生了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智能手机,这算不算革命?
大的也是美的,大的也是难的。如果“大”不再是一种困难,“繁”也不再是一种障碍。嘿嘿,人类si qu联想,si jie将会zen yang。
探伤使用的超声波是2.5~5MHZ的,结合声音在金属中的传播速度,理论探伤精度的极限也就是毫米级的,实际能达到的精度要远远低于这个级别。俺的本科毕业论文就是关于超声波衍射探伤的,在一些理性条件下倒是可以达到毫米级别。据导师说打算给093,094探伤。
你说的这个内部劳损(没有裂纹)是个神马缺陷啊?尺寸大概多少?涡流能干这个活?
“新飞机制造一般是两架,一架首飞后试一架做破坏性试验。”
按刀口等人说法,歼20至少六架,919就两架?
按你辩护,上市公报言之凿凿的相关产量数字纯属忽悠
1亿拨款干什么了?
另外没发生收入,-309万净利润怎么回事?
“几个小时是加工时间,三五套是现在的需求。 [ ★njyd ] 于:2013-01-27 10:53:00 复:3839026
有矛盾么?”
照你算法,一年闲置的360天干什么?忽悠,接着忽悠
您说的这个精度毫米级是不是指裂纹的大小和位置,而不是裂纹的宽度,否则,好像就没啥意义了。
有段时间不做这个方面的研究了。我做过涡流的仪器,没做过超声波。而且只对飞机有些了解,对潜艇不懂。
比毫米更小的,我也不记得涡流能不能测。大概也就将就的能测,比如0.030,0.020英寸的。很多钛合金表面光滑程度也就这样了,再小的缺陷基本上都被掩埋在表面纹理里面了。
钛的金属本身的疲劳理论上应该在电磁性质上已经有所变化,就算是涡流能测也很难测。好久不碰了,不知道现在研究成果如何了。
原因是飞机结构复杂,拍片子不像输油管那样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