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老照片】我们的美好年代——北京,1983-84 -- 潮起潮落

共:💬243 🌺1466 🌵24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7
下页 末页
家园 没印象啊

就记得批李谷一气声唱法了,文革时(74-75年?)还有个批无标题音乐。

家园 代表作就是

乡恋----风光片(岷江行)插曲

家园 岷江行?乡恋是《三峡的传说》里的吧?呵呵
家园 小平同志死了就不算,那他活着的时候呢?

配合少奇同志一起吹五风的时候,也没见他就预见到饿死人呢?

别说预见了,他老人家反攻倒算的时候,给吴芝圃平反抓张钦礼的时候,没见他老人家有丁点的脸红心跳呢。

那可算是78年以前的事吧。

至于后来,他家那些宝贝公子捞钱的事情,他别说预见了,就在他眼皮底下,你用脚后跟去想,他不知道,你信吗?

他活着的时候他自己家都那个样子,上梁不正至此,还能指望整个社会下梁不歪?他死了之后,几十年后,社会会是个什么样子,他是预见不到,还是刻意为之呢?

小平同志理解不理解老毛的思想他自己知道,反正“为人民服务”几个字算是被改成“为人民币服务”,他老人家也算居功至伟。

通宝推:雪之駅,
家园 黄日华演郭靖演的太成功,就把自己一辈子定格了

其实他前期的造型(《过客》中的冷面杀手,只看过这一个),以及后期努力转型的影片(基本上都是配角,比如《金鸡I》里宽厚的富商角色),都还不错的。

家园 那个电影歌曲真是声嘶力竭

已经哼不出来了。

不过剧情还算有趣。配音是上海的晨光和张欢。

正面女性叫做早乙美,反面女性叫做什么来着?

家园 不过一休里面也剽窃了一些中国古代的智慧

有点鄙视他。

还有一个捷克的《鼹鼠的故事》,在东欧国家很受欢迎,但是在中国接受程度一般。

今天夏天在柏林玩,在一家书店还看到“鼹鼠”的卡通书。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家园 直到现在,鼓浪屿

音乐厅前立着块碑,碑上就刻着“鼓浪屿之波”的曲谱和歌词。真是“勒石以记”啊。

家园 李谷一怎么能和朱逢博比呢

根本就不是一个档次的。

上海舞剧院的镇院之宝《白毛女》现在还在用朱逢博的伴唱录音,无人能替代。不同风格、感情的作品,对字、声的把握各有讲究,朱逢博在这方面造诣很深,她的音色清冽宽广、戏剧感十足。“北风吹”唱得亮、脆、甜、美、甜润温暖堪称经典,“哭爹”一开口“霎时间天昏地又暗”,那“霎”字把喜儿满腔悲愤表现得酣畅淋漓,如果不是哭天喊地般喊出来,“霎”字唱得再圆再通也没有感染力。那种哭得撕心裂肺的唱法现在没人能唱出来。当年研究生毕业的彭丽媛等五朵金花汇报演出都唱过《白毛女》,无人能及朱逢博。现在谁也唱不出那种味道了。

据资料记载,1965年首演时,朱逢博在台下乐池里伴唱,“北风那个吹,雪花那个飘……”歌声刚起,全场即爆发出热烈掌声,许多观众涌向台前,趴着栏杆往乐池下看,都想知道是谁在唱。

朱逢博是歌唱家,李谷一就是一歌手

家园 其实马国光还是不错的

现在拍的《长征组歌》那段“四渡赤水出奇兵”就不如老马唱的。

马国光人不错,小时很苦,打着快板要饭,要不是碰上八路军(现在的65)就冻死了,大院里的孩子们都喜欢他。他的嗓音在战友里比较独特,唱法诙谐。“真是乐死人”在五、六十年代还是很受战士欢迎的。

家园 那也不一定

李双江在新疆军区歌舞团就不老实,到基层连队锻炼都不安分。不过有几首歌唱得真不赖。

家园 附议:)

其实不喜欢李的歌,李唱歌有时跑调,也太尖锐,除了那首乡恋——帖中暗表,是曲子写得好,换个人唱一样喜欢:)

家园 苏小明“军港之夜”后

飞行员也有个睡觉的歌,接着火箭兵也睡着了,大家调侃:就剩咱们陆军手握一杆钢枪,为伟大祖国站岗了。

家园 中国电影100年时,中唱出过一套电影歌曲,挺全的
家园 80年代起,军旅歌曲多娘娘腔

那个《再见吧妈妈》我最烦,磨磨唧唧、软不拉唧的,简直就是哀声。

一直喜欢历史歌曲《战斗进行曲》,就是那个“我擦好了三八枪,我子弹上了膛,我背上了子弹带,勇敢上前方...我刺刀拔出了鞘,刀刃闪闪亮”那首,牛气冲天、好战无惧、目中无人,曲好词更好,真乃胜利之师的堂堂气派。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7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