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网站停站换新具体说明
- 按以上说明时间,延期一周至网站时间26-27左右。具体实施前两天会在此提前通知具体实施时间
主题:【原创】为什么汉语是世界上最先进的语言(上) -- 冷酷的哲学
编码可以加2个维度么,就是音调和多音词,可以更准确分析汉语,那么编译处理的复杂度虽然升高了,但是可编译理论程度升高了。
你是说可以压缩50%,据教信息论的老师讲,汉语大概可以压缩70%以上,也就是说有30%的有用信息。但是,都剩下有用的了,冗余就没有了,可靠性就下降了。
与老外朋友聊天时,他们说汉字难学,相当于要记住几千幅画。而英文只有26亇字母。我就说汉字只有五个基本笔划,很容易。不知对不对?
但反之,字母语言很难引入汉语。
字母语言在一些局部的地方也有优点,比如希腊或者英文字母在表达数学的时候,但这些优势很容易被汉语引进。其实,我们现在就可以认为汉语已经完全引入这些英文和希腊字母,只不过我们不这样提而已。
同时,至少我不能想象字母语言如何系统引入汉语。他们可能可以引进一两个汉语的词,但这一定是支离破碎的,而不能系统化。
第一个论断我同意地理决定了文明。地理位子不好的先死了一波
第二个论断我觉得文字在这里其实更多的是一种时间上的文明唯一延续的一个证明。
第一个论断证明这颗星球古文明只能在北纬30度左右存活
那为什么古文明只有中国活了下来了呢我觉的应该回翻历史看看哪个时期古文明到底碰到了什么难题。
其实我个人有一个小看法。就是当时中国当时作出了一个和其他文明不一样的选择。
当时的人类都刚刚进入文明社会。虽都是神崇拜但是当时古文明都算多神崇拜以神的名义来实现自己的利益可能成为当时古文明社会的普遍现象。表现国家之外就是各个城邦之间互相战争。表现在国家之内就是国家内部的各个大小力量主体通过祭祀和神沟通来维护自己的利益,进行政治斗争。大家都知道苏美尔就是在这样的内耗下死掉的。
还有印度古文明。这之后闪族人和雅利安人为了解决这个文明把多神文明归于一。如后来的古犹太教和印度的三位一体(严格说来印度的三位一体依然处于主神时期,它后来那马受不知道和它文化一直没进化有没有因果联系)。所以只剩下古埃及和古中国。古埃及在古王国中期进化成类似一神教的文化信仰太阳神成为了普遍信仰。但是后来依然被亚述征服直到伊斯兰的兴起才改变了埃及的文化。这里有两个原因人口和土地。还有就是拜神文化。对比古中国。古中国上古时代也有多神崇拜。但是古人并不是消灭多神而归一。而是垄断了和神沟通的权利就是祭祀权。著名事件就是颛顼氏绝地天通。只有天子拥有对神旨意最终解释权。避免了文明内部各个部族城邦的内耗可以集合力量对外。这之后商纣滥用天子的最终解释权对内部各个邦国讨伐掠夺奴隶。周部落联合其他诸侯打着废除天子最终解释权的旗号灭掉了商。商亡中国神权社会至此结束。这之后不管是五胡和蒙元的长生天还是满清的萨满。对于一个脱离了神权社会进入道德社会的文明精英来说都太低级了。人口众多土地辽阔人又杀不完,太滥杀甚至可能会出现五胡时代羯族的悲剧被反杀。所以只能被融合。
所以总结起来就是地理位子-唯一文化最终解释权-土地人口。
最优秀的那些人其实都具有这个素质
只不过有些人已经越过了这个积累阶段,我们有时候看不到,就觉得是神尔先知了。
首先谢谢您的关于商到周的转变的回复。
我一直想不通一个问题,就是中国到底如何摆脱宗教的。
苏格拉底,释迦摩尼,孔子,老子都是同一时代的人物,耶稣和穆罕默德还要晚一些,但是作用都差不太多,都是对宗教进行整合改造。苏格拉底是把神抽象化,认为真理是神,有些像老子提的 道的概念,算是对神转移概念,比较委婉一些的否定神,但就这样都被当权的宗教权力给整死了。孔子则提出了敬鬼神而远之,这应该算革命最彻底。虽然在世的时候思想没有得到重用,但是并没有什么宗教势力想把孔子整死。从这个角度来说,当时宗教势力在中国就算有,也不占绝对优势地位。剩下的几个圣人则是选择直接开宗立派,自封为神,并且制定一些规则理论把宗教思想统一。
正如您所说,中国摆脱宗教要更早一些,应该从周灭商开始算起。商的统治者是自封为神的,但是到了周就是宗族观念了,周天子仍然算半个神仙,我个人感觉有点儿像日本天皇这样的名义统治者,下面的诸侯打成一锅粥,仍然不敢轻易把周天子废掉。到了春秋列国时期就彻底没有神仙啥事儿了。
实际笔画也很复杂。
只能说对于汉字来说,由于是画,实际包含了更多的信息,是拼音文字不能提供的。
另外,几千幅画对于大脑而言,完全不是问题,占用的大脑资源知是微不足道的比例。至少相比于拼音语言而言,不需要死记好几千个多音节组合出来的互不关联的词。
写到这里,我感觉音节在拼音语言里的作用和汉字里笔画的作用有点类似。
只要是语言,就都是指说话,而说话的唯一表现形式就是发音。不论中文还是西文,只要说话就都是通过发音来表现的。唯一的区别在于中文一字一音,西文一字多音,但是要表达出一句话的内容,中文西文都是一大堆发音堆叠在一起。而且不论中人还是西人,作为人类,其基本发音都很类似。
西文是不同的字母凑在一起,凑出一个读音/早期的简单词语/某个含义(比如“a” “the”),然后几个读音凑在一起,变成一个更长的词/某个含义(比如“responsibility”)。只要一口气憋不死,这个读音堆积就可以持续进行,一直长到一口气念不下来为止。
中文也类似,一大堆笔划凑在一起凑出一个读音,另一大堆笔画凑在一起变成另一个读音。中文是方块字,在简化字之前,只要一个方形空间没有被填满,理论上就都可以继续造字,直到肉眼无法区分为止。比如“忧郁的台湾乌龟”一类的繁体字。当然啦,汉字还有一个不讲理的地方在于局部乱缩小,比如“系”“敏”都变成了“繁”的一部分,这个现象不太按常理出牌。
例如最近刚上映的美国大片 Ex Machina 该怎么发音?
虽然基本笔画少,还是不容易。
推出新词,核心在于新的读音组合,而不在于新的字母组合.如果要和中文对应,那么也是新的读音组合(词),而不是创造出从未出现过的读音(字) .你不觉得现在中文领域每年新出现的读音组合都很多吗?
从没有意义组合出了意义。对于(拼音)文字来说就是特定的字母组合。
不发同样的音,不同的字母组合却发同样的音。
这显然造成了学习上的困扰,但从另一方面说这增加了或者说反映了这种语言的丰富性,丰富的语言才更有利于广泛地应用。
汉字相比拼音文字也更丰富,更有利于广泛地应用,要类比的话就像丰富的计算机语言比简单的计算机语言好用一样。
语言用的人多,交流的频繁,就会自动变得越来越丰富,越来越不单纯,实际上是无法避免的,丰富本身就是进步,丰富的才是先进的。
汉字由于本身的意义的丰富,更适合于表达语言的丰富性。
至于难学,和语言的丰富性相比,和人类交往的丰富性相比,和大脑本身的潜力相比,根本是微不足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