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网站停站换新具体说明
- 按以上说明时间,延期一周至网站时间26-27左右。具体实施前两天会在此提前通知具体实施时间
主题:曾祖父之死 -- 往往外
农村邻里之间,会眼睁睁看着饿死的,很难想象。但是如果之前有过节可就另说了。人总是记得自己的好而掩藏自己的恶,看名人的回忆录就会注意到很多或故意或无意的错误,而且无一不是向美化自己的过往或者为错误寻找合理性方面偏离的。楼主写出长辈的故事,是一种亲情的怀念,至于各位看官看亲情还是要寻觅历史就是仁者见仁了。
盐水沾饭这段就非常真实,作为无权无势,“勤劳”——请原谅这里的勤劳我加上引号,并非因为勤劳不真实,而是勤劳并不足以——致富的农民,没有这种抠,就没有原始的资本积累。但是在那个时代,土地作为最重要的生产资料——没有之一,究竟在何种情况下才会被买卖出去?吸毒当然会成为诱因,但更多的是各种各样的无奈和心酸。之后,有人认为是公平买卖,有人认为是趁火打劫,再然后,有人会怨恨当年的无情,有人会念念不忘自己的施恩。一个社会中略强势的一方总是适应规则的一方,而适应规则者无不喜欢强调规则,弱势者则喜欢强调感情。但略强势的一方并不是真正的强者,因此当规则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的时候,所有一切发生滑稽的翻转就不足为奇。孰是孰非,全看你怎么认定“规则”二字。
自然灾害那几年,吃野菜树叶弥补粮食不足应该比较常见,记得母亲说过,那几年一年要剁烂两块案板,街上有人吃着东西会被别人抢去吃,但是因此杀人和直接饿死人的现象没见过,也没听说过。
不过吃野菜树叶在解放前一直普遍存在,我一个外姑奶奶曾告诉我,我高外祖父发丧(出殡)时,家里吃的果子饼(花生榨油后的饼渣)。小时候听她母亲我曾外二姥姥常念叨的一句话是:“淡饼省,油饼费,吃顿包子卖了地”。
好吧,为便于大家弄明白,把家庭关系介绍下。我外祖父就我母亲一个女儿,外祖母很年轻就没了,我们和外祖父一起生活,同在一起生活的还有外祖父的婶母,她解放后享受“五保户”待遇,两个女儿加到外村,其中一个就是我上面提到的外姑奶奶。我们兄弟几个小时候都得她照料,我们称呼她老姥姥。每年春季长出槐花发了嫩芽,我们都爬树钩下槐花嫩芽,她给我们煎槐花饼,用槐叶和豆子蒸渣腐吃。用父亲的话说“你老姥姥对我们家是有功的”,最后父母给她送的终。
她对解放后的生活是非常满足的,认为自己有个幸福的晚年,常说自己的生活比过去“寨子”里的地主过的好。
莫非是莱芜、新泰一带人?
果子饼这个叫法别的地方不多。
清明节回家父亲还感叹,三年灾害期间正是他长身体的时候,因为饿肚子所以没长高。
听父亲和奶奶说起,那时确实挨饿,我奶奶就曾经浑身浮肿。但是饿死人的事儿,确实没有听说过。
简单回复一下:实际上直到今天“烈军属家庭”对任何家庭来说都是一块“金字招牌”,更何况是5-60年代!当年别说你家是“上中农”这个劳动人民成分,即使被评为“地主”,你家有这块招牌人家都要敬你三分!再者说,同村邻居都没被饿死(帖子中你没提及),偏偏你曾祖父被饿死了,怎么解释呢?
1、一个生活在农村的饱经风霜的农民不可能不知道什么能吃什么不能吃。更不会在仅仅几天的时间内就被饿死。这是最起码的生活常识,更何况他生活在出产比较丰富的南方。要是都像你所说那样,经过类似于电影《1943年》那样灾荒的中国人民估计早就都饿死了。
2、据我所知从50年代一直到现在,农村基层政权不可能刻意为难一个烈军属(在中国,拥有烈军属身份从来都是一个崇高的精神奖励,走到哪里都会被别人高看一眼,礼让三分,即使他的家庭是地主成分!)。
3、“我不过是一个学历很低的最底层蚁民,有必要编故事来蒙河友吗?”
——————这个东西不好说。很难断定你的目的是什么。现在网上什么人都有,而且有的“生活经历”描写的比你这个更感人的都有。
我大舅是抗日干部,55年空军少校。但我外婆成分不好,土改时被人把腿打坏了。
农村的情况很复杂,很多情况下受村乡一级干部的水平制约,水平高一些的情况自然会好一些,水平低的就可能很差。
另外,我外婆家是抗日根据地,当地参加八路的人太多了,物以稀为贵,军属太多了,金字也会褪色。
我外公就是上中农成分。
按照我妈妈们说的,具体的歧视倒是不多,我外公家几代单传,势力单薄,没有得罪过谁。不过63年我大舅舅考大学的时候,家里没钱所以报考了四川的解放军电子学院,结果被告知上中农身份不能报军校,所以后来报考的是武汉大学。
我爷爷这边就是根正苗红的革命烈属,贫农出身,兄弟六人的老大是红军烈士,不过印象中没有受过什么特殊对待。毕竟一个不大的村子里就有18个烈士,江西这么穷的地方也很难照顾的过来。
我们那个地方机会村村出将军,烈士就太多了。去井冈山烈士陵园里面的礼堂,看看墙上刻的人名就会有被震撼的感觉。
想楼主曾祖父这样两个儿子已经去世,只有一个儿子的情况,被人名里暗里欺负的可能性很大。
我们村子里当年19个小伙子同日参加红军,解放后才知道只活了一个,光是这一拨就是18个烈士。我父亲的大伯15岁参加红军,解放后才知道有人在长征路上还见过他,但是后来就没有下落了。家里的烈属证一直挂在那里,不过我感觉不到有“家都要敬你三分”的事情。
别的地方我不知道,在我们老家,我的强烈感觉是欺软怕硬的人很多。儿子少的家庭一般都要受欺负,我外公家就是好例子。
说白了你是不相信闽西会饿死人http://club.kdnet.net/dispbbs.asp?id=1316168&boardid=1给你个链接,文中提到的南阳射山村我去过,多姓刘,就在205国道边,比我们村自然条件好多了。
有点年纪的都知道,若非陈丕显放粮,闽西还不知道要饿死多少人。闽西年降雨量近2000毫米,物产丰富,照理确实不该饿死人,马甲曾提到,解放时漳州厦门前线没粮食,就是魏金水从闽西运过去解决的。要知道漳厦出名的富裕,更是物产丰富。
那些认为山上有野果食物能维持生命,就和“胡不食肉糜”差不多了,完全没在山里生活过的人才会这么想。曾祖父当时本就处于饥饿状态,突然要吃空气般的“旧存粮”,饱经风霜的农民知道什么能吃什么不能吃有用吗?比较好吃的早吃光了,他当时主要吃的是“沙苍树树叶”(学名我不懂)和一点糠,“沙苍树树叶”我吃过,有点甜,我想如果是我,饿一天可能不会死,不吃饭吃沙苍树树叶一天肯定死。何况我家向来生活还可以,估计曾祖父以前从未饿过肚子。我们村饿死的有好几个,年轻人也有。当然,要抠字眼,也可以说他们是浮肿病死。
父亲和我说,他也问奶奶,米没有还好理解,怎么菜也没有,他只能带点发黄的番薯叶去学校配点饭。奶奶告诉父亲,成立蔬菜组,组里都是老弱病残及偷奸耍滑之徒,种的菜不是死就是烂。
吃食堂时间没有很久,又重新各家自己煮饭,生产队上工之余,可以自留地种菜,种芋头番薯之类。
农村各种关系复杂,我家有令人妒忌的小楼油坊几头牛,我能理解告密之人,但我家和邻居之间关系还可以,那个时候谁家还有粮?顶多还有点糠及番芋渣本该喂猪的,别家也要保命保小孩啊。即使是逢的后人和我们家关系也不错,现在也常往来,只是我不知他们长辈有没有告诉他们这段往事。
烈士家属没错,我也说过,若非烈士,我家富农跑不了,那就更惨100倍。曾祖父是倒霉在被上面抓了典型,又被告密。我们村烈士多,还有什么赤卫队员,苏维埃成员, 接头户一堆,作为仅有的几个上中农,我们家政治地位毫无疑问的低。
“经过类似于电影《1943年》那样灾荒的中国人民估计早就都饿死了。”都饿死那确实没有,看过马甲的骑兵就知道饿死多少,其它书都不用看了。不过我认为,42-3年闽西应该没怎么饿死人,或者没饿死人。
我有什么目的?西西河是我最常上的算不算?
我打字慢,水平低,随便质疑下,我得花半天回应,有些还得问老人,就此打住。邻村的我外祖父外祖母80多健在,就是有点耳聋,他们是活历史,对我家过去也一清二楚,那位感兴趣,可顺便来闽西旅游,我带你去问,美食伺候。
在农村,欺负谁都不敢欺负烈军属。除此之外就难说了。你比如我的岳父,是一个在城里工厂工作的企业干部,老婆孩子没有出来,都在农村生活(这种情况内地叫“半边户”),同村邻居出于嫉妒,就经常为难她们,出工总是被分配最累的活,平时分点东西也是排在最后、大家分剩下的(谁叫你家有叫人眼红的工资收入和各种票证呢?)。当然即使这样,村里的人总的来说还是善良的,你家里真遇到什么急事难事,大家还是肯过来帮忙。
那些田园牧歌式的乡村和小镇,其实并不如想像中那般恬静善意,原本乡绅维持着的那点脆弱的道德被镇压掉后,除了白天大喇叭里义正词严的宣传及秩序外,就只剩余源自饥饿的自私,以及熟悉后的冷漠了。
我家乡的江南小城,如今这般的景色如画,教养敦厚,其实在我的印象中一直是灰暗阴雨天里木板铺面里散发出的绝望气息。
外公旧社会里是银匠,公私合营后私下里替人打个婴儿的满月银镯,就被告发成扰乱金融秩序(可笑的是4/50年后,我这孙辈俨然混入了金融监管队伍)。迫于生计去做建筑小工,在拆就房时中了丹毒早早去世,遗下三个未成年孩子,我妈最大也才刚读中专。上海的婶娘好心领养了两个,剩下腿有残疾的大舅,只好送到鞋匠那里做学徒,没爹妈的学徒被打得最惨,师傅气起来把钉鞋的针戳到他拇指里教训他。指望着过年吃的咸鱼夜里被猫叼了去,年三十望着空荡荡的祖屋房梁流泪过了一夜,这时哪里有热情的邻居和救苦救难的政府啊。
婶娘白天还要做工,领养的小舅只好寄放在她姐姐家跟几个孩子一起养,吃穿不够肯定是亏欠领养的孩子了。家里来客人一起吃饭,桌子上做给外人看,热情招呼我小舅“吃啊、吃啊”,桌子底下拼命踩我小舅的脚示意不准他吃。这都是不算太远的远亲了啊。
帮。比如他们经常在网上渲染、夸大60年代初大陆饿死人的惨状以及“文革”中批斗走资派的过程等等,破绽百出让我们这些耳闻目睹的过来人哑然失笑甚至啼笑皆非。因为他们并不真正了解大陆社会的情形,所以常在大陆特有的“政治专用词”上出笑话。比如本帖中出现的60年代初的“村革委”。实际上中国农村从来就没有什么“村革委”一说,只有“村”(人民公社成立前)或者(人民公社成立后的)“生产队”、“大队”这种称呼。即使在“文革”中农村也只出现了“公社党委”而没有“村革委”。这些网工只能蒙那些没有经历过那段历史的70后、80后,像我们这种60后他们就没办法了。
据我所知国内50-80年代初出身于“地、富、反、坏(后来加了一个“右”)分子(“黑五类”)家庭的考生不能报读军校。80年代中期以后这些规定基本上都撤销了。只是在“招飞(飞行员)”中仍然有政审“门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