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美国求学执教的见闻和感受(0) -- changshou
发重了
题海可以,但请有点创意好不好,30年了题目还就是那几种变来变去。出题的都没创意学生怎么会有创意?
十年前,除了真正的爱国者,有几个回来的?现在,从个人角度考虑,回来的也不少。
美国一旦不能从世界抢钱,国内一定出问题。
说实话,我觉得像加拿大、澳大利亚这种卖资源的国家,而且在国际上树敌不多,将来即使衰落,也还能过日子。
美国一旦抢不到钱,仇恨清单一大堆,会出大问题,社会动荡,人才流失。真的很难长期看好。虽然现在看起来还很牛的样子。
想起寒山拾得的对话:
昔日寒山问拾得曰:“世间谤我、欺我、辱我、笑我、轻我、贱我、恶我、骗我、如何处治乎”?
拾得云:“只是忍他、让他、由他、避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待几年,你且看他”。
还需要说明是谁的人情,是当权者的人情。所谓情商控制智商,大概所有社会都免不了。但是,如果这种控制局限在一定范围内,还不至于掐死社会向前发展技术的动力。因此,观察中国社会,一个重要的观察点,就是“情商控制智商”这个社会怪物有多大的能量。我个人认为,悲观一点其实有好处,至少使我们更清醒一些。
主要是我了解得太少了,而我自己的经历又太早(90年代初)而且没有代表性(我的小学大部分时间是在偏僻落后的边境小城市上的),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我最多能从一个搞理科的人角度说说 我希望小学毕业生能具有的(和学习相关的)素质:有良好的学习习惯,有较强的阅读能力,有清楚的表达能力,掌握小学数学教学大纲要求的知识, 知道一些自然常识,对科技和未知事物有较强兴趣, 最好对英语有所接触, 有良好的记忆力。
能多一些就好了。可怜的家长们,被教育的问题和教育体制改革的问题折腾得要累死了。
一般学生的情况可以理解。准备主修数学,即将来读数学硕士或Phd的情况怎么样?
每次都不能摘取胜利的果实。每个新战场上要么很快失败,要么还需要继续投入而少有产出。
历年里的各种事件:
2001:
布什上台,开始各种tax cut
海南撞机
入侵阿富汗
2002:
查韦斯大难不死,挺过兵变
北韩承认核计划
邪恶轴心说
Department of Homeland Security诞生
美英进攻伊拉克
IAEA开始拿伊朗的核计划说事儿
羊山素鸡再度被软禁
格鲁吉亚总统在抗议中下台
卡扎菲申明放弃武器计划
2004:
北约吸收七个新成员国
乌克兰颜色革命成功
美军在Abu Ghraib虐囚照片问世
美国承认在伊拉克找不到WMD
小布什二次上台
2005:
小布什被曝光授权NSA监视被怀疑与恐怖分子有关的美国人
卡特琳娜飓风
2006:
伊拉克新政府被kurds和什叶派把持
Hezbollah和以色列干了一架
2007:
美国签约帮助印度上核电站
大型民主示威在缅甸被镇压
小布什否决了要求确定从伊拉克和阿富汗撤军条件和时间表的提案
小布什立法要求减少汽车油耗,使用生物汽油
2008:
314拉萨事件
金融危机开始
格鲁吉亚被俄罗斯暴打
奥巴马赢得选举
H1N1
奥巴马在开罗演讲,感动穆斯林
2009:
7月6日新疆恐怖袭击
2010:
BP污染墨西哥湾
wiki leaks showing apache helicopter killing Iraqis
obamacare
2011:
阿拉伯之春
IMF的卡恩在纽约被擒拿
南苏丹独立
2012:
乌克兰见证了“民主的倒退”
格鲁吉亚亲饿分子控制议会。开始对亲美的总统反攻倒算。
2013:
gun control
cyber security
期间几次泄密事件每次都是对美国政府声誉的巨大打击。这次NSA泄密事件甚至可能影响美国大型IT企业的海外盈利能力。
做事情偶尔失败可以是运气问题,总是不成功就是实力问题了。美国这种做事不给别人留余地的国家,是不能在没实力的时候指望其他国家的善意的。
如果是,前几年差一点去那里工作。
引入竞争,如果私塾等非官方体系教授的人才,其实用性(如就业率等)超过了官办,那么变革自动发生。没有外界刺痛的改良是没指望的,往往变成男足的下场。
注意:1 我在这篇里只讲大学的基础科学研究和教育。2 我说的很多是对理论科学的观察,实验科学因为依赖于大量实验设备 分析起来可能会有所不同。不过我认为我讲的 大体上恐怕还是成立的。如其他领域的河友有不同意见 欢迎提出。
美国最顶尖大学在基础理论科学研究和教育上拥有巨大优势
简单的讲 美国拥有的第一流教授和学者 占世界的份额实在是太大了。按我的粗糙印象 这类似于美军在世界军事格局上的地位。其他的表现 比如吸引全世界最好学生从而拥有最好研究生院等 都是建立在这一基础上的。 (虽然我提过美国大学本科生源的严重问题,但最顶尖大学的还不错 而且作为象牙塔里的东西 基础科学的研究拼的是教授和研究生生源(不限于最顶尖学校)。)
不错 随着美国经济地位的下降 它维持这一地位的能力会下降。但是这并非一个突变的过程(假定不爆发世界大战或者苏联式经济社会崩溃)。 除了美国的经济地位在中短期内大概不会暴跌式下滑外,具体到学界 有三个特殊因素是很值得注意的:1 除了中国 美国在经济上没有威胁大的赶超型的竞争者(欧洲日本经济更惨),而目前中国仍未在本土攒出哪怕一个 理科世界一流的大学;2 一个第一流学者成熟后往往有30年“一流水准保质期”,这是很难被政治经济条件改变的(当然做实验的人会面临经费问题)。 这意味着即使现在美国繁殖一流学者能力受到了严重打击 仅凭已有人才也能维持一些时日,更何况这件事还没发生;3 最顶尖的学校本身处在经济社会金字塔顶端 抗经济打击能力很强。
如果你认为中国有在15年内基础科学赶上美国的机会 不妨打开美国最强的10所大学查看相关领域的50岁以下非华人学者的名单。15年后这些人极有可能仍在美国。然后你再想想中国如何能在15年内制造出一个超出这些人的群体来。 我的看法是:即使所有华人立马回国 中国一流学生也不再赴美留学 也未必做得到。原因很简单:时间不够 来不及繁殖那么多国际一流学者。
美国获得第一流地位的“经验”对中国借鉴意义不大
那么美国是如何做到这么强的呢?我的看法是
1 美国的人口对任何其他发达工业国都具有压倒优势。从科学圈的角度看 这人口不仅指美国的三亿人 也包括加澳两国和部分英国的。
2 二战导致了人类近现代史上最大规模的科学人才转移。转移目的地是美国。其实虽然美国在19世纪末就是第一工业国 直到20世纪30年代初世界科学中心仍在欧洲 特别是受一战重创的德国法国。然而仅用短短10多年 希特勒就重画了世界科学版图。我愿举一个很有代表性的例子。国际数学家大会是4年一次的全世界所有分支数学均参与的大会,具有很广的代表性(其他学科没有这么全面的大规模的全行业大集会)。 1932年国际数学家大会 20个全会报告只有两个是用英语作的(读者可以由此想想当时美英在国际学术界的地位)。 之后希特勒上台,二战来临, 在1936之后就14年没开会。 到再下一次(1950)时, 22个全会报告有20个是用英语作的,英语也从此有了国际学界的绝对统治地位。
3 苏联解体导致了人类近现代史上第二大规模的科学人才转移。苏联人才转移对生化可能影响小一些, 但对数理科学来说可是极为壮观:这是从20出头的天才大学生到80多岁的泰山北斗的全体系的迁移。转移的人少数被欧盟吃了,大部分被美国吞了。
4 在美国的基础科学 于二战后取得西方阵营的独大地位 以及冷战后取得全世界的独大地位后 有能力输出第一流后备人才的国家(如中印等)的一流学生蜂拥而至 更使美国如虎添翼。
其他的因素(比如很多人津津乐道的 “体制”“创新精神”“自由”等)即使是有利因素 其影响力也和上述因素不在一个量级上。
对中国而言:因素1天然具备,在经济赶上来自然就会发挥作用;因素2 3 可遇而不可求(多半是不可遇);因素4属于已经成第一科学强国后的锦上添花,对如何做到第一没什么用。
美国大学的基础科学体制宏观上是一个容易学的顺其自然的体制
虽然美国获得第一流地位的“经验”对中国借鉴意义不大,但仍可考察一下 其维持第一流地位的“经验”。比如说大家都爱谈的“体制问题”。
在我看来 美国的基础科学体制 在最宏观的层面上 其实很简单:用大把的钱 养大把的“学霸”(对大学者的昵称),学痴,顶尖学生; 然后让这些人 自己折腾 自己治理 就行了。中国有了大把的钱后也可以学 当然学了以后还有等足够的时间才能见效。
现在人们抱怨的种种中国学界问题 基本都可以用这套体制来化解。缺乏创新精神? “学霸”和顶尖学生就是创新的标杆;学术抄袭腐败?“学霸”,学痴等很少会这样 对此容忍度也很低;心思不在学术上?在中产之后还心思不在学术上的人 会被边缘化;学术上近亲繁殖,派系山头斗争?嘿嘿,“学霸”/大学者 基本都是有态度的人 因为学术上总要面临有所为有所不为的问题。为了贯彻自己的学术判断,“学霸”分派系抢话语权是常态。那美国学界为啥没乱套呢?学霸太多 自然地就形成制衡了,派系之间的“多不管”地区也很多 为标新立异的人提供了空间。
顺便说一句:我认为真正最难学的是苏联体制,而苏联体制的效率明显高于美国体制(至少在数理科学上是这样的)。 不过 这需要另开一帖才能谈了。
是不是说 中国从美国除了最简单的烧钱“顺其自然”外 就没什么可学的了呢?不然。 美国体制的一些具体举措仍有可借鉴之处。
待续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叫做mile wide, inch deep。
老兄好文。顶一个。
另有一小小要求,如可以的话,能不能透露点A、B、C、D的信息?我儿子在国内上的是中美合办的公办民营高中(首师大附中中美班),后来考入杜克大学,今年暑假升入大二。如D是杜克那就惨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