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着陆器和巡视器清晰照片(更多图片更新) -- 王树

共:💬216 🌺1696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5
下页 末页
家园 这个GIF还真是越看越像个兔子。

家园 嫦娥提前降落

嫦娥原先预报说是21:40降落,后来提前了半个小时21:11分就降落了。那时候美国这LADEE观测器还在月亮背面,而且还没开始检测。等到了21:22分它接受指令开始检测,飞到离嫦娥最近的地方差不多已经21:50分了,这时候,离嫦娥降落已经半个多小时过去了,早就尘埃落定,它当然什么都看不到。

王树:关于着陆地点(续)

嫦娥很有可能是故意提前降落的啊,人家大姑娘上轿头一回,怎么容得下鹰酱这种不怀好意的围观啊,当然是躲着走了。

话说MD这俩卫星,很可能为了观测嫦娥都作过机动变轨,否则不可能跟原先预定的嫦娥降落时间配合得这么好。而嫦娥只提前了半个小时降落就把鹰酱的小九九全给打破了,这听起来跟破除绝情谷的武功一样那么容易啊。

家园 还真是有竞争关系啊:LADEE和嫦娥的竞争

除了刚才苏总讲的有几个科学载荷之外,还做了月尘测量仪的综合载荷,月面上到底有多少月尘,包括由于着陆引起的,包括巡视器行走引起的,这些都是没有研究 清楚的问题,我们做了这样的一个载荷,装在着陆器上,用一年的时间接月尘,我们通过回传的数据来分析,这一年的时间,随着时间的变化,会积累多少月尘,这 样对后期的工程和科学探测都会提供很好的基础。

美国飞在空中检测,中国等在地上检测。说不定能测到LADEE和LRO飞过的时候它们对月球大气造成的影响。这就叫以彼之矛还彼之盾。

家园 技术宅果然有技术宅的乐趣

真是长知识了

宝推

家园 最后玉兔这张,远处天空的黑色是分层次的,颜色不完全一样?
家园 来自unmannedspaceflght.com的更新

着陆当天,“Thorsten Denk”做出来的图片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Betelgeuze”两天前的更新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Phil Stooke"对玉兔行驶轨迹图的更新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对比新华社之前发出的示意图: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

两天前央视在视频中公开了嫦娥三号落点首张全景“照片”: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尽管截图中的照片扭曲的厉害,分辨率也不高,"Phil Stooke"还是设法把这些视频截图拼起来,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4th rock from the sun"发现中国军网发布的照片要更清晰更有用一些。根据其中的导航相机左右目图像,拼接而成的“半全景”图: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

另:飞控中心的大屏幕上,背景里星星是很多的(见军网的图片,不过是模拟效果,非真实图片)。

关键词(Tags): #嫦娥#玉兔
家园 确实很萌

送花成功。恭喜:你意外获得 16 铢钱。1通宝=16铢

作者,声望:1;铢钱:0。你,乐善:1;铢钱:15。本帖花:1

家园 把玉兔的国旗调成红色,效果是这样的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http://bbs.tianya.cn/post-worldlook-970513-1.shtml

貌似右边天空上有些什么东西被抹掉了。第一念头当然是第一次互拍时候嫦娥背景上的那些星星,不知道对不对。

家园 找到一张正常的,什么都没有。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http://www.mitbbs.com/article2/Military/40820107_475.jpg

这张黑色背景上没有那些灰度,是正常的。

家园 叶培建揭秘中国无人探月工程三部曲(1)

以下为转载,原文请点链接

叶培建: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各位同学,大家上午好!非常高兴来到广东省非常有名的华南师大附中进行一次讲座。现在有一个词用得很多,叫“给力”,我今天上午在这作讲座,正好昨天晚上正好看了一下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联播》。《新闻联播》昨天正好对“嫦娥三号”最近的表现做了一个小结,里面引用几个人的图像和讲话,也有我在里面。火箭女总师姜杰说“火箭打得很准”,孙辉先副总师讲“科学仪器工作得很好”,我们国家的电子科技集团总经理熊群力说“设备很好”,航天科技集团董事长许达哲说“国外20次才能做成的事情,我们嫦娥一号、二号、三号三次就做到了”,我说“在预定的时间,预定的时间,准确地落到了我们要求的地方”,这是很给力的。我下面要详细谈到“嫦娥三号”的情况。一句话:“嫦娥三号”到目前为止表现非常好,也超出了我们这些设计者本身所预想的结果。我刚才在来到的路上还接到一张图片,因为在手机上太小了,大家看不见,这是我们有一个空间探测仪探测到的地球周围的电离层的图象,这张图象我估计还没发表。但就是这样一个很好的成果,在网络上、媒体上也有不同的声音,就有人提出,我们国家还有人吃不上饭,还有生活很贫困的地方,为什么我们要把钱烧到月亮上去?这个问题拓展开来,就要回答一件事情,我们人类为什么要去开发空间?所以,我今天想花一点时间给大家讲一讲我们人类为什么要到空间去。2013-12-24 09:12:37

叶培建:这个问题提得很好,地球上确实还有很多很贫困的地方,我们在地球上还有很多我们所解决不了的问题,比如说北京雾霾天气怎么办,还有很多地方沙漠化很严重,还有很多人医疗没保障,那么,为什么我们还要到空间去?我今天比较详细地跟大家讲一讲。说来说去,就是两个字,资源。空间给我们很多资源,我讲的空间是100公里以外,20公里以下是航空飞机,100公里以上已经是微重力状态情况底下,我们称为空间,在20公里到100公里叫临近空间,但我今天不讲航空,也不讲临近空间,只讲100公里以外。2013-12-24 09:14:05

叶培建:100公里以外我们到底有什么资源?第一,信息资源。我们人类要进步,就要不断地探索,人类只有不断探索才能生存,我们今天在地球上,但是我们回答不了很多很基本的问题,宇宙是怎么形成的,太阳系是怎么形成的,地球是怎么形成的,地球上最早的生命是哪来的,人类现在已经能够上天、入地、下海,但是回答不了这些最基本的问题,因为我们的人类非常之渺小。2013-12-24 09:15:00

叶培建:我们渺小到什么程度?我讲时间尺度和空间尺度两个方面。从时间来讲,如果137亿年以前宇宙大爆炸产生这个宇宙,这个年代太长了,我们把它缩短到一年,把整个137亿年的宇宙史看成一年。在1月1日零时零分零秒的时候宇宙大爆炸,宇宙大爆炸产生了我们今天的宇宙,在这一年当中,7月份才是太阳系,9月9日才是地球,而地球上最早的生命哪来的?到现在还没有定论,有的说是地球上本身产生的,有些说是外面的行星撞击地球而到来的。不管怎么说,地球有了生命,后来发现有了巨大的恐龙统治了地球2亿多年,在这张时间表里,恐龙活的时间是12月24日到12月28日。有智慧的人类,在这段时间里,距离我现在讲话不到20分钟,以20分钟的历史去看待一年,看不透。讲空间,我们就更小了,宇宙间知道的像银河系这样的有千千亿亿个,银河系里的行星也有千亿个,太阳系只不过是其中的一点。离太阳系最近的半人马座,光也走4.2亿年。我在这辟个谣,前段时间新闻媒体说美国的“旅行者号”已经走出太阳系了,这个说法是不对的,它是走不出太阳系的,一万年也走不出,它只不过是走到了太阳风暴很弱的地方。因为光都要走4.2亿年,“旅行者号”才走了三十几年,怎么可能走出太阳系。这个说法是不科学的。因此,我们人类要想知道更多的东西,必须走出地球。“航天之父”齐奥尔科夫斯基曾经说过“地球是人类的摇篮,但人类不能总是生活在地球之中,一定要走出去。先是小心翼翼地穿过大气层,接着就是整个宇宙”。因此,我们如果想发展,连我们自己的历史都搞不清楚,连我们的环境都搞不清楚,是不可能发展的,这是第一个也是最重要的因素。2013-12-24 09:16:26

叶培建:第二、第三、第四个因素是我们大家实实在在看得见的。所有的航天器,以我们中国来说,发射最近的地面航空器几百公里,神州飞船是最近的,嫦娥二号目前是最远的,7000万公里,月球探测器40万公里,通讯卫星基本上都在3600公里。站得高,看得远。如果我们现在没有在天上的通讯卫星,在广州这个地方要电视转播,50、60年代电视转播要修电视塔,一个电视塔也不过是传播七、八十公里,而我们在空间放一个卫星,它是跟地球同步的,地球转多少角度它也转多少角度,理论上在赤道上空三颗卫星就能覆盖全球。一个气象站放了一个气球,也就是看几平方公里,可是在几百公里的轨道、几千公里、几万公里的轨道放一个卫星,看的也就是几百公里、几千公里、几万公里,所以在高位上我们能获取到我们所需要的信息,也能够通过它传播我们所需要传播的信息。而且在天上的空间器有一个好处,它不受地面的影响,无论是洪水、天崩地裂都不影响,这也就是我们在汶川大地震以后主要的通讯是靠卫星,我们要了解一个地球的地方有没有被淹要靠这个东西,所以高位置资源是我们应用空间的一个主要依据,所有通讯、广播、导航、动地观测、海洋监测卫星利用的都是高位置资源。2013-12-24 09:17:47

叶培建:第三个资源,空间的环境资源。空间是一个很神奇的地方,大家看到,我们的宇航员可以在飞船中漂浮起来,因为那是一个微重力空间,除了这个,空间还是一个非常洁净的地方。广州有很多半导体工厂,我估计生产那些晶体管的工厂也就是一万极,最好的也就是一千极,但是制造这样干净的环境,在地面上已经非常困难,可是到月球上,整个月球都是干净的,而且空间还有很多辐射,很多辐射对我们是有利的,所以利用这些环境可以在空间生产地面上不能生产的药品,进行金属的冶炼,比如说我们国家就曾经在过去利用卫星生产过很少量的砷化镓晶体,日本人曾经跟我们合作,说给我很多钱,说帮我到天上做一公斤的砷化镓,我们还没有能力把这个砷化镓做成部件,如果反过来他给我们提供,他赚得钱比我们多得多,所以我们不干这个合作。我们在空间可以做一件事情,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人口很多,吃饭问题怎么解决?我们发现,有很多种子在空间经过空间的变异以后很神奇,我们现在建了几个农场,我们发现在空间的种子,经过几天空间的辐射以后,具体的不太清楚,但我可以很负责任地说不是转基因,这个种子在地面经过栽培,一个南瓜可以长到200多斤,一条豇豆可以省长到1米多长,辣椒的素可以是普通辣椒的N倍,我们有一个女院士开了一个甜瓜园,她的甜瓜太好吃了,因此我们前几年专门打了一个种子卫星,我们在这颗卫星上栽培了很多种子,现在这些种子正在全国各地栽培,或许它会为我们的吃饭问题找到一条出路,所以,空间有很丰富的环境资源可以利用。2013-12-24 09:23:21

叶培建:第四,空间有矿物质。大家知道,整个太阳系现在有八大行星,过去是九大行星,冥王星被降级了,现在有人想为它翻案。除了这几大行星之外,太阳系还有很多小行星,已经命名的就有4万多个,有的小行星整个行星上就是钻石,有的小行星就是由金矿组成。月球上也有很丰富的资源,比如说氦3,现在主要的资源是石油和煤炭,就全世界范围来说,已经发现的石油和煤炭储藏量和目前的消耗,石油也不过就是六、七十多年,煤炭还有一百多年;将来人类的能源到哪去找?现在能源很多,风能发电,广州有各潮汐发电,还有生物发电等等。但我个人认为,比较靠谱的可以看得到的能源有两个,一个就是太阳能,但是地面太阳能发电效果很低,如果我们能在天上建一个电站,或者在月球上或者在地球上几百万公里以外的地方建一个电站,我们把它建成微波传送到地面,地面接收以后再转化成电能,这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干净能源。全世界在这方面有一些研究,在我们国家的很多院士们都有团队在研究空间太阳能发电的问题。2013-12-24 09:25:01

叶培建:第二个就是核能,一说起核能大家很害怕,因为国际上发生过几次核电站的事故,但是发生事故的都是比较老式的第二代的核电站,它的原理是核变电,跟原子弹爆炸没什么区别。但是第四代核发电,它有可控的热核聚变,国际上有一个共同研究组在研究,我们中国也参加了,热核聚变是很严重的,但是里面要用到一些元素,比如氘和钏,氦是最好的,拿来做核发电。现在全中国一年的发电,光是火力发电消耗的煤,据说是多少万亿吨,还要死很多矿工,但如果我们能够用氦3来发电几吨就够了。但是宇宙的形成就这么奇怪,地球上几乎没有氦3,月球上有。月球上有多少氦3?过去美国去观察月球时曾经有一个估计,说月球上的氦3有四、五百万吨,人类只需要一百万吨就行了。嫦娥一号上空以后得出一个结论,月球上的氦3好象没有美国说得那么多,大概就是一百万吨,但一百万吨也够我们用很多年,下一步就是怎么把它开采回来。美国人有一个计划,他们想到比较远的地方抓一个小行星,这个小行星不大,也就是10米的直径的样子,抓住小行星以后把它带到月球边上来,变成月球的卫星,然后再发射卫星,让宇航员和小行星同一个速度运行,宇航员可以登陆这个小行星,如果能够抓住的话,就发大财了,如果人类能够捕获小行星,小行星对人类是有很大威胁的,因为某些小行星的运行有一定的撞击地球的概率。2013-12-24 09:31:43

叶培建:所以说,宇宙上的这些小行星,包括月球上是有很多丰富的资源供人类使用的。最后我们不得不说太空是一个国家政治力量和国家力量的象征,全世界能够搞航天的国家不多,有20多个国家,其中最为厉害的当然是美国,美国每打一次战争,无论系伊拉克战争、科索沃战争,它都要在天上动用100颗以上的卫星,来负责通讯、导航、对地观测,打完以后还要评估,打得不好再打一遍。如果没有这些卫星,它几乎就不能打仗。2013-12-24 09:32:58

叶培建:再讲一个故事给大家听一听。我是改革开放以后第一批出国的留学生,由于种种原因我到了瑞士,瑞士有一个很漂亮的城市叫日内瓦,日内瓦有很多联合国的机构,联合国在三个地方有机构,纽约(联合国总部),但大部分联合国机构都不在纽约,主要在日内瓦和维也纳,在日内瓦有一个机构叫世界知识产权,1982年我去参观时,在世界知识产权博物馆里送一个东西,代表这个国家的知识,美国人展示的是一个石头,当时中国展出的是一个北京的工艺很复杂的景泰蓝花瓶,这就是差距。几十年过去了,今年9月份我到日内瓦大学交流我们国家探按物质的事情,我又一次去了那个博物馆,很遗憾的是那个大厅正在装修不能参观,我正很失望真正离开时,警卫问我想看什么,我想看一看美国那块石头还在不在,正好没有被拦住,看得到,所以我就把它拍下来了,我把照片拿回来之后的第二天就在开一个嫦娥五号的会,我们的嫦娥五号是要到月球上拿东西出来的,我把这张照片给他们看,总设计师就要求把这张图制成一个照片放到办公室以勉励,以前美国人就拿回来了,我们现在还没拿回来,但是不久之后我们一定会(拿回来)。所以说,能不能进入空间是一个国家实力的象征。 我讲了那么多,就已经讲清楚了我们为什么要去。 2013-12-24 09:34:28

叶培建:1976年,肯尼亚有一个修女叫玛丽,她写了一封信给美国当时的火星负责人,说你们都把钱用到火星去了,我们非洲还有那么多儿童吃不饱要饿死了,你们怎么想的?那位先生写了一封很长的信给玛丽小姐,非常诚恳地回答了这个问题,他在信里首先称赞了她的爱心,但是他又说道:我们去火星,很多技术是会用于今天的人类的,今天地球上的许多问题,甚至是由于过去我们没有注意而到来的,我们的人类如果今天不注意将来的事情,将来人类是要吃大苦的。今天有人必须来关注今天的民生,也必须有人关注人类的未来,所以一个社会的发展既要有今天,也还要看到未来。这就是温家宝总理在同济大学曾经讲过的一段话,我们既要脚踏实地地干好现在的事,同时也要仰望星空,如果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没有仰望星空的人,这个国家是没有出路的。2013-12-24 09:35:45

叶培建:从1957年苏联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到现在,全世界已经有6000多个飞行器在天上,中国是160多个,不多,但是我们基本上航天器的几大种类都有了。第一大类型是应用卫星,这是我们看得见摸得着的,比如通讯卫星,如果没有通讯卫星大家看不到电视、打不了手机,没有导航卫星,驾驶汽车就没有导航,没有气象卫星,你就看不到气象预报,所以大家对这一类卫星感受非常直接。对地观测卫星,哪儿发生水灾、海啸,不单为中国服务还要为世界服务,我们还有很多卫星可以发现矿产、石油,当然还有很多保卫国防,用于国防建设的卫星。应该讲,任何一个国家发展它的航天力量时,国防总是占着很重要的部分,中国作为一个大国,必须要有自己坚强的国防力量,这是我们的责任,但是我今天讲的只能讲我们的民用和民用开发。2013-12-24 09:37:14

叶培建:中国到目前为止打了100多颗卫星,已经涵盖了各种用场,同时我们的卫星也有各种规格。一般来说,把1000公斤以上的卫星叫卫星,把100公斤到1000公斤的叫小卫星,10公斤到100公斤要微小卫星,还有更小的卫星,同学们有兴趣的话可以做个手机卫星的实验,因为现在的手机已经基本上具备了卫星所有的功能,手机能打电话就是通讯功能,手机能照相就是异地观测照相侦查,手机能导航就可以导航,等等,只要你想办法把它扔到天上去,按照一定姿态飞行,它就是一颗卫星。现在国外有些大学的学生们就是在做手机卫星,所以卫星并不神秘,大家都可以做。英国的萨里大学就是从学生做卫星开始,现在已经发展成为非常著名的小卫星公司。我们国家在几百公斤的小卫星上也发展得很好,几百公斤的小卫星有通讯的,有导航的,有对地观测的,也有海洋观测的,等等,我们还在深圳建了一个东方红海特卫星公司,专门做微小卫星,100公斤以下的卫星。应该说,我们国家起步比较晚,但追得很快,到目前为止我们的通讯卫星基本上跟国际水平相当。2013-12-24 09:39:43

叶培建:前几天我们打了一颗玻利维亚卫星,大家可能没注意,玻利维亚的总统亲自来了,而且到了发射基地去看了这颗卫星,他对这颗卫星非常之关心,而且要求我们一定要在12月20日以前要打,因为他马上就要当选了。东方红一号、二号、三号、四号,这颗卫星是东方红四号,这颗卫星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我们国家也能发射太阳轨道的气象卫星,绕到地球的南北极走,和太阳同步。请大家注意,地球转一天是360天,打到太阳上,每天太阳的翅膀要转一度,始终保持对太阳的定向,我们把它叫太阳的同步卫星。这种卫星离地球比较近,看得比较清楚,但是看的面积比较小。还有一种气象卫星,打在地球赤道3600公里的地方,离地球很远,但是看的面积很大的我们可以把这两种气象卫星结合起来,就可以进行气象预报。到目前为止,全世界同一个国家既能够研发太阳同步气象卫星又能够地域同步的也只有美国、苏联、中国三家。我们还打了20多个反回射卫星,打回去又能够回来,也只有这三个国家。 2013-12-24 09:41:41

叶培建:为了使地球上的每一个地方要达到全球导航,必须在任何时间任何地方同时能够看到三颗以上的星才能导航,但是我们还没有做到,但是在中国和亚洲地区已经做到了,再过几年我们要打将近40颗星,布满全球,到时我们中国的军舰、船舶到全世界任何一个地方导航就不成问题。想当年,欧洲人开始搞伽利略的时候,欧洲也在搞一个导航卫星系统,你别看欧洲人跟美国人很好,他也不想受制于美国人,也搞个伽利略。中国曾经加入到它这个团体,也交了不少入门费,希望和伽利略一起搞导航卫星,搞了几年以后美国人不高兴了,说中国人参加欧洲人计划,没准能从这能学到什么东西,就逼迫欧洲人让中国人退出,我们中国人就退出了。现在我可以讲,等到我们北斗星满天飞的时候,伽利略能打几个星还是一个问号。我们中国的应用卫星发展得很好,我讲一个数据给大家听,我参加工作的时候,一万多人搞一颗卫星——东方红,会唱《东方红》的唱,后来每年能搞两、三颗星,再后来每年能搞四、五颗星,前年和去年都打了20颗星以上,将来一年要打几十颗星,所以可见我们在应用卫星上已经发展得很好。 2013-12-24 09:47:14

叶培建:我国的第二个领域,载人航空领域发展得非常稳健,从神州一号到神州十号,我们经历了几次跨越。神州一号到神州十号打了四次的无人飞船,神州五号杨利伟2003年就上天,成为中国第一个宇航员。杨利伟上天确实晚了几十年,但是水平不并不低。讲几个例子,杨利伟落地偏差不到10公里,当年加加林落地偏差400公里;杨利伟在天上运行一天,加加林在天上运行是一圈,一百多公里;加加林落地是带伞的,而我们是飞船舱、返回舱整个舱体软着陆。中国所有的飞船,从神州一号到神州十号都有一个很特点的地方,我们有一个留轨舱,我们返回舱返回以后,一定还有个留轨道舱在空间工作至少半年以上,打了10次就有10个留轨舱,而每一个留轨舱相当于一个大型卫星,我们可以利用它来做很多的事情。杨利伟上天以后,神州六号就解决了多人多天的问题,两个宇航员待了好几天,实际上我们的设计水平是3个宇航员可以待7天。神州七号就完成了宇航员出舱,大家看到翟志刚出舱一步一个跨越。神州八号完成了无人的交汇对接。神州九号就开始3人进去,2男1女,多上一个女宇航员也是对工程的一个考验。神州九号既完成了无人交汇对接,又进行了有人交汇对接。神州十号在继续完成有人、无人交汇对接的前提底下,做了大量的空间交汇实验,发展非常之快。当然我们现在的交汇对接还非常局限,只能纵向对接,我们下一步还要解决这个问题,因此,我们还要继续发展我们的载人航天。2013-12-24 09:49:11

叶培建:下一步我们还要发展我们的空间站,先发射一个核心舱,宇航员可以在里面生活、工作,然后还有一个接口,然后我们可以把实验舱一、实验舱二这么对接,形成一个庞大的空间站整体。到那个时候我们不但有了空间站,还可以送宇航员上去,接宇航员回来,还可以送吃的、喝的。现在有一个国际空间站,按照原定的计划,再过两年就退役了,到了2020年在茫茫宇宙中可能只有中国有一个空间站,所以有些国家很着急,他们想延长空间站的寿命,我想也是一个好事,有两家空间站至少不那么孤独。但不管怎么说,我们的步子走得很稳,我相信到2020年我国有一个空间站在天上,到那个时候我们的刘院士就可以到空间上去进行实验,到时候你们在座的哪位成了科学家,也可以到那里去做实验。但是很遗憾的是,到本世纪初,到2006年我们国家只是在应用卫星上有所成就,载人航天方面有所突破,我们走的距离还很近很近,到2010年我们国家所有的飞行器、最远的飞行器是前些年帮助欧洲人做的两个卫星,叫D-star,当时要求打7万公里,进行空间探测,但是打偏了,打了8万多公里,那是我们飞得最远的飞行器,没有再远过。所以,我下面就要给大家讲今天的主题——月球探测。2013-12-24 09:50:32

通宝推:啊凡,caj306,迷惑不解,xiaobailong,
家园 叶培建揭秘中国无人探月工程三部曲(2)

叶培建:2001年国家给我们提出一个问题,我们能不能在本世纪初去到月球,我们成立了一个论证小组,当时有孙家栋院士带领我们进行论证,论证过程中朱镕基总理问过一句话,他说听说印度人2008年要去月亮上了,我们不能比印度人还落后吧?关于这件事情,我想讲一下我们的基本观点,我们绝不搞太空竞赛,我们也没这个能力竞赛,我们不和美、苏竞赛,我们始终强调这一点。但是,我们航天人有一个愿望,我们不争先,但要恐后,我们不能太落后了,因为世界发展很快,你不前进,别人前进了,你就必定落后。在当时的条件底下,我们经过充分论证,在2003年我们向国家提出了探月工程的三个步数,“三大步”、“三小步”,整个探月工程提出了“探、登、住”,即探测月球、人登上月球、最后住上月球(当然是短期的住)。在“探”里面我们又设置了“绕、落、回”三步。2003年的计划还是设计得很准的,我们充分分析了我们国内的基本条件、国际上发展的技术水平和我们能够做的事情,以及科学家想要获得的科学目标,我们当时定了一个计划,2007年实现绕(绕月球),2015年要实现落,2020年要实现回。现在事实证明都超前了,2007年嫦娥一号如期实现了绕月,2015年的“落”我们今年实现了。我们这些航天人还是很保守的,一直对外说2020年能够回,过了一段时间中央电视台说我们2017年要回了,我就说我们2017年也要回,既然它说了,我也就能说,对不对?(全场笑) 2013-12-24 09:54:17

叶培建:我当时做研究时,选择了孙泽洲,现在嫦娥三号的负责人,我选择他的时候他才31岁,我选择了一个副总指挥龙江,现在是我们中国载人事业部的掌门人,当年30岁做我的副总指挥,我们整个团队平均年龄不到30岁,我们经过几年的努力,在2007年的2月份就已经具备发射条件。如果我们在2007年的4月份发射,我们就在日本人的前面,但是很遗憾,我们有两件事情都比较倒霉,1970年4月12日中国发射东方红一号,在此前的2月份日本人抢先扔了个“铁疙瘩”到轨道上去,不管扔什么,只要绕着地球转就是卫星,所以日本人抢在我们的前面。但是我们的卫星会唱歌,它不会。(全场笑)2013-12-24 09:57:16

叶培建:当时开了一个总会议,很多人问到底嫦娥一号和那个有什么关系,我说我们是表兄弟,不是亲兄弟,不是一回事。那也不行。后来种种原因,到了9月份,日本人又打了一个卫星,又抢先了我们一步。我们在10月24日发射了嫦娥一号,嫦娥一号是我们国家第一个月球探测器,我们这支队伍克服了很多的困难。12月12日在人民大会堂召开庆功大会,党中央的全部领导人都出席了,胡锦涛总书记的发言当中就讲了嫦娥一号是一个完全独立自主的创新,我们申请了60多项专利,嫦娥一号和过去的卫星很不同,我们克服了很多困难。下面我讲一些事情给大家听一听。2013-12-24 09:58:54

叶培建:我们克服的第一个困难是轨道怎么设计,地球在转,晚几分钟发射,发射位置就不对了,发射出去以后,月球是在走的,你要朝着月亮发射,肯定不对的,所以要算好,我过去,月亮就过来,这个轨道怎么设计的问题。轨道设计好了,还有一个问题,就是我必须在某月某时某分某秒发射,但是碰到两个人不干了,我们发射基地的负责同志、专家不干了,他说不行的,你要那个时间发射,如果那天刮风下雨怎么办了。火箭同事也不干了,你要这个时候发,万一到时我这个火箭有一种燃料是必须提前48小时加注的,万一当中有什么问题怎么办。把这几个问题结合起来,我们就想了一个招,我们发射之后,绕着转了7天,如果天气好,提前三天发射,如果天气不好,推迟一天就围地球转两天,因为月亮和地球交汇一个月就一次机会,所以一个月只有一次机会。火星是要28个月。我从地球上发射,精度都算好了,起飞以后飞上月球,因为掐分掐秒,如果转过去,位置就不对了。为了30分钟,我要付出多大的代价,整个嫦娥一号的卫星上全部科学仪器加起来是110公斤,越多,科学家越高兴,但是为了30分钟,我多装了120公斤燃料,过了30分钟以后地球自转了30分钟,我为了赶这地球自转的30分钟,要消耗燃料120公斤。经过大家的努力,火箭没有推迟30分钟发射,就是在那个精准的时间打出去的,结果坏了,多了120公斤燃料。国际公约,不能污染月球,所以在月球上我们反复地把卫星从高降到低,就是要把这个燃料消耗掉,最后创造了历史。2013-12-24 10:02:27

叶培建:第二个困难,卫星在天上要工作,有一个太阳翼,装在卫星两侧,发射时展开,火箭星一分离,我们还担心,太阳翼有没有展开,太阳翼压紧时每边7个螺拴,如果有一个不开的话就不行,然后要看天线有没有展开。卫星这么飞,太阳翼这么过来,太阳光是可以垂直帆板发电。地球卫星是两个方向,地球卫星上无论是通讯卫星还是对地观测卫星,所有的科学仪器都是对地球的,月球卫星是三体,太阳翼要对太阳定向,科学翼对月球,侧对地球,三个方向不能兼顾,脑袋不能看这边又看那边,看不见。怎么办?因此我们决定太阳翼保持对太阳定向,所有的科学仪器通过卫星的姿态保证对月球,这么一下来,因为月球卫星在飞,姿态在变,就保证不了天线始终对着地球,所以我们第一次在空间把天线要在空间能够转动,无论卫星姿态怎么变,天线也转地,跟它始终对立。要在几十万公里的天线始终对地,而且在月球轨道的温度变化,这是很难的。设计这个天线是一个女同志,后来得了“三八红旗手”称号,这次嫦娥三号的天线也是她设计的。2013-12-24 10:05:33

叶培建:过去的卫星绕着地球转,地球周围有大量的二氧化碳,它不是一个好事,但对航天人有一个好处,二氧化碳发热,因此卫星对地球有一个重要的手段,就是一个红外扫描仪,红外扫描仪扫到地球就一定有个信号,扫过地球这个信号一直在保存,一出地球这个信号就掉下来了,它有个方波,这个方波中间的一渠就是地球的中心,很简单。但是飞向月球时,月球没有红外,恰恰月球有紫外,而我们国家恰恰没有紫外敏感器的任何研究基础,因此我们有一个年轻的博士团队,这个博士团队去年上了春晚,他们就专门研究紫外敏感器,但是这个紫外敏感器有一个元器件我们没有,必须买外国的,外国人不卖。我们跟他们讲我们是探月球的,是为了全人类的,一定要卖给我们,他们说探月球的,可以,但是有一个条件,最后装到卫星之前要来看你装没装,我们就买了它这个器件来。结果在应用过程中发现,外国佬也不见得理解这个器械,结果德国人来的时候跟他们谈我们用得怎么样,他说用的效果挺好,我们跟它说了什么不对,结果德国人很高兴地写了一个证明,说中国人用这个东西用在探月上,用得很好。所以,我们要克服很多困难才能把嫦娥一号达成功。2013-12-24 10:09:42

叶培建:嫦娥一号成功以后,获取了一张分辨率120米的月球图象,虽然分辨率不高,但是有两个特点,第一是全月球,嫦娥一号的图是含南、北极的全图,虽然是分辨率120米,但所有人的视觉感官要比美国的那个效果要好。而且我们还获得了非常大量的科学成果。过去外国人不太理解我们,也就是嫦娥一号发射成功,后来的世界月球大会就在北京开。所以回到第一个问题,你不去,你是没有发言权的,联合国有个公约说得很好,说“月球是全人类的”,后面还有一句话是“谁开发谁利用,谁先到谁得益”。嫦娥一号成功以后,国家给了我们很多荣誉,我们有很多年轻人获得了全国五四青年奖章、三八红旗手等等,也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奖。2013-12-24 10:11:07

叶培建:嫦娥一号研制完以后,我就不当总指挥了,因为这些年轻人起来了,我就把我们的队伍分成三支。一支队伍干嫦娥二号,黄总师为首又提拔了几个新的总师做嫦娥二号。嫦娥二号有一点小小的故事,干嫦娥一号的时候,有一次温总理听汇报,说你们花了多少钱,我就跟大家讲一讲,我们花钱花得很少,当年我们干嫦娥一号一共就花了14亿。温总理是搞工程的,他问你们有没有备份,我说没有,他说没有备份不行,所以又加了6个亿的备份。孙家栋是个战略科学家,我们在西昌基地发射,他说嫦娥一号成功了,嫦娥二号怎么办,我们就说飞火星,后来发现嫦娥一号改一改还可以飞火星,但是测控不行,我们是在12米天线的条件底下,把卫星上的天线做到了极致,包括转动天线,到月球40万,到火星4亿公里,差了1000倍,我们到了。我们决定把嫦娥一号的备份命名为嫦娥二号,为二期工程做准备,二期工程是嫦娥三号落。为了这个落,落在哪,大家看起来我们现在落的地方很好,这是因为我们做了很多工作。首先我们分析了国外和嫦娥一号已经获取的月图,但是分辨率不够用,我们决定要把嫦娥二号的分辨率大大提高,我刚才讲了我们嫦娥一号的分辨率是120米,嫦娥二号的分辨率是7米。第二个特点,月球比地球小得多,但是月球的高山比喜马拉雅山高得多,喜马拉雅山8000多米,月球上的山有10000多米,我们把飞行高度降低到15公里在月球上面飞是很危险的。我们在虹湾地区,由于降到了15公里,我们的分辨率就接近一米,所以我们拿到了虹湾地区很清晰的月球图片,这为“嫦娥三号”选择着陆地点提供了很好的依据。2013-12-24 10:16:52

叶培建:我们把嫦娥一号、嫦娥二号、嫦娥三号称为“大姑娘”、“二姑娘”、“三姑娘”、“四姑娘”,我们这个“大姑娘”当时舍不得离开地球去月球,绕着地球转了7天,像姑娘出嫁时一样。我们的“二姑娘”走得比较急,一次就奔月球了,没有绕着地球转,直接打到月球,一步就飞向了月球。我们过去中国卫星测控X波段频率比较低,将来深空探测我们要大大提高频率,嫦娥二号是我们国家第一次搭载和验证X波段应用,所以这次嫦娥三号也落得很好。我们验证信号是要编码的,编码可以有很多讲究,其中有一种编码叫低密度奇偶校验码,这个编码方式国际上在深空从来没有应用过。我们知道,天线每增大一倍,信号才能增大一倍,增大一倍是六个分贝(大家不要理这个分贝是什么概念),要扩大一倍的信号的话,30米的天线要扩大到60米,它才能从3变成6。这个编码不用一片材料,就这个编码方式改变,就可以获得2.6,嫦娥二号上第一次把这种编码方式用上去,这是清华大学航天学院跟我们合作的,就获得了两个以上的好处。嫦娥二号第一次用了很多监视相机,大家看这一次嫦娥三号很多很好的图象都是监视相机拍回来的,过去卫星没有这些东西,因为相机要做得很小,像素要很高。嫦娥二号上第一次安装了多个监视相机,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嫦娥二号太阳翼是怎么展开的,发动机是怎么工作的等等。嫦娥二号不负众望,在月球周围工作了半年,完成了全部任务。完成任务以后,身体还很好,很健康,怎么办?当时就有很多主意,有的人说让它跑远一点,有的说让它回地球来,想法很多,最后大家统一了思想,所以嫦娥二号的任务完成得很好。大家都学过物理,两个天体,必定可以找到5个点,在这5个点说如果再放一个飞行器,它理论上是不消耗能源还可以保持稳定,如果在拉格朗日L2点上回过头来观测地球和太阳组成的系统,由于地球遮挡了太阳的一部分阳光,光线不是那么强烈,所以它是个很好的观测地点,是天文学家最理想的空间天文台。我没有经过很好的考证,可能是全世界第二,最差也是全世界第三,我们把嫦娥二号运行了150万公里到拉格朗日L2点上,在那个地方把它的轨道调整成这样就可以了,让它在那运行,我们的科学家在这个点上获取了很多太阳和地的系统的科学数据。到了去年的6月份,它还很好,很健康,吃喝也有,燃料也有。我们说让它跑远一点吧,但是不要太远,我们早就有探测小行星的想法,我们就跟他们说找个小行星,最近可能要飞到地球附近来,他们找来找去就找到了一个行星,叫“图塔蒂斯”,这颗小行星长得像个大生姜。经过观察,它不会来会我们的,我们要去会它。因此我们改变了嫦娥二号的轨道,让它去会这个小行星。当时去会的时候,偏差是15公里,但有人问如果撞上怎么办,我说撞上正好,歪打正着,那就是我们撞上小行星了。结果,最后我们这颗卫星在飞跃“图塔蒂斯”的时候距离只有770米,获取了到现在为止得到全世界科学家的好几封信件,称“这是人类看小行星最清楚的照片”。过去搞工程的人写论文是很少的,更不用说在英国最顶尖的杂志《Nature》上发表文章了,但是这次就小行星的成果,再加上天文学家对小行星的分析,我们在飞跃小行星一周年的纪念日12月13日在《Nature》上头条发表了文章。2013-12-24 10:23:55

叶培建:嫦娥二号现在还在飞,它已经变成了一颗小行星了,已经绕着太阳转了。在搞嫦娥二号的同时,我们以孙泽洲为总师组建了一支队伍搞嫦娥三号,嫦娥三号的核心任务是落下去,这支队伍用了6年的时间完成了预定的任务。嫦娥三号由两部分组成,即着陆器、巡视器。这个着陆器是我们国家迄今为止第一个带图的飞行器,也就是在地外天体着陆的飞行器。还有一个月球车。12月12日的凌晨我们发射这个飞行器,经过100多小时的飞行到达月亮,在这当中还有这么一个故事,我们这个飞行器由于要落月,它上面一个重要的技术难关是设一个发动机,7500牛顿的变推力发动机,过去的卫星推力是4900牛顿,而且推力要变化,要在下降过程中的短短的时间里推力从7500牛顿变成2000牛顿。2013-12-24 10:26:03

叶培建:上天以后,我们要想试一试发动机,不要等到去落时有问题怎么办,所以我们要试一下。结果它太准了,我就没有修正,后来我们做了一点事情,把它的路故意走偏了,走偏了以后再修回来,利用这个时间把发动机点了一段时间,挺好,放心了。但发动机一点,我们要把走得好好的路,先弯过去再回来。因为是7500牛的发动机,推力很大,必须一次刹住,过去嫦娥一号、嫦娥二号都是三次刹住,一次刹住就很危险。为了这个事,我们做了很多事,要在8秒执行,跑了多少回,我们有这个信心,因为我们不是没有把握的,我们有相当的把握,最后非常准确地刹车,绕月球转起来。绕月球转起来以后,就变成一个月球卫星,但除了7500牛是个完全创新以外,其他都是嫦娥一号、嫦娥二号走过的路,难点就是在落。14号那一天,嫦娥三号要落月,我们都在现场。在700多秒里面,我们有一个大屏幕,那不是普通的动画,它是天上下来的数据,点多少时间它就停,我们随着这个动画就可以知道天上的情况,我们看到它下来,着陆相机看到图象我们的心就安稳了。2013-12-24 10:33:36

叶培建:落下来以后,大概有3分钟的时间,我们再近看各种数据,因为不单要落下来,方向要对,姿态要对,一切都很正常,我们落下来的最大偏差是1.2米,非常之准。落下来以后,着陆其在月球上就开始了一些工作。16号凌晨就用着陆器上的相机拍了巡视器上面的国旗,大家看到巡视器从月球车上走下来,那个巡视器是在着陆器底下,有六个轮子,这可不是一般的轮子,很复杂。走每一步动作我们都严密监视,最后当它走下着陆器我们知道第二步目标实现了,这个时候我们都感到非常的兴奋,到16号凌晨习主席、李总理亲自到大厅里来,看了这个照片,跟我们大家握手,这个时候马兴瑞指挥长宣布我们取得圆满成功。2013-12-24 10:37:14

叶培建:16号过去以后,月球车小小午休了一下,因为月球上很奇怪,它绕着地球转一圈是28天,月球的一天是地球的28天,因此月球的一个白天是地球的14天,月球的一个晚上也是地球的14天,落月的时候相当于地球早上八、九点的太阳,这时候不太热,是我们最喜欢的,我们就让它工作,工作两天以后,到了月球的中午,月面温度要到正150度,再加上它本身的发热,我们怕它热坏了,就让它午休了一小会。我也承认,我们现在看起来对月球的认识还不足,我们想得比较保守,后来证明不那么热,所以本来设置它的午休时间没那么长,后来又工作了一段时间,昨天到今天所有的科学载荷都开机了。今天是24号,到明天要进入月夜,所以明天的凌晨今天的晚上,我们会把月球车设置为冬眠状态,就是不干活了,睡觉了。到了晚上是零下负170度,不见太阳,又发不了电,它要冻死了。后来我们要它活过来怎么办,我们要让它好好地工作,要多取得成果,所以这次的着陆器和巡视器是我们国家第一次使用了核同位素,它可以在负170度的情况底下让月球车保持最低的生存条件。到下个月月初时,当太阳再升起来的时候,能不能把它叫醒,我们设置了一个唤醒电路,说太阳起来了,你要起来工作了,要发电了,但行不行还有待事实证明。到目前那么多难关都闯过来了,但是要过若干天才能证明,这是第一次我们使用核同位素发热。2013-12-24 10:39:51

叶培建:嫦娥三号在工程上重大的体现就是我们能够落下去,由于能够落下去,我们发展研究了自己的着陆腿,大家注意到没有,每条腿上还穿了一个“大鞋子”,因为它要保持四条腿倾斜下来的时候高度一样,我们设置的在月球范围倾向20度都能正常工作。今天已经在月球上开出了一段距离,将来还要开得更远,巡视器对地球有两条通路,一是巡视器可以对地球直接通话、发射信号、传输图象,所以它要保持和巡视器的通讯。现在设置的月球车可以走10公里,通过它和着陆器上装备的科学载荷,比如着陆器上的地形地貌相机,可以获取地形地貌图,巡视器上还有导航相机,巡视器既由地面控制,也可以自己看,哪儿有坑、哪儿有大石头都能避开,我们现在设置的是20厘米的石头可以爬过去,10厘米的坑可以跨过去,我们还在上面装了一个天文望远镜,地球上要看星星、看宇宙,望远镜是越做越大,因为大了才能看清楚,另一方面由于地球上有很多大气,会产生一些遮挡和干扰,而在月球上看太空是非常清楚的,一个小小的望远镜就可以看很远,我们已经拿这个望远镜看到了我们肉眼看不到的情形。我们还有一个雷达,装在巡视器上,一边走一边可以探测月球的结构,我们可以看30米到100米是什么样子,并且把图传回地面。昨天我们还开了一台X谱仪设备,过去嫦娥一号、嫦娥二号都有X谱仪,这次我们是一边走一边就能发射到地面,这样我们就能够对月球有一个更加清楚地认识。2013-12-24 10:45:08

叶培建:总而言之,嫦娥三号到目前为止表现非常良好,但是这个成功来之不易,我们看到它落得很好,走得很好,大家知道,一个成功要付出多少劳动。我举几个小例子。为了它落下来,知道什么情况底下能够落得稳,我们光落下来的实验就做了200多次,我们专门在北京郊区建了一个大架子,我把它称为北京南郊的埃菲尔铁塔,高80米,长100米,宽100米,是个方架子,我们要把着陆器要用驱动系统吊起来,产生5/6的拉力拉住它。不点火的实验做了很多次,发动器的实验也做了很多次,我们放心了。为了让月球车在月面上走起来,我们在航天城建了一个很大的月球场,我们在长白山上运了很多火山灰,模拟月球环境让它在上面走。我们在全球各地进行考察,最后在离敦煌很远的地方找到一个野外模拟点,发现那个地方跟虹湾很相像。我们在那修了4个大玻璃房子,4个水池,5台发电机,90个实验队员在大沙漠里面干了1个月,就为了月球上看到这么一个走的动作。正是因为这样严格的态度,我们实验队在那冒着很大的危险,沙漠上来了风暴是了不得的,所以在筹备过程中,我跟兰州协调时,一定要跟兰州空军搞好关系,一定要跟兰州空军报告,如果一旦发现问题一定要及时报告,当地政府非常支持,发动民工,给我们修了一条15公里的公路进去。但是我们也有很好的回报,敦煌本身就是个旅游地,还有个地质公园,我们走了以后把全部设施移交给敦煌,他们准备在那开辟一个中国月球车旅游基地,中国月球车第一个行驶过的地方,还有发电机、水池、板房。2013-12-24 10:47:10

叶培建:所以说,看起来很简单的一个成功,我们搞工程的人要付出极大的代价。但是这是落,我们还没有回,在2007年完成嫦娥一号以后,我们组建了嫦娥二号的队伍、嫦娥三号的队伍,同时我们也马上组建了嫦娥五号的队伍。嫦娥五号由一位年轻的专家带队,他30多岁时就已经是国家级的计算机专家,后来在我们的研究所当所长,又在我们研究院当副院长,不当了,专职来做嫦娥五号,组建了一支队伍。嫦娥五号和嫦娥三号相比又有一个很大的跨越,嫦娥五号由4个器组成,着陆器、上升器、轨道器、返回器,4个器加起来很重,现在全部的所有发射场都发射不了了,必须要到新建的海南发射场发射,还要用新研制的长征五号发射。一下子把这4个器的组合体打到月球轨道,打到月球轨道以后轨道器、返回器成一个组合,着陆器、上升器呈一个组合,这两个组合分离,着陆器带着上升器像嫦娥三号一样,降低在我们预定的地区。降到预定地区以后,这个着陆器上有两个机械手,有一个机械手会在月球表面抓东西,然后把它塞到一个容器里面。还有一个机械手会打窟窿,能在月球上打2米深的窟窿,把东西抓住,然后再装到容器里面。这个容器一定要做好,当年阿波罗在月球已经发现有水,但它不敢公布,因为它没有做容器,因为它搞不清楚是什么样的水。后来我们专门设置了一个容器。我们在兰州有一个兰州物理所,是兰州物理所搞的。这个机器手然后把容器转移到着陆器的上升器里面去,上升器要在月面上起飞,这是我们国家的第一次,采样、封装是第一次,上升器起飞也是第一次,起飞很难,我们在地球上,火箭起飞瞄了又瞄,在月球上落下是歪的,而且发动是点火的,温度很高,不能把下面的着陆器烧坏,很多关要攻。着陆器、上升器她到样品以后起飞起来,起飞起来以后再进入月球轨道, 然后轨道器和返回器的组合体去追它,这一点和神州飞船不一样,神州飞船是飞船去找天空,是小追大,由于月球轨道上面稍微一点的重量就会带来很大的代价,所以我们都装在返回器和轨道舱上,所以是大追小,大追小的撞击力稍微不小心的话就很麻烦。我们把这三个交汇到一起,然后把上升器里面的样品转回到转移器,然后把上升器扔掉,轨道器和返回器绕过月球返回地球。请大家注意,我们的神州飞船返回是七点几公里,我们已经到达月球,但是还没有出地球,所以要以高速度返回,返回离地球大约5000公里的地方,在这个地方进行调整,返回器返回地球。返回器返回地球我们没干过,这么高速返回,而且种种原因,主降落场还是要降到中国的大陆上,如果降到海上,海上的数据比较麻烦,因为月球的经度、纬度、什么时间起飞它的落脚点是不一样的,所以会造成我们返回有很大的挑战,所以我们这次的返回会有一个很大的创新。过去返回和神州飞船的返回都是直接返回,这一次为了解决落点的问题,为了解决再入角以调整冲击力的问题,我们决定这么干,分离进入大气层以后不回来,100公里进入大气层,到60公里时不走了,再跳回到宇宙当中去,再跳回大气层,然后再回来。 2013-12-24 10:49:02

叶培建:通过这个办法,距离越长,走的时间越长,我们可以得到很多好处,可以减少发热,减少再入角等等,所以这种返回方式也将是我们的第一次试验。回来以后,我们的样品将会给科学家们提供中国科学家自己获得的月球样品,去给我们的科学家使用。2013-12-24 10:55:13

叶培建:欧阳自远到这讲过课,我刚才看过册子,欧阳自远也是我们探测队伍里面的一位专家,当年美国人布热津斯基访问中国时曾经送过我们一克样品,我们把它分成两半,有0.5克给了博物馆,0.5克给了欧阳,他用这0.5克样品写了很多博士论文和发明。这一次我们就不仅是1克了,这样的话中国科学家对月球可以有更加充分的研究。按照目前的说法,2017年就能实现,但是我们有一个很大的困难就是返回,如何返回难度太大,工程上不能冒险,中国经济虽然发展了,但是每一分钱还要用好,为了保证这次试验的成功,我们要预先做一次试验,所以明年大家会看到一个航天新的成果,我们叫嫦娥五号,嫦娥五号前面还要打一个小兄弟,是它的试验器,打到月球不落月,因为嫦娥三号落过了,我们有把握了,我们绕过月球走一个自然返回的轨道,因为这个轨道是一定规律的,打到月球还要回来,为了获得10.7公里的速度,同时获得弹道,但是这个返回器做的是和嫦娥五号的返回器一模一样,我要验证这个返回器能不能返回,能不能落到该落的地方,这样才能够增加工程的可靠性。今年嫦娥三号落月,明年大家可以看到它绕过月亮再飞回中国。2013-12-24 11:01:08

通宝推:振振公子,脑袋,caj306,迷惑不解,xiaobailong,老树,
家园 叶培建揭秘中国无人探月工程三部曲(3)

叶培建:说了这么多,我们航天人也是付出了很多。我们航天能获得这么大的成就有三个原因,一是这项工作确实得到了国家的支持,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关怀,因为这么大的工程没有国家的支持是不行的。这项工作确实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关怀,所有的领导人我们都见过,都到我们现场来过,但是这一次嫦娥三号拍照的那一天,总书记和总理一块来的。二是全国人民支持。我讲个小例子,昨天我在饭桌上跟几位领导同志讲过,2008年打完嫦娥一号在瑞士开一个国际会议,我到瑞士去开这个会,董津义大使知道我去了,让我在苏黎士高工(苏黎士理工学院)——也就是爱因斯坦的母校做报告,当时请了很多华人华侨的学生,我就讲了这个,有个老人听了热泪盈眶,董大使后来说“叶总今天讲一个小时,比我这个大使做一年的工作都管用”。为什么?2007年嫦娥一号打完以后,温家宝总理到航天城来揭开第一张月图,我们都坐在台下,老人家站在台上站半天,讲话、揭图完以后,温总理从口袋里掏出一封信,这是一个海外华侨领袖写给总理的,信里最后有这么两句话:“我们中国的卫星飞得有多高,我们海外华人的头就能昂得多高”,我们这些人听了这话以后,感到我们所付出的一切辛苦都是值得的。2013-12-24 11:09:07

叶培建:再讲一个小例子,嫦娥一号发射的时候,我们是兵分三路,龙副总指挥着带我们用飞机把卫星运到西昌,火车专列把地面设施运到西昌,我带了80多个试验队员坐飞机去西昌,我们过去要坐专列,现在坐飞机一天就能到。但是西昌是个小地方,所以要到成都转飞机再飞西昌,带着80多个人到机场。到飞机场一看,航班取消了。那不行,取消了飞机,我就赶不到成都,赶不到成都我就赶不到西昌,赶不到西昌就意味着第二天队伍不能会合,那是不行的。我们国家调飞机是很艰难的,我刚才说过我做过我们国家遥感卫星的总设计师,我做那个卫星时跟军方有很多合作。我就到调度室去跟他们讲,说我是嫦娥一号试验队的队长,我们国家要发射第一个月球探测卫星,航班不能取消,必须让我们走。他说好,他请示一下,仅仅15分钟,民航总局就下了调度令,派一架飞机。我们80多个人,发登机牌,效率要提高,结果一慌乱,多发了三张登机牌,这是我的亲身经历。上了飞机,飞机不能搭站票,多出三个人没地方坐,机长就拿着话筒在飞机上说“今天我们的航班上有我国第一个月球探测器嫦娥一号的试验队,由于我们工作失误多发了三张登机牌,有哪几位旅客愿意下机?”大家看一看,现在的飞机上因为登不了机有打架的,白云机场不是还冲进过柜台吗,但是那次,就这么一句话,站起来一批,说“我们下去”,我作为队长,站起来感谢他们,我说“谢谢你们”,他们说“不用谢,我们要谢谢你们,我们没有想到我们坐飞机,还对中国的航天做出了贡献,这件事我可以跟我的儿孙说一辈子。”我们很多年轻人都跟我讲,过去只晓得我们干航天的人树国威、壮军威,体会不深,今天我们了解了,凭什么人家给我们派飞机,凭什么人家下飞机让我们走,不是我们这些人有什么了不起的,是我们这个事业(了不起)。下面我要重点讲一下我们的航天精神。我们中国的航天精神是一个发展的过程,在上世纪60年代就是“两弹一星”精神,中国就是靠着“两弹一星”精神才壮大起来,才没有被人打跑。“两弹一星”精神就是“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登攀”,就这几句话指引着我们老一代掌门人搞出了原子弹、氢弹、导弹、卫星,邓小平说过,中国要是没有这几样东西,中国就不是个有影响力的大国。到了90年代,我们搞载人航天,经过几年努力我们就实现了载人航天,党中央江总书记总结了四句话:“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我讲个小得不能再小的例子,16号凌晨2点,有几个好朋友给我发信息,说“老爷,怕影响你休息,我们晚点给你发信息”,我回了个信息“我9点钟已经在开嫦娥五号的会”。前几天凤凰卫视做了节目,主持人问我“你们有没有休息,能不能休息几天?”我说“没有”。我是凌晨2点钟回去休息的,9点钟已经在讨论嫦娥五号。我们这支嫦娥队伍在这种精神鼓舞之下又发扬光大,嫦娥一号搞得非常成功。你们广东省的副书记马兴瑞同志当时是我们的总经理,他要我在大会上讲一讲,说一说怎么成功的,我说运气好,他说不对,你一定要总结。我总结了两条:一条是质量追求极致,还有就是嫦娥团队的精神。2013-12-24 11:11:31

叶培建:第一句话还是热爱祖国,一个热爱祖国的人,尽管他会碰到很多问题,我们也有工资问题、住房问题、也有小孩上托儿所的问题,等等,腐败现象我们也看得很多,我们不是不知道,但是一个热爱祖国德人,当他处理个人关系和这些事情时就能够处理得好,我们这次着陆落得很好,有四条腿,我们有一个副主任设计师陈天智,他是清华的本科、硕士、博士,日本的博士后,一回来就做这个事,他本身有点疾病,前年不幸倒在了工作岗位上,工作的时候去世了。他的父亲没有提任何要求,在陈天智的追悼会上我写了一副挽联:“清华学子,出类拔萃。壮志未酬,将星西去。献身航天事业,佑我嫦娥落月。”他的父亲提了两个要求,其中一个要求是如果嫦娥三号成功了,希望在嫦娥三号的荣誉里面体现一下他儿子,我们几个人一商量,完全没有问题,应该体现这样一个人的荣誉和精神,我们队伍里有很多这样的人在努力奉献。我们的孙总在最忙的时候爸爸得病去世,他的夫人也得了重病,但这些都没有影响到他的工作,一位年轻的总师,在嫦娥一号打成功以后,胡总书记看他年轻还特意问了一下他是不是他,习总书记召开航天大会时还代表了科技人员进行发言。在成功的那天,我没有想到其他的事情,我想起了他在最艰苦的时候挺过来了。第二句话是积极向上,因为这些人非常积极向上,所以我们碰到的无数难关他们都能克服,没有一股刻苦攻关的精神做不到。第三句话是一切从小事做起,这么庞大的工程不是哪一个人能做得起来的,一个人做不好全部就完蛋了,每一个人做的事情都小,但是许多小事能汇成一个大事。第四句话是团队精神,必须要有一个团队才能克服,这是一个大的系统,小到每个分系统的各个部件都是一个团队。所以我说,航天的胜利,我们能够从一个很落后的国家,从洋面、洋火、洋袜子、洋布什么都是洋货的地方变成能够成为世界上一个航天的大国,我们是有自己的独特精神的。现在对我们来讲,这些都过去了,不能再想这些事情了,我们要看得更远,我们希望在不久的将来我们能够有人登上月亮,希望不断有人探测火星其它星。我希望全国人民理解我们,理解两条:一是要花钱,但是花得不多,但是到来的好处,尤其是对国家的地位、声望、经济发展大大有好处;二是或许我们还有失败,要宽容我们失败,失败了我们一定能够汲取教训去获得成功。2013-12-24 11:13:44

叶培建:咱们这个学校据说是非常好的学校,出了很多院士,也出了很多科学家,希望今天这个报告能给各位有一点点的影响,希望你们的当中将来有人加入我们的航天事业,希望接下来的航天事业有你们的身影。谢谢大家!(掌声) 2013-12-24 11:15:23

=============================================

主持人:好,谢谢叶院士。刚才叶院士给我们做了一个非常系统、非常生动、非常感人的一个报告,叶院士主要讲了三方面的内容:第一,为什么要去探索宇宙跟太空;第二,全面介绍了我国在应用卫星、载人航天、深空探月、无人探月这几大领域我们所取得的辉煌成就;第三,分享了我国的航天精神和感人故事。我相信今天的演讲对在座的各位应该是终身受益匪浅,让我们再次以热烈的掌声,对叶院士的精彩演讲表示衷心的感谢! 下面是互动时间,华附的学生是很有科学方面的素养的,提问也都是比较有份量的,下面希望大家踊跃发言,有问题的可以举手。 2013-12-24 11:16:26

华附学生:叶院士您好,我有一个小小的好奇心,想问一下您的手机有没有加密? 2013-12-24 11:18:10

叶培建:我的手机没有加密。 2013-12-24 11:19:17

华附学生:像您这种关键性的科研人才,你们的人身自由或者日常生活会不会因为这种特殊身份而受到某些限制? 2013-12-24 11:20:35

叶培建:我们和你一样自由,和你一样自在,但是我们有很强的保密观念,该说的就说,不该说的绝对不说,该说的在不该说的场合也绝对不说。 2013-12-24 11:21:51

华附学生:叶院士您好,我想问一些关于火箭方面的问题。据我所知,现在人类推力最大的火箭就是美国用过的“土星5号”,苏联用过“能源号”,欧航局有“阿丽亚娜”,这些火箭的运载能力都足够使它能够将很大的质量着陆月球轨道,但是我们现在正在研发中的“长征五号”的运载能力跟他们也差得很远,这是否离我们载人登月、载人登火星这些宏大的计划还有很长的距离? 2013-12-24 11:22:56

叶培建:小伙子很聪明,掌握得很好。确实,人类现在最大推力的火箭就是“土星5号”。首先要定义一下,因为各个火箭要比较的话,要定一个共同的参数,我们都是把它能够把多大的东西送到近地轨道的来作为比较,“土星5号”可以送120吨到130吨,所以它当时能够把“阿波罗”送到月亮上去,但今天美国人也不干这个事了。中国确实目前没有那么大的火箭,而且短时期也不会有,“长征五号”也不如它,这是事实。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就不能去月球,因为随着技术的发展,我们去月球还有别的办法。比如说我们可以多次发射,在轨道上进行交汇对接,然后再飞向月球,这种轨道交汇对接可以在近地轨道交汇对接,也可以在月球轨道交汇对接。我想,这样的办法会比较好,有两个原因:第一,不要太大的火箭,因为火箭太大了以后也没有其它用场;第二,我们可以比较快地实现这个目标。我想你的问题我已经讲得很清楚了,很准确,但是不一定要走大火箭的道路,可以走较大火箭分次发射进行交汇对接再向月球运转的道路。 2013-12-24 11:24:06

华附学生:叶院士您好,您刚才说月球上有很丰富的“氦3”资源,我就突发奇想,既然月球上有那么多的核资源,为什么不能在月球车上装一个小型核电反应器,然后在月球上直接收集“氦3”资源进行反应,然后就可以源源不断地提供很多核动力,也就省去了很多的燃料资源,而且还可以持续不断地进行发动。 2013-12-24 11:24:57

叶培建:我发现这里的学生很厉害,你这个建议很好,我已经记下来了。我换个方式回答你,月球上确实有很丰富的“氦3”,但是现在就要在月球上把它变成一种核动力,我想还是有难度的。但是瑞士已经有了一个想法,今年9月份在北京开了首届“月球探测空间大会”,大会是中方主办的,有四个报告,我做了一个报告,美国人也做了一个报告。美国人做的报告里就提出了他们要在月球上就地取材生产太阳电池电,但由于考虑到月球上并不具有太多的硅和砷,还有另一种元素,在月球上就地取材生产电池片,在月球上就地组装太阳能电站。在大会上我跟他讨论了一会儿,我说到底是月球上就地生产就地取材组装比较好,还是从地球上运一些东西去组装比较好?那老兄会说两句中文,就说“不要!不要!”他主张在月球上就地取材。这是一个思路,你提得很好。 2013-12-24 11:26:05

华附学生:叶院士您好,我想问两个问题。第一,是否存在嫦娥四号卫星,它的主要任务是什么?第二,我国的载人登月计划将在什么时候开展?谢谢。 2013-12-24 11:27:10

叶培建:你们提的问题都很厉害!有嫦娥四号。我们国家干事情都是很靠谱的,有嫦娥一号就有嫦娥二号,嫦娥二号是嫦娥一号的备份,有嫦娥三号就有嫦娥四号,嫦娥四号是嫦娥三号的备份,同样,有嫦娥五号就有嫦娥六号,嫦娥六号是嫦娥五号的备份。嫦娥三号打得很好,嫦娥四号怎么办,确实我们要认真考虑。我想,我们不能简单地把嫦娥四重合嫦娥三,我现在还不能回答你到底干什么,但是肯定是几种里面的一种。比如说我们可以把嫦娥四号还落月球,但是落不同的地点,装一些不同的科学仪器,做一些不同的事情,这是完全可以做到的。而且可以吸引一些外国科学家,把他们的科学仪器装上来,也可以考虑把嫦娥四号改成其它的飞行器,去探探其它的星,也可以把嫦娥四号的着陆器落到月球上,把月球部分做成一个轨道器留在月球上,等等,想法很多,还没有结论,将来有了结论我会告诉你的。 还有一个载人登月的问题,这个问题更难回答。因为有很多媒体在,我对媒体有一个小小的请求,其实我不怕媒体采访,只怕你们报道不完整,断章取义就很麻烦。下面这段话我认为是比较完整的,因为载人登月是个很敏感的问题,你们要么不报道,要么就报道完整。我是这么想的,有三句话:第一,人类要征服太空首先要去月球,美国人去过了,中国人一定要去,中国人也一定能够去;第二,目前我们国家没有任何载人登月的计划,因此也无所谓前几天网上传的取消这个计划的无稽之谈,没有这个计划就没有取消;第三,一个国家有没有载人登月的计划要看国家的实力、国家综合发展的需要,随着国家经济能力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我认为中国迟迟晚晚是要搞载人登月的。航天白皮书是五年出一次,最近一版的航天白皮书已经说了“我国已经开始了载人登月的关键技术研究”,昨天广东电视台新闻台采访我的时候,我就说了一句话,“我希望我在有生之年能够看到中国有人登上月球”。 2013-12-24 11:29:01

华附学生:叶院士,您刚才说您去苏黎士参加过一次暗物质的研讨会,我想问一下,如果中国的深空探测继续发展的话,是否可能在深空探测器上装一些更加高深的物理探测设备,比如说是引力波探测仪,或者是暗物质的探测仪? 2013-12-24 11:30:10

叶培建:你这个话题已经过时了。暗物质是一个很神奇的东西,宇宙间暗物质占的成分比我们可见的要多得多。暗物质肯定存在,但到目前为止人类没有找到直接证据,因此许多科学家在不懈努力寻求暗物质,办法有直接法和间接法,这就不说了。其中,中国紫金山天文台的研究员常进,也是嫦娥一号X谱仪的设计师,他在暗物质研究方面是走在世界前列,前年被评为当年的十大物理发现之一,他是在寻找暗物质方面最接近的人之一。但是由于他的这个研究跟美国人合作时候,是在南极上空放的气球,还不排除受到地球周围环境的干扰。我们国家非常重视这件事情,已经决定研制一颗暗物质探索卫星,如果计划不变,在2015年就会发射,我们将在暗物质卫星上装载一个中国人自己研制的暗物质探测器去探测暗物质。同时,我们国家的先导计划里面,除了暗物质的探测,还有量子、X射线、太阳望远镜等等,这些最新的对空间科学和空间物理学利用航天器来探索的新的计划都在做。 2013-12-24 11:31:16

华附学生:叶院士您好,月球有一个背向地球的那一面,那一面的物质组成和面向地球的这一面区别应该不大,但是如果我们想要探测那一面,就会遇到月球本身把测控信号挡住的问题,请问现在有没有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 2013-12-24 11:33:44

叶培建:月球很奇怪,自转28天,公转28天,所以人类永远看不到月球的背面,但是着陆器可以着陆在月球的背面,所以着陆器是可以在月球的背面进行探测的。如果中国将来还要探月,我也主张在背面着陆。这次嫦娥三号在100公里变成15公里的时候,就是在背面变的,完全是靠成功的方式算好时间,在月球背面发动机自行点火,等到它一冒头我们就看到数据变得很好,只要控制技术做得好,自主控制完全可以进行测控的。随着技术的发展,如果要在月球的背面,不要说背面,包括月球的南北极,我们可以在月球周围打月球中继卫星,来传达月球背面和两侧的信号。 月球中继卫星的概念明白吧,小伙子?2013-12-24 11:35:18

华附学生:明白!2013-12-24 11:36:22

提问:叶院士您好,欧盟有能力对一些比较远的行星进行观测,比如对土星、木星进行观测,并且传回来比较清晰的图片,但是中国现在连火星的观测都受到遥测的限制,是否说明中国的遥测技术尚且不是很发达? 2013-12-24 11:37:21

叶培建:我们现在没有去过火星,但是我们带月球探测的二期工程当中已经公开了我们国家在我国西部有一个站,在我国的东部有一个站,这两个站里面可以到那去。 2013-12-24 11:38:15

现场提问:您刚才说到跳跃性的返回,是不是说它以一个椭圆形的轨道,通过跟大气层的摩擦来减少碰撞,减低速度,然后平稳地着陆在地球上? 2013-12-24 11:41:34

叶培建:它的功能很多,路程增长可以减少它的发热,还可以改变它对地球的载陆角,以便落到合适的地方,还有就是通过这个来减少它对落地时候的出界。 2013-12-24 11:43:26

现场提问:它跟传统的着陆有什么区别?2013-12-24 11:44:57

叶培建:着陆太高,传统的才七点几公里,现在是十公里多,太高,降不下来。2013-12-24 11:46:05

华附学生:叶院士您好,我这里有两个问题想问一下您,第一,嫦娥二号已经完成了对小行星的扩展任务,它的下一步任务是什么?第二,中国和俄罗斯在2010年合作完成了一个萤火一号的火星探测器,但它最后失败了,也是俄罗斯方面火箭的问题,我想问一下中国下一步除了探测月球和载人航天,有无其他的深空探测计划? 2013-12-24 11:48:59

叶培建:嫦娥二号现在已经成了一个太阳的小行星,正在沿一个很大的轨道绕着太阳转,它对我们来讲还有下面的意义:第一,我们可以不断监视它,看它的寿命到底有多长,也就是这个设备的可靠性怎么样;第二,可以不断地监察遥测信号,主要是起这个作用。萤火一号是航天方面以上海为主跟俄罗斯合作的,它没有获得预期的效果,这是一个很可惜的事情。如果你们去查一查这几年的政协会议,我曾经讲过我很遗憾我们国家没有在今年实现火星探测,如果按照科学家当时的想法,印度人今年进行了火星探测,中国人完全也可以,但国家考虑到方方面面,我们没有开展火星探测,目前没有这方面的计划,但我们正在做这方面的准备,国家再下个决心,我们应该能很快实现。 刚才有个事情没有说,嫦娥二号打完以后,这个队伍就在研究如何去得更远。 2013-12-24 11:50:11

华附学生:叶院士您好,我们国家已经进行了很多次的月球探测、太空探测,请问一下,火箭发射以后,那些太空垃圾,您持什么看法? 2013-12-24 11:51:11

叶培建:你提了一个很好的问题,太空垃圾是一个很头痛的事,在航天发展初期,包括中国在内,也包括美、苏,但主要是美、苏两家制造的,全世界打了7000个航天器,中国才100多个,确实在一开始没有注意这些太空垃圾的问题,因此现在在太空形成了很多碎片,大的很大,小的很小,这对我们将来的航天发展是有很大威胁的。现在全世界有一个太空碎片的委员会,中国也参加了,我们现在来共同对付它,办法大概有几种:第一,从几年开始发射的所有航天器都有自重的销毁办法和离轨,离轨就是一个卫星在有用轨道上,成为无用以后,要留下一定的燃料,把它偏离到卫星比较少的地方;第二,太空所有大的碎片都编了号,人们都在进行监测,因此所有的航天器在飞行时都要不断地注意大的碎片以免碰撞,只有一个办法就是避让。对于小型的碎片,现在所有的航天器在设计时,本身都有一定的防护功能,现在开始人类对这件事情已经有了充分的认识,各个国家都在合作对付这件事情,中国也不例外。 2013-12-24 11:53:17

叶培建:你提问之前我先讲一句话,因为你是女的,我们嫦娥队伍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嫦娥”多,嫦娥三号里面有三个女副总。 2013-12-24 11:53:21

华附:真是鼓舞人心。(笑)我想问一个问题,刚才您提到日本人要我们帮它当义工作砷化镓,我们有这个技术做出砷化镓,但是没有那种应用的能力,这是不是说明我们国家的工业技术跟高新技术稍微有点无法接轨? 2013-12-24 11:54:31

叶培建: 是的,你说得很对,我们国家现在有很多东西——科学家是有本事的,但是技术工业,尤其是电子元器件,很多半导体器件,还有一些特殊的器件,它制约了我们的发展,这是事实。 2013-12-24 11:55:27

华附学生:我们在设置航天器走得更远、飞得更高的时候,航天局有没有考虑在里面做一些科学实验,对工业和技术方面针对性的研究? 2013-12-24 14:42:50

叶培建:有的,我们还有一个专门的卫星叫“试验卫星”,就是来试验这些元器件能不能在天空应用,找到参数,以便地面生产的人进行改进。比如说现在的发动机是化学推进,将来电推进,还有能源,都是要事先在空中进行试验,这对地面的经济发展和工业发展是很有好处的。 2013-12-24 14:43:27

主持人:好,非常感谢叶院士和同学们的互动。我刚才看了一下表,不知不觉就过了我们预定的时间。今天叶院士的讲座和同学们积极的参与和互动,给广州地区、给华附校园带来了非常美妙的科学大餐和享受,我建议在座所有的老师和同学们用热烈的掌声再次对叶院士表示感谢! 好,第十期“珠江科学大讲堂”到此结束,谢谢各位! 2013-12-24 14:43:59

通宝推:陆合,本嘉明,高地,特里托格内亚,廖石,aiyoho,caj306,迷惑不解,xiaobailong,老树,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家园 好奇问一下

我们在空间可以做一件事情,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人口很多,吃饭问题怎么解决?我们发现,有很多种子在空间经过空间的变异以后很神奇,我们现在建了几个农场,我们发现在空间的种子,经过几天空间的辐射以后,具体的不太清楚,但我可以很负责任地说不是转基因,这个种子在地面经过栽培,一个南瓜可以长到200多斤,一条豇豆可以省长到1米多长,辣椒的素可以是普通辣椒的N倍,我们有一个女院士开了一个甜瓜园,她的甜瓜太好吃了,因此我们前几年专门打了一个种子卫星,我们在这颗卫星上栽培了很多种子,现在这些种子正在全国各地栽培,或许它会为我们的吃饭问题找到一条出路,所以,空间有很丰富的环境资源可以利用。

太空育种到底是否有用?

家园 我一点都不懂
家园 这是不是口误?

离太阳系最近的半人马座,光也走4.2亿年。

按维基的说法:

主星半人马座α星C:又名比鄰星,是该星的第三颗星位,于从地球看来西南方向2度的位置,是距离太阳最近的恒星(4.2光年),为一颗红矮星,亮度+12.4。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5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