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新中国粮食生产(1949-2013) -- 老老狐狸
《博客天下》记者来到李克强昔日插队的凤阳县大庙公社(如今已经改为大庙镇),曾经与他共事的人们正在敏锐地接收着这位昔日大队书记释放的信号。
已经88岁的纪鸿冠是大庙公社当年的五七小组领导,专管下放知青,他回忆起李克强提到的开“逃春荒”证明时说,大庙有逃春荒的个别情况,虽然不多。
在1959~1962年那饥馑的三年,基层干部允许逃荒要饭是一种德政,逃走的人往往可能活下来,而被拴在土地上的人们饿死的概率要高得多。
在官方1970年代的表述中,一般更多地使用“外流”这样的词。凤阳县的一些乡村历来有外出卖艺的传统,这和当地经常闹灾、缺粮有关系,在《凤阳县志》中,编者解释外流原因的一章中提到,许多人通过吹拉弹唱一冬春,回来就可以做料子裤,一个给人挑牙虫(从嘴里挖出假的虫子,一种传统诈骗方式)的妇女3年挣了2000元,盖了5间新房。还有一位燃灯公社的社员,被官方文件描绘为“老三天”,他带着自己怀孕的妻子到淮南,把孩子几乎生在大街上,在得到医院和好心人的救助(50多元)后,带着妻子孩子三天换一个地方,继续请求别人捐助。
外流者生活改善带来更多的外流者,这样的恶性循环是当年的基层干部非常头疼的,有的基层干部甚至也加入外流。1972年,甚至有一个大队女干部“外流”,“她丈夫拉二胡,她唱小调,搞了一冬春。”还有的生产队干部带着社员外流,还“喊着一、二、一的口号”。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现代社会不像以前,重体力劳动已不多见.即使是没有那些副食品,人均300公斤也够了.
现在袁和其他人追求粮食亩产其实是走错了方向,说实话,我怀疑即使有亩产2000公斤的粮食,有人会吃吗?
我的家乡在上世纪80年代,种粮食已经不是单纯追求产量高了,而是讲究好吃不好吃了.
中国历史几千年,能真正吃饱肚子的不知有多少年?恐怕比没有打仗的时间还要少吧?
光凭让13亿人吃饱饭,这点就坐实了TG执政的正当性。
以前几乎不可能从国际市场得到粮食,所以灾备显得尤其重要.但现在的情况,不说抗灾能力的极大强化,就是从国际市场上,也能得到补充.
而中国维持粮库这种灾备系统其实是花了巨大代价的,这些东西没有当然是不行的,但过份强调粮食安全性也是不必要的.
老是设想全世界都以你为敌,这不是一个正确的思路.
目前国际市场年交易量2-2.5亿吨,大概是中国产量的1/3到一半。
换一句话,如果连续三年减产10%(这不是不可能),要保持现有消费水平,要把全球现交易量买完。
300kg,对于现今中国人,肯定不够,现在的人均直接消费大概在150kg左右,加上人均54kg的肉类,就需要350kg,还没算蛋,奶,水产品,酒,饮料,糕点等,这些都得粮食换,还有就是种子。
现在已经人均450kg以上了,但还是紧平衡,就这个原因。
当然,换个生活方式,可能300kg也够了,比如印度,人均肉食5kg,现在的人均粮食产量200kg多点,和我们那三年差不多,人家还是粮食出口大国呢。
还要什么数据?
食糧作物(万トン)、綿花(万トン)、油料(万トン)、麻類(万トン)、砂糖(万トン)、茶(万トン)、果物 (万トン)、家畜飼養数(万頭)、年末での豚の頭数(万頭)、年末での羊の頭数(万頭)、肉類生産量(万トン)、水産品生産量(万トン)、豚牛羊肉生産量(万トン)、海水産物量 (万トン)、淡水産物量 (万トン) ... ...
我这里全有。
我也在使用这些材料,但还没发帖。
最好列出前后几年和数据出处。
另外,28631是76年产量,不是库存。
不贴出来不许飞走!
就是说2-2.5亿吨交易量,进出口各一半,顶多因为统计口径不一样偶尔有进口七千万吨,出口七千五百万吨这种差别。这么计算真正能买到的只有1-1.2亿吨,我还不清楚有没有比如转口贸易的重复计算。总之能买到的比例比看上去还小。
我可一直在这里作威作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