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新中国粮食生产(1949-2013) -- 老老狐狸
人不能搞双重标准,对吧
从表面现象看,确实如此,我在十几年前对此一直不持怀疑。
然而随着年龄阅历增长,却怎么也想不通这种表象背后的逻辑。
仅仅是积极性的问题么?所谓积极性从经济角度看,是劳动力的投入,对现代农业来说,劳动力的投入对于农业的发展远不是重要因素,粮食增产,技术的因素起了主导作用,这从西方发达国家农业发展中看的很清楚。
那么还有体制问题,所谓体制,一是生产的主导权比如种什么作物,另一个是分配,对于温饱线下的农业生产,作物的选择极其有限,就是几种主粮,而分配,农民多留一些,必然是城市人口少分一些。这与全国性的温饱问题解决并不相符合。
九十年代,是农村衰退的年代,大批青壮年进城,劳动力减少,各种费用摊派多如牛毛,社会矛盾激化。农民种粮积极性受到极大打击。
然而粮食总产量仍然稳定增长,吃饭问题并无反复。
原因只能从技术进步中寻找。
一方面,国家征购少了,留给农民的就多了,征购部分加价20%,超额交售部分加价50%,钱包也就鼓了。
另一方面,集体分配时,是减去国家征购部分再分配;自己干,打下一大堆粮食,再卖给国家,直接数钱,感觉多了不少。把以前很多隐性的东西显化出来了。
就像先涨工资,再住房、医疗、教育市场化,流通中的现金多了,市场也就繁荣了!
据说大跃进的罪状之一是宣传:”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
如今总理在人大当众高声宣布:”人有多开放,地有多大产!”
这就是经济专业出身的总理,一声冷笑。
据说当年的口号是:”阶级斗争一抓就灵!”
如今宣传的口号是:”市场经济一放就好!”
听说文革余孽已经被打倒了,再一声冷笑。
我70年代的时候几乎没有吃过白面类的东西,都是窝窝头类的,到78年以后馒头才开始有,慢慢肉蛋就多起来了。
我是城市户口,不存在着因包产到户导致的分配变化。
邓上台后,认为不太会打仗了,储备粮就拿出来吃了,也不再大量储备粮食了。记得82年食堂的米饭都是陈粮,煮出来颜色偏灰。
杂交水稻、小麦把水稻、小麦的单产提高了50%,后来中国人吃大米白面也就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