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新中国粮食生产(1949-2013) -- 老老狐狸
这玩意运输和使用都非常不方便,农民不愿意用。我母亲说,当时他们在地头挖了个坑,把氨水直接倒坑里埋上了,结果这个坑周围连续几年寸草不生。生产队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大概只推行了一两年,因为基层普遍抵制,后来上级也不强迫用了。
四三工程投资超过当年外汇出口总额。
那会儿造点氨水挺不容易的啊,加水稀释又不是特别要命的麻烦。生产队里大家真是没积极性,分产以后大家为搞点氨水又打破头,唉...
管好一个队,难度大于一个分厂。
送花成功。感谢:作者获得通宝一枚。恭喜:你意外获得 16 铢钱。1通宝=16铢
作者,声望:1;铢钱:16。你,乐善:1;铢钱:15。本帖花:1
7.5%和当年的各种傻逼口号之间的区别,有基本智商的人大多还分得出来
以58年大跃进而论,真相信亩产万斤的不多,但相信总产量翻翻的不少,而且相当数量的都是有大智慧的。
57年总产量3900亿斤,58年7月左右,农业部给中央汇报,预计58年6000到8000亿斤,比57年翻了接近一翻。
58年确实丰收了,可是就算加上没收回的,实际增产不会超过5%。
但当时确实有不少地块能翻倍,李振声就让一个大队平均亩产一年增产40%。
还有个大牛更猛,农科所下到基层蹲点,帮生产队换了种子,一年玉米亩产就从50斤以下,上到3、400斤。
加上看到的确实是一片丰收景象,把个例无限推广到全国,就犯了大错,这是人在认识论的局限,我们今天就敢说完全不会犯这种错?
58年底,农业部报给中央,有望10500亿斤,保守7500亿斤,中央保守地公布7500数,并按这个确定征购。
今天来看,7500亿斤,按播种面积算,亩产不过390!按年产量算,亩产也就600斤上下,即使是在50年代,产个800斤,也不罕见,所以聪明人们都信了这个数据。这和相信试验田放的万斤卫星完全不是一个概念。
到了60年春,觉得不对,挤了水份,在人大上宣布的58年产量还有5000亿,59年产量5400亿,59年的征购就是按5400定的。
问题彻底暴露出来,已经是60年下半年了。
这官僚体系怪兽一旦动起来,不到南墙真是回不了头。
楼主对基层很了解
收入在晋州第一,但还是有村民不满意:干部比社员多拿了50%左右,听队长安排集体劳动不自由,等等……
这些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人民公社时期流行的镜头,对许多中国人来说,都已定格为一种越来越远的历史。但在河北省晋州市周家庄乡却不是历史,而是现实生活。从1958年算起,晋州市周家庄人民公社已经存在了51年,周家庄乡也成为中国目前唯一保留人民公社制度的乡镇。
精细化管理,绝不亚于一个企业:
周家庄乡顾问、晋州市政协原副主席柳国运告诉记者,在周家庄乡,一切劳动量计算都是以工分为标准,下地干活的,看大门的,打扫卫生的,开车的,甚至包括乡长、队长的工作都要到年终按工分进行收入分配。周家庄乡对不同的工种进行了372项细分,每项劳动的所得工分一目了然。每次上工,队里的会计都会记账,到年底统一结算。当年全队总收入除去合作社一年中支出的生产资料成本、水、电、口粮款以及集体公积金等,算出每个工的工值。
忙总说得好,关键是管理问题,。
啥事都往体制上扯,不是扯蛋就是混蛋,现在的经济规模,还有多少是管理者、所有者、劳动者合一的。一个优秀的管理者,太重要了。
所谓“一包就灵”,无论是用在工业、农业还是商业、科研上,都是一种不负责任的懒汉思维。
虽然周家庄的集体经济模式,让社员“不用操心”、“生活有保障”,不过,还有一部分人认为这种模式存在不少弊端。
“我还是感觉把地分了好,这样更公平,干活更有积极性,可是我们又不敢说,自己做生意吧,也没那本事。”二队社员吴女士说,“我们队长光会给我们分活,他自己就从来不干,发的钱却比我们都多。”
吴女士还向记者透露:“周家庄乡的很多干部,包括生产队长、几个厂的厂长,都是乡党委书记雷宗奎的亲戚。”
对于吴女士的说法,王月双这样解释:“任何一件事情都不可能做到让人人满意。多年来,周家庄的风俗是女不外嫁,男不外娶,所以,要是追根溯源,周家庄人人都是亲戚。”
周庄乡政府办公室主任说,周家庄乡从乡长、副乡长,到武装部长等,都是没有工资的农民身份,分红收入只比平均水平一万五六略高一点。
让周家庄乡的干部们最为得意的福利政策,也有社员提出质疑。
“啥福利政策啊,我们可没感觉到,其他乡镇的农民吃水、孩子上学也是免费。”三队社员韩先生说,“应该把地分了,那样干活才有积极性,那些想混饭吃的人就混不成了。”
吴女士和韩先生都提到了“积极性”,这也是乡党委书记雷宗奎一直思考的问题,他已经意识到,生产缺乏积极性,工业过于集中在劳动密集型企业等集体经济的局限性。
那么,周家庄的体制能否延续,它的明天在哪里?
这些问题也一直困扰着雷宗奎,他也说不清楚。他只是觉得,集体经济确实还有许多要改进的地方。
河北省社科院研究员刘增玉认为,从目前的现状看周家庄的体制是完全可以延续的,“关键在于人的因素”。
随着工业人口的增加,慢慢地已经开始影响到农业生产。雷宗奎设想,要提高农业机械化,再到外面聘一部分劳力。(袁帅)
还敢说“所谓的粮食靠化肥是谎言”,真正无知者无畏,我呸!
草之。
六亿神州尽舜尧,自然很美好,可惜这只能是一种理想主义。
纵观各地坚持集体道路发展起来的村镇,无一例外都有一个非常强有力的领导人,这样的领导人要有能力、有威望,还要有较高的道德水平,这样的人才实在是太少了。
还有一点很普遍,就是这些村镇基本都是抢抓住了时代发展的机遇,利用集体积累的优势,率先实现工业化。之后,利用工业化赚取的财富提高了集体成员的生活水准,保证了集体凝聚力。归根到底,物质刺激还是起了关键作用。
恭喜:你意外获得 16 铢钱。1通宝=16铢
作者,声望:1;铢钱:0。你,乐善:1;铢钱:15。本帖花:1
农村特别缺,50年代尤其缺。不止农村,也不仅是基层。会计是党内公认的经济专家,推广小土群就是他的主意。
制定一五计划,大笔一挥,要建多少万公里铁路,苏联专家只好需要多少钢、多少设备……一样一样掰指头教算账。
58到61,本质上就是管理混乱,等清醒下来,61年搞的公社60条,完全是操作版。这才有后面18年的相对稳定运作。
其次,楼下指出了“粮食是靠化肥的谎言”。粮食当然靠化肥,当然不只靠化肥。
第三,
而且这个问题严重到不能凭一个人的聪明才智去辨别是非。
现在这种事当然也会有,而且在可以预见的将来都会继续在所有人类社会中存在。所不同的无非是程度问题,亏损几亿RMB和饿死几十万人的差别还是挺大的,现代社会能把损害往小里限制就是大进步。我想指出的也就是这一点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