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林总的庐山之毛林情事之井冈往事 -- 史文恭
早期红军的经济来源,俺在之前的一个帖子里,已经专门提过了,链接出处
您不敢信,可以理解,但只要多看几本回忆录,积累下来,像朱德部的军饷都是很正常的小问题。----顺便说一下,俺在西西河也呆了一段时间了,好像也没有靠造谣写东西的前科吧。
不客气地说,党史的研究,不是靠百度就能摸索出来的,很多事件都是要参看大量相关人物不同角度的记述才能有点深入,像朱毛会师后两拨人马的嫌弃,您拿了俺一句话挑刺,其实俺的表述是建立在陈毅给中央报告的原文之上的。引一段原文:
“1.以江西宁冈为中心向南向北的游击问题
在一九二八年四月,四军各部会合于江西宁冈,成立了四军,并有军委,
但党内不统一,军队各自为政,袁王[5]为保存自己的老巢,很不愿朱部及湘
南农军这样多人在宁冈,使他目标大惹下大祸,主张四军到赣南去。毛部颇
有自了之心,看见朱部及农军那样混乱,不愿意合伙,主张他们自己到平浏
(向北游击),朱部及农军到赣南(向南游击),军委则随朱部出发。
。。。。
时的分南分北的政策,大部建筑在各部的私利上,尤以袁王的自私,
毛部的自了不管,引起朱部及农军不满。这个政策决定后并未实行,因为一
二日后朱部二十八团即击溃江西敌人两团,占领了永新,经济问题得了解决,
大家又合伙起来。”
俺理解大部分泡论坛的同学都是偶尔看党史帖子好玩的,所以并不介意,对于一些稍稍深入一点的党史分析,有些同学的惊讶和不解。但对于自己不懂或者不知道一些原始资料,反而一开口就表扬俺造谣的英雄们,俺真的没有兴趣为他们提供出处,这也算人之常情吧,---因为他们所关心的是心目中虚幻的东哥形象,而不是真实的历史。恐怕抱着这种心态,在俺的帖子里,只会给他们带来越来越多情绪上的困扰,----所以,在这个阶段,还是由他们保持自己的愤怒,俺来继续党史时传祥的工作吧。。。哈哈
5分/天×30天=1.5/月
陈老总说的是
这个问题是军委常委会决定的。湘南各县委要求要回去,军委乐得送他们走,以减少他们在宁冈的各种困难(如给养问题,纪律问题)。军委常委是嫌红军人数大多没有办法整理,看见他们要走便让他们走,以致他们回去大部受了损失,红军日后没有人补充。这个举动引起党内极严重之批评。
你说的是
好吧我来分析一下你的演绎和老总报告的区别。
1)农军是自己要走的还是被赶走的。
2)是老毛决定让他们走,还是军委常委会决定要他们走的。
3)老毛认为湖南农军岂有此理是不是对老总部暗生嫌弃。
一个月后仲弘同志取代老毛成为军委书记,从而形成毛朱陈三架马车,这说明什么?说明老毛这地主并没有一手遮天,朱德和陈毅是有发言权的。你把军委常委会的决定全赖在老毛头上有什么根据?
你在短短一篇文章里随意剪裁史料简直令人瞠目。你回到上面的问题告诉我们到底老总的分兵正确,还是老毛的不分兵正确。最后扭转不利局面,老毛的功劳大,还是老总的功劳大?你把陈毅的报告掐头去尾只引一句说老毛小鸟依人根本是在歪曲陈毅对整个事件的描述。
史教头的回归好歹也让河里的一些看客可以拍砖.2013年下半年到2014年上半年,西河基本没有多少能给人拍砖的文章.
西河的宗旨是: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包容是西河兴起的关键,希望各位嘴碎的键盘政治局委员能以平和的态度探讨国家大事.
不客气地说,有时往往给人一种过于挑剔乃至刻薄的味道。
第一,朱毛虽然合称,但合作的过程中肯定有一个磨合的过程,就跟夫妻一样,再好的夫妻,总有拌嘴的时候,但是看到人家拌嘴,就说“心生嫌弃”,这一句话,确实太重!评价历史,不看大处,只拘泥于小节,按照老兄这种钻年角尖的看法,天下没有恩爱夫妻,所有人都成为他人的陷阱了。你不看毛主动派何长工与朱部联系,不看毛委员亲自率部队来接应,却只把磨合过程中的一些不同看法夸大,乃至用“嫌弃”这个颇有负面的用语,讲史而用语太过,恐怕不能服人。即以陈毅所写给中央的报告来说,他所举出的优点是:“红军各部分间非常团结,内部官兵是兄弟一般关系,非常欢爱”。显然,总体上的团结还是认可的。
第二,前面所述“岂有此理”已经是张冠李戴,目下兄台再引陈毅信来佐证您的看法。这里也有所不妥。陈毅并非主席的表态,而是第三方,第三方有时未必准确,尤其是让第三方来捉摸所述对象的心理活动,更加容易陷入误解、夸大或扭曲。再说,陈毅此信是1929年9月向中央汇报的信件,此时已经红四军七大已经召开。在这个会议上,朱陈联手,将毛挤在决策层之外。陈自己说是处于秦晋之间,难以做人,但事实上显然站在朱一边,并在关键的投票上将毛的前委书记排除在外。陈给毛扣的帽子有:“A 英雄主义;B 固执己见,过分自信;C 虚荣心重,不接受批评;D 在党内用手段排除异己,惯用报复主义;E 对同志有成见;F 工作态度不好;G 小资产阶级色彩深厚。”这些表述,显然太过。在这其中,陈写的东西,尤其是兄台所引的向中央的报告,除却一些事实外,或明或暗对毛有不利的表述非常多。比如他将袁王说成是绿林。尤其要考虑到他在红四军七大上主张留下朱,赶走毛得到执行,而且直到见周恩来之后(这年的10月,已经是1个多月后)才改变自己的看法。你所说的这段话,可以说是陈毅用来证明所谓“排除异己,惯用报复主义”的一段材料,同时佐证自己在红四军七大上的做法的正确。回到文中所说的毛主张“自了政策”,这在当时,也是一种策略。当时情况坐吃山空,肯定不行。毛主张双向游击,而军委随朱,其实也说明毛对朱的尊重。无论如何也证明不了毛的嫌弃之心。因为在当时的情形下,这一分散发展主张并不是一定要比集中力量坏,而且毛主张自己往湘东发展,湖南的军阀更加难啃,难不成毛最“嫌弃”的是自己?但在陈的叙述中,基本上成为毛“排除异己”的一种事实。陈说“军委明知这分家政策不对”等等,这只是一种马后炮罢了。如果没有后来的永新胜利,朱毛必然要分开游击发展。直到1929年的“二月来信”,中央误以革命陷入低潮,不也是主张朱毛分开?设身处地,当时毛上井冈山不久,自己终究并非井冈山主人,更何况怀抱天下理想,自然不会与袁王相同。袁王嫌弃朱及农军的想法,或者是有可能的。但毛嫌弃朱,如何能够解释他主动联系朱并接应朱的事实?自了的主张,确不可做为“嫌弃”的证据,应该是很清楚的。何况陈毅的说法,有很多偏颇,这在他自己后来都认识了错误,当时党内斗争,年轻人颇负意气而用语颇伤感情,这是可以理解的。但几十年后,老兄再这这样只站一边,尽量用所谓的“八卦”来误导我们对历史的认识,这样不太好吧。
兄台努力挖掘党史,我是乐见其成的。虽然是“八卦”,而不是正史,仍然让我受到不少教益。文中多数部分,仍然有不少发光点。但希望权衡历史人物的时候,仍然尽可能保持公心。给您献花一朵,为您的努力以及回复的平和语气赞一个!
史MM的复出,好事。
可是,我也觉得近作的文风有点失之于过于谐趣,个人不太适应的说。这个和京华,王子,马甲,等等的大作,比一下就知道了。“谐”教一路的,个人觉得还是小I教主的火候掌握得比较好一点。不过他善于用黑话,占便宜。
LZ的文风是一会子事,朱心似的跟贴拍砖,就是另一个层次的水平和风度问题了。爱吵架的,有本事另开一楼叫板啊?不敢吧,搞不好没几个跟贴的,多没面子?不敢就不要借人家的楼,株人家的心啊。
这里的读者都是成年人。比如我吧,读了主楼N遍,除去文风不太敢冒外,得出得印象是,太祖的战略和政治眼光真的是高出其他人N个层次。考虑问题实际全面,为人处事也有独到之处,唯一可能现场军事指挥不太在行,可是他老人家对此也很有自知之明,所以就不逞强,紧跟老总啊。
这个“紧跟“,在战略上明显是正确的!既知现场指挥不行,分兵的结果只能是失败。只好让老总能者多劳,将兵多多益善了。如果假设,老总不太愿意,哪恐怕倒能说明老总的战略眼光,有点那个短视啊。
所以真的是不明白,怎么会是LZ在黑东哥呢?搞不好是有些拍砖者的社会阅历比较简单的缘故。
陈毅认为毛从不二过,凡是陈毅认为毛二过的地方,最终都证明是陈毅错了。
这是我看了这个帖子后的感想。
我不相信主席天生就是军事家,政治家,一贯正确。如果你认真读过毛选,就会发现,他很多时候是从失败中总结经验教训,有时候是他自己的失误,有时候是同事上级的失误。所谓游击战,运动战,读懂了就会发现,这是碰壁碰得头破血流之后总结出的战略思想。你用折服众望所规这种投票选举用词,实在太傻逼了。想想二万五千里长征吧。
在有些人看来,神是不能有缺点的。
说不上是治史之人。
这东西,很容易给人诛心之感,当狂人日记比较不错!
打个不雅比方, 这样极度抽掉中间过程的结论, 就好比说某美人吃奶后男欢女爱生孩子。
都是事实,可是,去掉了中间20年经历,这句话是谣言还是需要热捧的写实呢?
极左极右们都爱干这种事。
无德无能,无德:排斥异己,害得湖南农军覆灭。无能:军事本领稀松,有赖老总才得以存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