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网站停站换新具体说明
- 按以上说明时间,延期一周至网站时间26-27左右。具体实施前两天会在此提前通知具体实施时间
主题:【原创】那些被遗忘或扭曲的三国人物 -- 就一南瓜
什么叫大义?大义这个东西在古代往往是门阀世家维护自己权势的一种工具,特别在独尊儒学后表现得特别明显,东汉末年,宦官、外戚、士族,三大集团斗得你死我活,有哪个真正关心过民生?在这些人眼里,赤眉、黄巾都被称为蚁贼,解决的手段就是杀杀杀。研究一下那时候的史实,很有意思,往往让我想起太祖的一句话: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
瓜子对封建王朝虚伪大义的批判仅三言两语就入木三分,很是佩服。但是做事的时候是否只要利就可以了,或者只要能够提供秩序就够了,即使是乱世也应三思。
现代的例子。蒋介石遇到不满,在孙中山活着的时候是随时撂挑子,在孙中山死后就是直接动手杀人,终究免不了军阀的格局。张国焘在草地无法赢得争论,也是诉诸军事力量。老毛亲手缔造了红军,被夺权之后,不是一走了之,不是冷言冷语,而是随时关注,最终用自己的能力完全合法地拿回了权力。三人都可称人杰,但最终成败,是否与解决问题的手段是否顺应大义有关?而手段的选择,是否本身也反应出三人格局的不同?
一人之利是为利,众人之利是为义。照顾了多少人的利,就有多大的义。曹操刘备能够照顾到一些人的利,就有了这些人的义;而贾诩只顾一己之私,怎么也说不上义。
始作俑者,其无后乎这句是孔子说的。大致是“谁开始第一个用人俑殉葬,我咒他断子绝孙”。你的意思是杜畿虽然坏事做绝,但是还有子孙?
这里是说董昭助魏篡汉被大家批为佞臣,他是始作俑者,但是他得享高寿,儿子还做了大官,可见,并没有报应到他身上。
他所在的集团就是凉州军事集团,这个集团的头子就是董卓,董卓死后就是李傕郭汜樊稠张济。
封建时代,尤其是当日东汉末年,政治斗争的规则乃是胜者通吃,输了就全家夷灭。贾诩所在的凉州集团,从来都是被东汉世家大族掌握的文官政府所利用和限制打击的对象,从来不是政治主宰者。
且在当日查举制的大环境下,凉州集团根本没有上升的空间,对于贾诩这种寒族地主出身的人来说,此生做个小吏,而且是局限于凉州这种苦寒之地的小吏,便是其上升空间之极限了。东汉有制度,凉州人不许随便内迁徙。
贾诩的作为,乃是为整个凉州集团打出出路,贾诩的建议,乃是涉及整个凉州集团数十万人的生死存亡,这一点,乃是王允为首的东汉世家大族政府逼出来的——身处关东诸侯和长安坚城强兵夹击之下的凉州军,在丢失后勤、远离本土根据地的情况下,能撑多久?
我们立刻就明白了王允的思路:他作为一介文人,没本事动手杀人,于是饿死、困死凉州军成了其第一选择,只是他没想到,博弈规则虽然规定了主动者可以出牌,也同时规定了被动者可以应手,而且应手可以是孤注一掷。
还有,被一千七百年前死死捆住思路的人儿用陈寿的思路,将贾诩想象成了掐指一算,计上心来的半妖半人的半仙式的人物,却从来不敢依照事实去推断,贾诩、郭嘉这些妖人做出正确战略判断的物质基础何在?
再说一遍,这是21世纪了,在历史的旧货堆里臭了一千七百多年的旧货,再拿出来谈,就算是有了“文言文翻译成白话文”的创新,也是垃圾。
蒋、张本身都是人杰,要说也没做错什么,只是出了个毛泽东,使我们知道世界上还有另一种活法,另一种格局……
大义是什么?大义是从比较意义上来说的。相比几个武夫个人来说,贾诩可能多少是为了他凉州的大义(但连这个我都是怀疑的,劝回李催郭汜恐怕更多的是为了他自己自保,否则“一里长可以擒之”的,更可能落网的不是他贾诩么),但从天下来看,天下百姓才是大义。不把百姓当回事,那么也就不要奢望挤进荀彧,诸葛亮等人一列
封建社会乃至现在的社会确实有很多虚伪性,问题是这是否意味着这个世界就应当如此,意味着人之所为就应当遵循那个一直以来的虚伪性呢?
若只是追逐实利,把立场,理想,人民看成粪土,恰恰只会堕入老蒋的下场
为天下人利益而奋斗而献身,其崇高性还真是比为某个小集团利益或者为个人私利狼奔豕突高那么一点点。公道自在人心。
我前面的意思,其实只不过说贾之所以不被高评,因为不符合后世史官的大义观,并未谈到汉末的大义,更不表明汉末以及后世史官的大义观我就完全赞同,更没说其适合今日。而且后世史官的大义观到现在来看是如此如此,跟现代价值观有冲突,并不等于当时贾诩的做法放到现在来看就没有问题,不是吗?前面也有人提到了,类似贾诩做法的那些个风云人物,下场如何了?
既然你也说到清楚贾做事从小集团利益出发,那么这种做法在中国,何种时代成为过大义呢?老毛为什么能取得天下?他要跟老蒋似的,能行吗?
始作俑者,其无后乎?为其像人而代之也。
孟子的原话有歧义。
孟子原话是“仲尼曰:‘始作俑者,其无后乎!’为其象人而用之也。”
为其象人而用之,不如为其像人而代之。
不过孟子当时说得清楚就完事了,没想过后人玩断章取义玩那么狠。
读史可以明鉴,知古可以鉴今。读史,不仅是个人的兴趣,更有益的是我们能从古人的言行中找到很多值得效仿,值得传承的文化。
比如说袁涣,这个在《三国演义》中未出现的人物。
三国时期,最显赫的家族莫过于袁家,四世五公,门生故旧遍及天下。袁绍登高一呼,从者如云,手下文臣武将济济一堂。说起袁家五公,分别是袁安、袁汤、袁滂、袁逢、袁隗,从汉章帝时袁安任司徒到汉献帝时袁隗任太傅,历时章恒灵献四个朝代。袁逢袁隗是兄弟二人,袁逢是袁绍袁术的父亲,袁绍与袁术是同父异母的兄弟。这是汝南袁氏的渊源。
而袁涣是汉灵帝时司徒袁滂的儿子,属于陈郡袁氏这一支。
史载,当时官宦子弟多跋扈,横行不法,而袁涣则守之以礼。先后被任命为功曹、侍御史、谯县县令(未就任),刘备被推举为豫州牧的时候,举袁涣为茂才,这是史料中他们二人唯一的交集。
后来为避战祸,举家迁往江淮一带,为袁术所用。袁术与吕布开战,袁术败,袁涣被吕布捕获,留用于帐下。
吕布与刘备翻脸成仇的以后,一天,吕布心血来潮,让袁涣写篇文章骂刘备,袁涣不肯写。吕布再三强迫他,甚至拿着刀剑指着他发怒说:为之则生,不为则死!袁涣大笑之,对吕布说道:“我只听说可以用德行来羞辱人,没听说用谩骂来羞辱人的。如果刘备本来是君子,你骂他他只会付之一笑,如果他是小人,会反过来拿你骂他的话来骂你,那么受辱的是将军啊。况且,昔日我曾在刘将军手下做事,就跟现在在你手下做事一样,假如有一天,我离开这里,反过来辱骂将军,这可以吗?”
之所以将袁涣说的话全文翻译过来,是因为这里面蕴含了一些做人做事的道理。比如如何对待前雇主,比如如何对待前任,等等。
吕布被诛,袁涣归于曹操,他向曹操谏言道:军队,是凶器,不得已而用之。治理天下要用道德来约束人心,用仁德来感化敌人,给百姓一个安定生活的环境才能使天下归心,老百姓就会与统治者同生共死了。我听说,真正的明君善于救世,世间动乱则要举起大义的旗号;太平年间,百姓趋财逐利,人心不古,则要宣扬淳朴去教化他们。形势变化,治国之道也有不同,不可一成不变墨守成规。即使用武力征服暴乱,最终还是要靠仁德去感化。
教化之功,几千年的历史证明这是太平时期行之有效的统治手段,舆论引导是个很强大的战场。
曹操闻言大喜,任命他为沛县南部都尉。
那时候,曹操正在招募百姓实行屯田制,很多人对此项制度不满,纷纷逃亡,地方官吏们往往把他们抓回来予以刑罚。袁涣又谏言道:都说故土难离,老百姓不到万不得已是不会离开故乡的,一定是我们订立的制度有些不妥。应该顺应民心,老百姓愿意来屯田就让他来,不愿意也随他。
曹操听进了他的意见,老百姓也安定下来,屯田制反而顺利的实行下去了。
不久,袁涣升为梁国相。在此任上,他注重以礼教化百姓,要手下官吏尊老抚孤,倡导孝敬贞烈,很得民心。他因病去职以后,老百姓都很怀念他。
公元213年(建安十八年),曹操称魏公,建立魏国,袁涣任郎中令,行使御史大夫的职权。
袁涣再次向曹操谏言:现在天下初定,文德武功同时兼用,这是国家长治久安的方法。我认为可以大规模收集文献典籍,宣扬古代圣贤的教诲,来潜移默化的改变百姓的思想,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至于那些尚未降服的地方,以武力震慑他们,以德化感召他们,迟早会天下一统。
曹操深以为然。
某天,风传刘备已死,众大臣皆相互以贺,唯袁涣默默无言,只因当年曾有举茂才之恩。
袁涣轻利,每每收到的赏赐他都分给了别人,到死时,家徒四壁。曹操祭奠他时,痛哭流涕,手书教令:赏赐谷物两千斛,一份叫“以太仓谷一千斛赐与郎中令家”,一份叫“用垣下谷一千斛送给曜卿家”,外人不明白他的意思。曹操的教令说:“用太仓谷,是依据官法;用垣下谷,是因为他是我亲密的朋友。”
曹丕登基后,有天闲聊,问袁涣的堂弟袁敏:袁涣在性格上到底是那一种类型的人?袁敏答道:袁涣外貌看似温和柔顺,内心却强大无比,临大节处危难的关头,古时候一些烈士也不如他。
袁涣不是个有很多故事的人,也没干出一番惊天动地的政绩。但,他是个有气节的读书人,提出的很多做人做事特别是国家治理方面一些意见,至今还有借鉴意义。
这就够了!
2014年9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