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网站停站换新具体说明
- 按以上说明时间,延期一周至网站时间26-27左右。具体实施前两天会在此提前通知具体实施时间
主题:【原创】那些被遗忘或扭曲的三国人物 -- 就一南瓜
罗贯中就虚构了一个情节,用以说明群策群力,多智的重要性(原文作者:气概文鸯)
曹操横槊赋诗、醉杀刘馥,似乎和战争没有什么关系。然而,正是这段情节,揭示了曹操赤壁之战失败的深层次原因。曹操聚众宴饮,演说中,恃强轻敌之意,一览无遗。醉酒横槊,骄狂不可一世。
对于曹操的《短歌行》,后人有许多解释。但在此处的解释,阿鸯以为应该是,表现了曹操没有对手后的孤单与寂寞。尤其是刘馥认为不吉利的“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无枝可依。”透露出的是曹操的轻敌。也许阿鸯理解的不对,希望网友们多多赐教。
曹操一槊刺死了刘馥,(史书上没有这样的记载。)也同时刺破了所有敢于进言者的胆量。刘馥为曹操立下过大功,只因一言不慎,就死于非命,对所有人的震撼是不言而喻的。下一回中,程昱和荀攸曾提醒曹操,战船连锁可能遭到火攻。曹操以没有东南风,火攻不能成立为由,驳回了程昱和荀攸的提醒。如果没有刘馥事件,程昱和荀攸也许会继续进言,南方冬天偶尔也会有东南风,而东吴也绝不会放弃这样的机会。但是,有了刘馥的前车之鉴,程昱和荀攸断然不敢重蹈覆辙。
曹操得意忘形的专智,决定了曹操赤壁之战的失败
所以虽然罗贯中有心吹捧武侯,但是也不得不承认诸葛亮的军事上的失败。
小小的基层官员聚餐,以带小三为荣。 江西萍乡那样为情妇打工的官员就不足为奇。
周期律,抑或是《三国演义》开场白:天下合久必分,分久必合。
古罗马,经历了王政、共和和帝制,三种政治体制。
在共和时期才有选举,历史学家对那些选举也没啥好印象。那时候的所谓民主选举,就是比谁钱多,谁手黑皮厚。现在还是一样。
追认成我党党员?
结合三国志及裴注,赵云在刘备队伍任职情况如下:先是为刘备主骑(即骑兵统领),(刘备到河北投靠袁绍时)募兵数百为刘备麾下,(长坂坡之战后)任牙门将军,(平定江南四郡)偏将军、领桂阳太守,(刘备入益州)偏将军、领留营司马,(刘备平定益州)任翊军将军,(刘备东征孙吴)翊军将军、督江州。
赵云任牙门将军前的具体职务史料阙如,但从赵云不用夏侯兰,而是推荐为军正(左将军属下军法官,怎么也得是数百石官员),可知赵云当时已经有下辖数百石官员的权力(赵云虽未用夏侯兰,但可推定其军职高于军正等职),则赵云已经起码为俸禄千石的军官,估计是校尉之类军职,统领一部,估计即为刘备亲军。
赵云在平江南时即以偏将军领一郡太守,已经算刘备部方面大员。而从赵云先后任牙门将军、偏将军、翊军将军等军职看,赵云一直是刘备亲军、中军的统兵大将,即为刘备最精锐部队首领。
赵云统辖部队,特别是新野时代以来,更加类似的是东汉南北两军的中军部队,而非类似曹魏武卫、虎贲等亲军部队。即其角色不像侍卫队长典韦、许诸,更加类似的是西汉夏侯婴。
夏侯婴长期为刘邦车兵统帅,战则前锋,退则亲卫,如彭城之战失败后,夏侯婴驾车保护刘邦撤退,但夏侯婴之前已经长期统帅车兵作战,到汉中已为列侯,不是什么侍卫队长小角色。而类似夏侯婴这样的亲信大将,是非常受君主信用和亲近的。
赵云作为翊军将军,应该掌握着数千直辖刘备的精锐中军,品级或者不高,但实际权力极高,是军政中枢的重要一员。用现代术语而言,大抵类似北京卫戍区司令员,而非中央警备团团长的角色。
陈寿把赵云与关张马黄并列,不是简单凑数,而是了解蜀汉军政体系运作真相的体现。
按你这个说法,当年美国没称霸的时候也不能采用“美国式的民主”,因为会有英国、法国、西班牙等列强出钱支持和操纵美国国内的各个党派,导致这些党派偏向强国的国家利益,而非美国的国家利益。-----历史的事实不是如此吧?
独立战争和南北战争就可以作为注释。
实际上,独立战争之中的大陆军,战力低下,华盛顿指挥能力更是一般,能够打败英军,多靠了背后的欧洲各位大佬全力支持,我们或许应该把这些大佬们叫做是英国死敌之联盟,西班牙法国等均挥军参战。比如法国拉法耶特直接率军参战,法国舰队则是萨拉托加大捷的根本原因。
荷兰则假惺惺组织了中立联盟,实际上是要对大陆军进行物资贸易,赚取战争期间的超额利润,这个联盟获利丰厚,以至于欧洲列强均红着眼睛加入其中,比如丹麦、瑞典乃是同荷兰一起的共同发起国,不久普鲁士、俄国和奥地利也加入进来。这样就造成了欧洲大陆合击英国一国之态势。
至于英美最后一战的约克镇大捷,则是七千英军在美法海军联合海陆包围下进行的,背景,就是英军彻底失去了制海权,也失去了陆上优势,这个巨大战略态势的扭转,是以欧陆各国联合对付英国为大背景的。
南北战争更是对美国国家组织制度的彻底否定,原本这个“合众国”就是“合则留,不合则去”的联盟,南方十一州原本有足够的权力离开联邦,人家没有违法宪法,合法独立,为何北方非要武力解决?
战争之中,更不要说英国法国全力支持南方,从武器供给到物资贸易无所不用其极,甚至有计划直接出兵干涉,只是由于内部掣肘,最后才放弃这一打算。
美国人所以能够摆脱殖民统治,进而维护国家统一,从独立战争来看,不过是利用了欧洲列强的分歧,利用了外力对于自己的支持——如果说体现了国外列强干涉美国内部事务,我们可以说,英国人退出北美,让美国独立,是符合全球除英国之外的所有列强的利益的,如果把北美看作是伦敦控制下的英帝国一部分,那么我们可以说,列强干涉的结果,就是撕裂这个帝国,如果说列强干涉,那么这就是干涉的结果(只是不是以所谓“民主选举”形式,而是以战争形式实现之);
从南北战争来看,无非是顶住了外来压力,顶住了外力强权对于自己的干涉,跟啥国家体制木有关系——依照美国既有体制,那林肯应该顺应南方主流民意,放手制造“两个美国,一联邦一邦联”或者“美利坚南北朝”,这才叫做符合美国体制啊!而林肯放手开打,就是违反了美国当初组建之时联邦精神,违反南方意愿强行将其留在了联邦之内——别跟我说九百万南方公民中还有四百万黑奴,在《独立宣言》的精神中,黑奴根本就不是“人”,甚至,妇女和财产有限因而没有资格纳税的男人也不被归结在“人”的范畴里面。
在当日的技术条件下,欧洲列强要想干涉美国难上加难,但是在当今世界情况下,干涉主义就不那么难了。
当日,英国人干涉成功的前提条件是工业能力,国家动员体制的代差。
比如清朝以封建分散经济承托的散漫动员体系及古代小农经济对抗英国近代工业体系和动员能力(还要加上满清百多万异族压迫四万万汉族P民,时刻坐在火山口上的态势,使得满清压根不敢全面动员)。但是对抗另外一个工业化国家或者经济体就极难,独立战争失利和南北战争不敢出兵直接干涉就说明此事——虽然美国工业水平远低于英国,但是那不是代差,而是工业水平差异。比如南北战争南方可以获得英法四十万支步枪,但是北方一年即可制造步枪近百万支。
现代美国人可以以金融力量制裁敌国,可以轻易陷敌国入经济崩溃金融坍塌的死地,但是当日却没有这个力量,当时根本没有统一的全球货币体系,也没有当今流动性在全球内瞬间转移的技术条件。
日俄战争,日本打败俄国,废了九牛二虎之力,打完战争,俄国固然疲惫,但是日本也濒临垮台,这还是美英给了巨大支持,甚至是巨额贷款基础之上的结果。甲午中日战争,英国人同样提供了巨额资金支持,但是,战争结束之时,日本经济已经崩盘,嗣后哪怕中方连败,只要不谈和,日本也就自己垮了——2亿两白银的赔款,是日本的唯一救命稻草。
技术的难度还体现在力量投送上,南北战争半个世纪之后的日俄战争,技术水平已经大幅升高,俄罗斯波罗的海舰队跨越半个地球来到东亚,跟日本联合舰队作战,最终失利——日俄实力差距之大,尽人皆知,然而长途跋涉、后勤补给困难直接拖垮了俄国人。若是我们前推到南北战争,就会发现,同样的难题一样会拖垮英法,正如独立战争中,世界第一的英国舰队对付不了美法荷联合,英国一国之力也对付不了整个欧陆一样。
多说两句,英国人在欧陆覆雨翻云,无往不利的秘诀是挑拨离间,挑动欧陆各国围攻欧陆最强国,比如七次反法同盟之中的拿破仑法国,比如一战中的威廉二世德国,然而,在独立战争,它竟然促成了整个欧陆强国合伙祸害英国的局面,由此看来,其失败,乃是自作孽,天注定。
再扯远一点,英国人的私生子老美全盘继承了英国人的搅屎棍儿伎俩,对欧亚大陆从来都是挑动各国围攻最强国,比如倒霉的苏联,然而,伊拉克战争期间,它竟然利令智昏,重蹈英国人在独立战争中的覆辙,成功引火烧身,使得被严重侵犯利益的俄中法德、阿拉伯联盟等等大大小小的power合伙祸害美国,其失败也是天注定,自作孽。
干脆利落,一是一二是二
送花 关闭
送花成功。恭喜:你意外获得 16 铢钱。1通宝=16铢
作者,声望:1;铢钱:0。你,乐善:1;铢钱:15。本帖花:1
我现在上班也是天天这样的情况,下面乱糟糟,中间有个职业挖坑的,上面什么也不不管,还喜欢派人四处打听。
在其位,就应该谋其政。史官在史官的位置上做自己应该做的事。象司马迁这样也算是对自己职业道德付出代价的一个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