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人工智能的突破临界点 -- 达萨
奥森·斯科特·卡德(Orson Scott Card)的代表作,安德系列,《死亡代言人》,《外星屠异》中的简,就是这样的人工智能,或新生命形式。
如果兄台没有看过这个系列,那么,兄台的思想就真是太了不起。
好的科幻小说,真是让人脑洞大开。
一直在找这个系列的《精神之子》中译本,英文还是看不下去呀,这个系列的哲学思辨,极其多,当然,这也很适合我,但英文可就要了命。
你这么强烈推荐,我去找来看看。
安德系列?电影安德的游戏是不是这个的一部分?
是的,电影《安德的游戏》就是这个系列的第一部,不过改编的一般,很多地方,没有看过原著的,会感觉莫名其妙。
但喜欢哲学思辨的我,更喜欢后来的《死亡代言人》和《外星屠异》。
科幻小说,关键在于格局架构,这是中国作家很不擅长的,《三体》就是架构极好,但细节很一般,却是中国科幻小说的极品。
在哲学方面也是如此,只有熊十力的唯识论,才被认为是自成一体的哲学,但各方面都不怎么样。
基本完成了系统唯我,载体能动哲学体系的我,现在也想弄一套小说架构,将武侠,科幻,魔幻,军事,政治,现实等等融为一体,呵呵——也许,这方面能骗些银子,哲学思想那套东西,没人搭理俺。
说的好一点,是思想的闪光点。
说得难听点,就是吃饱了撑的,胡思乱想而已。
我自认自己还不具备构建一个体系的能力,至少现在还没有。
但是不代表我没有这方面的尝试和努力。只不过受天分和阅历限制,还不到时候。
以前学习分形理论的时候,就被那种简单的结构经过多次迭代放大所呈现出的惊人的复杂所震撼。
从这个意义上说,生命,尤其是智慧,也许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复杂。可能人们永远也无法理解其最本质的规律,但是却不影响人们创造他。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潘建伟教授及其同事陆朝阳、刘乃乐等组成的研究团队在国际上首次实现量子机器学习算法。日前,国际权威物理学期刊《物理评论 快报》发表了这一论文[Phys. Rev. Lett. 114, 110504 (2015)]。这是量子计算应用于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领域的开创 性实验工作。
单个图灵机至今还不可能超越人类智慧,但是从谷歌开始尝试另一个路径,就是用一个图灵机做不到的事情,用图灵机组而且是千千万万个图灵机组来尝试。朋友说,这是暴力破解。对了他在西西河ID不清楚,因为通过茶馆论坛认识他,他在那里ID叫老猫。很多有关算法研究的常识与前沿信息,我还时常和他请教的。因为你的说法,和他的解释有异曲同工的地方,故此留言。
另外补充一些我个人最近观点,记得最近一次和老猫他们聚会,讨论到计算机网络发展的新趋势。引用,上海信息协会会长黄晖在信息协会年会上的总结,就是下一代网络趋势已经开始走向去云端,和智能化。其中我和老猫讨论的就是去云端的变数。这个变数,就是现在开始逐步热起来的物联网。从老猫解读就是,将来我们今天熟悉的互联网需要在云端实现的功能,实际可以在物联网局部云就能做到。这实际,是对此前所有数据集中在一个云端的技术路径的反动。
值得关注。
神经元是最近一些年热门,这热门实际折射出一种无奈。如果说,现代可续体系是一个结构稳固,框架清晰,目标明确的体系。那么到脑科学领域,这个稳固的架构至今还没有真正形成。所以这直接导致,在这个领域研究还是处在不断摸石头过河的状态。神经元大热,就是现在大家都在摸的石头。
不过,这里并不贬低科学家在脑神经元方面的研究。恰恰相反,不仅IBM去年已经提出基于脑神经元方面的成果而制造类神经元芯片的研究计划。而且,在下一代互联网方案中,也有拟制人脑神经元网络的方案。
从定义的最小的走势类型开始,生长出无穷无尽的变化,
最近的电影 超能陆战队,也如此,从最小的机器人组合出想要的一切。
期待hullo兄的大作,我必是忠实读者
作者从蜂群的行为开始谈起,慢慢揭示一些此前人们并没有强烈意识到的问题,例如:活系统的智慧究竟从何而来?为什么那些看似简单无脑的初级生物能够产生群体智慧?个体的无意识到群体的有意识之间到底是不是鸿沟巨壑?书中涉及的问题纷繁复杂,小到一个蜂群、一组计算机代码、一个封闭试验基地,大到人类进化、人工智能、网络经济等等。
-百度百科
求长文~~
随意来回穿越到各种设定的世界里随便折腾,再顺便兜售一下私货什么的
这书脑洞颇大,但文字太干
这部我也看过,写回复的时候想到的是比如大穿越时代那种。
还有比如流浪仙人也是政治的私货非常多,不过这部里不是换世界而是换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