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网站停站换新具体说明
- 按以上说明时间,延期一周至网站时间26-27左右。具体实施前两天会在此提前通知具体实施时间
主题:【原创】在芬兰出长差的日子 -- 脑袋
多谢。
我曾在九寨沟、西湖、拉萨河谷、羊湖……甚至人迹罕至的葫芦海子里见过空瓶子或塑料袋子。我就想不明白,这帮人怎么下得去手?
这个小城长城饭店的老板,就是以前的知青,中学下乡,然后回城,然后经商,最后到芬兰来打拼。很能干的一个人。就是这些细节处素质太成问题。他让我带他们夫妻去各个西餐馆尝味道,看别人经营方式有什么可学习的。但这个人总是在路上,甚至餐馆中大声说话,在路上每隔几分钟就会随地吐痰,在餐馆中也常大声卡痰。我后来忍无可忍,直接要求他注意点。但他总是不在乎地说没什么,中国人就这样习惯了。第二次出去,仍然这么我行我素,看他没改的希望,我再也不愿意带他们出去,真的很觉得丢脸。到现在也没明白,为啥在芬兰这么干净的国家,让他改也这么困难,他到底努力在坚持什么,很难理解的心态。
小马家来自湖北乡下,也只中学毕业,但小马具有所有现代城市生活习惯和举止,和老外没多大区别。所以我感到,区别来自于年龄段不同,文革期间教育确实还是很有问题。新闻报道上,中国游客在外出大状况的,不是年轻人,往往是5或六十几岁的大爷大妈。老年人摔倒了,去厄诈帮助他们年轻人,也是这帮人。有句话说他们是老年人,但不一定不是坏人,所以才这么恩将仇报。这帮人改写了中国文化中的老年人形象。
这跟“老年人摔倒了,去厄诈帮助他们年轻人,”还是很不一样。
对自身作为社会人自然人的责任没有概念,所以没有维护环境和追求双赢多赢意识。对自然和人文环境存在恶意和破坏性利用和索取,没有长远可持续打算。具有这种心态的人,在行为中选择破坏环境是其对自然的反应,选择厄诈帮助自己的人,是其对社会的反应。心理基础是差不多的,分别破坏了自然和人文环境。
我想是文革动乱年代,长期处在安全压力下,朝不保夕的心理,行为选择习惯性出现短期化倾向。明天的安全都不大有把握,谁会注意对自然和社会产生的污染行为,总之维护得再好,也许对自己都没多大意义。十年下来,有的人就终身无法修改回来。
好像韩剧看多了,大妈就特别渴望里面的爱情,我老婆就是典型。
6,70年代的教育资源本来就不够,小到识字班扫盲班,中间的中小学,大到工农兵大学,都比较粗放。加上搞生产搞政治运动,需要主人翁意识,有点过头了而已。
与之相对的欧美那票从贩奴,圈地开始创业的暴发户,一样有这种问题,如美国西部片里这种人也不少。只不过没有中国规模这么大,这么显眼。
从主人翁心态无论如何推导不出厄诈帮助自己的人这种行为模式。就算山大王都不会这么利用自己的地盘来创收。
这是占一次便宜,永远毒化周围环境的行为啊。
中北亚的强盗是骑马的陆上军事集团。对机械和其它专业技术要求不高,只要骑得马,人数足够多,就可以. 单个强盗的技术比较同一和简单,奴隶社会的管理方法就可以管理起来。
但西北欧主要是在海上当海盗,需要操作船,这对制造和操作的专业要求相当高。人才位置在海盗船上比较多,都需要得到尊重,船长的管理威望做不到一家独大。结果海盗船上,运行着世界上最民主的管理模式。有本书,专门讲解海盗船的社会生态,不仅民主还没有种族歧视,真正是维才是举。
当时不是被目为小资情调么,而且他们可能对西方价值观有些潜藏的敌意,未必觉得有学习西方人礼仪的必要。“中国人就这样习惯了”,说不定这部分也是他要坚持当一个“中国人”的努力。
我常常觉得出国的人就跟小岛上的生物一样,失去了自己的大环境,也就不再继续进化了。中国人现在已经不再以大老粗的风格为美,整个社会已经move on了,但是离开故乡的游子,还会保存着他们离开乡土时的形态。甚至他们还会强化自己身上的特征,也许是谈吐习惯,也许是眼界见识。
至于碰瓷那是品质问题,甚至是犯法的,是不是真的是从这一代人老了之后出现的问题,还要再商榷。至少我看明清小说,比起书里那些无赖给人下全套赖人的手段,碰瓷算是很低级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