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最近看到的笑话之七 -- 钛豌豆
(一)
弟子问老师:“您能谈谈人类的奇怪之处吗?”老师答道:“他们急于成长,然后又哀叹失去的童年。他们以健康换取金钱,不久后又想用金钱恢复健康。他们对未来焦虑不已,却又无视现在的幸福。因此,他们既不活在当下,也不活在未来,他们活着仿佛从来不会死亡;临死前,又仿佛从未活过。”
(二)
一滴墨汁落在一杯清水里,这杯水立即变色,不能喝了;一滴墨汁融在大海里,大海依然是蔚蓝色的大海。为什么?因为两者的肚量不一样!不熟的麦穗直刺刺地向上挺着,成熟的麦穗低垂着头。为什么?因为两者的份量不一样!宽容别人,就是肚量;谦卑自己,就是份量;合起来,就是一个人的质量。
(三)
师父问:如果你要烧壶开水,生火到一半时发现柴不够,你该怎么办?有的弟子说赶快去找,有的说去借,有的说去买。师父说:为什么不把壶里的水倒掉一些呢?世事总不能万般如意,有舍才有得!
(四)
哈佛一调查报告说,人生平均只有7次决定人生走向的机会,两次机会间相隔约7年,大概25岁后开始出现,75岁以后就不会有什么机会了。这50年里的7次机会,第一次不易抓到,因为太年轻;最后一次也不用抓,因为太老。这样只剩5次,这里面又有两次会不小心错过,所以实际上只有3次机会了。
(五)
老喇嘛对小喇嘛说:当你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你在哭,但别人都很开心;当你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别人都在哭,你自己很喜悦。所以,死亡并不可悲,生命亦不可喜。
(六)
老人对他的孩子说:“攥紧你的拳头,告诉我什么感觉?”孩子攥紧拳头:“有些累!”老人:“试着再用些力!”孩子:“更累了!有些憋气!”老人:“那你就放开它!”孩子长出一气:“轻松多了!”老人:“当你感到累的时候,你攥得越紧就越累,放了它,就能释然许多!”多简单的道理,放手才轻松!
(七)
如果不小心丢掉100块钱,好像丢在某个地方,你会花200块钱的车费去把那100块找回来吗?一个愚蠢的问题,可类似事情却在人生中不断发生:被人骂了一句话,却花了无数时间难过;为一件事情发火,不惜损人不利已,不惜血本,只为报复;失去一个人的感情,明知一切已无法挽回,却还伤心好久。
今天和女友第一次去她家, 阿姨太热情了!做了红烧丸子,清蒸丸子,干煸丸子,还有丸子汤…… 叔叔也很有趣,就是有点幼稚,不停的给我和女朋友分梨吃,还不停的把早餐的熟鸡蛋往我这边滚……
中午在办公室无聊,自己把刘海剪了,下班回家,对老公说:看我刘海剪的咋样?
老公:就那样。
我:我没去外面剪,自己剪的,没花一分钱。。
老公:恩,咋不早说,剪得真不错。。。
有一天,和老婆一起看电视,正看到播放一个新闻调查:70%的男人都想有婚外恋... 我立即对老婆表白:我绝对是属于那30%的男人,真的,否则,天打五雷劈! 这时电视上继续说:其他30%的男人已经有了婚外恋...
天龙八部中的慕容复,倚天屠龙记里的卫壁,连城诀里的汪啸风,金庸的小说里总有一个风度翩翩,武功高强却卑鄙无耻,负心薄幸的反面人物“表哥”,上网查了一下,金庸的表哥是徐志摩。
去女友老家提亲,女友安排我住宾馆,晚上突然听到敲门声:“帅哥,需要特殊服务吗?”我立刻拒绝了。然后接到女友电话:“算你老实,通过了我家的测试。”我愣了一下问道:“刚那个人是?”女友说:“那是我妈!!!
只是建国后太多曲调优美又气势磅礴的歌曲,《茉莉花》一比起来就显得太过小调小气了,根本不足以代表中国,代表江南水乡还差不多。
格调比好花不常开好景不常在和夜上海之类的歌高,但还是脂粉气有点浓,要体现我们民族精神还是欠点火候。其实我的祖国只是那个年代众多打动人心的歌曲中普通一首。01年中国男足冲进世界杯32强,沈阳五里河体育场夜空响彻歌唱祖国的声音,没有宣传部组织他们唱,是球迷自发地唱起来的。还有英雄赞歌……
我想说其实任何时候这样的歌都有,譬如80年代初有部电视剧叫凯旋在子夜,里面有首歌叫月亮之歌,讲的是边防军人戍边时心中思念家人……
其实龙作家这趟来香港也没白来,甚至应该谢谢香港的老师和学生们给她上了堂课开拓了她视野。如果能以此为契机思考一下人生,走出狭隘的小民视野也是一种收获……人嘛,哪有生下来就什么事都明白的,总是被人推着向前走……
一直以为北京土话“吃饱了撑的”是骂人的话,其实是安全警示:不要吃饱了,否则有生命危险。
好色无耻。呵呵,云中鹤是徐志摩曾用笔名。
写小说的时候是嫉妒恨
写完小说功成名就就开 羡慕模仿了
不论什么冠冕堂皇的理由,宗旨就是一个:
不要继续做下去!
这就是打断,一种断然不是为了做好事情而采用的技巧。
见识过的人会因此看到什么是好人什么是坏人,然而更多的人不明白这一点。
还有很多人不但不明白其中的道理,甚至还会跟着打断,以及跟着带偏话题。而他们又不是坏人,不能当坏人一勺烩了。
所以战斗历来很艰难。
帅哥凶手在大使身后从右边走到左边,从身体右边掏出手枪开枪时距离大使大概有四五米。既然是要致人于死地,在旁边根本没有保镖的情况下,为何不顶着大使身体特别是头部开枪以求万无一失(参考林肯,费迪南大公,甘地,罗伯特肯尼迪等等的例子)?要知道手枪并不是那么好打的,尤其是在这样的压力下。
我的推理是,凶手的意图或命令之一是尽量找到一个好的角度让记者拍好,以最大化宣传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