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谈谈历史翻案者的常用手法 -- 高秀岩

共:💬59 🌺81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家园 花花

花花花

家园 网络翻案速成攻略

首先要找到合适的对象。大抵上现在网上流行的翻案都是针对已有定论的历史人物的,你要是质疑隔壁张三,谁理你啊。但如果你破口大骂如诸葛亮,如岳飞,再近点如周恩来,或者登高大呼秦桧是民族英雄,或者汪精卫是为了民族前途什么的那就完全不同了。

所以观点一定要新要奇,越离谱越好,再自圆其说又是好几个月,大把时间慢慢来。先吸引足够的眼球,网络术语叫吸引点击率。

当然了用词也要考究,太普通了显示不出俺的名家风范,得用得盎然有古意,似是而非最好,用点日文游戏里的半通不通的汉字也行。本人自己颇爱好攻略。

论证的时候,一定要记得小宝的必杀技,小处如论据一定要仔细而正确,但在论证的时候就要大加发挥,引上自己的既定论点。吾国人逻辑素弱,轻易看不出俺的妙手。

找论据的时候千万别找史记、通鉴什么的,一来成文成名以久,烟酒的人多,定论也多,较易挨批,二来也对俺博览群书的形像无益。一定要找冷门的生僻的,是否经得起推敲无所谓,对俺的论战有利就好。如果谈明史,就讲明实录,怕有100多快200册吧。俺自己当年在废品回收站称斤抢救回来60几册,珍藏至今,俺就不信这网上的人都看过。(此句为史实。:)当年花了俺半个月的伙食费。)虽然现在的学界的普遍观点认为崇祯实录中错讹甚多,但真正考辩的书籍甚少,基本上都是专业杂志的点状烟酒,流传非常局限。如果能有电子版更好。那俺就来个色取,光找袁崇焕,再光找对俺的论点有支撑的文字,上下文根本不用管。等真正的学者认真烟酒以后提出质疑时,俺早就行踪以杳。网络讲究的是时效,3个月前的话题你还在提起那就是食古不化了。

这篇质疑袁督师的为文和作法大约和俺在愤青年代质疑自己的父亲差不多。别人叫好的我先大唱反调,然后再考虑为什么反对。俺和别人思路完全不同,一路批判多FQ啊,多有见地啊。起贴时也应该先言简意赅,讳莫如深,这样显得俺思想深远,见识不凡。实在事急了,需要震1震的时候就去溜狗1圈,再用点裁剪,就成了俺的论据。网上MM都是不仔细看俺贴的古文的。俺打赌,即使程度如西西河,能够完整地读懂甚至“读完”碧血汗青兄的引文的也不到半数,更遑论找回原文的。俺摸上疯XX起贴的网站看了看,其思路和观点基本就是这样建立起来的。再有好事者整理,转贴,就算成文了。别人如果批判我,那就更好了。来来去去的又是很多点击啊。咱要的不就是这个吗。

这方法也不是俺的首创,54年代的疑古论就开始了。史记上关于上古人物的起源颇有些神话色彩,辈份也夹缠不清,所以整部史记在俺的批判下就都不能信。顾(吉)刚考证说大禺是条虫,多有疮痍多有吸引力多有杀伤力啊。由此得出结论,中国历史都是假的。再加上刘氏父子确有编造历史的嫌疑,更是强证。(顾这么说道原意是什么,我才不管。) 本来中国历史就讲究削删,各史中的评论文字也由于作者和时代的原因良莠不齐。再说不同的事件在不同时期的不同人看来,任何一个事件都有许多方面,都有不同的评价。俺只要找到对俺有利的证据就行了。中国历史的写法讲究述而不作,俺就反其道而行之,来个作而不述,效果接近。俺又不是写论文,何必那么严肃地考证呢。那些真正的行家多数也不会来看俺的网络文章。真有人来跟俺较枝,那也是俺功成名就以后了。网络文章俺未必都要看到,俺没看见就不必要回应。实在被逼不过了,俺就拉拉杂杂来点旁边的,比如质疑1下对方的治学方法和态度,强调1下对方受既成思维所累,被历史蒙蔽,甚至被XXX洗脑等等。上纲上宪经过大革命的洗礼,被证明是很有效的。

俺还可以注册不同的马甲,把不该俺自己说的话用马甲来传达。几个人相互唱和,才够雅,够名士派。这样拍自己的MP一定是俺自己最爱听的,骂街的话也不影响俺自己高大伟岸的形像。马甲也可以很有见地的表达自己的看法,万一被证明是错的,那也无损俺的博学多才。万一说对了,真的打到了对方,更显俺的实力。诸位难道没领略到这种玩弄历史,玩弄网络于俺股掌之上的快感?

如果实在网络舆论不利,俺就淡泊名利,退隐江湖,然后换个矮滴再起炉灶。看看同一个网站被俺用不同的挨敌搅得天下大乱,不亦乐乎,那才叫成就感。

家园 好文,献花!

一针见血!

家园 不错,花之
家园 然也,所以我现在是不理睬这种人了
家园 同意!翻云覆雨,所以说翻案者

首先是政治,历史是第二位的,是为其(政治)目的服务的。

家园 关键是你如何区分这两种?

关键是你如何区分这两种?

好比我的文章全部是翻案的,对我来说前人的观点没有必要重复,和前人不同的才需要写。

当然里面有资料的研究,有逻辑上的辩驳。

你怎么区分我是无理取闹还是真正研究学问呢?

家园 一般来说翻案文章好作也不好作

如果是民初翻满清的案就比较好办,因为这个“案”本身就存在大量的问题,还原本来面目的成分较多,也就是说,给历史研究者的空间比较大。

但是翻岳飞,或者袁崇焕,或者诸葛亮这样的案子就不容易了。

因为这些“案”的结论都经历过历代史学大家的锤炼,如果能翻,早就翻了,既然历代大家手里翻案的文章始终没有占上风,那么,到我们这一代要翻案,动手之前就当想到难度比较大。

所以,这种案子,用个“质疑”之类的题目比较多,真能翻得成的极少。

真要翻这样的案子,第一要历史上这个案子确实是有大问题的,假如历史上刘备是男的,他就是男的,无论如何也无法翻成女的。

第二要翻案的人是有踏实深湛的史学功底。换句话说,有白寿彝先生的水平,可以考虑干一下,因为这人的任务太重了,要动摇的东西太多了,而史学毕竟不是自然科学,牛顿三大定律都可以翻过来。

大家依据的史料基本都是一样的 -- 所以虽然可能有一些历史学家在某个阶段将历史改造,但如果他们能够瞒过后代无数史学大家的眼睛,而专门把这个大发现的机会留给今天的某人,这种概率无论如何也是不高,因为我们今天在史学上的功夫,下得没有章太炎那一代的人深湛,更不用说顾炎武那一代了。如果你真能抓住这样的机会,那你必须要有史学上极高的过人之处才可以,否则就是运气太好了,好得天上掉饼砸头阿。

所以,文革的时候对历史翻案成风,儒法斗争的观点今天好像不大有人提了,台湾史学界目前也是翻案成风,包括自己祖宗从哪里来都可以胡编乱造,个人以为是不可取的。不过这是政治使然,也无话可说。而一些其它的朋友写翻案文章,不知道是不是考虑过自己的能力问题,假如我今天去指摘郎平的扣球角度不好,或者刘翔的跨步大了或者小,茶余饭后说说可以,如果正而八经的提出来,难免为大家所笑也。比如袁崇焕这件事,我不是说疯先生观点是错的,但如果疯先生能够有儒家修齐治平的修养基础,很多观点是不会提出来的,这就象我可以指责拿破仑的指挥有问题,布留赫尔大概反而不会吧。

同时,对碧血汗青兄的不懈努力和耐心表示崇高的敬意。

家园 哈哈,偏偏两千年的东西都让我等到了

哈哈,偏偏两千年的东西都让我等到了。

我一直很奇怪为什么楚汉的历史这么多漏洞,怎么就没有人翻。还要等到我来翻,很可能司马迁太牛了,大家都被他的思维定势了。

翻这样的案,只需要把史记,汉书(在我看来资治通鉴在那段历史没有价值)看熟就够了,把一些东西横向纵向排列下就够了。其他资料无非参考。

家园 风趣幽默,简单易懂,好文

赞一下文笔和思路,献花。

家园 其实姚兄的翻案文章无可厚非

因为兄弟恰好也是个喜欢这类东东的,无伤大雅的地方,有影没影的事儿放出来给大家瞅瞅,挺有意思的。这方面我还没有姚兄认真,兴致一高让马超扔扔标枪,给赵括喊喊冤,有时候让人家骂得箭如雨下,不过,也不觉得怎样难堪,我又不是要重写历史的,给历史洒点儿胡椒面,所谓胡适先生所说 -- 大胆假设,小心求证罢了。

这其实不是翻案,是史学探讨,花絮罢了,因为马超玩不玩标枪并不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

相对于岳飞是不是奸贼这样的问题来说。

不过大事情上面,比如证明秦桧的冤屈,兄弟可就不敢下手了,题目虽然诱人,但是我不会去翻这个案,相信姚兄也是一样,姚兄对历史有研究,兄弟不时看见有人用毛宗岗点的三国演义作证明,提出若干惊世骇俗的历史观点,不知姚兄脑袋感觉如何? :)

家园 借用whiho评价你的两段话

从手法上,你取信材料的标准挺那个。

比如史记原意和张晏注解都说韩信执戟郎中小官,你就不采纳。而史记中冒出一句平定三秦也可能是韩王信的功劳,你却采纳

陈平的使命,究竟是怎么样,你是在猜测,史记并未明写。

项羽用作郎中,就是重用,刘邦用作大将军,就是虚衔,你对史料的解读偏信的特别严重。

说老实话,这是纵横家风范,不是史家风范。

家园 既然是谈历史就不能拿演义说事了

既然是谈历史就不能拿演义说事了。虽然正史也不见得就真,但是确是唯一可以研究的资料。至于演义后世传说就不能当历史证据了,我也老是碰到把小说,演义当历史来讲的,很是怕这种人,自说自得。感觉艺术的力量的确是很强大(比如中国的什么三纲五常的封建伦理道德的思想很大程度是从戏曲演义小说中潜移默化存在上几代人的脑子里的),但是感觉真正的历史才能有以历史为镜的效果,而不是为某一目的而扭曲的历史。

我的思想还是比较“中国化”,研究历史开始的目的就是以史为鉴,后来感觉历史越来越不是传说中的那么会事,才萌发研究历史真相的念头(以前也是哪小说演义当历史看)。

我对历史的看法,对政治,人性,人际基本用现代的人性来分析和探讨,凡是感觉不合情理的就一定有问题,然后去分析其中资料,分析里面的可能性。不过有时候感觉从纯历史的角度来看,感觉自己功底太浅薄,比如太重视政治权谋,轻视经济,制度,风俗等需要一些专业知识研究的方向。感觉研究历史就好比管理,需要通才,需要对任何事物都博学的才能观点相对客观。

家园 某些观点过于极端就是翻案

这个就不举例了,很多观点看上去就觉得有问题。虽然作者可能也列举了不少史料,但其核心是用自己的逻辑去解读史料、分析史料。

简单的说,用的还是“先确定观点,再选择史料”那一套。

家园 刚才看了高秀岩兄给您的回信

好像温度比较高啊,希望姚兄不要上火,我相信秀岩兄是善意的。您说的取史料和研究方法的部分,和高兄交流交流,我想会建立很好的理解。二位的观点其实是有交集的,您是从人情事理衡量史料,高兄是依据史料严格考证,无非是方法的不同。没有高兄的做法,历史不成其为一门科学,没有姚兄的做法,历史难免少了一份魅力。

所谓按照人情事理考虑历史问题,其实就是重视从“史实”来反推,比如袁崇焕这件事,从史实判断,就是袁在辽东,原来满清一直想走的这条路就走不得了,他死,满清又开始走这条路,最终从这条路取得了中原,由此再推论其他,也是一种做法;而严格考证则是重视“史载”导出的结论。以袁崇焕为例,就是不予设立场,全面的研究史料,而不是专门搜集和自己胃口的材料,再去得出结论,即便这结论未必和自己胃口。

所以,两种方法的结果未必是不统一的,好像独孤九剑对独孤九剑。

相对来说,姚兄的研究方法更为多趣,但是也有些风险,那就是每个人对人情世故的理解,毕竟有自己的局限,我可以想滑铁卢的时候我如果是拿破仑,应该怎样办,并且得出一个结论来。

然而,这是我的结论,而不是拿破仑的结论,这就是危险的地方了。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