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江东小霸王孙策传 -- 赫克托尔

共:💬202 🌺1650 🌵3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4
下页 末页
家园 太史慈是客将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老母在东莱

刘繇如果真想用他就该把他家人接来。

家园 曹孟德私党不仅仅是曹家人

乐进李典于禁都有自己的郎党。

家园 这是京剧的说法

《龙凤呈祥》,然后暗耻的各种三国game加深了这个印象。。。

家园 太史慈应该比孙策大九岁。

太史慈生卒是有明确记载的,建安十一年,即公元206年卒,时年41岁,逆推生年是公元166年。孙策生年虽然记载有甲乙,不过生于175年是公认的说法。

太史慈是不可能当刘繇的亲兵队长的,他出身和名望太高,刘繇如果如此安排迹近侮辱。同理赵云也不是刘备的亲兵队长,赵云出身也太高。环宇先生说赵云是亲兵队长,恐怕是耳食之论。倒是关羽张飞,曾经充任过刘备的侍卫。

环宇先生说太史慈是侠客,这个说法很对。汉代的侠客,上承战国,其内涵很类似现在的“顽主儿”。他们有自己的一套道德观,不能单纯的目为好人或者坏人,“任侠”也是当时的一种时髦,曹操刘备孙策袁绍皆好任侠。

可以举一个例子,太史慈最初出名,是因为这样一件事:

少好学,仕郡奏曹史。会郡与州有隙,曲直未分,以先闻者为善。时州章已去,郡守恐后之,求可使者。慈年二十一,以选行,晨夜取道,到洛阳,诣公车门,见州吏始欲求通。慈问曰:“君欲通章邪?”吏曰:“然。”问:“章安在?”曰:“车上。”慈曰:“章题署得无误邪?取来视之。”吏殊不知其东莱人也,因为取章。慈已先怀刀,便截败之。吏踊跃大呼,言:“人坏我章!”慈将至车间,与语曰:“向使君不以章相与,吾亦无因得败之,是为吉凶祸福等耳,吾不独受此罪。岂若默然俱出去,可以存易亡,无事俱就刑辟。”吏言:“君为郡败吾章,已得如意,欲复亡为?”慈答曰:“初受郡遣,但来视章通与未耳。吾用意太过,乃相败章。今还,亦恐以此见谴怒,故俱欲去尔。”吏然慈言,即日俱去。慈既与出城,因遁还通郡章。州家闻之,更遣吏通章,有司以格章之故不复见理,州受其短。

由这个故事可以看出两点:第一,州郡之间的矛盾并无明显曲直,太史慈主要是因为郡吏的身份站在了郡的立场上。第二,解决问题时,太史慈毫不避忌使用欺骗威胁等手段。尽管太史慈也有“好学问”的名声,但这种行事风格,与名士群体,尤其与在党锢中崛起的汝颍名士,是大不相侔的。

许子将就是汉末汝颍名士的代表之一,他对侠客一流的鄙薄是一贯的:“曹操微时,常卑辞厚礼,求为己目。劭鄙其人,而不肯对”。刘繇所谓“我若用子义,许子将不当笑我邪”应该有这方面因素,当然也可能有一些史书上未尽的记载。

我随便推测一下,太史慈介入州郡之争的经历很可能也产生了影响。汉末青州刺史,灵帝中平之前是因党锢被禁锢二十年的黄琬,献帝初年则是颇有魏晋名士风度,好玄虚尚清谈的焦和。太史慈为州郡之争出头时年21岁,逆推知是公元186年,即中平三年。那么太史慈得罪的青州刺史在黄焦之间,从这二人多少也能揣测此人是什么样的人物。许子将与这样的人物亲近,并因此轻视太史慈,是毫不奇怪的。

通宝推:桥上,铁手,
家园 【原创】5. 驱逐刘繇

孙策率军来到历阳前线,依然面临吴景、孙贲的老问题:打不打,怎么打横江、当利两个桥头堡。如果打,以孙策的8000乌合之众,很难拿下来,绕过敌军渡江的话,手里没船,刘繇军控制着江面,即使孙策搞到船也很难渡过敌军封锁的长江。关键时刻,一个人的出现,为孙策解决了过江问题。

此人正是孙策的发小——周瑜。192年孙策离开舒城处理亡父孙坚的丧事,一晃俩人3年没见了。据《周瑜传》,周瑜正在担任刘繇的丹阳太守的从父周尚身边,孙策写信告诉周瑜我来了,周瑜率领军队迎接孙策,孙策大喜,说:“吾得卿,谐也。”于是孙策、周瑜联手攻克横江、当利。《周瑜传》引《江表传》记载:“如前在丹杨,(周瑜)发众及船粮以济大事,论德酬功,此未足以报者也。”

这段记载字数不多,却透露出很多信息。当时周瑜在江东,而从父周尚负责为江西的樊能、张英提供补给,孙策一封信策反了周瑜,所以周瑜带着一批军队和船只来到江西迎接孙策。从种种迹象看,周瑜是瞒着周尚偷偷造反,或者周尚知道但没阻止周瑜。证据有3个,一是后来周瑜、周尚到江西投靠袁术,袁术想启用周瑜为将,周瑜不干,袁术转而任命他做了居巢县长,周尚却没得到任何封赏,从史料上消失,大概被周瑜气死了。二是周瑜带来的船不多,不足以让仅仅数千的孙家军过江,周瑜的军队也不多,以至于史书没说数字。第三个原因后面再说。

孙策见到周瑜及其船、军、粮大喜,多数《三国志》版本和《资治通鉴》记载孙策说:“吾得卿,谐也。”元本《三国志》多一个“事”字:“吾得卿,事谐也。”为《资治通鉴》做注的胡三省说:“谐,偶也,合也。史言推结分好,正当于此观之,又当于此别‘分好’二字。英雄相遇于草泽,一见之倾,靡然为之服役,此岂声音笑貌所能为哉!”在胡三省看来,“谐也”指两位英雄重聚首时发出的由衷喜悦,然而从周瑜背叛刘繇,为孙策提供渡船来看,“事谐也”更符合当时的局面和事实。

孙策、周瑜的交往,少则5年多则8年(孙坚担任长沙太守3年间,孙策可能在长沙),“独相友善、登堂拜母”,刘繇不大可能不知道,之所以不作防备,原因就在孙策围攻庐江郡首府舒城上。周尚、周瑜就是舒城土豪,周瑜的高祖父周荣是袁家祖宗袁安的故吏,参加过西元88年的关于是否北征匈奴的大讨论,做到尚书令。周家在舒城财雄势大,根深蒂固。《后汉书 陆康传》说孙策围攻舒城长达2年,兵燹之下玉石俱焚,作为当地首席土豪,周家肯定损失惨重。庐江太守陆康所在的陆家是吴郡吴县土豪,“世江东大族”,孙策逼死陆康,自然也得罪了吴郡豪族。

通过庐江之战,孙策向袁术献上投名状,与童年、周家、老家吴郡都划清了界限,袁术认定孙策忠于自己,即使征服江东也会被江东人视作入侵者,只能靠他袁术的威望才能立足。从刘繇的角度看,孙策在舒城混了那么久,为了地盘忘恩负义、反攻倒算,与周家决裂,周尚、周瑜与孙策有不共戴天之仇,必将死守江防。

周瑜的投奔,对孙策的事业是巨大帮助,但不等于孙策就能攻克横江、当利或过江。根据《徐琨传》、《周瑜传》,孙策虽然搞到了周瑜送来的船,依然不足以将孙策的八千军队载过江,孙策采取两步走。一步是派部分兵力继续围攻横江、当利,牵制张英、樊能,阻止他们妨碍自己过江;另一步是根据姑妈徐孙氏的意见,用芦苇扎筏子,载大军过江,“众悉俱济”。这里有个细节,徐孙氏没有直接把主意告诉孙策,而是告知徐琨,再由徐琨向孙策献计,因此孙策以为是徐琨的主意,归功于徐琨。

由孙策扎筏子过江,能算出孙策渡江的大致时间。从采石矶过江,固然比其他江段容易,但那毕竟是天堑长江,北军过江通常选择长江水量最小的冬季。三国时代极为明显,曹魏、晋主动发动的南征,往往选择冬季,曹操四越巢湖、曹丕3次南征、西晋灭吴,全部在冬季,曹操二越巢湖时,与孙权相持到春季,孙权写信告诉曹操:“春水方生,公宜速去”,曹操表示赞同:“孙权不欺孤”,撤军北返。就说在采石矶过江,最著名的一次发生在1161年,金国皇帝完颜亮在冬十月南下,十一月宋金两军在江上进行采石大战,金军战败,完颜亮死于兵变,南宋幸运的躲过一劫。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 C是长江的按月流量 =====

长江的水流量在1月最小,其次是2月、12月、3月,孙策用芦苇筏子过江,只能选择在这4个月,其他8个月根本不可能,不要考虑。那么孙策过江只能有2个时间,兴平2年(195/196)年初或年末。

再看其他时间点,朝廷任命的扬州刺史刘繇,到江南上任,发生在太傅马日磾被袁术逼死的大约同时,即194年。经过一段蜜月期,刘繇与吴景、孙贲翻脸,吴、孙反攻横江津、当利口1年多,孙策才出征,那么孙策来到历阳前线,肯定在195年下半年。《朱治传》说,马日磾在寿春期间,“吴景已在丹杨,而策为术攻庐江,於是刘繇恐为袁、孙所并”,则孙策攻庐江陆康,在马日磾去世和刘繇与吴景孙贲掰脸之前,由此可以得出如下时间表。

①. 194年,陶谦死,刘备继任徐州牧。

②. 袁术没得到徐州,很恼火,决心武力夺取徐州,为了准备军需,向庐江太守陆康索要粮食或兵器铠甲,遭到陆康拒绝。

③. 袁术派孙策围攻庐江郡首府舒城。

④. 太傅马日磾和解关东来到寿春,封官许愿,骗走马日磾的节杖不还,公然不给朝廷面子。

⑤. 李傕版朝廷任命刘繇为扬州刺史,与袁术打擂台。

⑥. 刘繇来到曲阿,得到吴景、孙贲的支持,继而双方掰脸,后二位为袁术攻打刘繇的两个江西桥头堡。

⑦. 195年下半年,孙策解决陆康。吴景、孙贲继续围攻横江津1年多,依然毫无进展。

⑧. 195年12月,孙策来到历阳前线,指挥吴景、孙贲,讨伐刘繇。

孙策攻陆康之战,比吴景、孙贲攻横江、当利开始的早,吴景、孙贲攻横江、当利1年多不下,孙策攻陆康的时间更长,应该超过1.5年,约等于《后汉书 陆康传》说的“受敌二年”。足以确定孙策过江在195年12月。查《二十史朔闰表》,应该是旧历十月(195-11-20—195-12-19)或十一月(195-12-20—196-01-17)。

回到渡江战役,孙策用周瑜的船加上芦苇筏子,将大部分军队运到江东,一举攻克江东采石矶的刘繇军仓库——当时叫邸阁,将对手的粮食、武器一锅端了,并在采石矶建立大营。这一精彩的战术机动,很可能是周瑜建议并带路的。

孙策随即兵分两路,吕范率领一路人马向东,“下小丹杨”,周尚占据的丹阳县也叫小丹阳,由此也能看出周尚没有背叛刘繇,周尚对吕范做了一些抵抗。

孙策率领主力杀向江东重镇秣陵——江苏省南京市南边的江宁区秣陵镇。秣陵周围有两支刘军,薛礼驻守秣陵县城,笮融驻守秣陵城南,两军成掎角之势。孙策先进攻秣陵南边的笮融部,笮融没把孙策放在眼里,率军出战,孙策身先士卒,大破笮融,斩首500多,笮融退入工事固守不出,此役是孙策东渡以来的首次野战,孙策军士气大振。孙策绕过笮融围攻秣陵薛礼,薛礼突围而去,孙军夺取秣陵。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 孙策驱逐刘繇图。从图上分析,刘繇从曲阿逃往丹徒在神亭之战后 =====

再说还在江西防御的张英、樊能、于麋,他们听说后路被抄,采石矶的仓库被端了,江津和当利口肯定守不住了,他俩放弃桥头堡东渡救老窝,于是围攻他们的孙军攻克江津、当利口。张英、樊能、于麋退到江东,如法炮制进攻孙策刚刚扎下的采石矶大营。孙策闻讯杀了个回马枪,行进间击破樊能、张英部,俘获男女1万多,取得采石矶大捷,彻底解除了后顾之忧。

孙策的渡江战役,与5年后的官渡之战有异曲同工之妙,孙策、曹操在相对被动的局面下,绕过敌军设防坚固的壁垒,偷袭敌军的仓库,迫使敌军来救,在行进间战胜敌人的援军。区别是袁绍听说乌巢仓库被劫,派主力进攻曹操的大营,企图围魏救赵,只派少量军队救援乌巢。张英、樊能、于麋则是主动或被迫放弃壁垒,全力进攻孙策的大营。

解决了张英、樊能,孙策再度向秣陵出击,第2次进攻笮融。战斗中,喜欢冲锋在前的孙策大腿中箭,不能骑马,坐车返回采石矶大营,继而放风说自己中箭死了。笮融信以为真,派部将于兹进攻采石矶,孙策派出步骑数百为诱饵,一步步吸引于兹进入埋伏圈,于兹果然上当,孙策见时机成熟,下令伏兵出击,大破于兹,斩首1000多,取得渡江以来的第3次大捷。孙策乘胜进军到笮融的营下,让手下人大喊孙郎还活着。《三国演义》中周瑜诈死骗曹仁,创作灵感很可能来自孙策诈死骗笮融。

对孙策喜欢身先士卒的爱好,张纮劝诫:“夫主将乃筹谟之所自出,三军之所系命也,不宜轻脱,自敌小寇。愿麾下重天授之姿,副四海之望,无令国内上下危惧。”但史书没留下孙策的应答,估计张纮吃了软钉子,这为后来孙策遇刺,埋下了伏笔。

笮融闻风丧胆,更加深沟高垒死守不出。孙策见笮融的营垒坚固险峻,一时难以攻取,便把集中精力清理秣陵周边。孙策相继攻占胡熟、江乘,在梅陵打垮一支刘繇的援兵。梅陵在《三国志》写作海陵,其实海陵在江北扬州市附近,是徐州牧刘备的地盘,肯定不对。

孙策过江以来,连战连捷,而且孙策“美姿颜,好笑语,性阔达听受,善於用人,是以士民见者,莫不尽心,乐为致死”。孙军军纪严明,所过之处秋毫无犯,大得民心。名士张昭也来投奔孙策,孙策任命他做首席文官,担任长史、抚军中郎将。张昭、张纮二人轮流跟孙策出征和坐镇后方,出谋划策和管理后勤。

眼看孙策的事业蒸蒸日上,刘繇的援兵被孙策消灭,笮融断定守不住了,逃出营垒前往曲阿投靠刘繇,大概在逃亡的路上,笮融杀掉老战友薛礼。

清理完采石矶到秣陵之间的地区,孙策着手进攻刘繇的老巢曲阿。曲阿在长江南边,距离长江边的丹徒(江苏镇江丹徒区)20多公里,从秣陵进攻曲阿有两条路,北路沿着江边走,到丹徒再南下,南路是从秣陵县向东偏北2点钟方向行军,两条路线代表了两种对未来的考虑。

如果孙策走北路,就是把刘繇堵在长江以南,只要刘繇不投降,只能往南去吴郡投靠许贡。孙策走南路将切断刘繇南下的道路,刘繇只能向北跑到江边,要么继续向北渡江投靠徐州刘备,要么溯江而上前往荆州投靠刘表。

孙策选择走南路,把刘繇往北赶,目的是阻止刘繇与吴郡许贡、会稽王朗合流,减小下一步征服吴郡的难度。增加了2000步兵、50骑兵的程普部,从秣陵前出攻占句容县——江苏省镇江市句容市,逼近曲阿。

一贯喜欢“身临行陈”的孙策,与韩当、宋谦、黄盖等13骑为尖兵,突入到曲阿南边的神亭侦查敌情,正遇到在刘繇处不受重用的太史慈。刘繇给太史慈的工作是“侦视轻重”,做侦察兵。关于未来去向,刘繇的军师许劭说,会稽富庶,孙策一定会打过去,而且地处海边,孙策追过来的话,咱们无处可逃,不如溯江而上前往乱七八糟的豫章郡。豫章郡北连豫州,西接荆州,还能联系兖州的曹操,虽然中间隔着袁术,但此人狼子野心,肯定长久不了,你是朝廷认证的正牌命官,如果袁术来打你,曹操、刘表肯定来救你。《刘繇传》说“繇从之”,但是从太史慈跑到神亭侦查来看,刘繇还是想向南去吴郡或会稽,担心孙策截断去路,才派太史慈去探路。

太史慈身边只有一个骑兵,面对孙策为首的14骑,太史慈依然无所畏惧,主动冲向孙策,俩人近身肉搏,这段战斗在《三国演义》中有着浓墨重彩的描写,笔者就不费唾沫了。

我认为,刘繇和主力就在太史慈的后面,太史慈是刘繇的开路先锋。孙策则是率军截断刘繇军的去路,企图在野战中打垮刘繇,所以孙策、太史慈背后都有“兵骑”。

神亭之战后,刘繇听说南方出现敌军主力,自知野战不是孙策的对手,南下无望才按许劭的建议向北跑到丹徒,随后率领许劭、笮融和残部溯江向西前往豫章郡。太史慈没跟着刘繇走,向西南逃到丹阳郡西部山区,自称丹阳太守,割据一方,成了个小军阀。关于刘繇、笮融、许劭、太史慈的动向,后面再说,先留个话把。

刘繇不战而逃,孙策追着屁股连下曲阿、丹徒。孙策在给朝廷的上表中提到,兴平二年十二月二十日(196-02-06),他已经拿下曲阿赶走刘繇。从西历195年12月过江,到拿下曲阿,孙策只用了2个月或更短,进展神速。

孙策的地盘包括丹阳郡东北部、吴郡西北部,东到太湖,西、北两侧到长江,南到芜湖和青弋江。孙策下令,刘繇、笮融的旧部,只要愿意投降,一律既往不咎。参加孙家军的,一人参军全家光荣,免除全家赋税差役。消息传出,应募者云集景从,旬日之间,军队膨胀到2万多人,战马1千多匹,《周瑜传》说孙策的人马达到数万,我感觉3万以上才能叫数万。

有了稳固的地盘,孙策派部将陈宝将家属接到曲阿。人事安排和分蛋糕也提上议事日程。渡江之前,袁术分配给吴景、孙贲的任务是攻破长江防线,进而夺回丹阳郡,现在任务完成,孙策让他俩去江西向袁术述职。袁术正在与刘备争夺徐州,手头缺人,任命吴景为广陵太守,算是从丹阳太守平调。孙贲以征虏将军的职务,为袁术打仗。

孙策出发前对袁术承诺在江东招募3万军队,帮助袁术打天下,现在任务基本完成,从吴景、孙贲之后在袁术处都混的不错,以及孙策渡江不久就给了程普、吕范各2050人马来看,吴景、孙贲都带了一些江东军队回去。在196年的徐州争夺战中,袁术连连获胜,刘备在袁术、吕布的内外夹击下,一度无家可归,在吴景下辖的广陵郡海西县陷入断粮、人相食的窘境,这是刘备一生中最悲惨的时刻,其中肯定有江东生力军的功劳。

手握上万人马的孙策对周瑜说:“取吴会平山越已足。卿还镇丹杨。”孙策的计划是,自己领兵向东南进攻吴郡、会稽,西方由周瑜镇守丹阳郡,一来抵御西逃豫章的刘繇、丹阳西部的太史慈的反扑,二来扼守采石矶,维护或阻断与寿春袁术的联系。就是让周瑜坐镇自己的后方,保证自己进军吴、会期间的侧后安全。

孙策希望周尚继续做丹阳太守,由发小周瑜掌握实权。然而孙策是袁术的属下,无论如何都没有自行任命太守的权力,所以袁术派遣从弟袁胤来江东做丹阳太守,周尚、周瑜没了地盘,却也没跟着孙策,他俩都渡江前往寿春投靠袁术。袁术很看重周瑜,想启用周瑜为将,周瑜认为袁术不能成事,请求担任居巢县长,袁术也同意。

孙策失去丹阳郡,但保留吴郡的曲阿、丹徒,总算有了自己的地盘,虽然还不算大。对袁胤为太守的丹阳郡,孙策没就此拉倒,任命心腹吕范为首府宛陵县令,作为自己掺入丹阳郡的沙子。吕范是最早投靠孙策的人,最受孙策信任,渡江战役前后,吕范独立领一军作战,攻取小丹阳。吕范还是孙吴集团中第一个当上县级官员的,拿下湖孰侯国就当了国相。赶走刘繇取得曲阿,孙策论功行赏,给吕范增加2000步兵、50骑兵,同样获得这么多人马的,只有首席老将程普,以及198年二次投靠孙策的周瑜。韩当也得到2000步兵、50骑兵,但那是在征服江东三郡之后,进步比吕范、程普、周瑜慢。

在孙策时代,吕范、程普、周瑜的地位相当,孙策去世时,他们都是遥领太守兼中郎将,周瑜领江夏太守行建威中郎将、吕范领桂阳太守行征虏中郎将、程普领零陵太守行荡寇中郎将,地位仅次于孙策为首6大太守。其他将领中资历最老的韩当,还只是行先登校尉、乐安县长,赤壁之战前才做到中郎将。

吕范做宛陵县令,实际上架空了袁胤,他的真正任务与离去的周瑜相同,都是坐镇丹阳后方,免除孙策东进的后顾之忧。

从孙策集团与袁术的互动来看,到目前为止,双方还是相当明确的上下级关系,孙策抢来的江东地盘,袁术一刀切走一多半,孙策即使有怨言,搞些小动作,依然无条件接受。周瑜、孙贲、吴景也承认袁术是上级或主公,尤其是周瑜,与《演义》中一直追随孙策的那个俏周郎不同,他叛变刘繇不是为了投奔孙策,而是为了投靠袁术,直到198年,袁术称帝已经一年,距离败亡只剩一年的时候,周瑜才脱离袁术投奔孙策。足见周瑜这样的世家大族,根深蒂固的瞧不起孙策这种人,即使孙策是官二代,在豪门眼里还是土包子、暴发户,与宦官出身的曹操没有本质区别。孙家的洗白,要等到第三代领导人孙权了。

同理,孙策也必须抱袁术的大腿才能立足,甚至可能对豪门有着深入骨髓的自卑感。198年,周瑜脱队2年回归,孙策亲自热情迎接,一锤子就给了2050人马,授建威中郎将,恐怕不能完全用俩人的友情和周瑜的功勋解释。

通宝推:楚庄王,铁手,飒勒青,决不倒戈,
家园 演义里头也有孙策诈死取南京

不过是在刘繇笮融败走以后了

家园 太史慈本身的事迹不多,除了救刘政

仅见于邴原传之外,主要就是本传的内容了

不过.....太史慈将军也成神了,见百度百科 感古庙

感古庙初名顺应庙,为供奉东吴名将太史慈的场所。太史慈(166~206)曾任建昌都尉,辖区相当于今永修县、奉新县、安义县、靖安县、修水县、武宁县等地。任职期间(199~206年间)除刘磐、抚山越有功,死后葬于奉新南乡,当地百姓在墓旁立庙以示纪念。自此,赣西北地区出现过大大小小的顺应庙、顺应行祠多个。据各县老县志记载,可查的感古庙共13座。经历代风雨,现只余新建县流湖乡丁家塘村一座。

据旧志记载,起初,太史慈庙的庙号爵位,依如生前,可能为 “太史慈庙” 或 “建昌都尉庙” 。后在宋孝宗乾道年间(1165年),因孝宗大败金人于淮河,为感谢八方神灵助佑,欲褒奖封赏一些素以灵验著称的地方神祇,于是奉新百姓为太史慈请封,孝宗便赐了太史慈庙 “ 顺应庙 ” 这个名字。第二年(1166年)百姓再次请封,于是太史慈被封为灵惠侯。

后顺应庙改名感古庙。于是行侠仗义的太史慈将军,摇身一变成了 感古菩萨

宋朝非常有意思,喜欢给古人封神加号;关羽的义勇武安王也是宋朝封的(徽宗朝),当然最重要的是 大成至圣文宣王 孔丘(真宗朝)

太史慈晚了点儿,好歹也赶上了末班车(明朝不给封了,原来封的很多也被朱元璋撸了,比如东岳神就给改成简单的东岳泰山之神,什么天齐仁圣帝都取消了;朱八八认为只有他家人才配称王称帝,他的后代倒是给关羽不少高帽子,但是却把孔老二的王爵改成了先师)

家园 又看了下演义

孙策平定江东三郡用了2年,演义用1回写完,时间、地名全部打乱,大部分篇幅给了神亭肉搏,孙策、太史慈之战连战斗都算不上,老罗写了这么多字。

家园 演义就是偶像剧啊

那些混战凸显不出英雄。

家园 但是依附袁术也解决了孙氏集团的核心选择

通过把集团中股份最大的吴景、孙贲、周瑜打发回去给袁术,孙策建立了对集团的绝对领导

另一个借老婆钱参股的吕范(范少为县吏,有容观姿貌。邑人刘氏,家富女美,范求之。女母嫌,欲勿与,刘氏曰:“观吕子衡宁当久贫者邪?”遂与之婚。吕范是个帅哥,但他参股孙氏集团的钱主要是老婆的嫁妆 )主动降格,尊崇孙策:

策从容独与范棋,范曰:“今将军事业日大,士众日盛,范在远,闻纲纪犹有不整者,范愿暂领都督佐将军部分之。”策曰:“子衡,卿既士大夫,加手下已有大众,立功於外,岂宜复屈小职,知军中细碎事乎!”范曰:“不然。今舍本土而讬将军者,非为妻子也欲济世务。犹同舟涉海,一事不牢,即俱受其败。此亦范计,非但将军也。”策笑,无以答。范出,更释褠,著袴褶,执鞭,诣合下启事,自称领都督,策乃授传,委以众事。由是军中肃睦,威禁大行。

吕范唱的这一出,是黑社会集团中非常典型的有效的树立了孙策作为集团唯一领导核心的地位

另外,孙贲、孙辅兄弟作为集团早期的核心成员,对于孙策孙权兄弟的上位,其实是不满的-尤其是孙权,为此两人先后都和曹操联络过;孙贲地位高,朱治劝说之后,不了了之;孙辅则被孙权囚禁到死

而孙贲等到袁术系中央的一行,基本上解除了他们对孙氏团队大部的领导地位,孙策由此实现了领导团体的一元化管理

家园 另外,太史慈在孙策时期地位也很高

孙策划豫章六个县设立建昌都尉,由太史慈担任;东汉三国时期,副郡级的都尉,实权和小郡的太守是一致的。(比如曹操手下的李通,分汝南二县,以通为阳安都尉。通妻伯父犯法,朗陵长赵俨收治,致之大辟。是时杀生之柄,决於牧守

太史慈的建昌都尉是仅次于孙氏核心(孙策手下郡守:孙策本人、孙贲、孙辅、吴景和孙家军元老朱治,这里就显得 李术这个家伙特殊,居然没啥资料)和原从众 程普、吕范、周瑜 的 高管了

可见孙策确实善于用人

另外,这一招是否也有削弱孙贲系实力的意思(俺承认过于腹黑了)

家园 孙贲、孙辅还是不一样的

前者是在赤壁之战前夕,曹操大军压境,东吴内部自己都战和不一的情况下,后者是在孙权即位不久的时候,所以孙权对两人的处理方法也不一样。

家园 更加腹黑的看啊,史书中有很多话

意思很深

曹公闻其名,遗慈书,以箧封之,发省无所道,而但贮当归。孙权统事,以慈能制磐,遂委南方之事。年四十一,建安十一年卒。

曹操 利用 中央的威望 对孙权集团很多人进行统战工作,方法也各不相同(如蒋干之说周瑜),孙辅就着了道了;对 太史慈 的统战则绝对体现了 曹操 那曾经 文艺青年的特色

以慈能制磐,遂委南方之事 这句就更腹黑,把出镇豫章的孙家班大佬孙贲视若无物(孙贲是在孙权时期获得中央爵位的少数孙氏集团成员;孙辅是孙贲亲自抚养长大的,孙权囚禁孙辅,孙贲的心情可想而知)

又豫章东汉辖21县,四十万户,一百六十余万人,相当于今天江西全境;南割庐陵(~6县)、西置建昌(6县) ,有效分割了孙贲的辖区

家园 猜忌宗室也不是碧眼儿的专利

曹丕把自己的几个兄弟整得更惨,再说曹孟德离间二袁才是最成功的。。。

家园 征服江西三郡之后的人事安排很有深意

与孙贲的资历相当的吴景做了丹阳太守,孙贲做豫章太守无可争议,但是,孙策将豫章郡一刀砍成南北两半,北边还是豫章郡给孙贲,南边庐陵郡给孙辅。孙辅是孙贲的亲弟弟,由孙贲一手养大,俩人其实是一个人,虽然本质还是孙贲一个人占一个郡,但毕竟还是拆了,孙贲吃了亏,还没法反对,因为孙辅的功劳不足以做太守,让孙辅做太守至少名义上让孙辅占了便宜。

孙策在江西打了2个楔子,在豫章郡、庐陵郡之间的巴丘,孙策放了发小周瑜,将二孙分开。在豫章北部,首府南昌和长江之间,分出一个副郡级的建昌都尉,由太史慈担任,孙贲想离开南昌叛逃投奔刘表都做不到。

孙、曹两家蜜月期间,孙贲的女儿嫁给曹彰,更注定了孙贲兄弟不受信任。决定孙吴集团命运的赤壁之战前,孙辅私自结交曹操,被软禁至死,作为距离战场最近的郡太守,孙贲被剥夺了参战的机会,孙权亲自坐镇柴桑——今九江,赣江的入江口,孙权跟已死的建昌都尉太史慈一样,将孙贲堵在南昌,不让他进长江,叛逃都不能。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4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