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总结一下“东方红四号卫星平台”的发射出口记录 -- adrupal
动量=mv,想减小m就得加大v,但化学能燃烧v有上限,用电磁场打出去的办法可以获得远大于化学燃烧的v。能量则来自电,电来自太阳能板。
用电加速等离子体喷射出去做动力。
有没有纯电无工质的推力理论。
利用太阳光的光压。
波粒二象性,波也是粒子,波长越短,粒子性越强
所以,光波、电磁波等辐射都可以当推进工质
俺导师在搞这玩意。
2006年10月29日,东四平台首星“鑫诺二号”发射成功,但卫星的太阳能帆板打不开,废了。
2007年5月14日,发射尼日利亚卫星一号,发射成功,但问题还是出在太阳能帆板上,不久就废了。
连打两颗卫星都失败,在土共航天历史上,也是非常罕见的。科研总是有风险的,李大总管现在天天喊“产业升级”,哪儿那么容易啊,这要是私营公司,两次失败就要了命了,还是做袜子风险小点儿。
科研就是这样,你要是怕失败,就是说玩儿不起,那就干脆别玩儿。一旦成功了,那就上了一个台阶,虽说谈不上是坦途,但利润率也不是织袜子能比的。
首先,有利润的是技术,不是科学
“科学”没“知识产权”,“科研”结果公开发表,还送人,生怕别人不引用,等等
“技术”就不同了,“技研”结果有“知识产权”,“技研”结果保密,不送人,别人用要给钱,还可以不让别人用
其次,“科研”的目的不明确,不是非要解决什么问题不可,一点一点积累就可以了,“科研”是纸上谈兵,不是纸上谈兵的科学实验部分其实也是纸上谈兵,因为目的是收集数据或验证纸上谈兵的结果,所以,“科研”根本就谈不上失败,等等
“技研”就不同了,“技研”的目的明确,是非要解决什么问题不可,“技研”是实战,不是实战的纸上谈兵部分其实也是实战,因为要达到明确的目的,所以,“技研”经常失败
“技研”经常失败,比如最简单的,小型的成功放大一些就不行了,反过来也是一样,大型的成功了,缩小版又不行了,“科研”一般来说就没尺寸问题,虽然有“宏观”和“微观”的区别,只要没有数量级的差别,尺寸大小或比例变一下都没问题,比如万有引力的“科研”跟实际应用“技研”
老中好像比较崇拜科学,高看理科,有点瞧不起工科,其实呢,虽然可以说科学和技术相辅相成,但是,科学是技术养着的
可能是老中历来“士农工商”的价值观的原因,老中把科学归到“士”一类了,其实呢,科学是生产力,科学家其实是“农工”一类的“劳力者”,只不过一般“劳力者”主要是劳肌肉的力,科学家作为“劳力者”主要是劳脑筋的力,“士”是“劳心者”,当然了,“劳心者”主要也是劳脑筋的力,但是,科学家跟“士”劳的脑筋的力是很不同的
都别说“人比人得死,货比货得扔”了,只有一个指标的东西才好比,也就是说线性的东西有序,有两个指标的东西就不好比了,除非方方面面都好,也就是全面好,否则就是各有千秋,或者说各有有缺点,现实中也确实是没有十全十美的事儿
我脚得驴王都不知道这里要的是速度
跟点火一样啦,点火或化学反应可以把东西汽化射出去,只不过化学反应温度比较低,电可以达到更高的温度把东西等离子化射出去
太阳帆是直接利用太阳光的光压,因此有方向性
只不过太阳能电池间接利用太阳光的光压,把太阳光的光压转化成电能,因此没有方向性
这哥们说这么简单一个东西,一头大来一头小,就能产生净推力,这不是搞笑吗,所以大家都把他当民科,后来中国西工大一个教授闲着没事重复了这个实验,发现果然有净推力,发了论文。NASA看到论文去年也重复该试验,再次证实了,怎么解释正在研究中。
技术没过关只能返回了,现在都是在轨服务。
太阳能电池把光能转换为电能。正经光压非常小, 靠这压力要要常年累月积累才能转换出光电池一秒的发电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