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整理】中国开发出替代CAS9的新型基因编程技术,诺奖级 -- 尖石
他还进一步说,原来的版本是初级版,实验手法比较复杂,需要较高的实验技巧,他又特别研发了升级版2.0版,以及smart版,据说很快会对社会公开。
今天我在知乎还看到一个印度实验室声称能够重复了。
1:17 PM (3 hours ago)
Hello everyone,
we have successfully used NgAgo in HeLa cells following a protocol where we used 700ng NgAgo plasmid and 500 ng gDNA (non purified, heat inactivated PNK). We confirmed knockout of GFP from a plasmid and could see the effect even after 96h. About 40% reduction in Western blot could be seen although there is scope for more optimization.
cheers
debo
作者:John Han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6968937/answer/108492103
No way to know yet actually since we have done this once just to check if there is a reduction in gfp which we observed both by facs and western. We are currently sequencing the products to rule out Rnai if any. Will let you know if that's confirmed
Best
Debo
Dr. Debojyoti Chakraborty
Room 129, CSIR-Institute of Genomics and Integrative Biology
Mathura Road,
New Delhi - 110025
还没有看见谁说测序能确定基因改变。western and facs 结果很多时候遭人诟病,因为可靠性不是很高,重复性差。不同的暴光时间会导致western结果差异很大。
希望看见那个组能测序证明确实没问题。这个技术的可靠性说小了关系到韩的研究前途,说大了关系到整个世界科研界对中国生物研究的态度,大意不得。
既然已经申请了专利,韩完全可以把最仔细全面的 protocol放到自己实验室主页上,或者学校主页上。既让大家易于重复,也能增加学校知名度,双赢。
他这个需要高超的技术是站不住脚的,而且是大家诟病比较多的地方啊。
根据文章中的图1和图S3,NgAgo在体外只能切超螺旋DNA,不能切线性DNA。TtAgo的文章里面也提到同样的问题。似乎这一家族对DNA链的拓扑有要求,估计与load到DNA链上的机制有关。所以没修改之前在基因组的大多数区域会遇到困难。韩也说了在做基因组编辑之前先试共转染的质粒,大致就是因为这个原因。那个印度人做的也是质粒。
新华社伦敦11月23日电(记者张家伟)中国河北科技大学的韩春雨团队发表的有关一种新基因编辑技术的论文几个月来在国内外引起巨大争议。英国《自然》杂志网站23日刊载的一篇新闻报道援引韩春雨的话说,他已发现一个不容易引起注意的问题,这或许能解释为什么别人很难重复他在论文中描述的实验。
韩春雨团队今年5月在全球著名学术刊物《自然》的子刊《自然·生物技术》上报告说,他们发明了一种新的基因编辑技术NgAgo-gDNA。根据论文,与当前基因编辑领域内的主流技术CRISPR-Cas9相比,NgAgo-gDNA技术在一些方面具有优势。但随后中国以及国外都有学者公开表示,无法重复论文中描述的实验。这项研究成果遭到多方质疑。
《自然》的这篇新闻报道引述韩春雨的话说,他现在已发现一个不容易引起注意的问题,或许能解释为什么别人很难重复他在论文中描述的实验,他目前正在进行实验来进一步确认,有了结果后他会把数据以及相关资料公布出来。他告诉《自然》,自己还需要一点时间。
这篇报道还提到,此前有一些科学家接受该杂志采访时曾表示能够利用韩春雨团队在论文中描述的实验方法获得初步结果,但其中一位科学家的最新说法是,相关数据让人困惑,现在无法得出结论。《自然》说,这些科学家都不愿透露自己的身份,以免被卷入争议中。
韩春雨此前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自己的论文是真实的,他自己曾多次重复实验,但质疑声仍不断出现。不过,相关讨论近来已从舆论关注走入正规的学术轨道。
11月11日,中国南通大学等机构研究人员在《自然》杂志子刊《细胞研究》上发表论文报告说,在斑马鱼模型上发现NgAgo技术可以做到“敲低”基因,但没有发现这项技术有“编辑”基因的功能。研究人员说,由于研究对象不同,这项研究“并不能支持或者反驳此前韩春雨的实验结果”。
11月15日,国际学术期刊《蛋白质与细胞》在线发表了一篇题为《关于NgAgo的疑问》的文章,由国内外多家实验室的科学家联合署名,文章对韩春雨团队在论文中描述的实验结果提出质疑,表示无法重复其实验。同时,作者们也呼吁韩春雨团队尽快澄清其中的疑点,提供更详细的实验资料。
《自然》杂志网站的报道提到,《自然·生物技术》编辑部现在仍在调查这一事件。《自然·生物技术》编辑部8月初曾发布声明称,鉴于韩春雨论文引发的巨大争议,将按照既定流程来调查此事。这篇新闻报道中也说,《自然》的新闻团队与《自然·生物技术》编辑部是相互独立运作的两个团队。
一个韩,害惨了所有无辜的人。
也真是够讽刺的
- 待认可未通过。偏要看
共同点 小学校,低职称,长时间不出成果,长时间坚持。
我们这些不搞科研的,要对搞科研的宽容,只要花钱不多,长时间做大量实验的,我们都要支持。
同一个游戏,继续玩。
- 待认可未通过。偏要看
- 待认可未通过。偏要看
声明称:“虽然许多实验室都进行了努力,但是没有独立重复出这些结果的报告。因此,我们现在撤回我们的最初报告,以维护科学记录的完整性。不过,我们会继续调查该研究缺乏可重复性的原因,以提供一个优化的实验方案。”
在“小作坊”式的简陋条件下取得超越顶尖实验室的科学发现,其难度无疑为百年一遇。 韩春雨没放弃,三年后默默发表了一篇新论文,发明基于CRISPR的RNA追踪成像系统,近日,韩春雨在预印本网站BioRxiv发表了一篇关于基因编辑的新论文..https://xw.qq.com/cmsid/20190718A04MHB00?f=newd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