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盛世大中国时代的荒诞“海洋争端” -- hwd99
一个是邓小平,另一个是方舟子,只要一点,保证要跳起来!
其他事情不说,就说说肖的事情吧,当年为了和罗教主玩,做了点功课,就简单说几句我的看法吧。
你可以有杀人的心,甚至可以说要杀人的话,这个不触及法律底线,等你真的动手了,这个就是超出底线了,至于买凶伤人,这个就更等而下之,明摆着想逃脱法律的制裁,就难免别人不齿了。当年哪怕肖亲自上门去揍方舟子,然后自首,估计有不少人会敬他为一条好汉。
说实在的,反击的方法有很多,实在想不明白肖为何出此下策。
至于手术的问题,难免要牵扯技术,我也没打算说服陈王兄,就和而不同吧。
知识水平不如的可能性很小,举个例子,我上硕士的时候,大家公认有两个老师什么都不懂,但其它这么多老师,我们可不敢这么说。
再说到了理科博士毕业那个水平,难道还不知道后面会自学一下吗?除非彻底改行,否则不可能的。
很好奇你哪里来的那么大自信。
还方的知识水平,我就呵呵呵了。方写的科普方面的书,前前后后有二十多本,绝大部分是生物学方面的。这里面被有些人用放大镜翻来覆去的找了多少遍毛病,你说这样人没有高中生物学水平?现在的高中生水平都这么高了?
可惜,我教了大量高考成绩称得上优秀的高中毕业生,说到一些方的书当中的基本内容,他们仍然感觉到非常新鲜。
至于蛋白和多肽,方一再强调是口服。视而不见,就作为罪证,有些人是无知呢,还是无耻呢?
说白了,一个挺阿胶的,反转的糊涂蛋,谈生物学的起码资格都没有,还在这里面装神马大头蒜。
承认自己民科,还真小人。这意味着什么,不要脸加无知呗。这样的言行获得一片掌声,可见这里面不要脸的人有多么受欢迎嘛。
请生物达人正面回答, 谢谢!
研发的口服胰岛素,就是用特殊给药途径,保护胰岛素不降解又能通过特殊方式吸收。
水平,好好读一下完全可以明白。
蛋白,核糖核酸确实都是被消化分解吸收,即使由于肠道或者胃有病变,很少量的肽段进入血液,那也是进入门静脉然后入肝脏,还是会被分解。
如果人体没有这个功能,几十年不停吃猪肉,那猪的蛋白片断是不是会融合到人体里,猪的基因片断也融合进人体基因?然后吃猪肉多了就变的跟八戒一个模样了?
肘子有偏执的地方,尤其以西医的方式对待中医,但是大多肘子打假的还是有道理的,天朝现在需要肘子这样的人。你看肘子偏执,那你是否意识到自己的偏执呢?
难得有关中兄这样的生化大牛来点评,我辩解几句。
一般的口服药物,整个消化道吸收率通常在10~80%之间,如果一个口服药物,单次剂量都是几mg,几十mg,吸收率0.1%,从药物吸收的角度要说这个药物不能口服。但中医的传统药物,很多介于食物和药物之间,服用量大,往往在几十克到几百克之间。这个时候哪怕吸收率只有0.0001%,产生的作用也很明显,不能因为吸收率低而否定其功效。
从一般化学试剂,一般药物毒副作用的角度来看,1ppm的吸收率,没有严重的不可逆后果,一般可以谨慎接受。从食品的毒副作用角度来看,即使1ppb的吸收率也是令人生畏的, 因为人可能每日服用500g,连续若干天,体内的累积效应也会加剧毒副作用。因此对转基因主粮,国际上主流国家都特别谨慎。因为部分蛋白质片段,部分核酸片段,哪怕是0.1ppb的吸收,都可能有不良后果,要谨慎对待,不能用药物试验的那种相对宽松态度。
健康的人体能够合成所有的蛋白质和核酸,但不是所有人的身体都是健康的,所有人合成蛋白质和核酸的能力都足够,因此从营养学的角度来看,如果能够提供部分多肽,可以降低人体的内部合成负担, 因而是有益的。即使是被方舟子痛批的核苷酸,在世界各国的婴儿奶粉中,比如雅培,就明确添加。
下图是雅培Similac系列奶粉的成分表:
中国的食品国标, 对婴儿食品添加核苷酸有明确的标准, 每100克12mg到58mg,
外链出处GB 14880-201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营养强化剂使用标准。对婴幼儿强化食品,对某个特定物质一般仅仅规定上限,但核苷酸规定了下限,就是说如果核苷酸达不到这个比例,就是不合格。如果完全没有必要,这些婴儿食品何必多此一举呢?我同意方舟子反对神话核酸的观点,但因此把它说成一钱不值就走到了事实的反面。
方舟子嘲笑否定阿胶的作用,因为蛋白质会变成氨基酸被吸收,因而没有意义,这样的逻辑链条是错误的。也许阿胶真的没有什么作用,但不能用这样的逻辑方法,否定的定论只能是在大量的试验后才能做出。蛋白质绝大部分会变成氨基酸被吸收,这是事实,这也可以引导我们质疑阿胶,但我们不能定论否定阿胶。
方《为什么蛋白质类保健品都不可信 》
胰岛素是分子量很小的蛋白质,仅仅含有51个氨基酸,而一般的蛋白质通常含有成百上
有意思的是,您引用方舟子的话来做证据。
能不能吸收,是一个相对的概念。 作为药品,口服干扰素可能吸收的不到0.5%, 最后被放弃药用。 如果是有害物资,吸收率0.05%, 我也会认为有毒, 也会被认为能够吸收。
就依你提到的口服胰岛素,整体生物利用率低一直是一个大问题。现在在FDA申请的几家,用了大量的技术,最后综合利用率是多少还没有公布,但应该在10%以上。
我没有查文献确认, 在您的引文中提到的胰岛素, 有56个氨基酸, 分子量应该有5700以上,那么其他蛋白质的分子量多少呢?
我查了一下,蛋白质分子本身就有不确定性,也许不那么绝对专业,但不会有太大的误差,您勉强看看:
胃蛋白酶原[pepsinogen], 40000
β-乳球蛋白[β-lactoglobulin],17500
血红蛋白[h(a)emoglobin],14300
溶菌酶[lysozyme],13700
核糖核酸酶[ribonuclease或RNase],13000或11000
如果这些蛋白质分裂成10段,5段,甚至3段,不就有可能直接进入人体吗? 您可能说,比例太低,1%~10%还低。
不错, 如果像胰岛素那样,口服10~100mg,1%的吸收率当然不能接受,但阿胶的服用量是50g,进入人体的多肽不就是500mg吗? 能够用吸收率低来否定作用吗? 不能至少数量角度,进入人体的阿胶多肽远高于口服胰岛素的吸收。
方舟子留下埋伏,说那些 序列是杂乱无章的蛋白质水解产生的片段, 进入了也无用。 在google scolar上输入生物多肽,活性肽,文献汗牛充栋。 堂堂博士,不经实践,不加推理就妄下断言,彻底违背了科学精神,徒增笑耳。
我们做过一个高分子材料,把胰岛素挂上口服。
借口羧基太少,还是女博后懒惰,没做出来,放弃了。
不要说他本来就是学生物的,就是学体育的也可以质疑
方的原话摆在那里,肆无忌惮的造谣扯淡,被打脸后你还自以为是的狡辩,你还要多不要脸?
我没打算和你讨论什么生物问题,我只是来证明你的无耻的。证明完毕,请你不要打扰我。
如果只是个量的问题,那就不是什么大问题
还有核酸,这些年已经有一些研究表明服用的RNA进入血液发生作用
我相信大多数的保健品都忽悠,但是方的逻辑实在有问题
方居然能得出全都没用这样的结论,实在是预设了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