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中国又一新突破 或影响世界粮食格局 -- 悠闲者
最高亩产620公斤,最低亩产438公斤,不过品种尚未经国家审定。
[URL=链接]http://news.sina.com.cn/c/nd/2017-09-29/doc-ifymkxmh7805480.shtml标题[/URL]
9月28日下午,由中国工程院院士、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牵头的青岛水稻研究发展中心试种的第一批耐盐碱水稻(俗称“海水稻”)迎来测产考。
来自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土资源部土地整治中心、湖南农业大学等科研院所等单位的30多名从事海水稻、盐碱地改良等研究方向的专家前往白泥地实地测产。
在场的专家首先检测了灌溉用水的盐度,要测产的这块田的灌溉用水盐度已经达到了6‰。研发中心的博士杨红燕形象地向澎湃新闻解释称,这种盐度大至相当于吃剩的菜汤的咸度。
小区域收割、脱粒、除杂、测水分、称重,最后再通过一个固定公式,专家组给出了亩产的最终结果。在四种材料中,小面积测产最高产量为620.95公斤/亩,按照大田种植产量的8折计算,亩产量也可达500公斤,即便是最低产量的那种耐盐碱水稻材料,小面积的亩产量也达到438.14公斤/亩。
“之所以称为材料而不是品种,因为还未通过国家的品种审定,不能进入市场大规模推广。”杨红燕如是解释。
非洲在热带,土壤风化快,有机质分解快,所以很多地方土地反而比较贫瘠。
中国人去了,哪怕是城里人一天地都没种过的,脑袋里想到的第一件事就是用大粪改良土壤。
结果人家非洲人看了,觉得中国人太恶心,这么种出来的东西没法吃。
东非西非南非都出过这种事,可以说整个非洲都没这概念。可农家肥不用,化肥又买不起,那就饿肚子呗。
只能说种地简直就是刻在中国人基因里面的。。。
我觉得吧,南水北调工程这种的规模已经是当今人类调配自然资源的一个高点,但是效果只能说是补充、应急,给地方政府提供一个新的水源而已,要真想解决华北平原缺水的问题,那就得退耕还林、还草,包括湿地修复,工业搬迁,城市疏散等等,这显然已经不是一个经济问题或者环境问题,而是一个政治问题。
非洲、南美和澳洲地域广阔,这是全地球人的财富
从胡佛水坝科罗拉多河调水,距离不算远,但因为要翻山,累计把水打高几百米,这点比南水北调难度大,南水北调东线最高点海拔四十米,中线全自流。
否则就南加州那半干旱的气候,能养活几个人。
凤凰城和丹佛也靠科罗拉多河远距离调水,所以科罗拉多河被用光用净,那么小的河,总库容有好几个三峡,无水入海,至于入海口的生态嘛,嘿嘿,反正在墨西哥。。。
总库容有几个三峡之多啊
科罗拉多河流量每秒22,000立方英尺 (https://en.wikipedia.org/wiki/List_of_U.S._rivers_by_discharge), 折公制每秒623立方米。流量美国第三十八。
相比长江流量每秒30,166立方米, 排名世界第六(https://en.wikipedia.org/wiki/List_of_rivers_by_discharge)
美国第一密西西比河,流量约长江一半,每秒16,792立方米, 排名世界第15
从1500年到2000年似乎是一个大的降温周期,但从前面的曲线看,我们现在似乎处于一个500年的升温周期的开始。
难道这是中国又一轮上升的开始?高温意味着降水增加,对中国这样的大陆性气候明显的国家有利,而上一轮500年降温周期,降水不足让农耕立国的中国倒霉,而降水本来偏多的欧洲占了大便宜。我这是不是另一种风水谬论?一笑。
河里讲气候的不多,请无所事事兄多多指点。
从选种育种,种植技术、农用物资、水利灌溉到产业模式的落后是全方位的。
以撒哈拉以南非洲最有发展潜力、延续了数千年文明的埃塞俄比亚为例,1亿多人口的主粮竟然是禾本科主要作物里产量最低的“苔麸”,至今亩产量只有可怜的100公斤不到(比青藏高原的青稞和南美安第斯山区的藜麦还低),气候稍有异动就必定会发生大规模饥荒要寻求国际救助。
但在前几年中国河北张家口市农科院研发的的“张杂谷”(即与狗尾巴草同属的小米)引入埃塞种植后,同样的种植条件下产量是苔麸的3倍以上。
而在国内,“张杂谷”的产量曾创造过亩产800多公斤的记录,平均大田单量也有400~600公斤左右,与目前全国小麦、水稻、高粱、玉米的平均单产接近,但更耐旱耐瘠耐盐碱,非常适合在北方缺水地区推广种植。
据河北相关研究机构的推算,利用谷子新栽培技术可以在全生育期不浇水的情况下平均亩产即可达800斤,按市场价计算,比玉米效益提高一大截。如果光在黑龙港流域平原区推广地膜谷子100万亩(占流域耕地总面积2000万亩的1/20),每年就可节约用水1.7亿立方米。加上最近节水高产的杂交旱稻在河北的首次种植成功,非常有利于相关区域的地下水漏斗区治理,这也是最近农业部宣布将推广轮作休耕并逐步常态化的重要基础之一。
其实这些并非本职专业,都只是平时看到的一些资料积累,有理解错误的还请海涵指正。
不过近年国内学界根据多方面研究取得的成果,对于气候变化研究已经开始逐步打破西方垄断的话语权。由前10年业界普遍认为“全球气候变暖”会导致我国降水减少,气候变干的主流观点,转为全球变暖会对中国有利,可以增加中国北方干旱地区降雨的同时,减少南方炎热地区的洪涝灾害。这也正得到了近来国内中国荒漠化土地零增长、黄土高原生态恢复、青海湖湖面持续增加、入黄泥沙持续减少中科院建议停止退耕还林等等物候变化的验证。
目前,这方面的研究还是相当多的,特别是之前说过的由于中国史料丰富而总结得出的一些古气候研究结果,有兴趣可以直接去搜索下论文看看,比如《气候变迁对我国古代北方农业经济的影响》、《中国5000年来气候变迁与王朝兴衰规律》等等,可能会更直观,数据也会更丰富。
2004年亲耳听政法大学的杨帆这么吹过,全国挖人工湖,截留江河入海的淡水。当时在座的都是没见过什么世面的大学生,没人站起来怼他。后来我细想一下,淡水截留,入海口肯定海水倒灌。
类似计划还有从渤海湾抽取海水,从华北、内蒙一线挖河输送到新疆,通过海水蒸发改变区域气候,河里本大也吹过,我私信忙总问过这个可行性,忙总回答说这是聂女中将在位时某些人“下必甚焉”提请论证的一个疯狂计划。
南水北调当前工程量大的部分是在中段,从运行来看,只是给北方提供水源,不具备给南方提供行洪通道的功能,就是个单向水渠而已。设计成这样,我感觉是成本效益优化的结果,没有见过更多的资料,所以私下揣度这个规模已经是一个高点。
不到黄河的一半,下游都是沙漠,主要靠上游落基山脉融雪。。。
不能直接用,要跟大量土壤混合搅拌后发酵,浓度太高非但不会改良土壤反而会把作物根系烧死。这可是古代中国农民长期才摸索实验出来的绝活,比例多少,怎么堆,发酵多长时间,什么时候施肥,用多少,都有讲究,哪里是非洲和欧洲的土包子们能够掌握的。看到过一篇文章讲欧洲的农耕史,古代欧洲那产量简直低的可笑。。。
为啥“家”字里放了头猪?猪对农家太重要了,猪这东西喜欢在泥土里打滚,留下的猪粪猪尿自动完成混合和发酵过程,给农家省了多少功夫。看看早期的知青下乡文章或者农村小说,很多都有提到要定期给猪圈清理积肥然后垫新土。过年猪一杀又是全年主要动物蛋白来源。“家”这个字简直就是农耕民族的生活习性和勤劳智慧的直接表现。
所以说,猪就是中国人的珍宝,谁敢跟猪过不去就是跟中国人过不去!坚决不能让他们得逞!!!
在欧洲人研制成功化肥之前,肥料的来源是各种有机产品。因为来源有限,各种粪便等也成了重要的生产物资。这个对于以麦类作物为主农耕民族来说,是常识,而且不是某古老民族的专利。古代人知识不多,农业作物靠天吃饭,产量低是常识。古代欧洲不高,古代中国同样不高,而且欧洲更喜欢各种畜产品,对于粮食作物的生产,并不是那么热心,粗粮会多一些。
建国后,中国人口能够翻几倍,靠的是什么?是猪粪吗?答案是,化肥。知青文学里还有许多自然肥料的段子,但是市场经济的今天,你到农村就会发现,那已经基本是老黄历了。种子靠买,地靠机器耕耘,施几次化肥,天旱浇几次水,最后收割脱粒还是靠机器。
另外,关于那个家字,那个下面不是一头猪,而是一只狗,不能想当然,呵呵。中国的猪饲养量占世界一半左右,远远超过人口比例。原因有两个,古代中国牛是用来耕地的,不能随便宰杀吃肉的,而且肉质比较硬,需要的烹饪技术比较高,对于大户人家来说,猪马牛羊鸡,可以挑着吃,对于一般人来说,还是猪门槛比较低一些,是大众肉,因为品级比较低,所以文学作品中出现的比较少。第二个原因就是近年来国内肉价飞涨,各种肉产品已经跟国际接轨,甚至超越,在这个大背景下,猪肉的生产也是年年攀高。
至于猪是不是国宝这个不谈,但是对于现代中国社会对于猪肉的依存比重来说,其影响力甚至远超古代社会。没有了猪肉,产生巨大社会动荡都是无法避免的。但是对于除了韩国,越南等的大多数其他国家,猪肉仍然不过是餐桌上的一个选择而已。有或者没有,并没有什么大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