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文摘】白莲教大起义(3) -- 温相
从嘉庆五年(1800年)下半年起,白莲教起义进入后期,逐渐走向衰败。
清廷的“坚壁清野”使起义军失去接济,力量逐渐衰弱,只得退守巴山老林。嘉庆六年以后,义军的处境更为困难。二月,高天升、樊人杰在陕西南部遇到清军伏击,高天升阵亡。三月,王廷诏在川陕边境被俘。四月,高天德、马学礼在四川被俘。只有冉学胜为首的一股,在陕西留霸袭击清军成功,但受到额勒登保等清军的追击及沿途团练的阻遏,又转入巴山老林之中。
在湖北的义军徐添德、苟文明等股转战于郧西、竹山、兴山、房县一带,也受到清军的追击和乡勇的阻遏,只能分散行动。后来因在湖北无法行动,又于六月进入陕西。徐添德在陕西西乡覆舟身亡。
嘉庆六年下半年,冉学胜转战于川北,被俘牺牲。龙绍周在陕西与清军作战阵亡。
嘉庆七年以后,形势对起义军更为严峻。六月,樊人杰一股在湖北竹山、房县一带兵败,误人深山,因山水猛涨,全部溺水牺牲。七月,苟文明在陕西宁陕厅被围,力竭跳崖牺牲。九月,襄阳蓝号戴仕杰在湖北兴山县战死。同月,东乡白号汤思蛟在四川东向县被俘。十二月,清军统帅额勒登保向朝廷奏称“大功戡定”。
白莲教起义遭到惨重失败以后,各地余部或数百人,或数十人,拒不投降,坚持抗清。他们在老林中出没,用伏击、狙击的方法,打击清军。
嘉庆八年七月,额勒登保、德楞泰等再次奏报“三省肃清,官兵凯旋”。嘉庆帝论功行赏,额勒登保晋一等侯,世袭,授御前大臣加太子太保衔,赏用紫缰。德楞泰晋一等候,加太子太保衔,赏用紫缰。勒保、明亮、杨遇春等以次封赏。同时命额勒登保等不必回京,继续领兵追剿。
清军裁撤大批乡勇,每人给银五钱,收缴刀矛,给银二两,遣返回籍。数万乡勇一旦遣散,有人无家可归,流落山林,与起义军为伍,袭击清军。义军苟文润部陆续有数百乡勇加入,实力增强,取得阵斩清军副将朱槐的战绩。
起义军余部虽然分散成零星小股,但都是百战之余,熟悉清军号令及老林路径。“忽川忽陕,忽聚忽散”,屡屡被围,又屡屡突窜,有人身中数矢,仍能力战。清军在三省劳师靡饷,人无斗志。一直到嘉庆九年(1804年),最后两名起义军将领苟文润、苟朝九牺牲,这场轰轰烈烈的白莲教起义,才最后平息。
嘉庆元年爆发的白莲教起义,历时9载,波及川、楚、陕、豫、甘5省。清廷为了镇压这次起义,从全国16个省调集了10余万大兵。各地乡勇不下数十万。农民军被杀数十万。被起义军击毙的提督、总兵以下军官400多人,其中提、镇大员即多达20余人,耗费银2亿两之巨,相当于当时清朝政府4年的全部财政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