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网站停站换新具体说明
- 按以上说明时间,延期一周至网站时间26-27左右。具体实施前两天会在此提前通知具体实施时间
主题:科学具有内生性,蛮族打断中华文明发展科学的几次努力 -- 海上金流彩云乱
你理解的科学是什么吗?
你这贴完全就是空对空,真没什么值得讨论的。
首先声明这一点,我非某粉,成为粉就会丧失独立判断能力。
下面给个帖子,这个帖子正反两面都有所讨论,我就不再细说了。
科学是个进程,不存在文化基因或者国别问题。
如果否定这点,现代中国人还谈什么科学。而应该双手举过头,给白皮做牛马呗。
我摘录三条如下:
2:《算学宝鉴》是一本很独特的著作,他既有理论化的一面,也有实用化的一面,此书某种程度上综合了“民间的数学”和“数学家的数学”,我们从当中高次方程的珠算解法是可以看出这个趋势的。根据王文素自己的描述,大概是寄希望于此书能够实用付梓,但是目前来看没有发现明代的刻本存世,所以推断此书仅以抄本传世,甚是可惜。
3:这一条可算对第一条的补充,主要是说明天元术问题。天元术为什么会失传,或者说被不被完全理解,这一方面可以建立在数学本身发展趋势上解释,筹算表达的天元术虽然具备抽象化的数学模型,但是在计算工具发生改变以后并不能直接移植,至少历史上宋元明的阶段没有成功。而且记载天元术的书籍《测海圆镜》到《四元玉鉴》其并不具备成熟的符号代数表达,运算过程不足够详实。这一点对后来者的研究,尤其是非地域性(后面会提到)的数学研究者的研究自然是一种挑战了。
我的观点是,文化上别轻易认输。
------分界线------
上面不动,下面补充说明:
- 待认可未通过。偏要看
乱七八糟的。
你这个为什么要待认可我也不懂。为什么有些帖子要待认可,有些不要,我也不懂。
你说的
怎么说呢,你先别扯理论,先睁眼看看世界吧。现代科学研究方法就是欧洲人的发明,其他地区的人都是学欧洲人的,这是事实。
也别说中华文明自身能不能产生科学了,追究过去已经没用了,你研究一下科学到底是不是好东西,如果是好东西怎么把它化在中华文明里的意义要比追求过去要有意义得多得多得多......
这个道理不深奥,就像你研究你我他为什么没成为马云,普京,迈克尔杰克逊是毫无意义的,研究下马云,普京,迈克尔杰克逊为什么能成功意义就大多了,更大意义的是研究下你我他能从马云,普京,迈克尔杰克逊的成功经验里学到点什么,让你我他以后能成功。
洪武早年还有介绍筹算具体方法的书,之后筹算就被珠算取代了,最该骂的就是明代筹算被取代后就失传了。筹算失传后古书也就看不懂了。直到清代又从朝鲜学来筹算法这才能看懂古书,朝鲜和清代表明,即使在珠算普及的时代也完全有可能把筹算传承下来。
明代不光是代表中国古代数学最高水平的天元术失传,而是绝大部分数学古书失传,这是普遍性的问题,不是个例。目前能见到的明代以前的数学古书根本就见不到明代刻本,这是另外一个最该骂的地方,要知道朝鲜都印了不少,你提到的那个记载天元术的《四元玉鉴》能流传至今恰恰就是因为朝鲜批量刻印了,对于明代数学古书传不下来,明粉们永远是强调这个困难那个不行,怎么就不敢跟朝鲜比比呢?
清代官方和民间大量重刻了古数学书,主要有两个来源,一个就是俺多次提到的朝鲜,一个是修四库全书时从永乐大典里发现,永乐大典是手抄本,只有两套,传到清代就剩一套,如果不幸被烧了很多古数学书就永远见不到了,所以这事得感谢崇祯和李自成,北京未经战火。清代对于传承古书做出了重大贡献,很多古书发现后哪怕根本看不懂,也立刻批量印刷,以后再慢慢研究。
中国的数学发展进程,到明代就断了,就算往前可以赖到蒙古人头上,可明代恢复不了绝对是有历史责任的,对比清朝和朝鲜,明代就是个不及格的水平。。。
猜测一:明朝科技文化比较消沉,和元朝近百年野蛮落后统治对中国文化的摧残有极大关系。
猜测二:明朝出版业之发达,书籍种类之多,堪称古代之最,相反清朝的文字狱规模之大,时间之久,也是旷古未有。仅仅这一点,要说清朝比明朝对中国科技文化贡献更大,这个……八国联军也不会同意的。
明朝受蒙古影响消沉,怎么清代就知道从朝鲜学中国古代数学呢,是觉得清代受女真影响振作了,还是明代朝鲜不存在吗?
至于明朝出版业发达,这么发达怎么一本前代数学书都没刻印啊?不觉得脸疼吗?就那本代表中国古代数学最高峰的四元玉鉴,乾隆末年从朝鲜发现后不到一百年重印了近十次,其中鸦片战争前四次,明代为零。著名的九章算术,宋代政府大量发行,到了明代还是零,而且明中期就找不到了(当时数学家吴敬找了几十年找到一本,写了论文,但现在研究他的论文发现他找到那本是其实宋代杨辉的书)。
总之,明粉的逻辑就是上怪元,下怪清,中间怪空气。俺费了半天劲说了这么多东西,人家几个猜想就给打发了,算了,明粉永远正确,到此为止。。。
这一段有三个观点:
中算断于蒙元中叶,明朝恢复不利是罪过,筹算与数学机械化
1、中算中断于元朝中叶
梁宗巨:
梅荣照
明朝元年什么时间1368年。也就是说,中算中断的时间,恰好在元朝中业,即元文宗孛儿只斤即位当年。
2、明朝的问题在科举未能恢复中算
自从隋朝开科取士,中算一直是被视为通天地之学,是科举的必考科目。但元朝取缔中算后,明朝继承了这个不好的传统。这就导致算学逐渐失传。这个板子不能只打在明帝的屁股上。
考虑到科举是知识分子上升社会阶层的必然通道,未能在科举中恢复中算,导致中算从显学变成隐学,进而导致数学典籍的遗失,这是明廷的罪过,要承认。
但明朝所幸在社会组织迅猛发展,搞数学的家,科举的路走不通,工商应用却蓬勃发展。
3、筹算被珠算取代是工商社会发展的必然——数学的机械化起于中国
筹算向珠算的演变,是个数学机械化的进程。
李俨:
张豸冠(乾隆五十三年,即1788年副榜贡生)
数学在这个过程中,走入平民化发展阶段,在下一步,就应该是兴起的资本家们开始为了商业利益,资助学者的时代,诸如牛顿、莱布尼兹的时代即将到来,可惜又一次的因王朝的覆灭而被毁掉了。
------分界线------
补充说明
筹算最大的优势就是可以表示方程(就是个矩阵),珠算就没戏了。这就是为什么筹算失传后中国数学发展中断了。没办法表示方程,怎么会有牛顿和莱布尼兹?
明代科举不恢复算学更逗,古代数学最大的用处是修订历法,宋代数学为什么这么牛?宋代对历法精度的追求到了变态的程度,平均二十年更新一次历法!明代一直沿用元代郭守敬的历法,百年过去已经不准,多少次明代皇帝沐浴更衣等着日食就是看不到,明代知识分子竟然论证出来历法预测的日食不发生是因为皇帝圣明。于是乎明代三百年竟然一直将就用下去,宁可历法不准也不恢复算学科举,真是咄咄怪事。为什么朝鲜能保留下来这么多古代数学书,就是因为科举考这个。。。
我觉得科技这东西,只要人类社会对自然界的观察总会积累足够的经验然后系统性的总做并推导出科技真理. 只不过西方社会科技突然大爆炸了. 这是2个问题. 问题1,中华古典文明能不能最终发展出现代科技系统,我觉得是可以的. 问题2.是不是中国古典文明的内核有压制性的东西导致我们科技发展水平是低速的进步,导致我们相对落后. 我认为也是对的. 基于上面两个问题.所以总结来说.如果某个位面没有西方,我们的古典文明是可以发展科技的.但极其缓慢. 所以逻辑上说,就是完全西化不对的,中断中华文明的现代演进直接套上西方的文明内核是数祖忘典.是不对的.没有历史的根基我们是谁?我们连自己都不是了如何长存.
我认为无论它的其他方面成就再大,都不是一个健康的状态。
因为武力值也是文明的一种表现。
西方第一批殖民者在明朝中后期已经来到中国,几次想要入侵殖民中国,被当时的明政府打得落花流水。殖民者的先声--传教士们发现明朝的士大夫们对基督教不感兴趣,却对西方的科学很感兴趣。传教士们只好翻译出版大量的数学科学著作来吸引,暗地里写信给教会说这些士大夫都是些小人,根本不怎么信教,不得不靠大量的科学著作当作敲门砖。教科书上写的开眼看世界是清末,完全是错的,3个世纪前的明朝就大量接触了解西方,并且是掌握主动权的。
数学方面就是重要的交流内容,被元代中断的数学在接触西方数学后,发展也很不错,西方符号化的数学比算筹好多了,完全没有必要再在数学故纸堆里翻了。中国的传统数学、天文学由于西学的到来而复兴。这些交流在清朝入关后就停止了。
在清朝连《天工开物》这样工艺巨作都是禁书,完全禁到本土失传,想要发展科学,那就完全是个玩笑了。没有了清朝,不确定是否有科学;但是有了清朝,肯定没有科学。
什么是科学?科学的本质是什么?人类是怎么发展科学的?
什么是数学?数学的本质是什么?人类是如何探寻数学的?
科学和数学是什么关系?如何相互影响?
在这些方面达成共同看法后,然后才能把人类社会缩小到中西文明、国家状况的下面,去争辩中西科学状态的差异。
“一讨论到XX,就牵扯到国民性”,这也是我反对的。
但是不能说,一说中国不行,不能提国民性;但是一说中国NB,就可以大谈国民性。两者都是思维的惰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