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网站停站换新具体说明
- 按以上说明时间,延期一周至网站时间26-27左右。具体实施前两天会在此提前通知具体实施时间
主题:沪港对比,老邓管治下生活水平的相对倒退 -- 陈王奋起
请狼兄移步指教。
后果,大家都知道
收走企业利润和折旧,建设的新企业未必就是老企业原样拷贝。采用新设备、新工艺、新技术建设的新厂,放眼全国一盘棋,未尝就不是更新、技术进步?
一汽包建二汽,拿走了一汽的换型产品;北京电子管厂当年包建了若干个三线厂,新产品、新设备以及骨干都调过去,这难道不算技术更新?
老厂交出资金、技术、产品,其与国家隐含的契约是:我厂的技改、职工养老……同样需要国家统筹。
结果呢:
80年代,没钱了,各管各了,拨改贷了……
90年代,贷款引进技术、设备,结果,人民币贬值了,债务翻倍了,资不抵债了,企业改制了,工人下岗了……
却不知道以前是全国一盘棋。
先是抗美援朝,美国炸弹都扔到东北境内了。
然后是中苏反目,双方陈兵百万。
这么个地方发展军工企业?给敌人送大礼啊?
解放前的基础:
从张作霖开始,张学良和日本人多次扩建的东三省军工厂为中国最大的兵工厂,沈阳另外有独立的关东军兵工厂。
张作霖建了沈阳的第一个飞机工厂,张学良建了第二个,日本人另外在冯庸大学的基础上扩建了第三厂,新建了第四个厂。二战末期沈阳兵工厂和飞机厂遭到B29轰炸,飞机厂内迁哈尔滨。
内战时,大连建新工厂不用说了。
抗美援朝时,大连和沈阳的一部分兵工厂内迁黑龙江。
156项目,航空工业14家企业:3家在沈阳,2家在哈尔滨,而且规划中唯一的喷气机制造厂沈飞和唯一的喷气发动机制造厂黎明都在沈阳,这份量如何?沈阳这地方战备考虑的确不好,但是必须放这里,因为造飞机有基础,在50年代全国没地方能比。
虽然现在沈飞混得不咋样,但黎明在飞机发动机企业里仍然是老大的地位,产值占了中航发的40%(可能这也是为什么飞机发动机一直搞不好的原因,呵呵)。。。
这话竟然也说得出来。还有人说80年代开始国家就不管国企了,80年代绝大部分国企明明有最后一次国家和省里安排的技术引进:“1980年,长虹从日本引进第一条彩电生产线”,“从1984年开始,中国连续引进九条阿里斯顿冰箱生产线”,再比如说忙总去救的那个桦林轮胎,“1986年,在全国首家引进十万套子午胎生产线”。。。
到了90年代才是国企自生自灭,算时间邓江都有责任,现在河里黑邓都黑得没边了。
而且对于很多幸存的国企,80年代的这次技术引进功不可没,比如长虹要是没这次引进,估计如今也就是个半死不活的军工厂,弄不好已经破产了。
河里现在说第一个馒头极为重要已经成了政治正确,而且还要强调第二个第三个第四个馒头都是没用滴。。。
引进淘汰生产线,把自己的科技家底掏空了。持续10年,国企只能回炉再造了。
一二个夕阳产业的引进成功,代表不了不注重自身科研投入,对整个工业科技升级的破坏。
80年代以前是上海落后,别人比上海更落后,所以上海吃香。
80年代以后是别人进口上海也进口,大家在同一起跑线上,上海就不行了,就说电器吧:
上海金星跟长虹这两个是中国最早引进彩电生产线的企业,金星电视如今安在?
上海引进了三菱和阿里斯顿的冰箱生产线,一个城市两条生产线,全国都少见,现在呢?
卖不出去有鸟用。毛子那里好多老东西呢,现在已经成为工业化石了。毛子工业直接休克了,非军工相关产业,九十年代汇率跌到底东西也卖不出去。
俺觉得中国跟毛子工业最大的不同,就是有八十年代这次升级,起码摸到西方的边了,以后再升级就容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