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阶层固化?恐怕是想多了 -- 整合精神哲学
是,要是把集合号这种片比较的话,本质区别非常大。
为啥打仗的主动性上,这片子里的女主角的家事就高度浓缩进去了,敌人是谁,自己人是谁,很清楚,老片子里同志的称呼,我们是为穷人打天下的队伍这话说的很多,政委不会缺,战争的目的意义不会缺,土改不会缺。。凝聚起来,前方是舍生忘死的战士,后方是翻身后为自己解放支前的民工大军。。而这个女主角从一个无路可走的弱女子也成长为这只队伍中一员。昨天是国军一员的小四川,转身就成了解放战士。。不说清楚这些,3年伟大的解放战争就会被贬低到自己人当自己人内战的层次,而实际上呐,相比较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才是真正变革了中国社会的最基层组成结构,也深刻改革了绝大多数中国人的命运。。这片里面的英雄都是一个个最基层的组成分子,也印证了主席的一个论断,群众,只有群众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动力。
而集合号呐,那不是共军,只看到弟兄们,却没有同志们,只看到忠于职守和有义气的军人,却看不到那群为阶级为民族解放而奋斗的真正战士。。换个名字,叫德军国军美军都合适的,唯独不是共军,缺了当年的魂魄了。。没政委没同志也没群众,甚至也没有敌人。。90年代以后,反映这段历史的影视大多没魂,更多是去歌颂大头头们的高超指挥,或者象李云龙这种军事天才,或者就是一个个毙敌无数的无敌金刚战神,或者就是神通广大的情报人员。。
那场战争也就被慢慢在巨人化娱乐化人性化过程里面目模糊了。。
剧中有个提问,后代会忘记他们吗?
慢慢的他们是被忘记了,记得的是领袖是内战是战略是失误是谍报等等普通战争的种种要素,而忘记的恰恰是这个军队的灵魂。。这是人民的军队,是为了自己与自己阶级彻底解放而拼死战斗的军队。
这个观念上是变化很大了,片中的观念是从阶级层面来划分的。
她弟弟死后,她家里人四处告状,但得不到公正对待,反而一无所有,家破人亡。。
她家里这种情况是被表征为大多数农民阶层,无地也没有发言权这种。。。
自然这个阶层就成了当时TG一方最坚定的支持力量了。。
这和你说的观念角度不一样,现在观念这是私仇,该通过法院审理。。。放现在大家也都会这样看的。。不是特殊年代,普遍接受的应该是你说这种角度立场。
上机械或其他专业本科不比上同类技校强?
以前大下岗,优秀技术工人长期失业不得不摆摊的有的是
以前考技校好专业难度比高中大,结果学机修的毕业后常年干采掘,调个维修工至少3000,还只是短期(不继续行贿……),90年代
谁能保证新技校在上海周边就业前景一直红火?还有相对收入水平
不能的话到大学多学点比混技校更容易看清前方的凶险
- 待认可未通过。偏要看
“没有科举制度的欧洲”。如果教育普及了,仍然没有科举制度,那么社会运转会维持不下去的。欧洲教育普及之后,自然会产生公务员和考试制度。
“教育资源普及就消除了教育结果不平等了吗”。这就混淆了一些概念。我没有说要消除教育结果不平等呀。同班同学,成绩可以有好有坏,这个很自然,也避免不了。这跟阶层固化没有关系,不知道能否想明白。
互联网能让教育资源容易取得吗?显然如此呀。现在严格说还是没有达到信息社会。如果达到信息社会,在虚拟现实的设备上可以培训很多现在需要实体的技能,而且成本会比较低。肯定不能覆盖所有领域,但大多数领域覆盖了,就算是教育资源普及了。只要文化思想上不能形成大规模的血缘壁垒,阶级固化就不能成立。
就是说富一代传给富二代很顺利,暂时看起来是阶层固化了。
我的反驳是前三十年中,工人子女接班也很顺利,工农子女户口区分也很严格,是否算阶层固化呢?
还是稍安勿躁,看看富二代传富三代以及三代传四代是否顺利,才能认定阶层固化。
习大大应该重拾“同志”这个称呼。
但它讲的事实啊,那群为阶级为民族解放而奋斗的真正战士----------说句真心话,我不认为解放军里有多少符合你这种定义的士兵,否则毛也不会担忧共产党和解放军变成进了北京城的闯王部队。
没有崇高的信仰,这支军队走不过长征,建立不了新中国。很不喜欢《色戒》《芳华》一类的影片,挂着反思人性的幌子,来否定我们的建国根基。没有国,何以为家。不妨看看现在的中东,难民无数,寄人篱下,没有功夫去悲风伤秋。我相信用不了多久就会有类似的反映难民的影片出来,体现西方的“真善美”,还一定会获奖。鳄鱼的眼泪也不过如此吧。
我接触过的老革命老军人,感觉里面这种人占比很大。。
总的数量也不算多,也只能算个例。。说说也无妨。。
小时候在县医院长大,记得有三个是部队下来的,两个是老八路出身,一个应是解放战争时期的。。这个后来是第一任院长。。事迹不说,死后葬礼简办,也没特意通知,但他的老同事自发去了不少。。一个挽联是 献血献皮为革命啥啥啥的。。 O型血,带头学白求恩,这是献血; 献皮是抢救烧伤病人,他曾让人割了他自己的皮肤。。。。很清廉很正直一个人。
另一个是老八路,得肺癌去世的,病重期间我妈曾去看他,告别前,他说“小。。,我要革命到底!” 这都2000年后了,革命到底这四个字,印刻的多深呀!
再一个很长时间住对门,小时候经常跑他们家,医术好人品也好,唐山地震时期,他儿子就在唐山,儿子命大活下来了,但老人一家都罹难了。。这么大的事情,工作却一点不耽误。。文革时期被整过,一个胳膊留了后遗症。。我妈说别的人都低头,就他死不低头,也是给整的最狠。。。。人缘口碑很好。。
我记忆里,贴有老红军老八路这个标签的,在基层这个面上口碑好是大概率的事情。
正直清廉朴素是自己对他们的总体印象。
当时口头禅里,你还是党员呐或者你还是军人呐。。。就是到了八十年代,说这话就是很重的批判与讽刺了。。。暗涵的意思就是党员军人觉悟就应该比普通群众要高,风格要高才对。。至于后来逐渐实用化也人性化了,开始马列主义对外了,也有意识模糊阶级这个东西了,那是后来大时代背景演变了的结果。。
所以集结号上战士你觉得真实,但我自己觉得是星光里的军人更代表那支队伍,要不然你解释不了为啥国军会败的,国军是很正常的军队,和世界上大多数队伍并无本质区别,但共军很特殊,你见过有把刚抓来不久俘虏大规模发给武器参战的吗? 历史惯例是杀是关都普遍,就是用也是当苦力或者被驱赶当挡箭牌的。。怎么实现的?
诉苦会+白毛女过后,就敢发枪!。。不就是因为压迫太残酷,太真实,一层纸捅破,看到自己能解放的希望了吗? 压迫越深反抗越烈,你看老片子里面,共性是突出阶级教育这个东西,暴风骤雨里面,男主角土改分地后,在和土匪作战中牺牲,最后一句话是不要放下枪杆子,为啥?这个根本不需要讲大道理,活生生的,你放下枪杆子,地主还乡团就来了,分的土地啥的都会失去。。。TG不就是因为代表了这些人的意志才会被这些人当成自己人,才生存壮大起来的吗?从这个点上去理解,就好解释为啥当时那支军队不一样,当时那党很特殊了。。
艺术作品肯定有理想化的东西,但最基本的要素那个片子里都有;而集结号这片里,我看不到,和看老美大片的感觉基本差不多。。
没错呀,核心就是利益,老电影里也不否认这点,不过当时强调的是阶级利益。。
口号是: 为党和人民的利益愿意牺牲一切。。
延伸出去就是总理戴在胸前的徽章和中南海入口的标语 “为人民服务”
什么是和中国实际相结合,说俗点就是主义落在利益上,这才会有支撑的力量吧,TG多年的革命历史,要害不就是围绕在土地上吗?而到解放战争后才完成了这一历史使命。。靠啥?最主要的就是嬴的了最广大农民的支持,而这一过程的革命红利一直延续到今天。。。
如果年龄大一点的人,一定会记得过去各种机构单位一定要附上“人民”这个前缀的,人民军队,人民警察,人民银行,人民医院,人民学校 等等等等。。
到现在了,实际上还被广泛认可的,只剩下人民军队与人民政府(这个也是还要打折扣的)了。。。。
里面的变化是什么呐? 代表的利益主体演变了。。。
这个不多说了。。
人民是什么?你可以查查当时的宪法是有明确定义的,主体就是工农。。
土改改变了什么? 改变了土地这个资源被极少数人垄断的结构,使得与土地有最直 接的生产关系的农民获得了直接的权利。。
解放战争改变了什么? 通过土地革命与解放战争,瓦解了几千年来的封建专制的基础,实现了耕者有其田的目标,重新实现了国家的领土完整与直接行政管理的体制,最广泛意义上使社会财富的直接创造者嬴得了利益与尊严。。简说就是推翻了三座大山,打倒了四大家族,砸碎了四大链锁。。
你从利益与主义不一样的角度去考虑,也确实可从一个侧面理解后来的文革与改革的演变的。。。
这也是有些老革命老战士到了晚年依然保持其理想对现实有抵触的原因,比较典型的就是魏巍还有洋革命阳早和寒春,找找看看他们晚年的事情,会理解当年那支队伍是一个为什么样的理想而奋斗的群体的。。。
幻想是什么? 男人都懂,左拥右抱,三妻四妾,网上的相关资源很多,种马小说,后宫小说,日本电影,都是这类。
但是现实是什么? 梦醒了,你还是父亲、丈夫、儿子,家里的顶梁柱,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努力工作,关心家人,挣钱养家。所谓幻想,无非是一个人独处时候的放松。
八十年代的劳动者,狠批私字一闪念还是政治正确,到了九十年代,可以发发牢骚了,“老子为国家奋斗一辈子”,我认得不少 4050,九十年代手里多少有点权,远大理想破灭,但是对社会主义还是有感情的,这个国家终究还是他们胼手胝足建立起来的,当时抓的不少贪官,其实还是很有分寸,那个金额放到新世纪,算是清官了。
《集结号》的问题在于,把幻想和现实搞混了,相当于公然上映三级片,这个对于社会风气的打击,当然是巨大的。
再后来,色戒这种真·三级片都招摇过市,大家也就分不清现实和幻想了。
有个笑话怎么说来着? 日本的酒家女不喜欢接待中国客人,倒不是因为民族歧视,而是不少中国客人看了太多日本电影,“以为那是真的”(酒家女原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