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100名改革先锋称号、10名中国改革友谊奖章获得者 -- 精工梅花西铁城
贫富是个相对概念,以国家为主体来说,中国历史上绝大多数时候是世界上相对富裕的国家。
物质消费水平是个绝对概念,而如果以人民为主体,农业社会生产力条件下,大多数普通民众,缺衣少食是一辈子的主题,普遍温饱是工业社会才解决的问题。
所以习老板如果站在普通人的角度,以物质条件来说,这话问题不大。老邓从国家层面谈贫富就是瞎扯淡 了。
感谢以上同志,真是因为有了你们,改变了固有习惯与思想。使得人民脱离吃不饱穿不暖。如今家里都不满足棉被了,羽绒被又轻又暖和。10年前不可想象。
很多人说他们有错误,不值得这个奖励。但是谁能不犯错,要是以犯错这个维度作为条件,没有人能得奖。
以这些同志的成果提升了人民的幸福感作为维度,他们应该得此殊荣。改变不容易,因为有很多人还是老思想老习惯。有成绩更不容易。
因为只有一个,而女童的受教育权利被客观上被保护,而使女子受到高等教育和经济独立的比例大大提高了。
关于计划生育的话题,实在没得意思了,黄沙整体的帖子写的还是很好的,但是在有些问题上,特别是这个问题上还是糊涂了。
副产品再好,并不是判断主产品的质量的标准。
计划生育祸国殃民,搞得民怨载道。有些是自愿的,但更多的是被迫的,更为甚者有些是被杀的。这样的新闻不胜枚举,有体制外,更有体质内。
所以计划生育的辅助产品效果如何?不是他那句话,生意好坏的依据这个问题就好比s中的一颗黄豆再完美,那还是一坨s。
当然,这个多苦多难的民族,这个经历过计划生育折磨过的民族,才会真切的明白,生命才是最宝贵的。同文同种的文明的延续才是最珍贵的。
以史为鉴吧。
但有些就感觉是左右两派互相塞人恶心对方了
关于控制人口增长问题致全体共产党员、共青团员的公开信(1980-9-25)
这份历史文献足以为老邓辩护。人家早就计划好了等人口形势改变之后调整政策,而实际中也确实是在三十年后由习总进行了调整。真正要批评的是,老胡没有根据实际情况提前个三五年进行调整。但是,考虑到老胡是根据计生委的数据和建议来进行决策的,而计生委又长期伪造数据,老胡的错误也是可以理解的。
事实上,一直到今天,还是有很多脑袋里长了什么的人到处宣传中国人太多了。最近还有个叫汪涛的,写了本《生态社会人口论》,宣称中国粮食不够吃人口太多了,得了2018年人口学会三等奖。你可以说这些人都是糊涂或者阴谋论,但是你真搞民主,他们的观点也不能不考虑吧。
希望二胎化后,女童的受教育机会还能如初!
再重申一遍,不是赞同强制一胎化的计划生育。
法律上中国成年公民都有被选举权。直选的是区、县一级的人大代表。但是如果不是组织安排,谁报名参加选举谁就会被国安盯上。在这种背景下申纪兰这种人出来装疯卖傻,不是找骂吗?现在的选举周期已经不作宣传了吧。
高层的用心良苦,用这些人代表了你。你有意见?你有他们优秀吗?你凭什么有意见?我倒认为这是土共脱离群众的表现。群众需要一个文体明星来代表自己吗?他们能够为人民做什么呢?民意渠道被土共自己堵死了。
老百姓在地里刨食,能管啥。只能管地主老爷吃饱穿暖。地主老爷是人民?目前工业化终于达到一个阶段了,粮食、衣服、生活物品、物流都工业化了,这个问题终于解决了。
5000年唯一不间断的文明是假的。西方的文明难道中断了?文明是不断发展的,汉子也由繁到简。5000年前的老东西还保留到现在,就是有问题。关键是过去怎么样都不算,现在是不是第一才重要。
什么是文化自信。看谁不爽就打谁,惹我了就打死。没有本事哪有什么自信。
感谢党,感谢政府,给我们吃,给我们穿,教育我们,爱护我们,能活着就很好了,为啥还要那么多要求呢?
“人口结构”“一个制度的设计者”“一代人的预见眼光” 这些词太高大上。这些都是数据结论词,根本不能拿出来作为KPI。
拿当前来说,一个家庭的财力、物资、人员(独身子女2个父母)情况下,有多少家庭会生2个?想想在80年代,有多少家庭有现在的这么多资源。难道那时没有房子、医疗、教育压力?
正是站在“人口结构”“一个制度的设计者”“一代人的预见眼光” 之上,看到“一胎制”是集中家庭资源培养后代的基本原则。
记得小时候,父母单位相隔遥远,当时也没有电动车。每天父母及其辛苦。到了假期我就要去农村爷爷奶奶哪里。关键是父母也有多个兄弟姐妹。爷爷奶奶也要种田,根本么有时间照顾。
这是唯一标准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