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整理】权健凉凉 -- 从来
当然步骤看工业化进程,没用的美国前工人,前军人就是前例, 双方的思路非常一致。成本承受不住时,舆论也就成熟了,直接解决。
丁香医生和汤臣倍健也有合作。
但是,死一个总比一个都不死好。
中国心理学学得最好的就是各种电话诈骗团伙和各种传销、直销团伙(字面意思,绝非讽刺)。看到家里老爸买的一大堆保健品,保键器材就无比闹心,这对劳了保健品还不知道有毒没毒就更加闹心了。
据岳母说那个店一个月卖出二十多个床垫。还有一千多的枕头卖的更多
她们两口子就是做这个的地区代理发了财的
还有各级灵道。一伙是官家,一伙是在野的罢了。
毕竟俩老人喜欢用,而且不像别的吃进肚子的保健品有副作用,睡睡床垫老人心安。我原来的意思人越老越怕死
中文学校的一个老师,因为是文科出身很难找到收入高点的工作,活得挺辛苦的。有次找我宣传一个销售项目(反复声明不是传销)。由于当时国内的亲戚拖着我帮他们搞代购,弄得我不胜其烦。想着如果他们这个靠谱的话,就让亲戚直接跟他们联系,省得我费劲,于是听了一下他们的介绍。
根据他的介绍,我研究一下就发现问题了:价格水分太大了。该老师由于以前自己不舍得买高质量的商品,因此对商品的质量、价格、使用没有概念,别人稍微一忽悠就把他忽悠进去了。他的上家跟我说:买宝马就要付宝马的价格。我的回答是:这是丰田烤肉冒充宝时捷,然后给会员“折扣”到宝马价。
由于以前跟这个老师关系不错,想把他拉出来,我亲自带他去了一些我常购物的地方比较价格(保健品、化妆品等一个一个地对比),告诉他这是猪八戒啃猪蹄。然而只要进去了,拉是拉不回来的。刚开始的时候他跟我说,直接被我整懵了,然而自己不愿意承认受骗,而且只要能发展出下家、或者卖出东西,还是可以挣到钱的。他的下家和客户,大多跟他一样是由于钱不多对高质量商品没有概念的。再就是发展国内的客户,因为国内的物价实在是高得离谱,所以他可以在国内卖一些东西,所以留在里面也不算吃亏吧。
----------
再就是中国老人的普遍特点:1、大街上张三李四王五的话都信,就是自己儿女的话不信。营销人员能营造出气氛那是因为他们是外人。2、年龄越大,越自我中心;3、年龄越大、再有两个钱就特别怕死。
我记得他当年刚真除总理时,可是相当的意气风发,大有和今上平起平坐之势,有一次见某个外宾,邓大小姐就做他的侧后方给他撑场,很有意思。
他都快站到正中间去了,跟左右两边那几位比感觉完全不在状态一样,当时就觉得他恐怕有点争核心的意思。
团派和邓家说好听点是共荣共存,难听点就是狼狈为奸
重庆这边是国资医药公司购买企业医院。比如大渡口区的重钢总院(可能是重钢唯一还能挣钱的单位)就被国资化医集团买了,请了个院长,其人在永川的时候有不少笑谈。这样国资不流失,不过由生产药物的企业来经营医院,可能也不是什么好事。
店主体检图便宜,选了个远的私立,附近的公立医院都比较正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