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周五之前 -- 本嘉明

共:💬925 🌺6446 🌵107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62
下页 末页
无解
家园 此计可行

不过有个问题。

这样做,实际是相当于中央政府介入了香港的财政事务,用实物为主的方式向香港提供了财政转移支付。

来看《基本法》第一百零六条:

第一百零六条 香港特别行政区保持财政独立。

香港特别行政区的财政收入全部用于自身需要,不上缴中央人民政府。

中央人民政府不在香港特别行政区征税。

再看《基本法》附件三:

附件三:

  在香港特别行政区实施的全国性法律

  下列全国性法律,自一九九七年七月一日起由香港特别行政区在当地公布或立法实施。

  一、《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都、纪年、国歌、国旗的决议》

  二、《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日的决议》

  三、《中央人民政府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的命令》附:国徽图案、说明、使用办法

  四、《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关于领海的声明》

  五、《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法》

  六、《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特权与豁免条例》

显然,《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不在此列啊。

所以,现在的问题就是:中央政府不从香港收税,这个有明确法律规定;中央政府替香港买单,这个至少从《基本法》看,于法无据。大陆这边,预算案从哪一级人大编列出这个钱?香港这边,港灿以此举非法,不要这个利益,或者不许社会下层要这个利益怎么办?

香港中产专业精英三种:会计、法律、金融。法律当中有不少在后来也在大陆拿过学位。比方说从影星转律师的翁静晶,后来就在北京的中国政法大学搞了个博士。他们中不少人懂大陆的法律。

我希望我是错的。否则就有意思了:给香港的富豪输送利益,有各种花样,给香港下层输送利益,倒遇上障碍了。

无解
家园 这什么馊主意!给香港人在深圳建房,又TM要养一批大爷?

香港要乱就让他乱,让那帮白领和资本家们自己咽下搞乱香港的苦果,让那帮沉默的大多数自己咽下放任港独乱搞的苦果。建议大陆资金从香港撤资,废除对香港的食品特供制度,一切都在商言商吧。对香港什么都去容忍,已经极不利于中华民族统一大业的实现,是时候考虑抛弃负资产了。

甚至我觉得要独立就让她独立,我倒要看看香港独立以后,在失去了中国大陆经济腹地的情况下,是不是真有能耐能保持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呵呵,这帮傻逼到时候不要哭着喊着要回归就是了。

如果TG上层需要一个法外之地好办事,可以考虑下澳门,前提是澳门要把事关国家安全的立法提前搞定。唯一的问题就是澳门的地盘小了,可以考虑填海造地或者直接划拨一部分广东的土地过去?然后就是人才问题了,社会环境好,有大陆的支持,商业自然就会发展起来,人才自然会趋之若鹜。在目前的国力下,再造一个东方明珠可能也就2、30年。

再想想,现在的中国是不是一定还需要一个香港那样定位的城市?我们中国大陆人也应该有自信,可以不再需要通过一个纯粹的买办城市来发展经济了吧,哪怕她挂着一个国际金融中心的名头。最关键的是,美国也好,英国也罢,他们的纽约和伦敦是不是都像香港这样是一个中央政权的法外之地?如果一定要是法外之地才能成为国际金融中心,那这样的金融中心中国不要也罢,要了也是一个祸害。

家园 谁的生产效率高谁有势能,是封不住的,否则重演苏联的悲剧。

中国的生产效率高,性价比高,能做设备能做零部件,是封不住的, 东南亚也是在中国的产业链下,东非孟加拉也可以在中国的产业链下。还是可以出口到美国,除非美国封锁全世界,那就和苏联一样了。

工业革命几百年的历史表明,生产效率高的搞死生产效率低的,而不是反过来。

家园 花老本最后一句,中美之争100年!
家园 上周在湖州长兴客户的纺织厂里,老板的原话

现在本地小孩,月薪2500的办公室打杂都愿意做,钱都无所谓反正有父母后面撑着,工厂生产线上15000月薪的操作工没人肯干,现在只有本地45岁以上和外地初中文化以下的人还肯干工厂。。。。。。。。

家园 取高一点出于简单但也有点故意

中国的汽车销售,住房销售,电脑销售,大型耐用电器销售都远超美国了。

可以说中国实际的GDP大概是美国的120%~180%,现在的gdp数字装孙子装得厉害

家园 是“省港合作”

香港的“爱国爱港”商人(与地产帮瓜葛不太深的)集资,广东省以地皮和基建(七通一平)入股。投资的回报足以自负盈亏,所以不存在财政上任何的“授受”。

但是这样精算下来的月租金,不会便宜(毕竟深圳周边没有廉价地皮)。我们再设立一个“慈航普度慈善基金”,欢迎全球慈善人士,尤其是海外香港人,捐款。基金每年的收益用来补贴房客的租金。

中联办也不要高高在上,天天喷着香水去才子佳人名媛舞会,每人带一支折凳,下去访贫问苦,建立底层贫民的“鱼鳞册”,摸清楚哪些家庭有资格申请租住“工人新村”。也不求你“三进三同”,只要能“不掩鼻而过,不趁机勒索”,粗通市井粤语,那勉强算是一支过硬的土改工作队了。

“工人新村”有自己的小学/幼儿园,教师一半从香港请,孩子大了自己天天搭车回港上中学。从“工人新村”出来的通勤,有城轨与 “港铁东铁线”衔接------不要等香港方面另排新线,等不起。

不要多,只要能容纳70万港人入住,也就是一个小镇的人口数。到那时候,学生要游行,我这里就组织新村居民游行,对冲。

自“反23条大游行”到今天的“反修例”,基本形成惯例,只要“20万人以上”上街,港府必退让。这在香港构成了“一定程度的一人一票权”。而以“一人一票”为基础的“公民社会”,最大的特征是“社区利益碎片化”。TG的市委班子,做事习惯 “全市一盘棋”,要为全体居民(或绝大多数)谋福利,这在 “公民社会”没必要,你掌握15%的铁票,就横扫一切了,即便自己想办的事办不成,至少能让别的政治势力想办的事也办不成。

香港的经济,要靠港口?未来不行了,中美贸易战是长期逼走制造业的趋势。要靠金融?东亚银行刚刚发布消息,早期在内地发放的63亿港币房市贷款,要有近50%的损失拨备,这只是开始。要靠服务?这么动荡,大公司总部只会外迁新加坡。香港今后有得闹了,假如这片 “工人新村”五年前就动工了,就好很多了。

家园 这个手段

本大,你的路子,是用金融替换财政,加官督商办,加外围NGO的路子。更是在变相用广东的土地,迂回搞香港的土改。

本朝开国以来,是财政+国企+半军事半行政体制。一带一路吃亏,有些地方也和这种体制有些关联。

本朝的体制的长项,先天和你建议的这套东西,有些不搭。具体什么原因,以后想明白再说,目前只说我的直觉。

本朝若搞熟了你说的这套东西,莫说平定灿市,估计可以满世界撬阿妹丽坚的墙角、发动世界群众斗地主了。

另外对冲二字,确乎关键。中国近五十年中,凡裹挟人数众多的社会波动,处理得好,能软着陆,全在此二字;处理得不好,也全因忽略此二字。

家园 不得不花

所以说中国是后金,美国是晚明,中国确实是一种类似皇太极时的满汉八旗的紧凑体制。不过广东省情况特殊,不洋不土,可以搞这一套晚明调调儿的。

在“公民社会(民主社区)”里,“挑动群众斗群众,眼里只有一亩三分地”,这种西方的坏风气,其实最好不要学。但不学看来也不行了。

要做事先两脚泥,整整22年,不要说挽起裤脚干起来,中联办连湿个脚趾头都没有过,屡战屡败是应该的。要不是不计成本地拿钱裱糊着,会败得更惨。

去到一个陌生地方,搞定17%人口,就行了。当然我们比穆斯林差点,法国人的体验,只要穆斯林社区达到当地人口10%,此地未来必完全绿化,不可逆。

危必是机,香港问题,其实包含很多方面,但撇去幕后宫斗因素,我们要看到一个事实:香港人口有700多万,为什么仅仅有20万人上街,港府必怂?

因为香港人非常势利眼,各人自扫门前雪,只要揾大钱就好。任何一个政治组织,在香港能动员20万人上街,必然代表在后面还站着60—80万深度同情者,因为要上班/胆小等等原因,一时犹豫没有出来。但是就算这样加起来,可能也就是100来万人,也不足以代表多数市民啊?

因为泛民的对立面,港府+中联办,就连这20万,都动员不出来,大概四万五万都办不到。号称有70万人联署支持修例,如果是真联署,为什么不动员大家出来,也游行?泛民直接损害你们的切身利益,你们不能麻木啊!

我们一定要知道一个真理:在“公民社会”里,赢家未必过半,只要票数最高+组织严密,即可。就是一个人数不多的半军事化组织(比如穆兄会,或者纳粹党)可以在宪政制度下完控一座城市。台湾蓝营再面,好歹还能动员一批死忠;香港红营就连这点软脚蟹功夫,也是木有的。你再混日子,人家100万完胜你十来万,这座城就归他们了。

这个功夫要练,已经不能回避,“工人新村”其实是个变相发“走路工”的方法,仍然不是正道(正道恐怕要去请教主席)。只要大体练成点样子,仗着“厢军”的规模优势,在世界各地,包括台湾,可以通用。

家园 无地权房产的意义

中国的房产其实是无地权的商品。这种无地权的商品其实是对中国数千年历史的高度精炼后得出的。

古今中外,土地兼并都是一个痼疾。所以“三民主义”中,平均地权就成为了一个特别具有革命意义的概念。不过,在具体实施中,孙中山所能想到的也就是税收杠杆了。在大陆的具体实践中,人们其实是把所有的地权让国家持有了。中国所有的房产都是70年的有效期。从资本的角度上来解读,中国人对国家的信任程度可谓是空前绝后。

同时,大陆的这种作法,也给自己穿上了防止资本阻击的防弹衣。因为地面附着物的转让和交易其实对外来资本是有着很强的排斥性的。所以1998年的泰国模式是不容易在中国发生的。

从国家和个人的角度上来讲,都趋利避害的。

通宝推:莫问前程,
家园 完全不能认同你与本大的观点

原因就在于,本大说的也好,你说的也好,出发点都在于,希望土共能够解决面临的问题,比如香港目前,台湾目前与不远的未来。。。

殊不知,土共与世界上过去目前的绝大多数统治集团是很大的不同的,就在于,土共从来就没有把自己的角色定位于解决问题,平复民怨,维持稳定上。

土共是有理想,有目标,讲道德,有纪律的,作为一个统治集团而言。

换言之,土共有自己要做的事情。具体何事,参见历次党代会决议,参见历届人大报告。

换言之,所有与土共的目标不一致的,不协调的,不帮助的,有应该是土共前进过程中被改变。

所以,这不是解决问题,而是如何克服困难,解决前进过程中的麻烦。

目标,主次,主动权,优先次序。这些,构成了所谓的战略定力。

无解
家园 深圳有多少餐饮之类的服务员住在类似劏房里?

这么个舔法挖自己的根吗?再者房租省的那点钱还不够通勤路费的增加呢。香港的老人很多在中山之类的地方养老的,自己去的,15年前就有了。

家园 有些观点很难说服人啊

比如中国未来的GDP顶多只能是当下美国的1.5倍,这个观点成立的话,那么中国未来的人均GDP顶天了就只能达到2万美元。不知道老本你这个观点是基于什么逻辑得来的。中国人的人均天花板就只能是发达国家的一半或者一半都不到?你太小看TG了,更太小看中国人了。对比下各国民间是怎么做生意的就知道中国人在没有经济意识形态束缚的情况下有多会赚钱。而且另一个角度来分析,随着美国相对实力的下降,美元对世界其他国家货币的比值是会下降的。今后中美国力对比优势易手的时候,你看到时候人民币对美元还会不会是1比6或者1比7,所以GDP顶天1.5倍的观点我觉得你是从静态来分析论证的,其实实际当中并不是那么回事。

其次就是关于主流供应链的说法,我就奇怪了,世界上最大的市场在哪里?在美国还是在中国?我们手里有世界上最大的市场,然后又在搞一带一路,布局人口众多的非洲。中国的产业链也是世界上最齐全的,执政党又是全世界政党里最重视工业和科技的政党,中国人又深刻遭受过落后就要挨打的苦难,在以上大背景下,美国想把主流供应链从中国移走,成功的几率基本为零。

家园 中国例外论?

一,为什么说中国GDP总值可能的顶点(极限)是按今天的美元价值来算,是美国的1.5倍?

因为中国强调实业救国,不靠金融业和服务业吹泡泡的话,实业的增长会有极限,第一个是劳动力素质和劳动力价格,这个,中国通过“机器人化”可以突破一下,通到下一关;第二个是全球总需求极限。人类文明就是一个“蛇吞尾巴”模式的文明,文明越发展,对人类自身存亡的威胁就越大。从战争来说,核武一出来,人类想自杀就痛快多了;从经济来说,各国产业越进步,战争的危险就越大,因为要争夺。

中国的文化是讲究“中庸”的,争,而后能止,自己知道到哪个阶段就该约束自己。全世界各个国家都需要一点实业,你能抢得完吗?抢完了有好处吗?

第二,主流供应链重塑的问题。我们简单说,只要你相信“鸿蒙OS"能活下来,自创生态圈,你就应该相信有些主流供应链有可能从中国剥离出去。这两件事情都很难,但弄不好最后能做到。兵棋推演不能带感情色彩,推下来是你输,就是你输。回想100年前,这个世界上所有像样一点的科技和工业,都没中国什么事,这个形态是长期存在过的,没有什么违和感。居安思危,你却争辩说由于中国是优等人种,不可能有危,那还要 “思危”啥?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6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