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网站停站换新具体说明
- 按以上说明时间,延期一周至网站时间26-27左右。具体实施前两天会在此提前通知具体实施时间
主题:【原创】一起来给华为出点子 -- 脑袋
关键在于数据,是不是?
你的0.467是中国国家统计局的数据吧?人家自个说的介个是不准滴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92060598
就算香港和大陆基尼指数差不多,甚至香港高,您认为TG敢提阶级斗争么?这个假设不算情绪发泄吧?
还不一样被美国往死里对付。
在美国骗子眼里,只要看到有威胁其霸权的潜力,都是必须要消灭的敌人。
世界大部分经济政治上重要的国家都加入了亚投行,只有你美爹,日爹没有。
世界上这么多国家,为啥跟美国走的那么多,跟厉害国走的那么少?
你睁眼说瞎话吧。这叫跟美国走?
五眼联盟也就英国重要点,其它都是瞎凑数。结果英国不顾警告率先加入亚投行,还率先使用华为的5G.比中国还积极。怎么着,连五眼都拢不助,是不是祖上造了什么孽了?跟着走的国家呢,是在火星上的吧!是英国是王八蛋还是美国是王八蛋?
无视事实,无视逻辑,什么乱七八糟的,高级黑都算不上。回去重写吧。
香港1997年就回归了,没英国佬的事了!香港就中国一块地盘,说香港又几时扯到你主家了?
后续跟风使用这个生造词的,不是傻就是坏。
从来只有国贼、只有卖国贼,生造爱国贼这个词的,目的就是诋毁爱国者,抹黑爱国者。这个始作俑者,不管他给自己带了什么面具,写了什么激昂文字,他的这个行为就是在卖国,就是卖国贼。
中国文革维C技术和当代三聚牛奶食品的关系
“最开始是饲料厂添加三聚氰胺冒充蛋白质,有一年出口美国的狗粮造成大量的宠物肾
衰竭死亡,热闹过一阵”
这是TG开始在食品中大规模使用三聚的第一次;但是为什么美国的狗粮要TG造呢?TG为
什么要在美国的狗粮中大规模使用三聚呢?
原来是和毛时代的一个生物成就有关。
美国的狗粮常要求VC含量超过5%,甚至10%。这样一来VC的价格就左右了食品的价格。
虽然美国蛋白质食物丰富,但是VC价格居然被TG把持了。
原来TG在1960‘70年代开发了低成本用成旧粮食生产VC的技术。导致开放后,TG的VC生
产厂家先是低价倾销,把日本瑞士的厂家整趴了。然后就开始搞同盟协议价格,导致VC
价格上涨。为此美国开始在控告TG的VC厂家操纵价格。到2000年时,使得美国的狗粮生
产被迫外协给了TG。TG虽然VC成本低,但是蛋白质食物价格高,而美国的狗粮就要查蛋
白质含量---方法和TG的测牛奶中蛋白质的方法一样。于是TG就用了三聚。
VC,青蒿素,人工牛一道素,杂交水道,抗生素被成为毛时代的5大生物成就
维生素C与两步发酵法 (2009-03-07 09:28:54)转载▼
标签: 保健 饮食 维生素c 维c 古龙 中国 健康
1986年,来自媒体的一则消息引起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由中科院微生物所和北京制药
厂联合研究发明的用于维生素C生产的二步发酵法新技术,以550万美元的价格转让给瑞
士的罗氏公司。这一技术的出口交易额不仅创造了当年中国最大技术出口交易额的纪录
,即使到今天在中科院系统也无出其右者。
“二步发酵法”是中国第一个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工艺技术。如今从国家正式颁布发明
的1980年算起已25年过去了,国内有关制药厂仍然都使用二步发酵法这种新工艺进行维
生素C生产,一直在创造着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研发历史
上世纪60年代末,北京制药厂有关技术人员向中科院微生物所求援,就维生素C在生产
过程中产生的噬菌体问题,提出希望微生物所能够帮助改革维生素C生产老工艺的迫切
要求。
传统生产维生素C的方法是1933年德国人发明的的“莱氏化学法”,它需要经过五道工
序(一步发酵、酮化、氧化、转化和精制),连续操作有困难,生产中不仅伴有大量有
毒气体和“三废”的产出,而且对生产环境有严格的防火防爆安全要求。
1969年2月,(我国)科研人员查阅了大量的国内外文献资料,通过分析,决定另辟蹊
径走一条以生物氧化代替化学氧化的全新工艺路线:以第一步发酵所得的L-山梨糖为
原料,一株氧化葡萄糖酸杆菌(“小 菌”)和一株假单胞杆菌(“大菌”),大小两
种菌自然组合的混合菌株再进行第二步发酵生成(-)2-酮基-L-古龙酸,再进行转化精
制得到维生素C。1972年在北京制药厂完成了小试和中试。1974年,二步发酵法生产维
生素C中间体—2-酮基-L-古龙酸的方法通过国家有关部门组织的鉴定,1976年,上海第
二制药厂首先使用全新的生产工艺开始试验性生产维生素C。 1980年4月,二步发酵法
生产维生素C中间体—2-酮基-L-古龙酸的方法被当时的国家科委发明评选委员会评为发
明二等奖。
该项发明经过微生物所和国内各大药厂的密切合作,经多年反复实践,技术不断成熟,
终于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与国际上同类工作先进水平比较,微生物所等单位所发明的用于维生素C生产的二步发
酵法,其发酵规模和产酸量均居领先地位。开创了维C生产的新纪元。例如,石药集团
的早期研发人员经过二十多年逐步改进生产工艺技术,产品质量水平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维C生产规模居世界第一位,年产30000吨以上,产品80%出口欧洲、美洲、澳洲、
东南亚和日本等五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是可口可乐等世界知名公司的重要合作伙伴,为
国家创造了巨额利润。
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与国际上同类工作先进水平比较,微生物所等单位所发明的用于维生素C生产的二
步发酵法,具有4大优势。1. 以生物氧化代替化学氧化,省掉了酮化反应;2. 节约了
大量易燃、易爆、有毒的化工原料,大大减少了“三废”处理,改善了劳动条件,利于
安全生产;3. 减少工业用粮、生产工序和生产设备,缩短了生产周期,降低了原料成
本;4. 与国外二步发酵法比较,其发酵规模和产酸量均居领先地位。以当年北京制药
厂年产150吨维生素C车间为例,采用二步发酵法新工艺后,每年可节约丙酮297吨(相
当于237.8万斤粮食);节省其他化工原料2600多吨和主要设备58台;降低了原料成本
10%。据报,目前国内已有年产3万多吨维生素C的生产能力,若全部开动生产,其产生
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生态环保效益是无法估量的。
“搞科研是需要锲而不舍精神的”
谈及当年研究试验时,被采访的发明人说:“搞科研是需要锲而不舍的精神的”
,当时的仪器设备、环境、资料等条件比不了现在,开始有一段时间,研究进行了7个
月没有突破,压力很大,但大家从来没有动摇过信心,最紧张的时候曾连续9天上夜班
,兢兢业业工作,不断调整思路,从采集的670个试样中分离得到1615株利用L-山梨糖
的细菌,最后终于选出一株产酸“优”菌(N1197A),试验成功了。通过参与研究这个
项目我深深感到“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巨大威力。现在科技人员所想的不仅仅是只要
把论文写出来发表了就行了,而是重在实践,重在能够把自己的成果转化为现实的生产
力。科研工作是探索未知的,技术是为社会服务的,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二者都要重视
。科研人员要始终绷紧一根弦,时刻关注国家需要;要有大胆创新的勇气和智慧,十分
重视关心国家需要,这样才能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为国家多做贡献。微生物所创新文化
和所史办公室主任戴秀玉说,维生素C生产的二步发酵法的发明在微生物所发展历史上
具有里程碑的意义,今年正值该发明获奖25周年,重温历史,激励后人再创辉煌,对我
们所来讲更有现实意义。
维C产业史
早期的航海旅行,对船员来说,不仅要面对大海的发怒、海盗的袭击等风险,还要面临
另一种莫名疾病的折磨。人们把这种病命名为坏血病,当时被称作不治之症,且死亡率
很高。后来发现,原因是缺乏蔬菜和水果。
1912年,波兰裔美国科学家卡西米尔·冯克,发表了维生素的理论。他认定自然食物中
有四种物质可以分别防治夜盲症、脚气病、坏血病和佝偻病,称为Vitamin,中文称为
维生素或维他命,四种物质分别被称为维生素A、维生素B、维生素C(简称维C)和维生
素D。
1928年,匈牙利生化学家圣乔齐成功分离出1克维C,确定维C的化学分子式是C6H8O6,
决定将维C命名为抗坏血酸。
1933年,瑞士化学家Reichstein发明了维C的工业生产法(简称莱氏法),此法是先将
葡萄糖还原成为山梨醇,经过细菌发酵成为山梨糖,山梨糖加丙酮制成二丙酮山梨糖,
然后再用氯及氢氧化钠氧化成为二丙酮古龙酸,二丙酮古龙酸溶解在混合的有机溶液中
,经过酸性催化剂重组成为维C。
1934年,莱氏法的专利权被瑞士罗氏制药公司购买,成为50多年来工业生产维C的主要
方法,罗氏公司也因此成为维C的霸主。
1958年,中国开始生产维C,首先是东北制药总厂,当时生产规模为年产30吨,以后陆
续有上海第二制药厂、太原制药厂、济南制药厂等企业投产,但是规模都不大。
1980年,中国科学院研究员尹光琳发明“维生素C二步发酵新工艺”(简单二步法),
大幅改进了莱氏法,降低了维C的生产成本。二步法先将葡萄糖还原成为山梨醇,经过
第一次细菌发酵成为山梨糖,再经过第二次细菌发酵转化为KGA,最后异化成为维C。
二步法优点:简化和缩短了莱氏路线,以生物氧化代替了化学氧化,节省了大量化工原
料,减少了设备腐蚀,降低了三废污染,原料成本和工厂成本均低于莱氏法。
1985年,二步法专利的国际使用权以高达550万美元的价格出售给罗氏公司,这是当时
中国对外技术转让中最大的项目。罗氏得到了专利但并不使用,仍然沿用莱氏法。因为
罗氏是当时维C产业的霸主,采用新工艺要废弃原有的生产线,短期内经济利益损失太
大,所以购买专利后将它束之高阁,目的是防止其他公司使用新法与其竞争(经济利益
有时能阻碍科技运用,种子、医药等行业都有类似情况,一个好品种如果没有经济效益
,企业是不愿意宣传推广的)。
为了长期垄断维生素市场,获得高额利润,瑞士罗氏、德国巴斯夫和日本
武田等几家大维生素生产商,达成秘密的价格联盟,划分市场范围,控制市场价
格。维C垄断集团的出现,使维C的价格从1973年的4美元/公斤上涨到1994年的18美元/
公斤。国际市场维C价格的上涨,给中国企业带来一次发财的良机。因为罗氏没有马上
采用二步法,又只是购买二步法专利的国际使用权,国内使用权并没有卖给罗氏公司,
于是中国企业开始纷纷利用新技术上马维C项目。
1990年,我国维C生产厂家增加到14家,年产量6050吨,出口4377吨。
1992年,由于波黑战争和日本海啸,造成前南斯拉夫和日本武田等维C企业停产,维C市
场出现供应缺口,维C价格飙升。同年,我国维C生产厂家猛增到26家,产量达2.6万吨
,出口2.3万吨,生产能力占世界的40%以上,出口量为世界贸易量的45%左右,位居世
界第一。
1995年10月,罗氏为保住自己维C的市场份额,突然宣布维C降价20%,接着以每月平均
降价10%的速度连续降价,从14美元/公斤一直降到最低4美元/公斤,这使全球维C企业
都出现亏损,迫使中国规模较小的企业纷纷关闭停产,只剩下四大巨头:东北制药、石
家庄制药集团下属维生药业、华北制药集团下属维尔康药业和江山制药。
1999年5月,美国司法部的反托拉斯小组控诉世界上最大的9家维生素生产企业操纵维C
的销售价格,不但增加了可口可乐、宝洁等大用户的生产成本,而且严重损害了消费者
的利益。美国司法部指控罗氏公司是价格联盟的始作俑者,对其罚款5亿美元,对其他
国际维C巨头也进行罚款,合计高达9.9亿美元。罗氏公司最高主管承认罪行并进入美国
监狱服刑。
2001年11月,欧盟也对上述制造商处以高达8.55亿欧元的罚款,其中罗氏公司为4.62亿
欧元,巴斯夫为2.96亿欧元。
国际维C垄断集团自食恶果、不堪亏损,最终导致武田制药把维C药厂卖给巴斯夫,罗氏
公司把维C药厂卖给荷兰帝斯曼。
2002年年初,维C价格跌到谷底2.3美元/公斤,国内维C企业举步维艰。
维C市场风云变幻给国内企业影响很大:
1.1991~1994年,由于维C高额利润驱动,国内的许多企业纷纷上马,致使生产能力过
剩,造成直接经济损失约50亿元人民币。最典型的是河南中原制药厂,由于投资失误,
该厂成为有名的包袱工程。
2.1996~1998年,维C出口价格由12美元/公斤暴跌至5美元/公斤以下,致使中国维C企
业直接经济损失超过3亿美元。
3.维C市场的巨变,惊动了中国的高层领导。在1997年全国经济工作会议上,有关领导
将维C生产作为重复投资的典型。
4.1999年,国家经贸委下发了《关于药业行业制止重复建设的若干意见 》,维C被列
入第二类长线产品目录。
5.2000年5月,国家计委、经贸委、外经贸委联合发布《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明确
规定:维C为限制外商投资的医药制造行业之一。
6.2001年,在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的牵头下,国内维C四巨头召开了一次行业会
议,协商各自的出口量,后来形成了每年的例会,初步形成中国维C垄断集团。
2002年年底,“非典”爆发,给维C市场带了新一轮暴利时代。赖斯医师在
香港和新加坡刊登巨幅广告,忠告华人大众非典不是绝症,可以用维C治疗。“非典”
的阴霾引起亚洲的维C抢购风潮,维C价格飙到16美元/公斤。但是危机一过,维C价格又
跌回到4美元/公斤。
2005年6月,美国两家企业以“商会组织协调价格涉嫌价格合谋”为理由对中国维C四巨
头提起反垄断诉讼。随着诉讼的展开,国际维C价格也开始下滑。由于中国维C占据了美
国市场85%的市场份额,所以诉讼的成败对于国内维C企业来说关系重大,也导致了国内
外维C大厂轮番停产。
2005年9月,帝斯曼宣布正式关闭其在美国新泽西年产15000吨的维C药厂。2005年12月
,巴斯夫宣布设在丹麦年产4000吨维C药厂停产。2006年华药维尔康药业、江山制药、
石药维生药业先后进入停产阶段。
2007年,由于国内维C巨头的停产和诉讼官司,国际维C价格又从3美元/公斤暴涨到11美
元/公斤。
2008年,维C持续走高,最高价达到23美元/公斤,即使下半年金融风暴席卷全球时,维
C的价格依旧比较坚挺,维持在10美元/公斤。
维C市场竞争的结果:国内维C巨头在与国际维C巨头的拼争中,不断采用新技术,进行
工艺革新,挖潜降耗,使生产成本降至国际平均水平以下,正是凭着这一过硬的本领,
迫使罗氏、巴斯夫等跨国公司进行战略调整。目前国内四大维C巨头总产量12万多吨,
占据了国内市场90%以上的份额,出口量占87%,在国际市场上占据着50%以上的份额。
点评:全球经济一体化的结果,商品价格不是稳定、可预测的,而是受政治、利益
集团、消费心态等许多因素的影响,大起大落。目前石油价格是最具代表性的国际商
品,油价的暴涨和暴跌只是转瞬之间,闹得发改委忙于调价。因此,投资项目可行性
最重要的是竞争能力的比较优势,而不是未来市场预测。
自己也觉得丢人,就给自己找点高大上理由,说服自己:俺虽然是大款的小四,但俺们是精神上配偶,有真感情的。你看大款穿西装多帅,把脚放在餐桌上是多么潇洒,摸日本女仆的手是多么有力。
一看土得掉渣的穷亲戚,一天到晚和大款三不服,四不服的样子,怕大款迁怒到自己身上,小四都做不成,于是数落他:你看你,混成这样。连西餐馆咋用刀插都不懂。连女朋友都只有一个,还那么丑。你看看美大款,一大堆女朋友,都挺漂亮,还有一堆哭着喊着要和他一夜情的。你该反思反思,你哪儿做错了,混的这么差,连你的亲戚都不想和你交往,想去做美大款的第4第5个女仆兼女朋友。
穷亲戚无语:你们傍大款,然后直接用许多人傍大款不傍我这个穷小子这个理由,来让我反思自己哪儿讨人厌。你们和大款玩得再邪乎,别把俺们旁观群众扯进这些尴尬事中去啊。你也别姿势不够好看,就给旁观群众现场解释:别看场面有点乱,我们是有真感情的,和你们不一样。喂,就说你,大陆,你有什么资格笑,还看我那种眼神,你就一个丑女朋友,有什么资格笑我们这群有真感情的人。
至于美大款有多帅,有多有教养,多待人平等,多么自由洒脱,以至你们一群美女爱到骨子里了。估计世界上只有这群傍大款,却一直得不到正式名分的尴尬女才这么拼命对人对己解释吧。一句美国优先,已经告诉周围人,这是个有等级的圈子,想平等自由的就别进来了,想加入的,就得接受这个事实。这个事,就算大款原配和女仆都不一定同意,天天和他吵。是的,她们才有资格和他吵。那些不明不白的外围女朋友,只有资格拼命证明真感情的份,不然连这个等级圈子的外围女友也做不成。
你的大部分描述,基于你的想象,或许很多人的想象。可以作为小学拟人修辞的经典案例。可惜,国家地区不是人,至少不是一个人。
但是现实是很简单的:阶级利益。香港人讨厌大陆人的,和北京人讨厌河北人的没啥区别。北京家里有房的中专胖妞没嫁个胡同里同样有房的青梅竹马帅小伙,眼看人家娶了保定来北漂的魔鬼身材女大学生,和你说的港人怒火或许是一码事。但是另一方面,开饭馆的老板招了大批保定服务员,还不是乐得合不拢嘴:省钱又勤快哟。北京老板见了河北的市委书记一样恨不得跪在地上舔鞋底。李嘉诚在香港能弄到别人拍电影让他生儿子没屁眼(稍微有点年纪的人大概都知道这个典故),见了邓小平、江泽民还不是跟狗一样。你看到的“佯谬”,为啥香港人不敞开卖奶粉挣钱,人家真的敞开卖了啊,而且发财了。这些人爱大陆爱死了。那些店里服务员比北京前门卖绸缎那些服务员对外地人的态度好多了。可是买不到奶粉的人当地居民当然骂街了,这完全不是一伙人好不好。当年房价没大涨的时候,北京公交售票员骂民工那个狠,香港人的文学水平完全不是个。当然,人家家里房子增值以后就大度多了。香港那多人反大陆人,说到底还是没吃着。欧洲人有名的“贵族范”,做生意还不是一样给领导送礼,在仲秋十一前后用奔驰宝马把北京马路堵死。西欧的金发美女,还不是温情脉脉地含着东北局长的那话儿,闹得本地人只能去干捷克外劳。你说的种族那些事,不就是个价钱么。F大师身边有鲜活的例子,加拿大白人美女把大陆红N代的男青年身体都掏空了 - 刚成年就三位数啊,吓死我了。
先发地区大资本家,后发地区的劳动力,都是拥抱全球化的主要力量。反之,先发地区的劳动力,后发地区的小资本家,都是抵抗全球化的中坚。反送中,英国脱欧,美国的特朗普上台,贸易战,本质都是这一码事。
- 待认可未通过。偏要看
- 待认可未通过。偏要看
只有新中国成立的七十年,委员长基本就是个卖国贼,最好的结局就是把中国弄得像印度,最坏的结局就是把中国弄得像散了架的苏联,中国分裂成七八国然后一起打内战。
天不生主席,不说万古常如夜,中国却肯定还在黑暗中寻找出口的微光。
- 待认可未通过。偏要看
直接和港人交流机会比较少。两次去香港,接触的都是旅游圈的人,对我们大陆人挺热情。看不到网上的那么恨中国人士。但香港一到涉中议题,动辄几十万人上街。YouTube 上视屏,那些被访人士的口气与老兄非常一致,对大陆充满敌视和怨气。所说的理由也与你差不多。所以很有兴趣与你交流一下。一不小心写了这么多。
当然我回你这么多帖子目的不是和你辩论。我相信人的立场更基于自身利益,这是无法靠说理和感情来影响的。而你的言论,太常见了,网上中国要完了派的发言,基本上都是这几条。去搜搜,反驳辨方言论也是要多少有多少。我没兴趣重复这些话,你也许注意到了,我并没有就你的每一点,逐一反驳,而且好些比拟性的描述是无法作为论据和论证的,所以称不上辩论。
我的这几个贴,是真的想和你交流。你对大陆人的指责:怨妇,无赖,所以不屑为伍。我把大陆人对港独人士的想法也呈现给你,同时也试图说一说大陆自己的定位。这样我们彼此了解在对方心中是啥形象,也了解自己在自己心中是啥形象,完成一个很好的双向交流。遗憾的是,一直没在你贴中看到香港人对自己的定位。
交流有个好处是,相互了解后,香港和大陆人面对对方时,因为知道对方对自己的优越感并不买账,也许就会克制教训对方一顿的冲动,少了许多冲突。对更理性的人来说,也许会开始用对方的立场来考虑问题,也许找到的对问题解决方案会更合理。比如,如果认识到港独是傍大款的利益选择。大陆处理香港问题时,也许就会少点从亲情笼络上发力,而会更多从利益驱动控制上发力。
而港独人士分析出大陆在这么看港独运动,也许就不会浪费那么多精力来指责大陆的各种不达国际标,以为大陆也是一个扑伏在西方神威前的一个努力达标者,港独也许会专心于自己的利益诉求,也许能找出一个不过度刺激大陆,又保住西方外围成员身份的办法。
现在的港独,有点闹得过头,偏离自己目标了。彻底得罪大陆,让大陆开始排斥香港,对于西方,香港也失去利用价值,其外围成员资格就算拿到了,也没啥用处啊。难道这港口就只处理西方对香港本地业务,但一个长期动乱的小地方,房地产业也可能支持不下去啊,港人以后如何生活?西方怕香港太乱,影响香港经济吗?怕是越乱越符合给中国添堵的需要吧。大陆怕香港乱,影响经济吗?现在是怕的,因为大陆还是把香港当自己地盘,希望香港好,自己也面上有光,所以才有港府的一再让步。但有一天大陆发现香港根本就是想独立,大陆对香港的目标变成只要保住主权时,就再也不怕香港乱了。这时香港人的娱乐就是无尽的街头狂欢。
相互认识清楚,好处挺多的。
以点概面,借华为的亮丽业绩来为这些年改开模式的发展弊端作掩饰是毫无说服力的。
对于全球化和技术进步所导致的收入分配不公和高度的社会分化,我们需要的是反思。
几十年全球经济发展的红利只是惠及少数即得利益集团,而其留下的“阵痛“却是让世界人民去承担。
这种发展之路必将不可持续。
(前些天看新闻才知,美帝市场的水产加工全是拉到中国大陆来完成,这样发展下去,只怕以后吃饭穿衣都需要别国来服侍。如此畸形的产业链分工是一边让美国人民无工可做,另一边却是中国人民的血汗工厂,难怪川普能打败建制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