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论当下的家庭教育当注意的几个问题 -- 给我打钱87405

共:💬74 🌺230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家园 论当下的家庭教育当注意的几个问题

凡事都要认清事物的根本,这样才能找出错误的根源,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

当下的家庭教育,从根本上来看,就是任务要比以前更重。总有人说“树大自然直”,这个自然是什么?是天,是DNA,是一整套生长机制,所以树不需要操太多心。那么放在人类社会里,什么是天呢?就是社会环境。我们现在这个社会环境跟过去不一样了,权力下放的同时,责任也下放了,所以现在养孩子不容易。具体来说,有这么两条:

一、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家庭教育要成功,要完成与社会的对接,家庭必须有规矩。比如,没有写作业就玩手机看电视,不可以。规矩定下来,就得执行。

这里一定要注意一个问题,就是不要一厢情愿的认为有一两次处罚,有一两次谈心,未成年人就会自觉自愿的守规矩,欺软怕硬是人之常情,哪有空子就往哪钻。家长认为有一两次处罚、有一两次谈心,这就是家长的空子,是一个很大的空子。所以,坏了规矩就得受罚,不是一次两次,是次次如此,孩子才能最终明白或者说接受这一点。

至于说到该如何建立规矩,哪些是硬性的,哪些是柔性的,这里就不做论述了。

此外,家长还有一个空子,就是泛滥的爱心,结果会是什么呢?结果就是孩子长大了,还吃父母喝父母的,有些发展成稍不如意就打骂父母。当家长的,尽管不可能像法律那样一副铁面孔,但是如果不收起有害的爱心,最终只能培养出一个巨婴,一只巨大的专吸父母血的吸血虫。

二、培养孩子是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过去常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这是个大道理,我们都认同,但跟我们今天的现实距离比较远。今天的现状是,孩子的成人期不是18岁了,而是推迟到30岁了,这是有数据支撑的。中国的情况要稍微“好”一些,像美国、日本这些发达的国家,走在前面,经验是很丰富的,我们是需要借鉴的。中国是一个大国,又不可以一概而论,比如像北京这样的城市,情况就要“糟”得多——初中就想撒手,几乎可以说是天方夜谭。

为什么会这样呢?在前面就已经指出,权力下放的同时,责任也下放了。同理,国企数量减少,私企数量增长,个人成长需要付出的成本也就越高,相应的,学习工具也比以前更为得利。总的来说,大环境要求家庭、个人投入得更多,物质上有支持,但如果不能善用,自己被别人甩下来一大截,当然就只好天天谈论剥削问题了。

这里要重点强调的是,社会制度的更新速度比较缓慢,我们今天的制度性安排,比如18岁上大学,是与当前的环境不匹配的,那么在这种情况下个人的成长往往就会出现“到了某个年龄被淘汰”的现象,其实并不是那么回事。人生的路很长,不要因为社会制度的更新缓慢,出现了所谓的被淘汰就自乱阵脚。简单说,在这种情况下,并不能把眼睛盯在能不能考上重点高中、考上211上面。只要坚持基本原则,按部就班的去做,那么“逆袭成功”并不是所谓的神话。

家园 家庭的支持永远跟不上社会的迭代

想保持后代阶级不滑落,基本上是不可能的任务,被剥削是常态。

家园 千年田八百主

从宋代开始,就是千年田八百主了,现代社会的竞争肯定会越来越激烈

拿对岸来说,蒋松孔陈四大家族当年何其辉煌,现在的后人也都泯然众人了

这边的话,瓜瓜桃桃这辈小三代,沾了改开的光,现在看着挺体面的,后面怎么讲也很难说。家业大,内斗必然狠,陷阱必然多。长辈在的时候好歹能镇住局面,长辈一旦不在或者影响力不够了,心高气傲又没怎么历练过的小辈一把把家底输光也不是不可能。现在的例子就是娃哈哈的宗大公主,一把把宗庆后半辈子心血输光了。

家园 所以我对娃的要求很简单

一,做一个自食其力的劳动者。

二,学会保护自己。

三,在保护自己的基础上,面对不公敢于抗争。

能做到这三点,我想就可以在社会上立足了。

家园 del

del

家园 所谓对孩子的教育

本质上是希望自己收到什么样的教育。

然而最大的问题在于成年人的心智是成熟的,孩子是不成熟的,所以耐心比道理重要,所谓的道理只能通过身教一点一点让孩子去习惯并接受(当然天才另说)。这就需要耗费大量的精力但是这跟现代社会对人类的要求是矛盾的,除非你家里有矿,不然根本抽不出这么多时间,这就是家庭日益增长的情感需求和社会对成人无情剥削之间的矛盾。怎么破?要么钱多到财务自由,要么提高和改进教育的效率,我的意思是教育这玩意就应该社会化,不然全社会迟早被高企的教育成本压垮。

家园 教育的根本目标

人人都守序,或者说成“按规律办事”,这就是人类教育的根本目标。

规律、规则、规矩、秩序、道,这些词的本质都是一样的,但适用范围却不一样,所以教育的目标还有一个:知己知彼,否则光是知了道,也不行。

结合实践来看,这方面是做得很不够的。学会按规律办事这个可以先放一放,就说知己知彼这一条。比如,读懂题,就是知彼,没有读懂题,就是己的问题。怎么来认识己呢?通过彼。但是我们今天的教学往往是老师判对错,老师来指出错误在哪里,这样的教学,学生并不能学会如何知己。

题海战术最大的弊端,就是留给学生解题的时间太短,学生甚至无法回忆自己是如何读题的。在这样的情况下,学生的“己”多数都是由老师来指认。这里无关乎老师的指认是否正确,这里的重点在于是谁在知“己”。

尽管我们人类对人性的认知水平并不高,但发展到今天,我们大抵上是可以说,人是一种自适应性系统,人有能力进行自我调节。可是,如果我们每个人的“己”都是由别人来指认的,那么我们这个能力便在无形之中束之高阁,弃而不用,表象来看就是僵化、机械、应变能力差。

甚至可以说,如果老师只是判对错,也要比今天这种指认学生那个“己”的效果要好得多——自内省,是一种能力,这种能力是需要练习才能获得的。

老师发给学生练习题,学生做完后上交,老师判对错,错了返回,让学生自己去改错。再错,再返回。直到正确为止。有些情况跟优劣有关。方法效率太低,也采取同样的策略,返回,找到更优的方案。反复如此,直至找到最优方案。

我相信,只要坚持用这种方式来练习,学生在经历一段潜伏期后,会出现一个惊人的爆发。

题海战术显然并不是为了让学生“学会”什么,而是让学生“记住”什么。考虑到教育产业链这个要素的存在,历年的考题必然会有一种“连续性”,这样就发展出了“押题”产业。甲校押50道题,其中30道出现在考卷中,乙校押80道,也有30道出现在考卷中,甲校比乙校更“高明”。

这样又发展出“人脉问题”。丙校的人脉资源“薄弱”,只好“以勤补拙”,80道押不中10道,那么就800道。

这就是题海战术长盛不衰的“奥秘”所在。

这样来看,中国的教育滑坡大概还会持续30~40年。所以,前面的建议,只能见机行事。

不过,我认为我们不必泄气,教育是否失败,取决于时间的尺度。若以建国以来70年计,教育是失败的,这主要 是因为最初是国家掏腰包,比如计划经济时代,连着装都由国家考虑了,实际上,这样培养出来的个人,能力非常低下。

随着时间的推移,个人自掏腰包的占比越来越高——而这,绝不是简单的金钱数额可以衡量的成本。这样,在上下传承之中,长辈能力不高,又要拿得出相对更高的教育投入,多数人走向失败就合情合理了。与此同时,我们还要看到,同一环境中,少数人不断走向成功。这样,就整个社会来看,强的很强且越来越少,弱的很弱且越来越多。

但如果我们把时间拉长,用5000年这样的长度来审视,显然教育是在不断走向成功。

当我们把长与短结合在一起看,心里便有了章法,知道可以如何应付。

比如我个人在对我女儿的教育规划是,大概到她40~50岁这个期间时,我会给她一笔资金,作为她谋求发展的本钱。但这里有一个前提,就是她真的发生了觉悟,深刻的认识到了自己的无知,坚定要按规律办事。如果不是这样,那么这笔资金我就会捐出去,捐给具备条件的人。

而在这之前,一切不该花的钱我都不会支付。许多家长花大价钱给孩子报辅导班,只是花钱买个心理安慰。这种违背规律的事,我当然是不会去做的,否则我又怎么能教育孩子要按规律办事呢?

那么我提出的40~50岁这个期间是怎么得来的呢?这是以生子为起点来计算的,并且结合当前的平均数值。换言之,30岁生子,人生有了新起点,当了父母就有了责任感,有了责任感才愿意正视自己,才愿意改错,而这只是起步。再过十年的考验,才能确认是不是真的沉下了心,踏踏实实的生活。

反过来说,成了人之父母还不觉悟,或者觉悟只是停留在口号上,自然就没有上升的可能。如果这个时候,长辈把自己的积蓄移交给后辈,效果如同给5岁的孩子挂一条金项链,只会“推动”巨婴加速死亡。

按规律办事,长短结合,审时度势,大体就在掌握之中了,自然而然心平气和、泰然处之。

家园 跟教育相关的五件事

跟教育相关的五件事

第一件:父母不称职,并非是信口开河。

有的家长向孩子下跪,以求孩子能按时完成作业,在北上广深这样的发达城市并不鲜见。

我们要去探究为什么会这样?

从术的层面来看,这样的父母没有管理能力,这恐怕是没有争议的。

其实当家长,要“治”得住孩子,就方法来看,自然就是“打蛇打七寸”。比如“打”就在一定的年龄段内有效,因为人怕疼。寻常人打架并不需要武功,只要能在先被对方击中的情况下还能还击就行。

手机也是孩子的七寸。现实情况是几乎人人一部智能手机,而孩子一沾上手机就上瘾。怎么办呢?临时性的没收、断网、限制流量(话费)、限网,方法太多了。

相比起那些用手机来赚钱的生意人而言,拿孩子没办法的父母可谓能力太低下了。

第二件:夫妻双方一个唱红脸,一个唱黑脸。

这本是一个很好的方法,但实际上有些人压根就不明白,前提是“两人穿同一条裤子”,操作起来是,一个在这边筑堤,一个在另一边扒堤,怎么可能“治”得水呢?

这里反映出来的是不懂合作与分工,更不懂配合与默契。

第三件:恢复二胎

恢复 二胎并不是人口红利消退的缘故,而是一胎制造成了家庭内部失去了竞争环境。这是一个特别大的影响。独生子女总有退路,那么父母就会承受“无限责任”。

这里说明 一下何为退路。根本在于“枪口朝哪打”。如果枪口总是朝外打,那么家庭就是根据地,打败了可以退回来,这个必须有。但如果枪口是朝内打,这种退路不如说是一个坑。

好在政策制订人及时做了调整。所以,大约可以说,截止到10后,政策面不再“下跌”了。

第四件:退休年龄延长

退休年龄延长并不是“剥削问题”,而是晚熟。接班人迟迟不到位,只好拉长工作年限。

第五件:父母的职责之一是死后能给孩子留一笔钱。

这里有两处“奇葩”:一则,为什么一定要等到父母去世,这笔专项资金才能转交给孩子?二则,给一个巨婴留下一笔遗产有什么社会价值?

仅此五件,大略可以说明,教育滑坡还有30~40年之久。

当然,这些都和大环境有关,说得简单一点,就是跟国家政策有关。

前面国家大包大揽,后面国家撒手不管,于国家这个层面而言,属于合理操作。但国家政策的变化,搁到个体头上,就是山摇地动。

这就是为什么人需要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都得关心的缘故。但恐怕一些人并不知道这其中的机理。而抱怨国家政策转向太大,这是很不公平的。70年,三代人可以打下一座江山了。多自省吧。

家园 私有制下社会化教育迟早崩溃

具体可以看改开四十年来公立学校如何节节败退的。

家园 垮就垮吧

反正我又不打算生....不过一旦不打算生小孩,突然觉得走不走共产主义也无所谓,爱咋咋地。

家园 生娃,才是正确的人生姿势

你没有豁达到不生孩子的地步。所以,要抓紧呐。

家园 我觉得我豁达到了

我只是没找到劝我父母的办法....

家园 我有个同学豁达了6年

结果有个人说,现在后悔还来得及。现在,孩子上大学了

家园 生娃的理由是什么呢?

为伟大的祖国提供劳动力吗?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