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论当下的家庭教育当注意的几个问题 -- 给我打钱87405

共:💬74 🌺230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家园 然而我认为最重要的事是

一个人,没有大志,自然就是个屁。

这全世界的人,都可以把我当成一个屁,但我绝不允许自己成为一个屁。

就算讲吃喝玩乐,都21世纪了,环游世界有什么意思?怎么也得是遨游太空吧。

我对我女儿说,如果今生我不能去一趟太空,那么你将来就把我的骨灰发射到太空去。如果你还不行,那么就请你的孩子来帮我实现这个愿望。

人生的轨迹,不应该是先上升后下降,不应该是考上了清北此生无忧了,而应该是上升再上升一直到死,而应该是始终活在忧患之中。只有这样,自己才不至于腐朽,只有这样,才有可能把教育办成功。

不要温顺地走进那个良夜

激情不能被消沉的暮色淹没

咆哮吧 咆哮

痛斥那光的退缩

家园 娃是给自己生的,是你生命的延续

只要不把孩子当作升官发财有出息的工具,每个人对孩子都是发自内心的喜欢的。

家园 洒落兄说的好。

我知天命之前很久就对生命终结非常的恐惧与担忧,现在回头想是不是杞人忧天,自寻烦恼。儿子出生后,就很少想这些事了。

我现在的烦恼是,认识到了与儿子的关系,是真正的持久战。

感谢编号兄发起这个话题,对于我正是口渴就有人送水。

前一阵幼儿园家长会,有一个奶奶是退休小学教师,强烈要求老师严管这帮熊孩子。由此我也想了不少。

现在父母与孩子的关系,对比我小时候与父母的关系,我是把儿子当哥们儿对待的,不是原则问题,我一概宽容对待,只要有时间,早餐必须炒个菜给他吃,晚上睡前讲几个故事,雷打不动,搞的现在我要搜肠刮肚,才能对付他。

之前儿子小的时候,我觉的是非常满意的,首先聪明,我有时一个故事讲几遍,他就能指出不同之处,念书的时候甚至能指出某个字的不同,记忆力是真好。另外就是讲道理他能听,其次是活波爱动,性格外向,不同于我和他妈妈。然而,下半年要上小学了,这半年明显小毛病多了不少,说脏话,乱把东西往地上扔,还不捡起来,由其是妹妹出生后(快周岁了),他对待妹妹的态度,使我非常生气,争抢玩具而且非常粗爆。

由此我意识到,我要改变了,他与我的关系使他认为,可以对其他人一样,没大没小,毫无限制。

编号兄给了我不少启发,再次感谢。

我还是有信心的,要与孩子们一起成长,所谓活到老学到老,希望能把我人生不同阶段的感悟融入他们的成长之中。

只是年纪不小了,每天非常疲惫,工作生活不敢松懈。

通宝推:删ID走人,
家园 北庄兄儿女双全好幸福

我家也是两个,都是女娃。

家园 跟教育相关的另一件事

点看全图

这是一个简单的模型,用来描述【强调效率】的社会将出现什么情况。

从平均效率来看,三个模型一样高,“个性”不同,曲线不同。

一般来说,先C再A再B,然后摆回来,BAC。算一个周期。

这是什么意思呢?通俗说的,C型是赚长钱,B型赚快钱。

这是一个必然,因为可以田忌赛马、断章取义,B型的前期显然“高效”,很容易说服顾客,很容易快速吸粉圈地,但还需要一个条件:【人傻钱多】。

傻不傻,这是个相对值,这里就不议了。钱多指的是社会总财富,所以要从C开始,这里没有太大争议。

摆动到B型,大部分人的感受是:骗子真多,并且有些骗子还非常懂法律——自己相对而言就是个法盲。大伙看,傻不傻是一个相对值,我没有说错吧。如果连续起来看,从C型运动到B型,人们往往又会得出一个结论:劣币淘汰良币成了一种趋势。

然而并不能永久的保持B型状态,这是因为会有许多人参与竞争,争当“B型最佳运动员”。

接下来就会慢慢摆回C型。

这是一个经济账。不考虑其它因素,可以无限循环下去。

问题就在于许多人不是这么看的,那么经济问题就会转换成政治问题。

我们目前就处在B型阶段,最倒霉的自然是孩子。一方面,在培训机构的恶性竞争之下,公立学校的老师连课都上不下去了。另一方面,地产业蓬勃发展20年,一些人听老人劝迟迟没有上车或者是准备金不足等等,高企的房价迅速拉开了贫富悬殊——令年轻一代的父母失去了信心,没整天在家摔盆摔碗就不错了。再者,互联网、移动网的快速普及,对于有些人来说是助力,而对于另一些人来说则形成了巨大的破坏力。所以,今天的女初中生以上过床为荣没上过床为耻,八荣八耻差不多整个要反着写了。

基本框架就是如此。简单的说,C型是老实人社会,B型是大骗子社会。老实人慢慢积累了财富,大骗子三言两语一锅肉弄走了一半。当然,还有一种人,他们会出来主持正义,枪毙大骗子。西方人经济学家反对枪毙大骗子,市场会把大骗子教育好的。枪毙大骗子的实质上会演变成抢劫。

这个基本框架 告诉我们:目光要长远,但饭只能一口一口的吃。一步一个脚印的向上走,才是上策。这个道理讲了几千年,今天又“显灵”了,那只是因为今天知道痛了。明天就会忘得一干二净。经济学家快要把我说服了,是快了,还没有,还差一丝丝。

一个道理可以拿出来反复讲,是教育不成功,还是人类会失忆?这是一个谜。

家园 对生娃还是存在点疑问

“娃是给自己生的”中,“给”这个字有点特殊意味,孩子是独立个体,还是“养儿防老”呢?

“生命的延续”如果看成人类文明的延续,这样倒蛮好的。

对孩子真心喜欢是不假的,除了性格极度扭曲的人,大家都是真心对待亲生骨肉的。

然而家庭伦理悲剧见多了,这个经济压力逐渐增加,新一代劳动力因为信息爆炸而影响三观......越看越觉得没有生孩子的欲望。要说结婚后的顺理成章是不假,但是结婚也成了负担。再往前看,总要恋爱吧,恋爱怎么可以不想结婚呢,这不是耍流氓嘛。

抱歉,恋爱的成本也不低。要享受爱情的愉悦,一来我的钱要买房治病,二来我还要读书学习,三来996我没时间,我要睡觉休息。

我照顾不好我自己呜呜呜,更难照顾好另一半了,那孩子会不会成了负担啊呜呜呜,教育好贵的呜呜呜呜

家园 老师(家长)不会教是个事实

我们有很多老师,总是想用某种方式去证明自己的价值,结果是适得其反。

拿数学教学来说。基础内容并不多,符号就那么多,公理就那么几条。但是要消化,需要下很多功夫才行。

在我来看,老师要当好示范、表率,比如,很优雅的完成一个证明。

让学生体会到美感。就像足球比赛解说员经常说的那样:“从回放镜头看,齐达纳找到了那条隐藏的通道,沿着一条美妙的弧线,将皮球送到了前锋脚下。”比如,面对一团乱麻,沉着冷静的将其解开。又比如,在半知半解中,一边尝试一边调整,最终解开那道锁。

学生才会像玩游戏那样,惊叹:哇,好漂亮。

但是我们的教学搞得极其无味。我们不如来试想一下,一个不喜欢看球赛的人,你怎么让他喜欢上?

我给这人买一张门票,带着他去看球赛。现实中我就是这么干的。他感到不可思议,为什么旁边的人那么激动。最后他也兴奋了。然后他有就兴趣了,他会提问题。裁判为什么会说那个球员犯规了呢?刚刚那个进球为什么不算?他也开始关注球星。用不了多久,他就跟我一样了。这个球队,那个教练,如数家珍。

我用一个正方形,可以讲半年。我要学生展示什么呢?一花一世界。他们自己就会说:哇,想不到啊。

但是现在学生已经学恶心了,见了就想跑。就像有的人,打小听见妈妈在旁边惊恐大叫:毛毛虫!好恶心。他一看到毛毛虫,浑身就不舒服。你还怎么教?

我做过许多实验,比如像臭豆腐,成功率非常低。有的人100%拒绝尝试,因为他已经恶心了。或许只有吴亦凡,才能让这些人去试吃臭豆腐。

我的意思是说:要改变现状,没有一个巨大的说服,是不可能完成的。

学生,总的来说是非常感性的。老师要在课堂上展现的是自己的风采——实际上,现在这些课外培训机构就是用“风采”来吸引学生,不是梳个“艺术发式”,就是穿得最前卫,女老师要露半个乳房在外面。

老师的风采是什么?是像手术刀那样精确,直击问题的要害。漂亮!

是像绝世高手那样,随手摘根树叶就把对方制服。佩服!

是徒手画圆,比用圆规画得还要圆。牛逼!

是总能看到别人看不到的地方,总能发现一条秘密通道。非凡!

耐心的反复讲解,有什么用?学生都不打算听。

我女儿非常瞧不起她的数学老师,因为她的数学老师次次都去抄标准答案。我女儿也瞧不起她的地理老师,因为她的地理老师画地图要照着画,还改了又改。我女儿都不愿意跟她的语文老师交流,因为语文课愣给上成了文字课。瞧不起。还学个鬼。

但是我们有太多的老师,似乎不在乎这些事。我管你,对吧?

老师的武器就是:我教了十几年了。我教了几十年了。我吃的盐比你吃的饭还要多。我教过的学生成千上万。

这是好汉吗?这不是。有什么说服力。

我女儿说,任何一个人,只要跑到老师这个位置上去,总是可以说,我教了十几年,教了几十年,活久了,总能说我吃的盐比你吃的饭还要多。这算什么本事?倚老卖老嘛。没用。

我对课堂的观摩有限,实地很少,多为视频。讲真,我印象中,从来就没有见到哪位老师讲得很兴奋。我心想,怎么可能吸引得了我?

我发现多数老师的策略就是耐心、微笑。假装很好奇。假装冥思苦索。假装“这位同学你提的问题我都没有想到”。全是假的。当学生是傻子吗?

知道学生内心的真实想法是什么吗?“老师,拜托,别演了,我们都看腻了。都省省吧。真无聊。想睡觉。”天天教导我们要爱学习,您怎么一得空就低头刷手机啊。天天讲我们低级趣味,您怎么看一个黄段子就笑得前仰后合啊。有什么说服力?

把学习变成了毛毛虫、臭豆腐,老师居功至伟。这话有些夸张,但也可以说,有点靠谱。

我看,还早,还没有觉悟,还需要继续暴击,非要撞得头破血流不可,否则是不会觉悟的。

除了“我活得比你久”这个武器之外,师长的另一个武器就是恐吓。不学是不是?等着去吃屎吧。小孩们连死都不怕,恐吓管用吗?吃屎算什么?信不信我现在就吃给你看?这才是小孩们的回击。结果自己傻了眼。“老师,不是我瞧不起你,你15岁在干嘛?你懂什么叫性爱吗?你15岁上过床吗?”是不是把屎吃给你看了?怎么样?自己反倒吃了口屎吧。

我们的今天,孩子们一出生就在一个花花世界里,没点惊艳,打动不了他们。不厉害,他不跟你学。

怎么上好体育课?老师表演举铁,连举30下,脸不红心不跳。总能先说服一些学生:老师,你怎么做到的?

怎么上好语文课?老师表演现场作文,哪位同学给我命题?

怎么上好数学课?竞赛题,同学们你们挑几道出来,我当场解。

服不服?

服了吧。服了之后我再告诉你,作文我背了一千篇。哈哈,无语了吧。有本事 你也去背啊。竞赛题我全刷过了,全刻在脑子里。有本事你也去刷啊。不服就来干。

年轻人,你不能用水治,不能用德,况且很多老师修行不够高,服不了人。要用火治,要以技服人。每个老师脑门上都刻着牛逼两个字,至少课堂秩序好了。

我女儿的二胡老师就会这个。初次上课,表演。但只拉一小段。“妈呀,洗耳朵啦,太好听啦。老师再拉一段啊。”“NO。想听吗?你得跟我学。”自然就吸引了一批学生。带动一个,再带动两个,三个四个就跟雪球一样滚起来了。

当然,你也可以以德服人。

同学们,课我就不讲了。因为我只会照着念,你们自己看是一样的。

我的课,就是你们看,我也看,你们学你们的,我学我的。时间到了就下课。一个学期,一节也不讲。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可以说,把老师怎么跟学生相处的要点全部都讲了。

第二次行礼时,先生便和蔼地在一旁答礼。他是一个高而瘦的老人,须发都花白了,还戴着大眼镜。我对他很恭敬,因为我早听到,他是本城中极方正,质朴,博学的人。

大名在外。现在学生走进教室,老师有什么大名?木有。没听说过。连这个意识都没有。家长也没有这个意识。老师就是一个符号,姓张还是姓李无所谓,高了胖了有什么要紧的?

不知从哪里听来的,东方朔也很渊博,他认识一种虫,名曰“怪哉”,冤气所化,用酒一浇,就消释。我很想详细地知道这故事,但阿长是不知道的,因为她毕竟不渊博。现在得到机会了,可以问先生。

学生是带着问题来学校的。学生有学生自己的问题,不是老师“塞给”学生的问题。这是自然而朴实的请教。现在有这样吗?

在我的想象中,小学一年级第一课堂该是什么样呢?一群学生围着几名老师:

老师,您知道为什么蜜蜂要沿着8字飞行吗?

老师,您知道灭霸的师傅是谁吗?

有科学的问题,有娱乐的问题,有各式各样的问题。

我就只读书,正午习字,晚上对课。先生最初这几天对我很严厉,后来却好起来了,不过给我读的书渐渐加多,对课也渐渐地加上字去,从三言到五言,终于到七言了。

最开始的学习,门类很少,一步一步台阶。现在呢?一上来就是好几门,这就不说了。节奏就一个字:快。争分夺秒嘛,上厕所要跑步嘛。

三味书屋后面也有一个园,虽然小,但在那里也可以爬上花坛去折腊梅花,在地上或桂花树上寻蝉蜕。最好的工作是捉了苍蝇喂蚂蚁,静悄悄地没有声音。然而同窗们到园里的太多,太久,可就不行了,先生在书房里便大叫起来:“人都到哪里去了!”

便一个一个陆续走回去;一同回去,也不行的。他有一条戒尺,但是不常用,也有罚跪的规则,但也不常用,普通总不过瞪几眼,大声道:“读书!”

这段不说了,只能说,这先生懂人。

先生自己也念书。后来,我们的声音便低下去,静下去了,只有他还大声朗读着:

“铁如意,指挥倜傥,一坐皆惊呢~~;金叵罗,颠倒淋漓噫,千杯未醉嗬~~……”

我疑心这是极好的文章,因为读到这里,他总是微笑起来,而且将头仰起,摇着,向后面拗过去,拗过去。

早说了,学生是很感性的,看到先生读得入神,他便疑心这是极好的文章。不证自明。现在呢?有的老师上课都不看学生,两眼平视远方,脸无表情讲到下课铃响起。学生便疑心老师过得很无趣。

先生读书入神的时候,于我们是很相宜的。有几个便用纸糊的盔甲套在指甲上做戏。我是画画儿……

什么叫专心?就是老师学起来都不知道学生在下偷偷玩。这就叫专心致志。当然,现在的老师也很专心。低头刷手机,连学生偷偷从后门溜走了都不知道。

这文章我们都念过,都学过。学会了啥呢?

有一名校长,对着全校几百名师生发言:同学们,我们做人要堂堂正正,工作和学习要KeKe(兢兢)业业……

知道学生在下面听了什么想法吗?“我艹,这也能当校长?那我还用学个什么习呢?”

效果非常好,真棒,你做到了!

通宝推:方恨少,
家园 有趣得很

我最痛恨的,就是事情已经发展到了这一步,居然还有人一脸无辜的样子:“我真是想不通,孩子怎么会这个样子?”

还能哪个样子?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都是自己作的。老天爷看得清楚得很,人人都有份,一个都跑不掉。

整天对孩子说“活到老学到老”,自己却说“我有资本不学,你有吗?”

整天躺着沙发上不能挪窝,却对孩子说“要多活动,别老盯着手机。”

一听到某领导人的艳闻,就眉飞色舞,还非要说自己是关心国家大事,却告诉孩子“时政新闻得关心才是。”

一捧起书就想睡觉,却假装想不通为什么孩子们一点书都不肯读,甚至发明历史“我当年读书可用心了。”

最喜欢挂在嘴边的,就是“世态炎凉”,就是“劣币淘汰良币”,搞得自己跟个住在太空里的上帝似的,又像是一名围着笼子看动物的游客,指指点点,说说笑笑。吃着火锅唱着歌傲视全球,真是很有趣。个个都是出世的大师。总之一句话:关我屁事。但你要问他,究竟你是良币还是劣币呢?他就被噎死了。左右不是。

我就被噎死了。

“这个世道,劣币淘汰良币!”

“那么请问您究竟是良币还是劣币呢?”

“我是良币……”

“您被淘汰了。”

“我是劣币……”

“您是劣币。”

“你怎么可以这样说话?”

“都是跟您学的啊!”

我女儿亲口告诉我:“我为什么要学习?你们这些个笨蛋,不也活着吗?”很好,她说对了,她赢了。她赢了,我就闭嘴。

我女儿又把我给教育了。我就是个笨蛋,是头驴,我就别出来丢人现眼了,应该把头缩回去,当个缩头乌龟。多好的老师,多会教,大伙看,孩子们搞教育,比他们父母强一百倍啊!

有理有据,简明扼要,直击要害,干脆利落。我只能向她学习。

不是我生了孩子,而是孩子生了我,不是我有资格教育孩子,而是孩子有资格教育我。我整个完成了时光倒流。奇哉!壮哉!

家园 为什么我们今天的初中生特别可怕?

因为他们在外面“搞不过”。从他们自己来看,他们是只在找平衡,在外亏了,就在家里找补。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对于家的理解是非常肤浅的。

那么他们为什么在外面搞不过呢?

一个,学习问题。中学的学习跟小学完全不同。课程又多,像北京搞改革,十科全考。

二个,所谓的社交问题。社会是很复杂的,别说是这么小的孩子了,成年人也应付不过来。但是我们今天特别鼓励社交。

所以现在的孩子,在社交投入非常多。怕同龄人看不起自己,听说某同学昨天跟人上床了,今晚我要赶上她。这是一种类型。

另一种类型是维护朋友圈。他们会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去经营这个朋友圈。比如,别人聊天自己要插得上话,最好还能成为焦点。

又比如,什么今天一个party啦,明天一个聚会啦,这不是简单的钱的问题,还要考虑送什么礼物,穿什么衣服……投入非常高。不以为这只是“城会玩”,到处都是。

所以,总的来说,一进初中,就开始出现“巨额亏损”。

那么成熟的人就会明白,这个时候应该收缩。“打不过就跑”嘛。他们不是,他们是打不过回家要支援。这种支援,并不是在提升他们的应对能力,而是找平衡。

我女儿多次对我说,“我在学校过得不愉快,当然就应该找你发脾气。”

父母的建议,当然是科学的。把社交减掉,甚至关闭,把精力放到学习上去,学习这边就上来了。问题是,科学的建议,远远抵不住大环境的冲击。由于社交成风,这个时候父母的劝说是无用的。除非你有能力切断这条通道 。所以,我们现在总的来说,没有可行的办法。

此外,一定要分清楚贪玩跟上述情况是不一样的。

贪玩,也会导致孩子学习快速滑坡。但是贪玩来说,相对容易治一些。

安排好学与玩,多少还能维持住局面。

但是情况往往很复杂,社交、贪玩往往会“互相促进”,这个我们就很头痛了。简单说,没有对策。除非有资本。

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局面呢?

成年人咎由自取。怕输了,学习要抓,还要会玩,更要搞社交。把成年人的世界统统过来,学得越早,收益越大。这就是这些成年人的想法。

所以,哪里是坑爹?明明就是爹在坑崽。

我们今天这个世界,是一个信息爆炸的世界,在这种情况下,越发要注意收缩,怎么还能反其道而行搞扩张呢?

只能说,这些成年人相当伟大,拿自己的崽去做实验。

这个世界变大了,本意是人的选择更多了,可是成年人太贪婪,他是“全都要”。肚皮就那么大,上一万道菜,把自己当皇上了。这是今天中国社会非常典型的心态。

家园 我的意思是,孩子是你生命的延续

不要急着否定什么。

家园 可能是个人偏见的一些细节看法

培养男孩,兴趣爱好选择体育时,应当尽量选择身体接触的集体项目。篮球,冰球甚至国标舞。选择单人或非身体接触项目,可能不太理想,最糟糕的情况,小时候练的不错,会加大青春反抗期的强度和时间。

总而言之,男孩需要社交活动,减轻电子游戏的笼盖。

培养女孩,相对容易,她们相对而言,有自觉性,几乎任何音体美的训练,都不是白花钱。但是似乎现在的女孩物质化倾向很厉害,加强吃苦训练有必要,最起码该让她帮厨做饭了。

总而言之,有时间要干正事,减少幻想的时间。

家园 教育何以走向歧路?

仅举一例来说明:自律性。

我们时常见到这样的场面,一个学生上课时在下面交头接耳,老师点他起来,说:“多大了,一点自觉性都没有!”

这司空见惯的,于是熟视无睹。老师的话是什么意图?你自觉了,我就省事了。

管理者的工作内容是什么?除了建立规章制度(包含适时调整),还有监管吧。否则制度岂不是摆设?

那么被管理一方,如果个个都有所谓的自律性,管理者把制度建成之后,还有存在的必要吗?

这么一来,一个国家,立了法,政府就可以解散了。

我为什么讲,大部分家长是不称职的呢?就是这个原因。他们连自己身为监管人,应该做什么,都不清楚。总是企图把自己的责任卸掉,其中一种手段就是不断的去否定孩子。

但是我谈的是教育跑偏的问题。

我们为什么要去塑造一个自律的被监管者?这跟塑造奴隶有什么两样?

退一万步讲,我们要塑造一个奴隶,那也该是老天爷的奴隶吧,轮不着人类来当奴隶主吧。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