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赢得自由 - 前言 -- 88BaBa

共:💬63 🌺395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家园 主语问题

比如工作一分为二,资本家是不乐意的。而资本家是更有权势的。就这么简单。

家园 【原创】2. 孤岛实验和人心的难题

今天的人心是如何阻碍了我们去实现理想中的自由社会呢?让我们用一个简化的例子来做个说明。

设想有一位多才多能(“百科全书式”)的人类“鲁滨逊”,他在不幸地漂流到自己的小岛时,脑袋里装着一切人类已有的知识。在这个“荒岛求生”的故事开始时,我们的鲁滨逊先生虽然满腹经纶,但却两手空空一无所有。他只能无奈地凭着爹妈给的好身手上树采果下海抓鱼,借着树荫和洞穴来躲避烈日和暴雨。经常忙碌一天也抓不到几条狡猾的鱼儿,半夜里睡在树下还被大雨浇个透凉。

聪明能干的鲁先生当然不会由着大自然这样折腾自己。他很快就开始一边抓鱼采果,一边用树枝和石片制作捕鱼工具。同时也用木头和草皮树叶搭建简易窝棚。这些工作自然要花费不少本来可以用来寻找食物的时间,有时候甚至会让他挨上两顿饿。但当他终于做好了一套顺手的石头鱼叉和树皮鱼网,每天打上几十条鱼就成了小菜一碟。新建的既暖和又防雨的窝棚也让他上岛以来第一次能够舒舒服服地睡上个整夜。过去许多天的辛苦终于有了回报!按照经济学的说法,鲁滨逊先生通过投入额外的劳动,为自己积累了新的生产资料和耐用生活资料,从而大大提高了自己的生产效率和生活水平。额外的劳动固然是辛苦的,但没有额外的劳动就没有积累,也就没有生产和生活的进步。

现在,我们的鲁先生已经吃够了鱼也住够了窝棚,他博学的大脑里自然而然地开始想到英国家乡那熟悉的香喷喷面包和宽敞明亮的大房子。该做些什么呢?面包需要面粉,面粉需要种植小麦(小麦种子是沉船上有的),需要耕耘麦田的铁制犁铧;房子需要木料,木料要靠铁的斧,刨,锯来加工 --- 总的来说,需要能生产铁和加工铁的设备与工具。天才的鲁滨逊(他可是人类知识的百科全书!)知道如何从零开始建造和制作这些炼炉和锻台,也能在岛上勘探到铁矿和煤。但是,这些东西可不像简单的鱼叉和窝棚那样可以在几天十几天里完成。他必须得在许多个月甚至好几年里的每一天都挤出时间来搭建、制造、测试这些更为复杂精密的玩意儿,直到炼炉能够流出合格的铁水,铸范和锻台能够加工出适用的铁犁和钢锯为止。当然,报酬也是丰厚的:这些崭新的工具让他在下一个年头里毫不费力地耕种了大片的麦田,收获了几年都吃不完的麦子,也住上了家乡式样通透阳光的独立木屋。咸鱼和窝棚都成了历史,孤岛上的鲁滨逊从使用石器的渔猎时代进入了使用铁器的农耕时代。

再接下来,我们的鲁先生也会像岛外的人类一样开始向更为先进和富足的工业时代迈进。对这个无所不知的专家来说,设计与制造任何的现代工具或设施都没有技术上的困难,问题仅仅在于付出额外的劳动时间:机床和蒸汽机作为“工具的工具”和“动力的动力”也许需要在整整一年的每个半天(另外半天需要继续做农活)里都加工部件和安装调试,但有了这两样“超级装备”之后制造其他东西就会快上许多。一台内燃机也许只要60个半天,一台简易的拖拉机50个半天,一台水力发电机45个半天……随着工具设备的改进和机器自动化程度的提高,生产新工具和生活用品的劳动时间将越来越短。只要鲁滨逊先生坚持不懈地为自己的未来付出额外劳动,坚持不懈地积累生产资料(工具、设备、设施)与生活用品,那么也许二十年后他的孤岛就已经成了一个技术宅的小天堂。来访者会惊奇地发现各式各样的自动机器在不知疲倦地照料着农田和果园,过江之鲫般的无人小车在忙忙碌碌地把丰收的粮食蔬菜水果搬运投放进同样无人的食品加工厂,形形色色的制成食品正从工厂的出品口源源不断地涌出......而这小天堂的主人正把自己的时间花在舒适的花园小屋里研究如何登陆火星,只是偶尔通过监控中心检查一下各处机器的运行情况。

请再次注意一点: 这个荒岛上的小天堂里并没有使用任何今天的世界里还不存在的技术。“天堂”的实现并不是因为鲁滨逊拥有了上火星的黑科技,而是因为充分的生产资料积累。用经济学的术语来说:荒岛经济发展(也是生活水平)的限制项不是鲁滨逊的技术水平,而是岛上生产资料的积累水平。如果我们的鲁先生只满足于每天有鱼吃的处境,而不去付出额外的劳动来制作和建设那些虽然眼前无用但却会在将来改变生产生活的工具设施,那么二十年后的荒岛来访者只可能看到一个仍然在用手抓鱼的野蛮人。纵使这个野蛮人懂得全世界的技术知识也是枉然。

当然,我们很难想象任何一个技术专家会不去利用自己的知识来提高自己的生产效率和改善自己的生活。但是,如果这个故事的主角不再是孤岛上的一个人,而是一群人时,情况便完全不同了。一个人只有一颗头脑,这头脑主导着这个人的全部有意识行动,分配着他的全部力量,也享用这力量创造的全部成果。一群人则会有许许多多有着各种各样想法的头脑,哪一颗头脑或者哪一些头脑应该主导这群人的行动与力量呢?这群体努力的成果又该怎样来分配呢?按谁的想法或者什么样的原则来分配呢?为什么要让这个人或者按照这个原则来分配呢?尤其是当结果可能在短期里对自己不利的时候?

要认识到这些问题带来的后果,可以从我们熟悉的 “和尚打水”的故事开始。一个和尚挑水喝,两个和尚担水喝,三个和尚没水喝。当只有一个和尚时,“孤家寡人”,没有分配工作的问题。来了第二个和尚,开始需要在两人之间分配工作了,好在有两人一起担水这样的“天然选项”,因此结果还算圆满。等到第三个和尚也加入,又没有了担水这样所有人都觉得公平的劳动分配方式,要让人们再齐心协力就难上加难。“没水喝”的下场看似出人意料,其实理所当然。

如果一群人连应该怎样去共同行动都无法决定,他们又怎么能够共同地为了未来而长时间地付出额外的辛劳呢?对经济发展和理想社会最为关键的生产积累又怎么可能成为现实呢?

让我们再进行一次荒岛上的求生实验,只是这一次漂流上岛的不再是鲁滨逊一个人,而是成千上万的落难者, 同时荒岛也变大到能提供足以满足所有这些人的资源需求。这些人作为整体仍然拥有人类的全部知识,因此如果他们能够进行有效的合作分工,那么几十年之后的来访者将会见到一个和前面鲁滨逊小岛类似的世外天堂,其中所有人都将过着丰裕而又自由的生活。

但假如他们由于某些纷争而做不到团结与合作呢?

在一种最糟糕的情况里,人们完全有可能像没水喝的三个和尚一样,无法进行起码的合作与工具积累。最后整个岛上的人们便一直停留在各自用手抓鱼或者只有最简陋渔具的阶段。

另一种更大的可能,是岛上的一部分人通过一段有效的合作后进入了铁器时代。但在那以后,这些人的首领却“聪明地”发觉自己可以把铁铸锻成刀剑来奴役其他还没有掌握炼铁术的人,因为这样可以让自己的小团体更快捷轻松地过上不劳而获的生活。如果是这样,那么当未来的访客到来时,这个岛屿为他呈现的将是一个农业时代的奴隶制“国家”。其中的少数人过着穷奢极侈的荒淫生活,剩下的大多数则劳苦终日仍然食不果腹 --- 知识所提供的人间天堂的可能性就这样被奴隶主和奴隶之间的社会鸿沟杀死了。当所有的资源都掌握在因为饱食终日而对物质丰裕感到无聊的“主人”手里时,他(们)到底有什么动力来改善奴隶的处境呢?为了显示个人的善心吗?可是那些粗鄙低俗的奴才怎么可能理解这样高贵的情感呢?而且,如果这些卑贱奴仆因为生活的改善而知道了更多东西的话,他们会不会变得更加不驯善呢?他们会不会变得更有力量来挑战主人为他们安排的合理秩序呢?...... 这样的问题可以一直提下去,这样的状态也可以一直维持下去,而任何知识与资源在这个“完美秩序”里也将一直只能作为一部分人压迫另一部分人的工具。

还有一种可能,即进入铁器时代的小团体不是一个而是一批。但只要其中有一个小团体“发现”了用刀剑来渔利的捷径,那么或迟或早地,所有技术与组织水平相近的团体都会被迫走上这条道路。因为和平主义的处世之道很可能意味着当奴隶的命运。在这种情况下,岛上的绝大多数人将不得不既要为各自首领和主人的享乐而流汗,也要为各自小团体的生存而流血。能让所有人过上丰裕生活的知识仍然存在着,但所有这些知识都将首先被用来保证热战的胜利或冷战的优势。钢铁将主要被用来制造刀剑或者枪炮,铀沙会用来填满核弹头而不是核电站。人们将习惯于不是作为无权者的卑怯忍让,便是作为权势者的骄横跋扈,而所有人都将对其他“国家”的人充满仇恨和不屑。如果这时候岛上再有一个不知趣的来访者向人们提起什么“人间天堂”,等待他的多半不是疯人院便是牢房。

这荒岛上的故事并不是无根据的臆想。考古学和人类学用几个世纪的时间收集的证据揭示出关于人类发展的一个最明确事实:让所有人都从技术进步中受益只是一种智者设想的可能,而让一部分人利用这进步压迫另一部分人则是真真切切的历史与现实。暴力冲突和贫富分化几乎伴随着人类所有文明的每一步成长。一个细心的参观者在历史博物馆里一定可以觉察到这一点。他可以看到,那些杀人的武器是怎样从粗钝的石矛演化成连装饰花纹都美仑美奂的利刃坚盾,而同一时期生产的工具却一直维持着简陋的样式。这个发现是很可以让任何“万物之灵”的成员对自己物种的愚蠢残忍默然无言的。

这样的例子是不胜枚举的。当巨大无朋的金字塔和商代城池在尼罗河畔和黄河之滨分别耸立起来的时候,考古发掘出的普通人居所也从整洁的小屋变成了土坑式的窝棚。当铁农具取代了石头梠铲,从而使农业大大向前发展时,在史书上记录下来的却是连绵几百年 “杀人盈野,杀人盈城”的战国烽火。而当强劲的蒸汽动力终于冲开了工业革命的大门,从而为所有人扫除了通往物质丰裕的最后障碍时,我们看到的却是印度平原上纺织工人的累累白骨, 是中国街巷乡村间众多形销骨立奄奄待毙的鸦片受害者,是非洲草原森林里无数因为交不出象牙和宝石而被砍去手脚的人,是在世界大战那没有尽头的埑壕和工事间雨点般倒下腐烂的年轻士兵......

技术只是一把钥匙,它既可以开天堂的门,也可以解地狱的锁。决定上天堂还是下地狱的是拿到了钥匙的人类,而不是这把钥匙本身。不幸的是,与一颗天真的心灵所热望的恰恰相反,人类作为整体并不那么喜欢天堂或者害怕地狱。这是被数不尽的历史例子不断证明的痛苦事实。正是面对这样严酷的真相,卢梭才会质疑科技的进步是否真的给人类带来过任何益处,而老子则希望人们能忘记所有的机巧而回到原始的淳朴。

然而这些不过是智者们在某个失望时刻的梦呓,在那些时刻他们幻想一个成年人可以再变回初生的婴儿。人类已经懂得了很多关于自然的东西,可是关于他自己的内心欲望和行为准则却还知道得很少。他必须学会而不是忘掉更多的东西。学会关于人生的意义,关于如何同自己的伙伴相处 ...... 关于整个人类的东西。

“天下不相爱,强必执弱,富必辱贫,贵必傲贱,智必诈愚。”人类并不是生来就会互助友爱的,但想要赢得自由,它必须学会。

关键词(Tags): #赢得自由#技术#社会#历史通宝推:diamond,青颍路,笑不拾,
家园 接下来的问题应该是人类如何才能学会互助友爱吧

在这方面,宗教、社会主义都曾做过尝试,但都没奏效。

期待楼主下篇能解答这个问题么。

家园 不如直接说技术进步的真正动力来自于人类的互博

做科研的人是具备天然的好奇心驱使,让技术为人类造福也是许多人这种人的一份理想。但是人类历史揭示的与现实中理解的都一样,即真正为科技进步投入不可缺少资源的只能是竞争,当然竞争与战争的区别不过是生存权的快慢而已,本质是一回事。

家园 嗯,唱个反调

我们的社会,不是一批已经有先进知识的人,空降到一个荒岛上发展起来的。

历史事实是,人在荒岛上,慢慢积累知识,再改造荒岛的。

而知识的积累,技术的进步,前提就是人的分工,而且是"不平等"的分工-----千万的体力劳动者,供养了一两个智者,而这一两个智者,发明了望远镜,X光,解析几何,微积分。最终,让所有的幸存者都从技术进步中受益。

马列历史唯物主义的教材<<社会发展简史>>里面,有一道题几乎必考:"原始共产主义人人平等,而奴隶社会压迫极其残酷。但是为什么说,奴隶社会取代原始社会,是历史的进步?"

让所有人都从技术进步中受益只是一种智者设想的可能,而让一部分人利用这进步压迫另一部分人则是真真切切的历史与现实。

通宝推:陈王奋起,桥上,
家园 原始共产主义人人平等不符合历史事实

比如,巴布亚新几内亚的原始部落,“谋杀”率高到惊人。

只是在小圈子里,人人平等。

家园 谋杀率高本身就是平等的表现

谁都可以任意行事,在其能力范围之内。同样,也没有任何人、任何制度保护人。奴隶社会中才形成特定的人对特定人的谋杀,同时也限制了任意的谋杀。归根结底,原始社会的谋杀是生理行为、个体行为,奴隶社会则是社会行为、集体行为。

比如,古代斯巴达有固定的"克里普提"制度,即奴隶主斯巴达人对奴隶希洛人的屠杀制度。但即使是这样,斯巴达人也不会允许其内部的谋杀和希洛人的自相残杀。

原始社会的谋杀真的是自由的平等的谋杀,而奴隶社会则开始了有社会限制的保护和谋杀。显然,在原始社会,弱者、女性不可能支配强壮的奴隶,分分钟成为谋杀的对象。而在奴隶社会里这种支配却成为可能,这就是不平等。

从这种意义来说,国家与社会本身就是不平等的,否则这个社会怎么会有保护弱者的制度存在。

家园 原始社会并非真正的人人平等

原始社会只是没有成建制、成体系的阶级压迫。

由于阶级还未出现,一方面是生产力发展水平不到。另一方面,由于外部压力比如天灾人祸,洪水猛兽等,需要人类团结起来报团取暖。如果没有这种外部压力,让它进入霍布斯状态也就是一念之间的事。

换句话说,原始社会的平等状态是一种蒙昧的状态,只有“不平等”被意识形态化,制度化后,才有了“平等”。

国家和社会本来就是阶级压迫的产物,这是马克思主义教科书上第一课就明白写着的。

家园 这么奇葩的平等定义亏你想得出

敢情阶级压迫是不平等,体能(体格)压迫就是平等?我天生比你壮,然后注定你就要“平等”地死在我手里?宿命论、血统论、丛林法则通通发来贺电:多谢兄台为我们平反,我们都是平等的化身,哎哟我去。

家园 在中国

夏朝是大禹治水的产物,至少中国人是这么相信,这就说明了中国人对国家的定义。

家园 巴布亚新几内亚不能代表所有的"自然状态"啊,

比如,巴布亚新几内亚的原始部落,“谋杀”率高到惊人。

哥伦布遇上的西印度群岛的印第安人,就不是谋杀横行。

台湾有些原住民,有猎头的传统,十年前还拍过这个题材的电影赛德克巴莱。但是,在欧洲殖民者笔下,他们刚刚登陆台湾时,所接触的原住民,并没有这个传统。

在南半球,澳大利亚的土著很和平,新西兰的毛利人就很凶猛,尽管双方的生产力水平差不多。

大航海时代,把原始社会的生产生活展现给欧洲人,启发了很多哲学家,他们在事实的基础上,想象人类社会的起点。他们的想象,差距也很大。

霍布斯的自然状态,是一切人与一切人的战争。

洛克的自然状态,则有点像世外桃源。

家园 据《史记》记载

据《史记》记载,黄帝时期就已经有了成建制的军队和官员。而且也已经有中央和地方的关系,所以那时候已经是国家了。

  黄帝者,少典之子,姓公孙,名曰轩辕。生而神灵,弱而能言,幼而徇齐,长而敦敏,成而聪明。轩辕之时,神农氏世衰。诸侯相侵伐,暴虐百姓,而神农氏弗能征。於是轩辕乃习用干戈,以征不享,诸侯咸来宾从。而蚩尤最为暴,莫能伐。炎帝欲侵陵诸侯,诸侯咸归轩辕。轩辕乃修德振兵,治五气,五种,抚万民,度四方,教熊罴貔貅貙虎,以与炎帝战於阪泉之野。三战,然後得其志。蚩尤作乱,不用帝命。於是黄帝乃徵师诸侯,与蚩尤战於涿鹿之野,遂禽杀蚩尤。而诸侯咸尊轩辕为天子,代神农氏,是为黄帝。天下有不顺者,黄帝从而征之,平者去之,披山通道,未尝宁居。

  东至于海,登丸山,及岱宗。西至于空桐,登鸡头。南至于江,登熊、湘。北逐荤粥,合符釜山,而邑于涿鹿之阿。迁徙往来无常处,以师兵为营卫。官名皆以云命,为云师。置左右大监,监于万国。万国和,而鬼神山川封禅与为多焉。获宝鼎,迎日推筴。举风后、力牧、常先、大鸿以治民。顺天地之纪,幽明之占,死生之说,存亡之难。时播百穀草木,淳化鸟兽蟲蛾,旁罗日月星辰水波土石金玉,劳勤心力耳目,节用水火材物。有土德之瑞,故号黄帝。

至于中国以治水而组织国家,只是史学家的某一种观点,大一统王朝的观念在治水之前就已经出现。至于那时候是不是奴隶制,这个有争议,五阶段论也不能到处套用。不过大体上还是历史唯物主义的思路。

家园 【原创】3.0 回顾人类的起点

如果我们相信,赢得自由是人类每个成员内心最根本的渴望,是他有意识或无意识地每天为之忙碌劳作与不懈努力的最重要目标。或者,更进一步,是“灵人”这个本来不过是猿猴笨拙近亲的普通物种升华为一个星球甚至星系合格主人的必然要求。

如果我们看到,今天的人类已经掌握了如此之多的自然知识与技术手段,可以从巨大恒星的光芒和微末粒子的分裂中同样的汲取热和力,可以拦住最汹涌的江河,可以劈开最险峻的山峰,可以飞得比任何鸟儿更高更远,可以游得比任何鱼儿更快更深,可以让寸草不生的沙漠变为肥沃的田野,也可以让冰封的极地成为自己探险的乐园......

如果我们确定,人类只要能正确使用它所拥有的神奇而巨大的力量,就能在两三代人的时间里为它的所有成员赢得他们一直追求、一直梦想着的自由。而假如人类由于对自身命运与渴望的错误认识,不能或者不愿这样使用掌握在手中的可畏力量,那么它自己和它每个成员的自由就将永远是不可触及的镜花水月。

如果我们每一个人,作为人类的一员,已经认识到它的渴望、它的能力、以及摆在它面前的两个后果截然相反的选择。如果我们也同时明白,人类整体的选择只是我们每一个人在每一天里行动的总和。那么我们必然要问:人们应当遵循什么样的行动原则,才能保证作为整体的人类做出那个能为我们赢得自由的正确选择呢?

为了明白人类为什么会对唾手可得的自由视而不见,我们必须从这个物种过往的全部经历中来寻找答案。

关键词(Tags): #赢得自由#技术#社会#历史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