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70年数据的简单分析 -- 泉畔人家
住过几次?还是各级封疆大吏自己享用了?依我看这些所谓的一号楼,就是毛主席要发动文革的原因之一。
邓改时代拿外汇买小汽车,才有可能厂长配小汽车住大房子,职工四世同堂住十几平米。他把邓改时代的污水往毛主席头上泼。
地球人都理解,皇上到处有大房子,况且那么多随行人员,工作人员,以那年代的条件,临时找地方住,岂不是更扰民,更劳民伤财,就算住广东省政府大楼,安全都不能保险,回回先掘地三尺查一遍,再派两个团围起来,可能只住半天
联动那帮家伙一开始就提出血统论,江青,陈伯达等人则是旗帜鲜明地反对血统论,叶永烈的官方《陈伯达传》中都承认了这一点,这是不是起到保护人民群众的作用?
文革的目标是当权的“走资派”,联动却以殴打屠杀地富右派等“死老虎”为手段来“转移斗争方向”。把联动干掉扭转斗争方向是不是起到保护人民群众的作用?
- 待认可未通过。偏要看
- 待认可未通过。偏要看
市场经济要求资本、人员等要素能自由流动,邓时代有这种自由流动吗?江时代有这种自由流动吗?胡时代有这种自由流动吗?
打击外地烟,打击外地啤酒是不是为了“能自由流动”?
打击盲流是不是为了“能自由流动”?
查暂住证,动不动就抓人是不是为了“能自由流动”?
北京驱赶“低端人口”,取缔群租房的时候怎么不说“市场经济”了呢?
城管抓小贩,砸摊子,是不是“市场经济”?
外地人不能买房,得有多少年的完税证明,拿钱都买不到房子,是不是“市场经济”?
孙志刚怎么死的?
崔英杰怎么死的?
奇瑞汽车造出了车拿不到准生证,是不是“市场经济”?
李书福跑准生证跑了十年,是不是“市场经济”?
清真寺周围不准卖猪肉,是不是“市场经济”?
北京2000年的时候还在抓人去昌平筛沙子,“能自由流动”吗?
北京市去年不准小摊贩们卖凉菜熟食了,是不是“市场经济”?
连人口生产都计划着呢,还说“要能自由流动”,咋不用市场这只无形的手来调控人口数量,非要用行政命令加暴力手段呢?
咋不用市场这只无形的手来调控房价,非要政府一而再再而三的限购呢?
市场经济让中国超级联赛足球运动员有那么高的薪水,为什么要限薪呢?市场这只无形的手呢?
呵呵
我在htT ps://www.talkcc.net/article/4436967
这个帖子里已经说得很明白了,有人的地方就有市场经济,市场经济不是什么高大上的名词。唐宋元明清就是市场经济,非洲南美都是市场经济。过去拿钱就能买到小妾,扬州瘦马,现在都买不到了,说好的“自由流动”呢?
过去拿钱能买到大烟土,那玩意儿比黄金还保值,怎么不让卖了?市场经济怎么不灵了?
我说过了,中国的统一大市场是有毛建立的,中国的市场经济是毛建立的。七十年代中期,我去重庆出差,朝天门码头一下船,高梯坎,上坡下坡边上鳞次栉比的都是个体户小窝棚,烂木头板子,油毛毡撘小食摊,烂木头油花花的桌椅板凳,没有“计划”,没有城管。买粥送泡菜,豆花饭,大馒头,粉蒸肉,小炒菜。有全国粮票最好,没有的话,四川粮票也行,实在不行多出钱连粮票也不要,粉蒸肉那个香啊,不摆了。这是邓小平力挽狂澜建立的吗?邓小平不就是四川人吗?邓小平连四川的市场经济都建立不了,还力挽狂澜全中国?你难道没看见就回帖了吗?
呵呵
最近网上指出的问题,认为汉书中所说的大秦其实并非罗马,位置也在南亚而非地中海https://mp.weixin.qq.com/s?src=11×tamp=1574571467&ver=1993&signature=GzH8WqEItCu4q33fHsudbDBWUdT8Es8rRFtZICQ24WhQgNNL-wgz3LgC3gAbdNIUwFRMpPXVYnUNUob*b5X4wwxT6j9t9sJmFu0nAOSUN4FbtjMvf-hGvy6w3Y3V3sd3&new=1
不知泉兄如何看?
半导体业说不定早自主了
还需要那个996、34岁赶人的华为吗
整个经济的增长速度后三十年快一些(如果前三十年是从1952年算起就更慢一些)
除了有少量浮夸以外(对官方物价指数一直有争议),纯统计上一个原因是前三十年农业比重大而农业增长率比工业慢得多。这样,即使两个时期各自工农业的增长速度完全一样,加权平均算出来,也是后三十年高。
分房子(或调整房子)像打仗,是实情,人之常情,啥时候免费分东西都会打,但那年代黑幕少,组织上基本能主持公道,其中不乏干部先进分子谦让,也是事实。
我家国营大厂,职工分房子1958年搞完,都是解放后盖的,大中小三个档次,分别约等于40,30,20平米。成家有小孩的家庭,给最大档次40平米。夫妻还没有小孩,或者单身母亲带个儿子,或者单身父亲带个女儿,给中档30平米。父亲带一个儿子,或着母亲带一个女儿,给最小的20平米。不论职位,很认真,很公平,厂长书记分到40平米,也只是因为带家庭。直到毛主席逝世,单位没再批量盖房子,那年代没条件哗哗盖房子,只有零星调整,一些职工儿女长大,成家,生育,人口多起来,当然是越来越挤,有房子调整,出现不同程度的争执,但组织上基本公平解决,更不乏干部先进分子谦让。78-79年间,终于盖了第一幢15层高楼的职工宿舍,到今天还俗称“十五层”,房间70-80平米,90年代改革,便宜卖给职工,当时10万8万,今天值2百万+,那是毛主席时代留给工人的红利,58年到76年才18年,已经做到最好。。。鼻子有点发酸。
加一点。2-3千人的牛哄国营厂,当年厂长书记上下班肯定没专车,有没有吃小灶不晓得。我母亲的车间,多年来事故总共死亡两人,其中一个车间主任。过年期间赶任务,车间连续干活,车间正门是很高很厚的滑动木门,除夕夜班工人搞清洁,上部的轨道的钩脱开,门处在全开的位置,年初一主任来车间看看,风大,把门推上,走出几步,门拍了下来。
厂子今天还在,稳赚的企业,改革只是为了改革,干部早已不是当年的干部,工人也不是当年的工人。
欧洲都不行了,中国没有消费能力就没有市场,怎么做?中国是仿制都不如美国创新快,真的做不下去了才会放弃啊。
根本不是真想把事说清。
前30建立工业基础,后30改善人民生活,再正常不过的经济发展顺序。当然,反过来也不是不行,比如拉美一票国家……循环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