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金风玉露一相逢,便去向、人间无数 -- 桥上
上面题目中的“翅”字和“翠”字,部首都是“羽”。《王力古汉语字典》中将“以羽为偏旁的字”分成四类:“(一)指鸟翅”,常用形声字中有“翼”、“翅”;“(二)鸟飞的动作”,常用形声字中有“翔”、“翩”、“翻”;“(三)鸟”,常用形声字中有“翠”、“翰”;(四)、“其他”,常用形声字中有“翁”、“翎”、“翘”。最后这三个字,“翁”是鸟脖子上的羽毛,“翎”是鸟翅膀上的羽毛,而“翘”是鸟尾巴上的羽毛。
“羽”这个部首统管羽毛,重点在鸟羽和鸟羽的飞翔功能,上面“(三)鸟”是指鸟的名称,就是说,“羽”这个部首把几个鸟的名称“翠”、“翰”收入麾下,是侵入了常用部首“鸟”和“隹”的领地。不过,因为那几种鸟都是从羽毛得名,所以“羽”占据的只是双方的过渡地带。
“羽”这个部首喜欢飞来飞去,当了部首也不肯被固定在一个地方,有时候它会在形声字下部,好比“翁”;也有时候它在形声字上部,好比“翠”和“翼”;但和一般部首常在形声字左侧不同,“羽”这个部首更愿意在形声字右侧,好比“翔”、“翩”、“翻”、“翎”;虽然有时候“羽”也会落到形声字左边,如“翄”,但最终还是落到了“支”的右腿上,于是“翄”就变成了“翅”;不过说实在的,“翅”毕竟比“翄”长得漂亮,所以“翄”只好回家歇着了;和“翅”差不多的还有“翘”,这回“羽”是落到了“尧”的右腿上;但“羽”也有胆小的时候,它会钻进形声字右下方,好比“翰”。
“羽”,《说文》说“鳥長毛也”,还说是“象形”,王筠解释说,“象形者,鸟立时两翅形也”,饶炯进一步解释,“鳥長毛者,谓鸟翅之长毛也”,还解释说“羽”的篆体字形表现的是“两翼未舒之形”。在我看来,“羽”的本义恐怕是专指鸟类翅膀上用于飞行的长羽——翎毛。
下面图中有“羽”字和表现了鸟羽或鸟翅的“鸟”、“隹”、“非”、“飛”诸字的图形。“羽”在左上角,“鸟”在“羽”下边,“隹”在“鸟”下边,“非”在“羽”右边,“飛”在“非”下边。
然后说“翅”。“翅”这个字,再早是“翄”,《说文》的解释,“翄,翼也”,就是鸟的翅膀:《楚策四•庄辛谓楚襄王》中有“黄雀因是以。俯噣白粒,仰栖茂树,鼓翅奋翼,自以为无患,与人无争也”;曹操《卻东西门行》中有“举翅万余里,行止自成行”;杜甫【杂歌谣辞•大麦行】中有“安得如鸟有羽翅,托身白云还故乡”;耿湋【进秋隼】中有“举翅云天近,回眸燕雀稀”;张南史【同韩侍郎秋朝使院】中有“露井桐柯湿,风庭鹤翅闲”;“翅”还真是难得有闲下来的时候。
“翄”《说文》还说是“从羽,支声”,“翅”应该也是如此。因此“支”是“翄”——“翅”的声符,这个声符能发六个音:chi、gui、ji、qi、zhi、zi,其中主要的是zhi和ji,发qi和chi这两个音的字不多,发gui和zi两个音的字更少。
上面图中有“翅”字和“支”字的图形,“翅”在“非”右边,其实是“翄”,“翄”下边是“支”。《说文》说“支”乃“去竹之枝也”,意思是一只手正在把竹子的侧枝往下掰;于是这“支”就成了“从手持半竹”,意思是一只手握着半根竹子。但林义光《文源》中的解释却说“支”是“枝之古文,别生条也”,意思是“支”的本义就是“枝”,是竹子的侧枝,“枝”是从“支”孳乳而来。
上图中还贴出了“竹”字的图形,在右下角,您可比较“竹”字图形的一半是否与“支”字图形上部很像。上图中又贴出了字形与“支”字很像的、表现一只手拿着什么东西正在击打的“攴”字的图形,在“支”下边。“支”和“攴”图形中都有一只手,手上都抓着东西,您也可比较这两只手上都抓的是啥。
再说“翠”。前面提到过,“翠”是一种鸟或一类鸟的名称,这种鸟的羽毛是漂亮的蓝绿色,《说文》说叫“青羽雀”,“出鬱林”,这“鬱林”是地名,约等于如今的广西。下面是一种可能的“翠”这种鸟的图片,出自《翡翠原来竟然是一种鸟?》:
“翠”《说文》还说是“从羽,卒聲”,因此“翠”的声符是“卒”。“卒”这个声符能发七个音:cu、cui、su、sui、zu、zui、zuo,其中主要是cui,发别的音的字都不太多。
发cui 这个音的常见声符还有“崔”,是出自“隹”的复合声符,本身只发cui 这个音。发zu这个音的常见声符还有“且”,“且”这个声符前面介绍过,产生了很多复合声符:“查”、“査”、“助”、“虘”、“沮”,能发十一个音:cha、chu、cu、jie、ju、qie、qu、zang、zha、zhu、zu,其中六个比较多见:cha、chu、cu、ju、zha、zu。zu在cha、zha之后排第三,显然“且”和“卒”不一路。
下面是声符“支”和“卒”主要读音位置图,黄色的是“支”的两个主要读音,蓝色的是“卒”的主要读音:
“卒”这个字《说文》说是“衣有題識者”,就是衣服前胸或者后背有鲜明的标志,这种衣服后世称为号衣,是士卒穿的军服。“卒”这个字在甲骨文时代就已发明出来,反映那时军队早已经有带显著标志的军服。上上上图中贴出了“卒”字和“翠”字的图形,还贴出了“衣”字的图形,“衣”在右上角,“衣”左边是“翠”,“翠”下边是“卒”。“卒”字的图形就是在“衣”字图形的基础上在前胸或者后背加了记号,您可对比。
下面是一张清末淮军桂字中营号衣的图片,出自《清-淮军-桂字中营号衣》:
“翠”这种鸟,常和一种羽毛红色的鸟“翡”一起提到,例如《华阳国志》中有“土地沃腴,有黄金、光珠、虎魄、翡翠、孔雀、犀、象、蚕桑、绵、绢、采帛、文绣”,陈子昂【感遇诗三十八首】中则有“翡翠巢南海”,这个南海据说是今云南、缅甸一带,后世翡翠又指那一带出产的一种玉石。
但由于“翠”的漂亮羽毛为古人珍爱,所以“翠”又指这种鸟的羽毛,《左传•昭十二年传》中提到“翠被”((p 1338)(10121101))(108),就是装饰了这种羽毛的披风,披着这个披风的是楚灵王;《楚辞•九歌•少司命》中提到“翠旍”,就是装饰了这种羽毛的旗帜,带着这旗帜的少司命那可是神仙。
而因这种鸟羽的颜色,“翠”又被引申为一种鲜艳的绿色,例如: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杜甫【绝句四首】)
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王维【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正消魂,梧桐又移翠阴。(杜牧【八六子】)
药径深红藓,山窗满翠微。(钱起【题崔逸人山亭】)
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李璟【摊破浣溪沙】)
……
————————————————————
下面是8个以“支”为声符的常用字,再下面是“支”这个声符能够发的6种不同的声音:
支zhī技jì吱zhī-zī妓jì枝zhī歧qí肢zhī翅chì
chi、gui、ji、qi、zhi、zi。
下面是6个以“卒”为声符的常用字,再下面是“卒”这个声符能够发的7种不同的声音:
卒cù(猝)zú碎suì粹cuì翠cuì醉zuì悴cuì
cu、cui、su、sui、zu、zui、zuo。
下面是11个以“羽”为部首的常用字,以及以“支”和“卒”为声符且不含50个常用部首的3个常用字:
羽翅翁翎翘翔翠翩翰翼翻
支歧卒
“煮”和“炒”的部首都是“火”。说到“火”这个部首,《王力古汉语字典》总结:
火部的字大多与火有关。或是表示与火有关的事物,如“炬”、“燎”;或是表示与火有关的动作,如“烧”、“烹”;或是表示与火有关的性状,如“炽”、“热”。有些字在《说文》中属“炎”部,其实也和火有关。少数字与火无关,《说文》不入火部,如“無”、“燕”、“營”等。(p 651)
我数了数,以“火”为部首的常用形声字有四十七个,首先是“火”的某些部分:“焰”、“烟”、“煤”(烟尘,其实与现在的常用形声字“煤”不是一回事);然后是点“火”的器具和用品:“灯”和“烛”,以及“炬”、“燎”、“炕”、“炉”。再后是对“火”进行的操作:“然”和“燃”,“点”和“熄”;最多的是用“火”进行的操作:“烧”和“烤”、“烘”和“焙”、“炮”和“烙”、“煎”和“熬”、“烹”和“炸”、“煮”和“庶”、“爆”和“炒”、“熔”和“炼”,以及“炊”、“焊”、“照”、“灸”;最后是对“火”及其效用的形容:“灿”和“烂”、“热”和“烈”、“焦”和“燥”,以及“灼”、“烫”、“荧”、“烁”、“炫”、“煌”、“焕”,还有“熟”。
“火”这个部首,有在形声字左侧的瘦“火”,好比“炒”,好比“炫”,好比“烛”,好比“烟”,这一类最多,就是瘦了点,字形没变;还有就是形声字下方的矮胖子,例如“烫”,字形也没变;但更多的时候,因为形声字上方的声符太重,就把“火”这个部首压趴下了,变成“灬”,四体投地,好比“煮”,好比“熟”,好比“点”。
“火”字的图形,徐灏注笺认为“象火之蕐焰”,林义光《文源》则说“象火焰迸射之形”。下图中贴出了“火”字的图形,以及包含“火”的“炎”字、“焱”字和“堇”字、“烄”字的图形。“火”在左上角,“火”下边是“炎”,“炎”下边是“焱”;“火”右面是“堇”,“堇”下面是“烄”。对比这各种“火”的图形,您会发现,就像火苗一样,“火”的图形也变幻莫测。
然后说“煮”。“煮”字,据说是“从火”,“者聲”,但其实“煮”字字形中包含了两个“火”,一个“火”是下方作为部首变形成“灬”的“火”,一个是声符“者”下半部分的“火”。
“者”字现在是抽象的代词或助词,但“者”字本义《汉字源流字典》分析是“会意字”;“甲骨文上边是架起的木柴,下边从火(桥:现在变形成了曰),小点象征火星,会燎柴之意,表示燃烧”;因此,“者”是“着”、即着火的“着”的本字,被借用为抽象的意义后只好另寻“着”字来代替。
“煮”字也有另一个被其代替的古字,和“者”很像,就是“庶”,于省吾《甲骨文字释林》认为其图形表现的是“以火燃石而煮”。
上图贴了“煮”字、“者”字和“庶”字的图形,“煮”在“堇”右面,“者”在“煮”下边,“庶”在下“者”边。
“煮”是一种非常古老的烹饪方式,就是把食物置于水中烧熟。古人发明陶器,首先就是用来烹煮食物。反过来说,陶器也可能是在用某种涂了泥的筐子烧煮食物的过程中产生的。
下面是古代一种用来“煮”的陶器“陶鼎”——新郑市博物馆藏裴李岗文化陶鼎的图片,出自搜狗百科《裴李岗文化陶鼎》:
还有古代另一种很常见的用来“煮”的陶器“陶鬲”——下面是故宫博物院编《中国陶鬲谱系研究》一书的封面,封面上的图形就是陶鬲,图片出自《中国陶鬲谱系研究》:
“煮”字见于《周礼•天官冢宰第一》:“(亨人)职外内饔之爨亨煮,辨膳羞之物。”,又见于《礼记•丧大记第二二》:“陶人出重鬲,……乃煮之……”。
“煮”字还和制盐关系密切,《华阳国志》中所谓“煮海为盐”,《管子•地数》中所谓“齐有渠展之盐,燕有辽东之煮”,还有《世本卷九作篇》中的“夙沙作煮鹽”,里头的“煮”都代表把含盐的水煮干好沉淀结晶出食盐来。
再就是煮饭煮茶之类了:
煮豆持作羹,漉豉以为汁。(曹植【七步诗】)
盘剥白鸦谷口栗,饭煮青泥坊底芹。(杜甫【崔氏东山草堂】)
时挑野菜和根煮,旋斫生柴带叶烧。(杜荀鹤【山中寡妇(一作时世行)】)
自从煮鹤烧琴后,背却青山卧月明。(韦鹏翼【戏题盱眙邵明府壁】)
然灯松林静,煮茗柴门香。(岑参【闻崔十二侍御灌口夜宿报恩寺】)
且招邻院客,试煮落花泉。(齐己【谢中上人寄茶】)
……
“煮”,《说文》说是“者聲”,拿“者”当声符的形声字很多,其中仅常用字就有十八个,而且产生了“诸”、“都”、“著”、“奢”、“猪”、“署”等多个复合声符,所以“者”这个声符能发十一个音:che、chu、dou、du、she、shu、tu、xu、zhe、zhu、zhuo。不过这十一个音里,比较常见的只有shu、du、zhu,其中d和sh两个声母很容易互相串门,除了这里的“堵”、“赌”、“睹”和“暑”、“署”、“薯”、“曙”;又有部首都是“口”、声符都是“刀”的“叨”和“召”,读音分别是dāo-tāo和shào-zhào;还有就是以“向”为声符的形声字,既有读shang的“赏”(shǎng)和“裳”(cháng-shang),也有读dang的“当”(dāng-dàng)、“挡”(dǎng-dàng)和“档”(dàng)等等。
再说“炒”。“炒”字“从火,少声”,即以“少”为声符,但“少”《说文》又说是“从小,丿聲”,这么说“少”就是由“丿”产生的复合声符。
“丿”这个声符能发十八个音:chan、chao、dan、di、lie、miao、pie、sa、sha、shao、suo、ti、xian、xie、yan、ye、yi、zhuai,其中“少”这个声符主要发的有chao、sha、miao三个音。而据说由“丿”产生的其他复合声符“延”和“弟”,他们的发音和“少”这个声符的那些发音其实明显不一路,您可比较本贴最后部分列出来的那些以“丿”为声符的常用形声字的发音。
上上上图中贴出了“炒”字、“少”字和“丿”字的图形,还贴出了《汉语大字典》认为“与少本为一字”的“小”字的图形,又贴出了以“炒”为俗字、《说文》说其义为“積木燎之”的“槱”字的图形。“槱”在右上角,“槱”下面是“丿”,“丿”下面是“少”,“少”下面是“小”;而“炒”字则是在“槱”左边。
但作为“槱”俗字的那个“炒”恐怕并不是我们现在常用的、《汉语大字典》定义为“把食物或其他东西放在锅里加热翻动使熟或使干”的“炒”,倒可能是“烧”,“積木燎之”正是“烧”,“少”作声符读shao也很合适,搞不好这个等于“烧”的“炒”就是被现在的“炒”顶掉了。而“少”《说文》说“不多也”,与“加热翻动”或“積木燎之”之类无关,那么两个不同的“炒”就都是单纯的形声字。
“炒”字,可比“煮”字出现得晚,应该说,“炒”这种操作,远比“煮”这种操作出现得晚,据认为至今不到两千年。但北魏时,在《齐民要术》中,已经多次提到“炒”这种操作了:“炒麦:黄,莫令焦”,“(青桐子)炒食甚美”,“炒鸡子法:打破,着铜铛中,搅令黄白相杂。细擘葱白,下盐米、浑豉,麻油炒之,甚香美”(注意,用铜铛反映其时铁锅并未一统天下,“炒”这种操作一开始也不必建立在铁锅之上),“(肉酱)临食,细切葱白,着麻油炒葱令熟,以和肉酱,甜美异常也”,此处应有哈拉子……
————————————————————
下面是18个以“者”为声符的常用字以及1个原来以“者”为声符的常用字,再下面是“者”这个声符能够发的11种不同的声音:
者zhě都dōu-dū诸zhū储chǔ堵dǔ著zhù-zhuó(着)奢shē猪zhū屠tú绪xù
煮zhǔ暑shǔ赌dǔ睹dǔ署shǔ薯shǔ曙shǔ书shū
撦chě(扯)
che、chu、dou、du、she、shu、tu、xu、zhe、zhu,
zhuo。
下面是“丿”和23个以之为声符的常用字以及1个原来以“丿”为声符的常用字,再下面是“丿”这个声符能够发的18种不同的声音:
丿piě
少shǎo-shào劣liè抄chāo吵chāo-chǎo沙shā-shà妙miào纱shā炒chǎo砂shā钞chāo
秒miǎo渺miǎo延yán诞dàn涎xián蜒yán蛋dàn弟dì剃tì递dì
涕tì梯tī第dì
洩xiè(泄)
chan、chao、dan、di、lie、miao、pie、sa、sha、shao,
suo、ti、xian、xie、yan、ye、yi、zhuai。
下面是48个以“火”为部首的常用字,以及以“者”和“丿”为声符且不含50个常用部首的8个常用字:
火灯灸灿灼炬炒炊炕炉荧炼炸烁炮炫烂烤烘烧
烛烟烙焰焙煤煌熄熔燎燃燥爆焊焕
点热烈煮然照煎熬熟烹庶焦烫
者奢屠署书少延弟
“頁”——“页”是“顶”字和“顿”字的部首,因为“頁”(xié)乃“頭也”(《说文》),所以“頁”部的字大多与头有关(《王力古汉语字典》)。和一般部首不同,“頁”这个部首都在形声字右半边。
以“页”为部首的常用形声字按《王力古汉语字典》的分类有,1. 头或与头相连的部分:“顶”、“颠”、“题”、“额”、“颅”、“颊”、“颜”、“项”、“领”、“颈”;2. 头的样子或容貌:“顺”、“颁”、“颂”、“预”、“颇”、“颓”、“颤”;3. 头的动作:“顿”、“顾”;分类之外,还有与头类似的物体:“顽”、“颗”;不包括“页”共二十一个。
李孝定《甲骨文字集释》中说“古文‘頁’、‘𦣻’(首的异体字)、‘首’当为一字,‘頁’象头及身,‘𦣻’但象头,‘首’象头及其上发小异耳”,意思说这三个字的图形都画的是人脑袋;下图中就贴出了“頁”、“𦣻”、“首”、“目”、“面”、“须”、“县”、“縣”、“元”、“亢”等字的图形,“頁”在左上角,下面是“𦣻”,再下面是“首”;“目”在“頁”右边,“目”下面是“面”,“面”下面是“须”;右上角是“县”,“县”下边是“縣”,“縣”下边是“元”,“元”下边是“亢”。
从下图可见,在“𦣻”、“頁”、“首”、“面”、“須”、“县”、“縣”这些字的图形里,古人画人脑袋时,主要突出了眼睛,用眼睛来代表脑袋,连“須”字的图形也画上了一只大眼睛。而“頁”字的图形其实就是个突出了眼睛的跪坐人形,上面也许有头发。
然后说“顶”。“顶”字《说文》说“顚也”,就是脑瓜顶。例如:《周易•大过第二十八》“上六,过涉灭顶,凶,无咎”,《孟子•尽心上》“墨子兼爱,摩顶放踵利天下,为之”,《庄子•人间世》“支离疏者,颐隐于脐,肩高于顶,会撮指天,五管在上,两髀为肋”,三国-魏-应璩【百一诗】“醉酒巾帻落,秃顶赤如壶”,杜甫【饮中八仙歌】“张旭三杯草圣传,脱帽露顶王公前,挥毫落纸如云烟”。
但是除了人的脑瓜顶,“顶”后来又变成了好多别的东西的脑瓜顶。好比山的脑瓜顶:李白【留别金陵诸公】中有“欲寻庐峰顶,先绕汉水行”,北周-王褒【云居寺高顶诗】中有“中峰云已合,绝顶日犹晴”,这“绝顶”大概是秃头吧;好比巨石:南朝-陈-释惠标【咏孤石】中有“根含彭泽浪,顶入香炉烟”,这个自然也是秃顶;好比树,南朝-梁-沈约【宿东园诗】中有“树顶鸣风飙,草根积霜露”,这个可是长发飘飘了;好比椰子:《齐民要术•五穀、果蓏、菜茹非中國物產者•椰三二》中有“熟后不长不减,形如寒瓜,长七八寸,径四五寸,萼覆其顶”,这个是锅盖头啊;好比织机:南朝-梁-刘孝威【鄀县遇见人织率尔寄妇诗】中有“机顶挂流苏,机旁垂结珠”,这个脑瓜顶可是盛装出场的;……
而且“顶”字还转变为动词,是我们现在最常见的用法,像是顶天立地,顶风冒雪,顶住,等等,都让人想到梗着脖子的样子。
《说文》还说“顶”字是“从頁,丁聲”,所以“顶”的声符是“丁”,这“丁”朱骏声通训定声的解释是:“丁,鐕也。象形。今俗以钉为之,其质用金或竹若木。”,说白了,这是说“丁”就是钉子,下图中贴了“顶”字和“丁”字的图形,右上角是“顶”,左边是“丁”。
从较早那些“丁”字看来,“丁”的图形一开始有点不像是钉子的意思。“丁”那些比较早的字形(偏右上那些),都是一个点或一个圈,还有双圈的,倒像是注记。由于造字之初还没有金属钉子,要有钉子也是竹钉木钉,也许当初这些竹钉木钉本来就不像现在的钉子这么挺拔吧。但钉子与脑瓜顶没联系,“顶”只是个单纯的形声字,因此,在上面“顶”字的图形中,声符有时候是“鼎”。
“丁”作为声符可发七个音:cheng、da、deng、ding、sheng、ting、zheng,其中主要的是ding、ting、cheng三个音。
“丁”这个基本声符产生出了一个非常特别的复合声符——“成”,在“成”这个复合声符里,“丁”变成了一笔的“𠃌”,还躲进了“成”的胳肢窝里,让人很难注意到。由于“成”和“丁”的字形没有明显联系,于是“成”这个声符主要发cheng那个音,不发ding和ting那两个音,似乎已经和“丁”分道扬镳。下图中也贴出了“成”字的图形,在右下角,您可以和“丁”字的图形对比。
再说“顿”。“顿”字《说文》说“下首也”,段玉裁注云“当作顿首也”,我觉得还是作“下首”更合理,不能自己的刀削自己的把。何况这“下首”未必就是磕头,还可以是点头,打盹儿,但总归是脑袋的动作。如此说来,“顿”字就像“顶”字,也是个很专门的字。
作为“下首”的“顿”字,《定四年传》中有“秦哀公为之赋《无衣》。九顿首而坐”((p 1547)(11040310))(110),《周礼•春官宗伯第三》中有“辨九拜,一曰稽首,二曰顿首,三曰空首,四曰振动,五曰吉拜,六曰凶拜,七曰奇拜,八曰褒拜,九日肃拜,以享右、祭祀”,都是磕头。
不过后来这个很专门的字破了功,被引申到人身上别的部位向下,如《吴語》中的“句踐用帥二三之老,親委重罪,頓顙于邊”,《韩非子•初见秦》中的“闻战,顿足徒裼,犯白刃,蹈炉炭,断死于前者皆是也”,这两句里一个“顿”是脑门儿碰地,一个“顿”是脚跺地。
再后来“顿”再被引申到停下,所谓停顿,有《昭十五年传》中的“获城而弗取,勤民而顿兵,何以事君?”((p 1370)(10150501))(118),《谋攻第三》中的“故善用兵者,屈人之兵而非战也,拔人之城而非攻也,毁人之国而非久也,必以全争于天下,故兵不顿而利可全,此谋攻之法也”(《孙子译注》(p 019)李零(030200))。
接着“顿”还被引申成量词,好比《齐民要术•养鹅、鸭第六十》中的“先以粳米为粥糜,一顿饱食之,名曰‘填嗉’”。
下来“顿”又被引申成副词,表示忽然,例如南朝-宋-鲍照【学刘公干体诗五首】“乖荣顿如此,何用独芬芳”。
然后,由于本义是那个向下的动作,“顿”就被引申成了松开、打开的动作:曹植《七启》“于是駴钟鸣鼓,收旌弛旆,顿纲纵网”,《三国演义》二十一回“撞破铁笼逃虎豹,顿开金锁走蛟龙”,终于闯了大祸。
“頓”——“顿”《说文》还说是“从頁,屯聲”,那么“頓”字的声符是“屯”。“屯”作为声符可发八个音:chuan、chun、cun、den、du、dun、tun、zhun,其中主要的是dun和chun两个音。
“屯”《说文》说“難也”,又说是“象艸木之初生”,说是“从屮貫一”,还解释说“一,地也”,并且“尾曲”。再就“屯然而難”引述《易》:“屯,剛柔始交而難生”。所以,“屯”字的图形是挣扎出土的一根幼苗。蓬勃向上的幼苗和向下的脑袋显然无关,因此“頓”字同样是单纯的形声字。
“屯”这个基本声符也产生了个不那么容易认出来的复合声符——“春”,其实“春”原来是“萅”,里头的“屯”虽然藏在中间,毕竟还保持了原样。但经过历代写字人的各种偷懒,就把十一画、写起来还有些别扭的“萅”、改造成了写起来顺畅,只有九画的“春”。不过这样一来,后人也就渐渐忘却了“春”和“屯”的联系,于是以“春”为声符的那些字主要读chun,其他用“屯”当声符的字主要读dun,像是两个不相干的声符了。
下图中有“頓”字、“屯”字以及“春”字的图形,还有“耑”字的图形,罗振玉《增订殷虚书契考释》认为“象植物初茁渐生歧叶”,以及“生”字的图形,《说文》认为“象艸木生出土上”。“屯”在左上角,下面是“頓”,“生”在左下角,“春”在右上角,“耑”在右下角。五个字图形中都包含各种生长着的幼苗,风姿各异。
下面是声符“丁”和“屯”主要读音位置图,黄色的是“丁”的一些主要读音,蓝色的是“屯”的主要读音,由于声母d和ch常有互易的现象,在这一类图中我把这两个声母安排在一起,从本图中可以看到,“丁”和“屯”的主要读音正好都有d与ch互易的现象:
————————————————————
下面是15个以“丁”为声符的常用字,再下面是“丁”这个声符能够发的7种不同的声音:
丁dīng-zhēng厅tīng订dìng打dá-dǎ叮dīng灯dēng盯dīng钉dīng-dìng顶dǐng亭tíng
停tíng成chéng诚chéng城chéng盛chéng-shèng
cheng、da、deng、ding、sheng、ting、zheng。
下面是10个以“屯”为声符的常用字以及1个原来以“屯”为声符的常用字,再下面是“屯”这个声符能够发的8种不同的声音:
屯tún-zhūn吨dūn囤dùn-tún纯chún盹dǔn钝dùn顿dú-dùn春chūn椿chūn蠢chǔn
邨cūn(村)
chuan、chun、cun、den、du、dun、tun、zhun。
下面是22个以“页”为部首的常用字,以及以“丁”和“屯”为声符且不含50个常用部首的8个常用字:
页顶项顺顽顾顿颁颂预颅领颊颓颗题颜额颠颤
颇颈
丁厅亭成盛屯囤春
阿同山有关,训诂或为髙陵,或为曲陵。
我个人认为當为陵之曲,(阿为阜之曲,妸为女之曲)。
而房即旁。(古无轻唇音)
故阿旁宮者,傍阿之宮室也。故杜牧所言是有所據的(虽然不一定准确):骊山北构而西折,,,各抱地势,钩心斗角,,,。
《诗》曰:
无矢我陵,我陵我阿。
无饮我泉,我泉我池。
岛译:
别射我的山头,我的山头环抱着我的山凹。
别喝我的山泉,我的山泉注满我的山池。
阿同山有关,训诂或为髙陵,或为曲陵。
我个人认为當为陵之曲,(阿为阜之曲,妸为女之曲)。
而房即旁。(古无轻唇音)
故阿房宮者,即阿旁宫也,傍阿之宮室也。故杜牧所言是有所據的(虽然不一定准确):骊山北构而西折,,,各抱地势,钩心斗角,,,
补充:木曲为柯,水曲为河,欠曲为歌(歌无曲为谣)。唯“荷”“何”成字复杂,不得纯以曲解。
如岛说成立,則现在的“阿房宫遗址”恐也是汉宫遗址,真正的阿房宫还须去骊山找
「王聖美治字學,演其義以為右文。古之字書皆從左文。凡字,其類在左,其義在右。如木類,其左皆從木。所謂右文者,如戔,小也。水之小者曰淺,金之小者曰錢,歹而小者曰殘﹐貝之小者曰賤。如此之類,皆以戔為義也。」
汉语有两大来源,一为周语,一为楚语。。楚文字后起,借鉴周文字,但与周文字不同。周文字以记形为主(金文可证),即以象形会意指示为主,以声为辅,即以同声假借来弥补字的数量。楚文字以记声为主(简帛可证),以义为辅,大量的采用形声字,且通假(别字)泛滥。楚人的形声字中,以声为主符号,以抽象了的形旁作义旁,义旁是次符号。形声字实际为义声字。
此实为盼字《诗经》和《楚辞》中释义不同的根本原因。严格来说,周字之盼与楚辞之盼,同字而不同词。即楚字借用了周字的符号而表达了不同的语义。所以严格来说,这不是“引申”。
谢谢
您这个问题太大了,我回答不了。谈谈我的一些相关看法吧。
1,历史,包括文字史,是主观构建的。所谓“秦统一文字”和与此相应的“六国文字”的说法都是主观构建历史。主观构建并非沒有客觀基礎,只比是这种构建過于“大网格“,它的出发点又从属于“正統史覌”(一種围绕法理构建历史的观念),而对文字的生产与使用又过于近代化(工业化),所以有很多先入为主的地方。比如那张大家都“学過”的以“马”字的写法为例的“文字分裂统一“图,同样的素材也可以有不一样的解读。
2。如果细化和深化一下主观构建的网格,文字的发展更应该从使用群的构成从地域,时长,文化等等因素去观察。举例来说,王国维的构建是将汉字古文字分为西土文字和东土文字。
3,我个人的观点,汉语和汉字并非是同源的,受历史的影响,它的形成是一个复杂的融合过程,不宜用单一源头分裂,各分支再标准化到统一这个模式去套用。
4,即名汉语,汉字,他的主体是汉时奠定的。那么它的源头应主要考察春秋和战国的字源。也既要考察春秋和战国的人群分类。
5,春秋战國中人群和分化分类的最大版块是周系和楚系。即以春秋(东周)为核心去分类,文化沖突和交流的核心是晋楚之争。以晋为核心的秦,齐,魯,燕,都有着密切和直接的血緣关系和意识形态,他們秉承和发展的是周文化,所以他們的文字相通相似。
6,楚獨立于周的血緣家庭之外,所以他的文化包括文字自然是在周系之外一個相對獨立的存在。同樣的存在还有西戎北狄之类,但他們在汉语中的存在不可考,故难以分辨。只有楚因为强势和持續扩张(對陈蔡鄭等江淮一帶周系诸國的侵吞),形成了同周系文化分庭抗礼的局面。
7,战国是春秋的延續,只不過三家分晋,战国七雄中,秦赵魏韩齐燕仍然是周文化的直接延續和发展。
8,秦统一,是周文化的后继者的統一。但所谓的“书同文,车同轨”并不是周文化的文化趋同的第一次,而是最一次。而且所谓的秦朝的统一文字问题是一个立体的问题,他的内容和结果都是多样化的。
9,最最重要的一点,建汉的主流人群,是楚人!因此汉语和汉字的嫡亲,却是楚语和楚字!
上一贴中有不少打字错误。现在大河的版面发表和修改都不方便,我将陆续在我的旧楼《周语非汉语》中整理补充。
1.听字,現代漢語简化字念ting1。与斤字韵腹相近,勉強可以算是当代形声字。但这是建國后的事了。在正字(繁體字)中,當作listen的字是“聽”。
在繁體字中,“聽”和“听”同時存在,只不過后者虽然也是形声字,但发音為yin3, 義為笑的樣子。
古人也有將聽写成听的时候,但那是不正确的别字写法。( 《正字通》:俗借爲聽字省文. )
2.关于祈中的斤,我倾向于罗振玉王国维的说法,祈原来完全是会意字的“旗“字,同声假借成为祈祷的祈。只不过后世将金文中的旗字的一部分笔势“隶定“(古代書法中的简化模式)为斤字。所以祈字发音同斤字甚远,(虽然韵头都有i, 但不应当看作韵转)
“竹”是“篙”和“篇”的部首。《说文》说,“竹,冬生艸也”,认为竹子属于草类,现代植物分类也把竹子归入禾本科,这两家可说是异曲同工。
《说文》还认为“竹”字的图形是“象形”,说图形中“下垂者,箁箬也”,“箁”和“箬”都指的是笋皮和竹叶;段玉裁就解释说“象㒳㒳竝生”,是说竹叶长出来都是一对一对的,不过,实际上,竹叶是互生的,就是说,每一左一右两个竹叶并不在同一位置生出。但是,在下面“竹”这个字的图形中,大多没把这一点表现出来,说不定是后来画字的人懒了,否则段玉裁该会说“两两互生”。
下面是竹叶的图片,出自《Bambusoideae》,徐锦泉摄:
中国古代水墨画有个说法是以书入画,是说:写字就是画画、画画也用写字的技法。下面是著名的水墨画基础教材《芥子园画谱》中《竹谱》的两页,您可对比前面那页中“竹”字的写法和后面那页中示范的竹子画法,还有下下下图中先秦“竹”字的图形,就会发现,这中间确实有迹可寻。而且后世画家画的竹子和写的“竹”字,还都准确表现出了竹叶互生的特点,他们可没有偷懒的资格。《竹谱》这两张图片都出自《芥子园画谱——《竹谱》》:
上图中是“竹”字、“艸”字以及“从手持半竹”的“支”字,繁体的“笋”——“筍”字,繁体的“节”——“節”字,以及“箬”字的图形。“竹”在左上角,右边是“艸”,右上角是“支”,“筍”在左下角,右边是“箬”,右下角是“節”,所以这图中可有不少竹子。
“竹”作为部首,都在形声字的上部,就是“𥫗”,人称竹字头,虽然有些变形,但大差不差。
虽然古人认为“竹”是“艸”——“草”的一部分,但因为在当时气候条件下,中国大部分地区都有竹子生长,“竹”又在古人生活中占据了举足轻重的部分,所以“竹”这种特殊的“草”也就另立了山头,成为独立的部首,而且用“竹”当部首的常用形声字竟多达三十九个。
用“竹”当部首的常用形声字包括,“竹”的不同部位:“竿”、“笋”、“笨”。“竹”的各种制品:生产生活用品——“篱”和“笆”、“簸”和“箕”、“箩”和“筐”、“箱”和“笼”、以及“笤”、“筛”、“筷”、“筒”、“箍”、“篓”、“篮”、“筏”、“答”、“篷”、“篙”;乐器——“笛”和“箫”,以及“笙”、“筑”、“筝”、“管”;文具——“简”和“策”、“签”和“筹”,以及“符”、“篇”、“簿”、“籍”;兵器——“箭”。还有“竹”的状态:“簇”;以及类似“竹”的东西:“筋”。
“竹”虽然从“艸”的麾下脱离出来另立了山头,但“竹”和“艸”这两个部首还是在有些地方纠缠不清。例如:“符”字,就有个异体字“苻”;“箱”字,就有个异体字“葙”;“簿”,也有个异体字“薄”;“答”字,也有个异体字“荅”;又有“節”,简体就写成了“节”。
还有“木”,因为在现实中和“竹”长得有些像,用途也差不太多,而且,常常同一领域的不同地方会分别使用这两种材料,所以,很多用“竹”当部首的字,也有用“木”当部首的异体字。好比:“竿”和“杆”,“筏”和“栰”,而“篙”,也有个用“篙”当声符、用“木”当部首的异体字,“㰏”。
接着说“篙”。“篙”是个相对后起的字,《说文新附》说“所以進船也”,就是在浅水中和岸边撑船的工具——一根长竹竿。《淮南子•说林》中用“篙”打比方说:“以篙测江,篙终而以水为测,惑矣!”,可见那时这种工具已非常常见。
于是,这“篙”也成了历代诗歌中的重要道具,例如:
上水郎担篙,下水摇双橹。(南朝-宋:【西曲歌】-【襄阳乐】)
弄篙莫溅水,畏湿红莲衣。(王维【皇甫岳云溪杂题五首•莲花坞】)
泉沙软卧鸳鸯暖,曲岸回篙舴艋迟。(李贺【南园十三首】)
径滑苔黏屐,潭深水没篙。(白居易【寄献北都留守裴令公】)
兰野凝香管,梅洲动翠篙。(李德裕【述梦诗四十韵】)
万家砧杵三篙水,一夕横塘似旧游。(温庭筠【池塘七夕】)
湖上雨晴时,秋水半篙初没。(苏轼【好事近:湖上】)
……
下面是一位女孩持篙撑船的图片,出自《福州西湖:苗条撑船女孩(摄影)》:
“篙”,《说文新附》又说是“从竹,高聲”,所以“篙”的声符是“高”,“高”这个字,《说文》说“崇也,象台观高之形”,和船八竿子打不着,可见“篙”是个单纯的形声字。
下图中贴出了“篙”字、“高”字以及与“高”相似的“𩫏”字、“享”字、“亯”字、“京”字的图形,“篙”在左上角,“高”在左下角;“𩫏”在“篙”左边,“享”在“高”左边;“亯”在右上角,“京”在右下角;这六个字的图形中都少不了各种“台观”,于是下图中就真个是:“多少楼台烟雨中”:
“高”作为声符能发七个音:gao、hao、he、kao、qiao、que、song,但主要是gao和hao两个音。其中两个声母g和h很容易互易,例如在常用声符中的“古”、“工”、“干”、“合”、“共”、“高”、“艮”等,由它们形成的常用字,就同时都有韵母相同而分别用g和h当声母的,例如——
“古”u:g固和h枯,
“工”ong:g贡和h红,
“干”an:g赶和h汗,
“合”e:g閤和h閣,
“共”ong:g供和h洪,
“艮”en:g根和h很,
……
下面再说“篇”。“篇”这个字,有两个意思,《说文》前面说“書也”,后面又说“關西謂榜曰篇”。
但是“篇”这种“書”,可不是现在我们看的这种书,杨伯峻先生曾探讨“篇”和“卷”的区别,他指出:“汉人用此(篇和卷)两字,大有分别。篇指写在竹简或木简上的,每简很窄,可写二十多字到一百多(据武威《庆氏礼》汉简,木简容字多,竹简容字少),用素丝或青丝联为篇。若写在帛素上,则容字多,可能加轴卷起来,所以称卷。”(《春秋左传注•前言》)。
因此所谓“篇”者,“编”也。下面是现代人模拟制作、编联而成的竹简书的图片,出自《深圳加工,竹简,竹书,竹雕,订做》:
至于“榜”,后世常指张挂于高处写着文字的载体,从“榜”字的部首看,最初当是用木片。我们常说竹木简,但其实竹和木各有特点,竹简一般只能是细长条,胜在易得易加工,而木简则可以是一片片的,所以《广韵•荡韵》说“榜,木片也”。
下面是出土木简青川木牍和里耶秦简“九九乘法口诀表”木牍的图片,分别出自《青川木牍》和《九九乘法口诀表》:
其实“篇”一般指作为“書”的“篇”,但这些“書”的篇幅都不大,差不多一片木简就能写下一篇,例如:《魯語下》“昔正考父校商之名頌十二篇于周太師,以《那》為首”,《墨子•贵义》“昔者周公-旦,朝读书百篇,夕见漆[七]十士”,《论衡•案书》“管仲相齐,造《轻重》之篇”,《史记•太史公自序》“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西晋-左思【悼离赠妹诗二首】“默识若记,下笔成篇”,东晋-陶渊明【杂诗十二首】“关梁难亏替,绝音寄斯篇”,南朝-齐-谢朓《酬德赋》“登金华以问道,得石室之名篇”,杜甫【饮中八仙歌】“李白一斗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韩愈【送灵师】“少小涉书史,早能缀文篇”。
“篇”,《说文》又说是“从竹,扁聲”,因此,“篇”的声符是“扁”。“扁”《说文》说 “署也。从户、册。户册者,署门户之文也。”,这个“署门户之文”,现在我们称为“匾”。所以应该说,“篇”、“编”、“匾”都是“扁”的孳乳字。
上图中贴出了“篇”字、“扁”字、“册”字以及“户”字的图形,“篇”在左上角,“扁”在左下角,“册”在中间,“户”在右端。从图中可以想见,最初“编”出来的“篇”,也就是“册”,是从“编”出来竹栅栏门进化来的。
“扁”这个声符能发bian和pian两个音,这两个音同位,只是有不送气与送气的区别。事实上,“扁”这个字本身就是既读bian又读pian的。
发bian这个音的还有个较常见声符“辡”,也发pian那个音。“辡”这个声符很特别,因为用“辡”当声符的形声字,都把部首塞进“辡”的怀里,好比“瓣”、“辫”、“辩”、“辨”、“辦”(办),其中在“辦”字中,经过简化,“辡”变成了在“办”字左右的两点,成了小矮人抱着个大力士。
发pian这个音的还有个常见声符“并”,但这个声符的重心在bing,和“扁”不一路。
下面是声符“高”和“扁”主要读音位置图,黄色的是“高”的一些主要读音,蓝色的是“扁”的主要读音,从中可以看到,“高”和“扁”的主要读音正好是两对读音非常接近的音:
————————————————————
下面是11个以“高”为声符的常用字,再下面是“高”这个声符能够发的7种不同的声音:
高gāo搞gǎo蒿hāo敲qiāo膏gāo-gào镐gǎo-hào稿gǎo篙gāo豪háo壕háo
嚎háo
gao、hao、he、kao、qiao、que、song。
下面是9个以“扁”为声符的常用字,再下面是“扁”这个声符能够发的2种不同的声音:
扁biǎn-piān匾biǎn偏piān遍biàn编biān骗piàn蝙biān篇piān翩piān
bian、pian。
下面是40个以“竹”为部首的常用字,以及以“高”和“扁”为声符且不含50个常用部首的4个常用字:
竹竿笋笆笨笼笛笙符笤筐筑策筛筒筏答筋筝筹
签简筷箍箕箩管箫箱篓箭篇篮篷篙篱簇簸簿籍
高豪扁匾
最近在给小朋友讲中国历史,正准备讲这一段,突然想到这个问题,先谢过。
恐慌了,不会误导小朋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