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分地单干后,农村的失学潮 -- DUODUOYISHAN
听老一辈讲,当年分地单干后,家里的孩子能干活的全下来帮忙干活,上学啥的无关紧要,把家里分的几亩地伺候好才是要紧的。尤其女孩子,基本上家里父母都不想让她们上学,认为浪费钱,长大后还是要嫁出去的,还不如早早给家里干活,多了个半劳力还省了上学钱。男孩子们稍好一些,但也仅仅稍好一些,大部分也都被父母带回家干活。学校也因为种种原因对无法完成九年义务教育的孩子们爱莫能助。
农村的学校也因为分地单干后的失学潮关门不少,老师们的待遇也无法保证,工资发不出来实属正常。被宣传成养懒汉的生产队集体制能保证大量农村孩子可以完成九年义务教育,勤劳致富的分地单干怎么反而造成大量农村孩子失学?
- 待认可未通过。偏要看
那段时间,村里男孩读个初中毕业都算是高学历了。女孩甚至连小学都没法读到毕业。
生产队里仅有的两个高中毕业生,是文革期间读的高中。后来一直等到二十多年后,我成为生产队里第三个读过高中的人。
中国正式通过义务教育立法是在20世纪80年代,但在此之前都是实际实行的,老毛早在《论联合政府》的报告中提出:“从百分之八十的人口中扫除文盲,是新中国的一项重要工作。”新中国刚刚成立百业待兴,但中央领导一步到位把义务教育年限达到发达国家的教育水平,体现了国家再穷也不能穷教育的坚定信念。那时 孩子上学也就几毛到1元左右,其他就有国家和大队负责,只要你想上学,九年义务教育是没问题的,你要是不上,学校政府回去你家里做工作。那时高中,中专和大学那也是要考的,也就文革那几年没高考,但所谓的老农民大字不识,手上有老茧就推荐上大学也就骗骗改开后的无知蠢货,能被推荐的人都是学识人品有过人之处的,而且非常少,我们这老一代人都说整个县都没几个能被推荐上大学的,能通过推荐审核的人都是当时精英,政治过关。
正式义务教育立法的新时代口号喊得响亮,却是农村失学潮高峰,哪怕到了90年代小学毕业就失学的在农村也是很常见。农村落荒弃地也是当时奇景,村干部们收提留如鬼子进村,农民一年农忙收入,根本无法应付苛捐杂税,村干部们总是能说出一堆收钱的名目,农民弃地逃跑也是无奈,敢反抗的个别农民大牢有请。不然最后怎么弄出啥都不缺,就缺陈胜吴广的农村问题。
- 待认可未通过。偏要看
别偷懒
自己动手去查,七十年代中国小学入学率多少、中学入学率多少
发展中国家一般入学率多少。
不会查就谦虚点,听别人说
我上学那会儿开始搞义务教育法
当时我还纳闷儿,社会主义国家不就该人人受教育而且免费吗,何必多此一举搞什么义务教育?
后来才知道,没有了现实中的义务教育,才需要搞一个法律上的义务教育
- 待认可未通过。偏要看
在中国,什么事情大力提倡,就说明这事紧迫了,缺了
说话之前你最起码度娘一下七十年代入学率和改开后入学率,改开后八九十年代入学率掉的非常厉害。就是不度娘在这个坛子挖挖河泥,里面有七十年代和八十年代入学率对比,也是八十年代入学率掉的非常厉害。所以人家楼主说的没错
当年觉得挺感人的,现在越想越不对劲:就这么点钱国家都出不起?
点的家里劳力少或缺的……
因为在当时农民潜意识里,能够感受到的是眼前的利益,“必须读书才能出人头地”的认识还被社会主义时代的“大锅饭”遮蔽着,不强烈,越往后才越加强烈地认识到“学而优则仕(包括仕商)”。而当时那些之前偷奸耍滑的一夜变成扬眉吐气“第一代富裕阶层人士”更使他们之前接受的“社会主义道德教育”受到颠覆,本来内心里追求知识的欲望被窒息了。
让他们安心——总设没有忘记我已经把我设计进去了,才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
包括学生人数、毕业率、升学率……
也包括总和生育率……